136书屋 > 历史 > 无双劲旅是怎样炼成的全文阅读 > 第146章 遵义摊牌

第146章 遵义摊牌


五月节过后大部队继续沿着崇山峻岭向西行进。随着气温的逐渐转暖,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部队的面前。

精战支队虽大部队一该往日习惯,夜伏昼出,夜里在野外宿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病患。虽然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但张文从自身的感觉做出的估计是:如果对这种问题不以重视,是会严重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的。因为他明白,越是那些能做到视战场如游戏的优秀官兵,这种影响实际上就越大。倒是那些比较寻常的部队因为平时就是在战场上盲目射击为主,蚊虫叮咬之类的小不适到未必影响多少战斗力。

“传令下去,让营参谋机构统计下有多少战士身上起了红疙瘩。”张文下令道:

“这种小事儿也值得一提?”张德源不好意思的回道。

“行军作战无小事。”张文回道。忽然想起什么,又在大休息的时候询问郭富:“我们的驱蚊药品还剩多少?”

“倒是还有不少,也从没有别的部队来我们这里要过。不过这些在大别山地区有用的‘驱蚊草药’好象对于这西南地区的蚊子几乎不顶用似的。”郭富叹道。

精战支队指挥机构还是最终做出了借用当地居民地的决定并请示了形式上的上级红三军团长彭德怀。这种情况下也只有夜间借宿民房并于白天展开控制强度的行军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蚊虫危害了,至于部队的隐蔽性及其他问题。这样规模的大部队行动就算是昼伏夜出也难以真正隐藏风声。

因为夜间住宿居民地要最小限度的占用民房,队伍营地要求又比较集中。很多时候一间十几平米临时腾出的民居要挤上一个小排的人,负责警戒的战士也顾不得卫生只能在暴露部位涂满泥巴以图防蚊。人密集了,平均下来偶有漏网的蚊虫危害也小了,而且人多眼多手多更容易被即使的人工消灭掉。

当江北来的官兵们逐渐适应了这种与自然条件斗的生活,逐渐有心情把行军中的注意力放在欣赏周边景色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原来在大别山之外的西南地区还有这样壮丽秀美的景色。

贵州境内可供大部队长期休整和有效展开行军作战的地方其实并不多,贵阳至向北的遵义一带是少有的人烟与经济还算稠密的地区。

“听说上面决定要在这一带休整一段时间了?”张文所部此时与大部队行动,还不是整个红军的领导者。因此反而是负责与中央联络的营参谋长及教导员老王他们对决策动向更早了解一步。

“是的,打算在这一带展开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与整训。因为如果确定了今后的战略方向,可能会有像长沙岳阳那样激烈的战斗在等着我们。”

包括张文在内的一营很多官兵对前景并不感到忧虑,虽然队伍似乎是沿着当年中央红军长征的大概方向前进,可仅就南方来说的形势与力量对比却大有不同。当年的中央红军是在元气大伤几乎没有与敌重兵集团进行决战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躲避式长征的,而如今周边几百里内的敌人对于前来的红军大部队大多是闻风而避,就连许多重要城市的防御和抵抗也是象征性的。

“过去地方军阀多少还有因自保而抗拒我们,害怕我们休息时间太长的意图。而如今大部分地方系被蒋整顿了反而丧失了像过去那种主动性与积极性了?”这种想法在张文脑中也只是一闪而过,实际上是敌人在展开北方大规模行动的情况下兵力确实并不充裕,全国战略形势与当年不同的结果。在南京有能力枪毙作战不力将领的情况下,那些刚刚被收编的地方系中下级军官们又怎么敢于消极作战呢?

临近6月,部队刚刚来到遵义地区休整的时候张文忽然从营教导员忽然把一封临时通信信笺交到了张文手中。

“是中央纵队又要请你去开会了么?队伍要不要马上出发?”警卫员张德源问道。

“是老毛与周总理打算开一次组织上的先例,打算来我们部队防区附近和我私下谈一谈。”张文看过信笺,心情有些沉重的说道。

“他们没有先去通过组织手段联系你么?”张文问营教导员老王

“没有,我想这也是中央首长对我们的尊重吧。老张啊,你放心,你我及队伍上的很多战士都了解其他队伍上并不清楚的一些事情。我们也都赞同你原来的想法,但是这一次可要好好的解决一下我们队伍与南方中央的关系问题。

遵义城外的一座山岗上,周直奔主题开门见山的问道:“听说你去过苏联,还在那里呆过不少时间,这是远话且不说。难道国内苏区和白区社会状况区别你也看不到么?我们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成熟,可为什么来到我们这里的民众还是要超过跑反的人呢?”

“总政委的话似乎是再劝说一个要叛逃的人?其实要是这样,我早就拉着队伍跑反了。当然我确实说服不了大多数官兵去跟仇家蒋介石国民党,但自立为王总是没问题的。”张文也不再有什么顾虑,他下定决心走上一条看似危险而艰难之路,但为了避免中国革命的悲剧也只能这样做。

“你其实已经再搞事实上的军阀割据,国焘同志现在的很多行为也有这种倾向。你不觉得这种行为对于革命事业很危险么?”

“把革命事业托付于极少数根本没有容人之量,内残外忍教条主义,连做一个合格帝王都不配的上层那才是对革命事业真正的危险。”

“这么说你是不赞同走俄国人的路,而是要去走那些欧洲修正主义者的路?”周的语气似乎是缓和下来,他再以一种平和的语气问道。

“我赞同中国人应该走上俄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可再我看来,是国内的某些人自己偏离了列宁主义道路。”

经过摊牌式的交流和私下的一些调查,周已经大致确认张文并无叛变红军的危险。也就没有继续再浪费口舌的打算了,而是把剩下的工作叫给毛。自己还有很多工作再等着他。

毛没有像周那样开门见山,而是与张一起聊起了少年时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