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白天行军随时有可能来临的空袭或伏击危险,队伍以班或分队为单路纵队拉开近二三百米的距离,连为侧翼与前后为掩护方向在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乘战斗队形前进。火力分队和随行的运输队位于中央。便衣搜索队轮流在两三公里的通视距离边界范围内执行侦察任务。
在人烟并不算稀少的中原地区,队伍有的时候横跨不少小自然村。负责侦察搜索的队伍自然不会留下任何安全隐患拉网式的搜索过,而遇到大的村落就尽量避开。这样不免耽误了些行军速度,每日白天行军也大概只能行进六十余里的路程。
张文的心还是有些坎坷不安,正规军事教育的经历总是不由自主的把敌人的水平也想象的和自己一样从而尽量避免各种风险。
“如果你是郑州敌人的总指挥,该怎样策划打掉我们这支部队呢?”张文所在的营部组与前卫的一连走在一起,行军小休息的时候问一连长赵阳道。
赵阳虽然是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的优秀战斗骨干出身,但却好学且思维灵活:“要歼灭我们,那至少得有军规模不算很差的骑兵队伍才行,这样才能缠住我们。然后不断增兵将我们消耗掉至少是击溃。敌人的步兵就算在以逸待劳的情况下由于依靠随身物资的战斗力薄弱多少兵力也没有阻挡我们歼灭我们的能力,最多迫使我们转进而已。”常和对手打交道的基层官兵们显然大部分并不高看敌人的能力。
这时,前面一个大村庄附近忽然传来了枪声。前卫班的周勇在大致查探一个不大不小村落的时候感觉到人们的目光与气氛不对,便打算带领全班迅速撤离。潜伏在这里驻防的两个连二三百敌人分分涌了出来打算歼灭独立营前卫班。
如果换做其他性质的大多数军队,周勇在关庙乡的经历绝对是做为军人难以启齿的耻辱,会遭到大多数官兵的排挤。然而一连以来的战友们却没有这样,从那时起,他便在平时刻苦训练,在战时把生死置之肚外,虽然还大不到老一连顶尖骨干的水平,做为一连的老战士也迅速带领新兵在战斗中托颖而出。
村落里无法有效展开战斗队形集中起火力,战术与组织又是对手短板的情况下,敌人当然难以阻挡用冲锋枪与自动手枪武装起来的前卫班。毕竟前锋搜索队的战士是独立营中上等的精锐,而这村落里做为外围警戒性布防的敌人却不是。
令独立营感到意外的是在枪声响起查探到前面的敌情没多久,猛烈的炮火与爆炸就在独立营的前方响起。
“至少有五到十门的野炮,二三十门中口径迫炮。”还是有过不少实战经历也有过系统理论教育的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判断。
“我们打不打?”营参谋长问道。
前面的交通员讲大致情况报告给营里的时候,营部最终下定了决心。“4路军28军?我们武汉附近的老朋友了,我看还是打一下的好。总不能让这些满心兴奋而来的运输队员们空着手去迎接南方的队伍吧?”营教导员老王和一连长似乎都比较有信心。
张文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似乎有些昏暗的时候才最终下定了决心,叮嘱道:“速战速决,通过敌炮火区域的时候要快而不慌乱,而且要注意利用地形地貌”
基层指挥员最重要的基本功便是懂得有效的利用战场地形,这里虽然是专业等高线地图都不用上的一马平川但是仍然有不少突出的土垄和大大小小的村落。各部队并行行军掩护队形变为连排为单位的单路长纵队,利用小村落和土垄阻挡敌人用来平射的野炮营直瞄火力。
但敌人临时炮兵阻击阵地的部署却颇有些门道,部署在本来就略微高出平地一些的高坡之上。王东源、彭位仁、李觉按照与南方苏区红军的作战经验没有采用正规的疏散队形,而是全军密集在方圆两公里,大小不过三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托炮火和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准备应对红军这支天下闻名的强悍队伍。
营部里的参谋这些日子以来也大致了解了营长张文的脾性,虽然在下达作战决心的时候总有犹豫不决的习惯,但一旦决定战斗决不会因为这些未必不能克服的困难而退缩。
张文来到营炮连已经移动到最前沿的突击阵地上:“一千二百米的距离,有把握打开可以击溃敌人的突破口么?”
“还是远了一些,但是我们可以将距离再拉近些以猛烈的炮火击溃敌人。”营炮连长石家宁坚定的答道。
在很多其他性质的队伍里,炮兵是战时并不受前线人员尊重的兵种。他们伤亡率相比步兵或坦克兵最小因此是许多有门路的人迫不得已时的目标,哪怕步兵部队里的迫炮手也是如此。
而红军中的迫炮兵却依然是突击在前的作战兵种,因为没有足够的炮弹可以挥霍抵近射击就成了最有效的方法。
独立营将营部连和一连两个老战士最多的加强连还有几乎所有的重机枪与迫炮集中在营炮连的突击方向上以图打开敌人的突破口,但独立营一大半的枪械火力似乎仍然压制不住对手一个方向上整整一个师十倍战斗射速的火力。
不时有精确射手和轻重机枪的子弹从携带分解了的迫炮装备匍匐前进的迫炮连突击部队人员的头顶飞过,尽管前进的部队尽可能的避免利用地形地物匍匐前进以避免猛烈炮火的杀伤,可当接近到大约一里机步枪集火射击有效射界边缘的时候,队伍的前进速度还是停滞了下来,敌迫炮火力下伤亡的人员迅速变的多了起来。
可不知什么时候,独立营突击部队忽然感到向己方射来的机枪迫炮火力大大减轻了,原来是随行的运输队人员尽管没有多少武器装备,仍然勇敢的向敌阵发起了匍匐突击,以自身的伤亡和牺牲分担了进攻部队的火力压力。
一线突击的炮兵分队在战友们的掩护下终于突击到了接近半里的距离上,可在这个距离上猛烈的枪械火力让浅弹坑里的炮兵队伍无法有效的将中口径迫炮架设起来。
“零号装药!单筒射击!”石家宁没有意识到自己早已负伤,尽最大声音下令道。在不到半里的距离上,82迫弹对简易设防中的敌人有效杀伤范围也二十分之一的距离精度内,各炮位将炮口斜向对方火力线的位置以减小距离误差的影响。不断有战士抱着炮弹冒着枪林弹遇来到炮位将炮弹发射出去。
近距离上每分钟一百五十多发炮弹的精确而又快速的射击终于让敌人喷吐着火舌的防线沉寂下来,长达数分钟猛烈近千发炮弹就造成了第16师防线上上千人的伤亡,运输队的上千战士与独立营的两个加强连一同冒着炮火向敌人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