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黄土岗这个名字,张文首先想到了抗战时期39年的黄土岭战斗。那个时候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武器条件并不比在关庙乡附近遇到的保安团强多少。因为抗战时期的土改等政治活动受局限,部队收编了不少地方武装,战斗力也下降了。一个团也没有解决日军一个完整加强中队的能力,更不要说营规模的敌人了。但对于苏区内这敌情明了兵力物质均优的一仗,几乎所有人都是充满信心的。
出发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下来。幸好从长竹园到黄土岗有安全的大道可以走,不比以前摸黑翻山,所以队伍可以像白天一样在苏区民众的协助与指引以昼间行军的速度前进。尽管是自己的根据地,队伍在夜间行进的时候还是以连为单位保持了多路纵队。张文所在的红一连在前,一营营部连打前锋,二连三连在左右,机炮连和二营的一个加强连在后。专门负责警戒的特务连散布于四周四五里范围内提供伴随警戒。忘着可以光明正大的打起来的几个连负责引路的火把。张文忽然想到自己过去也曾经想到过在社会主义军界曾经并不流行的兵棋。其实看来除了需要辅助人员不太方便外,严格的数学模拟和红蓝箭头要比简单的棋子更能反应实际情况了。行进中的队伍恰似一个箭头,而战场实时信息与指挥部里的反应总要有一些延迟,恰似一个箭头箭身可能经过的地方。
队伍在山地之间平坦的大道上快速前进,好在战士们已经习惯于无大小休息的急行军。先向西再折转向南,从晚上七点出发约莫到了夜里三四点后半夜的时候前面的队伍开始越来越慢起来。显然:这说明已经接到了快要接近黄土岗敌人外围警戒线的通知。
“敌情有没有问题?”王指导员和连排干带领队伍,张文来到前面营部营参谋面前询问道。
“没有问题,据突围出来的赤卫队干部介绍:来的敌人正是44师3营,我们这股力量的目标。算上特务连和指挥机关拥有四到五个连,四百来支枪,十几挺轻机枪,还有两挺重机枪和一门迫击炮。”
“我们不会在今晚发动夜袭吧?”
“当然不会,所有连队都等着这一次缴获弥补亏损的。营长已经决定弗晓组织进攻。你们在先预定的各山准备吧。向敌前渗透,不要忧虑惊动警戒哨,但不要把敌人吓跑。”
敌人为了夜间村镇的防御安全还是解除了对山角尖的围困。赤卫队在夜间终于大部分突围而出,趁着噪杂的枪声与喊声,一营二、三连和二营四连越过了敌人在东边咀上、土傅湾的警戒线。当穿越敌潜伏哨警戒线的时候,虽然敌人大部分的警戒组没有反应。但十中有一还是零星的响起了敌人示警的枪声,毕竟正规军的管理比保安团强了许多,紧接着没多久,敌人黑夜里盲目反击的火力一阵阵的向东边打了过来,机步枪声响成了一片。就这样黑夜里盲目的开火射击,不久的功夫约莫上万发子弹打了出去,敌前渗透的二、三连还是出现了伤亡。
“听前面隐约传来的枪声,敌人的出手可真够阔的啊。毕竟不同于我们这得了浮财还要考虑做吃山空问题的。”雾河港村北面不远的一座沿河的渡口,二排长刘涛笑道。
营参谋长还是把顺河而下沿河登陆攻击的任务交给了在这方面有作战经历的红一连。和上次关庙乡渡河战斗不同的是这次作战有地方武装充分人力带来的战斗准备。足够一个连登陆作战的木船都已经准备好了,战士们不用在浸入初冬的河水中下河游泳了。
“装什么装,大家都不是没上过战场的人。以前我和连长一样在军阀部队里经历过师规模的战斗,除了炮声比较多外,枪声的密集度也就这样了。毕竟寻常枪声的传播范围也就正规营战线。对不对连长?”褚建新也为了缓解战士们战前的压力笑着回道。
连长张文还是那样严肃,就像一个没诉过苦的战士一样似乎有多重的心事压在心底,他还是告戒下面的干部战士临战前特别是这种渡河战斗前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岸上地方武装利用篝火所做的标识以免登陆地点错误,尽管在上次渡河战斗中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
在东面枪声的掩护下,红一连各班乘坐十几支木筏在沿河村里水手的协助下顺流而下,避免开了敌人在河西岸放出的哨探警戒。于凌晨五时登上了鹰山昄村以南、黄土岗镇以西的一片沿河空地。
44师虽然不是敌人的精锐主力,但一场中原大战下来,几乎全国大部分军阀部队的实战经验与水平都大幅度提高了。敌3营营长陈海还是留意了这里,只是处处设防不可能处处兵力充足,留在这里来防备战士们可能的登陆的“重兵”也不过一挺轻机枪和两个班的兵力,还分布在两百多米的防线上。当敌人发现异动首先的反应不是扔手榴弹而是组织机步枪射击的时候。全连官兵依然有些紧张的心略略放松,看来敌人的正规军虽然经历了中原大战,反而不如关庙乡那些经常和赤卫队交手的保安团更有夜间战斗经验。
张文等连排干在船头架起轻机枪,在数十米的距离上以半自动射击方式以五支半自动火力来压制敌人可能暴露的轻机枪火力点,船上的战士们也纷纷开火射击。虽然漂着的船只不及岸上稳定,敌人也没有像保安团那样一遇火力压制就立即“熄火”但在几十米的交战距离上还是依靠优势兵力和强悍的战斗作风将敌火力压制的稀疏了下去。
当船只靠岸的时候,首先是赵阳带领一班的战士迅速跃上了岸向四周散布开来,以确定岸上有无陷阱地雷一类的防御。紧接上岸的一排每名战士记忆着刚才敌人暴露火力点的可能方向,迅速接连投出两枚早已准备好的手榴弹。数十枚手榴弹的爆炸声淹没了零星的还击,一连面前显得薄弱的防线迅速被突破了。
上岸后,不同于白天的作战原则,轻机枪分配到各班班长手中。三排负责防御北面鹰山昄村的敌人,已经能够武装起来的担架班和炊事班负责南面山角尖下水寨、黄土岗镇方向的敌人,防御密度以一般原则来不止并不算高;一二两个排的主力迅速以一二路队形更为紧密的靠近原则在赤卫队领路者的指引下向不到两里外的侯家塝方向穿插攻击。
关于敌人的布防情况,一连没有来的及在白天组织周密的侦察也没有那个时间。几小时前简单的在火把下看到了山角尖以北这一带以南的简单地图后张文只能猜测敌人的布防情况:山角尖下的黄土岗镇和水寨处于山上的赤卫队可以随时威胁到的范围。敌人即便没有打算封锁山角尖,那里不留重兵的概率很大,留下的警戒兵力加起来最多只有一个连。敌步兵营的核心不是在侯家塝就是在鹰山昄,侯家塝显然是更靠近中央的位置。战争本来就是一种赌博,战斗的赌博性质则更大,为了防止敌人在发现我军主力后不会迅速回撤,只能寄希望于各班排的临战发挥了。
此时,更为密集的枪声正在鹰山昄侯家塝东北方、雾河岗至土傅湾西南方向敌人在白天构筑的临时野战防线上传来。侯家塝内的44师3营营长陈海忽然发现全营正处在四面的围攻之中。但刚刚经历过不逊色于此的战争的他,并没有像某些三流部队指挥官那样惊慌失措,从敌我枪声密度判断,他最终觉得已经击退三营三连攻占雾河港村的敌人,才是****主攻部队。天色已经开始蒙蒙亮了,此时决定分散突围已经不在是个好的选择。鹰山昄以南登陆的敌人手榴弹爆炸物一类用的多,枪声却不密集,顶多是从山上下来的赤卫队中小股精干牵制力量而已。
“命令机炮连:两挺重机枪分别向东方和东北方向架起来连续开火不要停,把敌人主力攻击的势头遏止住。鹰山昄村的二连迅速向登陆之敌的侧后发起反击,消灭掉那小股敌人。”说罢,44师3营营长陈海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手枪队跟我来,密切警戒水寨与一道河方向可能的动静。”他最终做出了先坚守一段时间,天亮后再向南组织突围的打算。应该说如果这是在中原大战的年代面对其他军阀对手,从敌我枪声密度的情况来判断战况的方法还是合适的,然而当第一次面对比一流军阀更为善于运用精干力量和资源的红军来说却犯了错误。而红军方面,关于敌人兵力的部署的猜测是准确的,却没有料到正规军的作战原则不仅仅不同于红军,也不同于某些保卫本乡上层切身利益的强悍民团。除了在软硬各方面的实力,中小型战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比谁犯的错误更少、谁的错误性质更不严重。
经过短暂的战斗,做为新兵炮灰的44师3营3连被独立旅一团二、三连完全消灭了。分散于几里防线外的敌特务连大部也已经被击溃。但他们的作用却已经完全起到:两挺重机枪终于在天色蒙蒙亮能见度刚刚达到一百五十米的时候喷吐出火舌,声音和烟火远重于手榴弹的爆炸声也开始在独立旅一团二三连的后方由远及近的传来,敌人的中口径迫击炮也开始发言了。
从火力对比上说,一挺重机枪的战斗射速最多相当于两个普及了捷克式的栓步班。然而重机枪在实战中的优势不仅仅在于较多的子弹量和随时能够持续提供的压制火力,以及射击时火力平台对于后坐力的克服和稳定性,比轻机枪更大的扫射扇区。还在于数量普及度较少的步兵火器可以分配更精锐的射手去使用它。就像张文所在的红一连里操作轻机枪的不是连排干也是班长或骨干一样。对于难以像红军那样发挥步兵积极性的国民党及军阀部队甚至二战德日等列强军队来说,重机枪的意义还在于能够在营参谋与连长乃至同伴之间的有效监督之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普通士兵耍滑不认真瞄准射击的现象。这些因素使得即便在抗战时期的日军中也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没有重机枪掩护的基层,一百名枪法弹药都很差的八路就可以和二十名日军对射,如井陉矿区的战斗。而有重机枪掩护的情况下,日军一挺重机枪的效能就相当于一个连的日军轻机枪和步枪手。
由于重机枪和迫击炮部署在一线略靠后的位置上,它们的弹药在实战中相比轻步兵弹药更难于缴获。临时指挥这场战斗的营参谋和独立旅一团一营营长发现部队遇到敌人重机枪迫击炮的阻拦时,并没有下决心在第一时间敲掉敌人的重机和迫炮火力点,而是决定等待一连方向上有无决定性进展,在关键时刻在发出压制性的反击。
“分散隐蔽!注意没有命令不要与敌人展开对射。”独一团一营营参谋下令道。二三连的战时迅速向左右和后方散开。尽管如此,敌人的一门中口径迫击炮在不到一刻钟连续发射的六七十发炮弹还是造成二三连四五个人伤亡,加上重机枪的火力,敌人的阻击造成的伤亡已达十数人。
此时,天色早已亮了起来。鹰山昄的敌人在接到营部命令一段时间之后才开始向鹰山昄南留守登陆场的红一连三排的方向发起反击。44师3营的一个连依然只有三挺轻机枪和一连的一个排相当,即便拥有更多的步枪手火力本来也并不占优,开火射击的枪声密度还不及游戏三角洲里二三十个自动步枪NPC组成的火力,实战中压制几个普通战士或许绰绰有余,对于三排却本应是不够的。然而平时不怎么还说笑的三排长郭轩却牢记上级的告戒:即避免在与敌人的对射中浪费子弹,因此在鹰山昄的敌二连连长看来,****留守部队的火力似乎是被压制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