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封闭的室内,若是有人抽烟的话,检测出来的PM2.5中,约90%的来源是香烟中的微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不仅会悬浮在空气中,还会黏在衣服上、被子上、窗帘上、沙发上,因此就算开窗通气的话,这些黏着的颗粒物还是不能尽散,而即使家里有通风、空气过滤等装置,或在室内设置了任何形式的吸烟区,都还是不能有效杜绝烟草烟雾中PM2.5的危害。这些颗粒物的长期存在,还会造成二次、三次的危害,成为二手烟、三手烟,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有些房间里没有人抽烟,但还是能闻到烟味,而很多人可以通过鼻子来判断旁人是不是抽过烟。
因此,又有烟民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说:既然吸烟有着那么严重的危害,而我已经吸烟了那么多年,是不是已经没救了?那戒烟是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其实并非如此,根据研究发现,不管烟龄有多长、烟瘾有多大,烟民在戒烟之后,肺癌的发生率是有着明显的下降的。国际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戒烟10年,患肺癌的危险性比继续吸烟者降低一半。中年以前戒烟,可减少90%以上归因烟草的危险。对吸烟者来说,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当然越早越好,戒烟越早,肺癌的发生率下降得也就越明显。任何时候通过戒烟来阻止肺癌的发生都是来得及的,而戒烟也就是抑制肺癌发生的最有效、最廉价的措施。
除了对通过戒烟以防止肺癌发生有疑虑以外,很多不愿意戒烟的烟民中也流传着各种借口:
(1)“有一个很长寿的人也抽烟”
每个人的身体对吸烟损害的耐受程度不一样,有的个体耐受能力强,可能抽烟没有造成癌症等致命疾病,但另一部分人可能吸烟十年八年后就可能诱发肺癌,谁也不能拿自己生命去赌一次自己属于哪一类人!还有一个细节是,即便不换肺癌,也可能引发如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其他病症。
(2)“好烟对身体的影响小”
有的烟民们认为,烟草对人的危害大小,取决于烟的好坏。从理论上来说,好的烟会使用一些比较好的烟丝,而且烟叶中的焦油含量等有害的化学物质会较低,因此吸入肺里的有害化学物质会相应减少。但是,我们知道,吸烟导致肺癌的物质中,焦油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物质,更重要的物质,是由于烟草燃烧产生的四千多种化学物质中,有致癌作用的数十种。而这些有害颗粒物的产生,并不是好烟就可以避免掉的。因而,好烟,包括带有过滤嘴的好烟,其实在避免肺癌发生的概率上,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3)“戒烟后会得病”
还有一种比较偏激的说法。有人说,在长期的吸烟中,人的身体实现了自我的调节,于是达到了一种平衡,而突然的戒烟,身体会失去平衡,反而会得大病。这种说法往往是一些噱头,并不可信,如一位烟民吸烟三十年,在戒烟的时候已经患上肺癌但没有及时发现,在戒烟后恰好肺癌的症状表现出来得到了确诊。于是,这种貌似“戒烟后得病”就造成了一种吸引眼球的话题。实际上,得大病的原因还是吸烟!已有大量人群研究显示,吸烟者戒烟后,患各种疾病的危险性都会下降,其中癌症风险下降要到戒烟10年以后才能表现出来。
因此,不要为自己吸烟和不戒烟找借口,吸烟对人体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越早戒烟,才能保证自己越早远离肺癌发生的可能。
3.从此刻开始戒烟
(1)强化意识:为什么要戒烟
①你知道自己吸进去的是什么吗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含有四千多种化学物质,其中仅致癌物质就有数十种,比如苯丙芘、苯酚、亚硝胺、焦油、多环芳烃以及镍、镉等重金属,还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烟草中甚至还含有少量氰化钾、砒霜、有机农药杀虫剂、甲醛等致命成分。而烟草中的尼古丁则会让人成瘾,对吸烟产生躯体和心理依赖,不吸烟时就会产生类似抽大烟烟瘾发作的痛苦症状。吸入二手烟雾时很多致癌和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甚至比一手烟更高。所以,长期遭受二手烟骚扰的受害者也应该勇敢地对二手烟说:“被吸烟,我不干!”
②吸烟对健康意味着什么
吸烟的危害是数不胜数的。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比非吸烟者高18倍到50倍,患其他肿瘤的发危险大约增高2到5倍,65岁前患心肌梗死的危险比非吸烟者高3倍。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相比,平均寿命大约缩短10年到15年。吸烟,就等于是自己为自己判了个死刑。
除了肺癌以外,还可能导致其他多种癌症、肺心病、加快老化、导致男性阳痿和生育能力降低;导致孕妇流产、早产或死胎;影响幼儿发育,引发婴幼儿患肺炎和哮喘,同时还会给孩子树立不好的榜样;吸烟也是对家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③戒烟的益处
有人这样形容戒烟的益处:戒烟可以除去惹厌的烟味,减少常年咽炎咳嗽的烦恼,可以省很多钱,可以减少皱纹的出现,免去公共场所和飞机上犯烟瘾的痛苦,最重要是找回健康。此话不假,尤其是对于个人身体健康来说,在戒烟6小时后,心率会下降,3个月后肺功能改善,1年后冠心病风险减少50%,5年后脑卒中(脑中风)危险恢复正常。立马戒烟,是回归良好生活、重新找回健康的一条捷径。
(2)剖析自我:我能戒吗
①认识戒烟的障碍
戒烟以后,由于体内尼古丁量的减少,数小时后即可出现一些生理上和躯体上不适的表现,常见的有烦燥,易发脾气,或者注意力不集中,有的人可出现失眠,这些症状就是戒断症状,往往持续大约两周左右。因此戒烟过程中最初的两周最关键!
②测试自己对烟草的依赖程度有多高
香烟依赖程度测试
这个小测试的分值所代表的依赖水平:0~3分,轻度依赖;4~6分,中度依赖;7分以上,重度依赖。
通过上面的小测试,了解了自己对香烟的依赖程度,这并不能解决我们戒烟的问题。戒烟首先靠意志力,对烟草的依赖程度高的还需要通过联合心理、行为等综合干预,才可能缓解戒断症状,降低复吸率。
③你处在戒烟哪个阶段
思考前期:没想到戒烟。
思考期:反思危害,考虑戒烟。
准备期:准备1个月内停止吸烟,设定目标戒烟日宣布戒烟。
行动期:不再吸烟。
维持期:坚持不吸烟6个月以上,避免复吸。
成功:尽快结束思考期,完成准备期,进入行动期,度过维持期,就意味着戒烟成功。
(3)准备:给自己和家人以承诺
①从准备期开始每天写戒烟日记。观察记录自己的吸烟细节有助于控制吸烟的习惯并打破这种规律性。在点燃每一支烟前,记下日期、时间、情形、心情和渴望吸烟的程度,当时抵制吸烟冲动的方法和效果。每天晚上读一遍并思考总结戒烟经历。
②设定目标戒烟日。选择一个精神压力和工作负担小的时间如休假时戒烟,戒烟后约一周的时间不用应酬,避开各种聚会和社交活动,可以选择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期,如自己或家人的生日、纪念日、月初及世界无烟日等。
③创造一个戒烟的环境。明确告知家人、朋友、同事和客户,自己已正式戒烟,请他们配合和监督,告知他们尽量不要在自己面前吸烟或邀请应酬。家里和办公室悬挂戒烟提醒,清理烟盒、打火机等让自己想到吸烟的物品,戒烟前一天扔掉所有香烟及烟具。
④签戒烟承诺书。在家人、朋友或医生见证下签戒烟承诺,自己和见证人分别留存。向同事、家人宣布,我那天戒烟了。签署以后分别在办公室和家中张贴,让周围的人监督,周围的人不能再用各种方式来诱导你吸烟。
(4)行动:像个男人一样去战斗
①选择合适的戒烟方法:准备期可以开始减量,进入行动期,最好是“突然停止法”,完全不吸,虽然在戒烟的前两周会出现不适,但是成功率较高。很多多次戒烟失败的人往往缺乏足够的决心而声称“我慢慢减量”。这种“逐渐减量法”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往往不容易坚持,部分人还会给自己不想戒烟找借口。
②用烟草替代物应对习惯性动作:吸烟者的手指和嘴巴形成了重复吸烟的习惯动作,可选择一些替代品来帮助克服。如口香糖和牙签等可替代嘴上叼烟的习惯,汤勺、铅笔和咖啡搅拌棒等可替代手指夹烟的习惯动作。可通过闭目深呼吸释放压力。
③对抗吸烟欲望:如喝水、喝茶、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干海藻等可以有效控制吸烟欲望。多做一些自己无法吸烟的事,如游泳、运动、刷牙、做十字绣、种花等。在控制不住要吸烟时,马上去冲个澡,可能会使自己转移注意力并冷静下来。要注意多与戒烟同伴交流。避免酒、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或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证睡眠,多锻炼身体。
④改变与吸烟密切相关的生活行为类型。例如:习惯清晨起床后吸烟的人改变行为顺序,起床后克制第一支烟,马上去洗漱、吃早饭或打扫房间等。控制自己不吸“起床烟”很重要。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起床半小时内就吸烟会显著地增加患肺癌和口腔癌的风险。烟酒不分家的人推掉酒局,避免到酒吧之类的地方。喜欢饭后吸烟的人饭后迅速从座位上起来等。
(5)维持:专注与坚持
①复吸原因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就是戒断症状太重,无法克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包括一些情绪的变化,大喜大悲、工作压力增大,都可能导致抽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去饭店或酒吧参加交际应酬,烟酒不分家,老朋友见面递一支烟等。
②应对体重增加
戒烟后一般会食欲增加,导致体重上升,一般不超过2—5公斤。可多喝水,多吃些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替代。多进行跑步、游泳之类的有氧运动,每周规律运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并形成习惯。每周称一下体重并对自己的饮食和运动处方有所调整。
(6)门诊医生:如果你失败了
①烟草依赖是一种与尼古丁药物成瘾相关的疾病,戒烟门诊可以给烟瘾重的烟民提供专业的戒烟服务,对戒烟者进行细致的指导,做心理咨询和行为干预,对戒烟者追踪和随访,医生的鼓励和督导对提高戒烟成功率非常重要。
②严重依赖烟草的人可使用戒烟药物辅助,一线药物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叫尼古丁替代疗法,有贴剂和咀嚼胶等;第二类是抗抑郁药,第三类药是尼古丁受体的部分激动剂酒石酸伐尼克兰,这三种药目前是我们戒烟的一线治疗药物。戒烟药物的作用,可以简单总结为:减少戒断症状的痛苦,还可能使得抽烟产生的欣快感大大降低,从而觉得抽烟没意思了。但总体上讲,要想戒烟成功,本人的决心和毅力是第一位的,其他的技巧和药物都是辅助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