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一盏天灯放飞祝福
“天灯”就是“孔明灯”,传说是诸葛孔明在被围困时为军中互通消息发明的。清道光年间,福建惠安及安溪地区的胡氏家族迁来台湾平溪的十分寮定居,也把“孔明灯”带了过来。在山区云雾缭绕的密林深处,这一古老的通信方法让远来移民安全逃离了匪盗的视线,后来也就发展成为旨在祈福求平安的“天灯”。现在的十分,依然有众多胡姓居民,“我姓胡”与“我幸福”也谐音成趣,让平溪天灯又多了一层深意。
每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分,平溪乡的元宵灯会就成了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中心。放“天灯”的胜地石底桥上,写满祝福话语的“天灯”冉冉升起,随风远去的景象在浩荡的夜幕中尤显壮观。古街巷里亦满是放“天灯”的人们,抬头仰望,山水自然间有种大浪漫,留存心里的古雅情怀久久不散,深深铭刻在脑海中。
即使错过元宵节,也不用担心没有“天灯”可放,在平溪或是十分,街上都有老铺可买到手工制作精美的“天灯”,你也可以DIY一盏有自己心意的“天灯”,架上竹篾,糊上薄纸,写下愿望,燃着蜡烛,像影片中男女主角一样,去告白,去祝福,让漫天的灯火,点亮未来。
喜宴美筵也都是好忆味
台湾很多民俗风情与闽南地区非常像,在宴客方式上也都盛行“办桌”文化。“办桌”在闽南语里念bando,音同“板兜”,其意也易懂且富情味,即“办一桌菜宴客”,延古时蜀地具乡土气息的“田席”(在田间院坝摆筵席)之遗风,却又自成一派。后也影响了香港新界、沙田等地流行起“到围”宴客的方式。现在云南、重庆等地也有“长街宴”保留至今,也是和“办桌”相映成趣且代代相传下来的鲜活实证。
台式古早味办桌宴离不开“八大庆一丧”,八大庆是订婚、结婚、满月、归宁、开市、寿宴、入厝、续弦,一丧则是往生丧宴。到了餐馆林立的现在,以“八大庆一丧”为由办桌渐少,而在举办庙宇庆典、教会聚餐、老人会、选举拉票造势等公众活动时,办桌却顺遂时代的变迁和需求办了起来,得以存续,想来也是一种安慰和幸事。
早期办桌还要“搭棚”,虽则台湾夏天炎热,但是也不能只为通风和凉爽拆棚。起灶前,要先砍竹子,再将布棚搭起,所有清洗食材、烹调佳肴的过程都在棚下完成,完全不必担心落叶和鸟粪。办桌必须“借桌”,自家的桌椅、锅碗不够用,要向亲友商借,摆的也不是现代通常用的圆桌,而是传统家用的八仙桌,四边摆上长条板凳,一边坐两人,一桌刚好成“八仙”。
但真正决定一桌办桌菜是不是上乘,必得请到一位深藏内功、手艺过硬的总铺师。闽南语称厨师为总铺,而总铺师就是厨师中的上师,相当于现代餐饮业中的行政主厨、料理长。
办桌菜还讲究上菜的仪式感,开席前要先放鞭炮,听到鞭炮齐鸣,总铺师就知道要上菜了。摆桌时在最正位的那一桌被称为“上桌”,摆盘最为得体,也必得总铺师亲自上菜才行。上菜时菜要在八仙桌上摆成圆形,盘数一定要双数,以十二道至十八道菜为宜,内容以凉菜、热菜、汤品、甜品为主,现在有据可查的办桌菜菜式有红鲟米糕、树子鳜鱼、菊花蓝斑、五柳枝、鸡仔猪肚鳖、玉带鱼汤、草虾米糕卷、八宝丸、凤梨鸡、肉米虾、八宝油酥花条、鲁班鸭、鱿鱼螺肉蒜汤、桂花干贝、红烧鳗鱼、布袋鸡、白菜卤、炒鳝鱼、桂花鱼翅、猪脚鱼翅、红糟肉、金钱肉、鱼翅羹、白萝卜炖猪肚汤、菱角芋横、酥皮鸭、通心鳗、酢醋虾、猪脚面线、芙蓉红鲟、菱角排骨酥、芹菜鱿鱼汤、猪肝卷、南靖鸡、猪心乾坤、玉笋乾坤、凤梨炒猪肺、猪大肠炒酸笋、三杯兔等。
这浩浩荡荡的菜单代表了台湾饮食文化最高级别的菜式,有些是几十年传承下来,料理方法又不断在演进,得以保留在办桌菜菜单中,有些则因每位总铺师所长不同,做法各异,选材有差别,其口感和摆盘也都有很大不同,更有如富贵虾这种因做法过于繁杂,费时又费工而失传的菜式,虽口耳相传点滴做法的细节,却也不见谁来操作,能吃到的人就没有了。
在地美食
平溪办桌专门店——福昌餐厅
平溪老街六号,是古朴的“福昌餐厅”,1957年,几位当地总铺师合开了这家餐馆,旧名“永阁楼”。台湾矿业兴盛的时候,这里是平溪最繁华的餐厅,以地道的台式办桌菜闻名。虽然如今矿井都已荒废,但凭借对食物的执着,餐厅依然故我,虽然没有与时俱进的华丽外饰,但是吃一味古早味办桌菜,这是不能过而不入的地方。
如果你春季到访,正是珠葱最鲜甜的时候,清炒珠葱,会让你重新认识“葱”这个一直以调味料自居的食材。倘是秋末初冬,大抵11月来此,平溪盛产的“箭笋”非常值得一尝,还有许多老饕看准时候,就为了尝一口这箭笋的头鲜,新鲜软嫩的箭笋,加入白豆豉和辣豆酱,以快炒留鲜味,脆口爽利颇是下饭好菜。“佛跳墙”虽是宴席上的常客,但是在福昌却是老客们均推崇的招牌菜。醇香的汤头中多样精挑的食材,汇成丰富口味,必得人垂涎,非大啖其味方可休。“芋屯三鲜”一般餐厅很难见到,从摆盘到入口,都是浓浓的古早味,相当值得一啖。白斩鸡也是店里招牌,肉质鲜嫩清甜,略有咬劲,不加蘸酱口味清爽,加上蘸酱则有一点微辣,可依喜好自行选择。
逛逛老街,看一看老风景,听一听老故事,再品一品办桌古早味,平溪,才算是走一遭。
伍郎的特选餐单
白斩鸡
白斩鸡是南方菜中过于出名的一道,以上海白斩鸡最为出名。烹制时不加盐调味,现吃现斩,以鲜白之味招惹食欲,遇上好、鲜嫩的鸡肉,才能食出清爽微甜之味,可清口不蘸酱,也可以蘸酱油或甜辣酱,因此满足了更大众的口味,成了最受欢迎的宴席菜之一,是上海人的至爱,也是平溪福昌餐厅的招牌办桌菜。
清炒珠葱
珠葱是平溪特产之一,由一般俗称的红葱头种植采收而来,原本作为调料使用,但是在平溪、双溪、贡寮、乌来等地被当作青菜食用,也是地方上的一大特色。珠葱一年四季皆有产出,以春季的珠葱最为甜美,一碟清炒珠葱,可以为你的平溪之旅添上一点甜味与香气。
古早味汤圆甜汤
办桌喜宴上的汤圆甜汤有团团圆圆、美满甜蜜的祝福在里面。台湾本地的古早味汤圆可说是最普遍最精妙的一种存在,似是从小吃过无数次,却又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台省各地都有极富盛名又传承几十年的甜品店,都可吃到外在Q弹软滑,内在饱满扎实的甜汤圆和咸汤圆。嗜汤圆者遇各种馅料和不同搭配,也常会陷入选择障碍的苦恼中,当然也是幸福的苦恼。
伍郎看法
下厨房的男人
男人下厨,在现在看来很普遍,就是蜀黍,偶然也会在朋友的怂恿下,露上两手。但是回忆起小时候,他说父亲是不做菜的。
父亲是黄埔军校17期的毕业生,中校,政治系教授,对蜀黍和哥哥完全是军人式管教,几点起床,几点开始朗读课文,都有明确规定,怎么看都是个非常正统严厉的父亲。但是父亲却用另一种方式在下厨房。蜀黍笑着说,父亲虽然不动手烧菜做饭,但在母亲做菜的时候,父亲总会拿着一本发黄的《媛珊食谱》从旁指导,和别人家相比,他们家的菜品总会特别丰富,每次在家里招待客人,大家都对母亲的厨艺赞不绝口,父亲心里肯定也美滋滋的。
父亲也不善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这点上来说,大多数父亲都一样,小时候蜀黍生病,夜里咳嗽,父亲第一时间就跑到他的房间,测体温,帮他盖好被子。后来蜀黍每每故意咳嗽,父亲也都迅速抵达现场,关怀备至,假装不知道是这个小活宝使诈。
蜀黍说,自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即使成年后,都买了自己的房子,父亲仍不放心,最后离世将家里的十几处地产都给了他。“都给你吧,你哥有谋生的能力,不用我担心。以你贪乐的个性,大概很难有什么作为。你喜欢玩什么就玩什么去吧。”这是父亲的话,父亲善辞令,不善表达爱,不做饭菜,却下厨房。
脚步
从瑞芳出发
从瑞芳出发,乘小火车饱览平溪线风景,或者打车上山,寻找宫崎骏笔下的天空之城。
猴硐
猴硐被称作“猫村”,这里曾经是台湾最大的煤矿场,矿场关门后,工人们也走了,留下了很多猫咪,好心人士就把这里变成了猫乐园,还给猫咪们设计了卡通形象。这里的猫咪都是淡定系的,一点不怕生,所以任何人来都能一起愉快地玩耍。猫造型的摆件、凤梨酥,这里有一切你能想到的猫周边,猫奴们来这里,完全迈不动腿了呢。
三貂岭
很少旅游攻略会推荐这里,这一站下车的基本都是本地居民,但是如果你热爱自然风光,请不要错过三貂岭瀑布群,自上游而下,新寮瀑布、迷魂洞瀑布、琵琶洞瀑布、摩天瀑布、合谷瀑布群,听着蝉鸣鸟语,看着潺潺流水,没有熙攘的人群,这样的火车之旅也别有一番风味。
十分
原本叫作“十分寮”的小村落,因为有“台湾的尼加拉瓜瀑布”而吸引了许多游客。文艺青年可以在这里找到侯孝贤《恋恋风尘》的踪影,小镇的铁道,充满20世纪的风情,随便走走就是一幅画,在长长的静安吊桥上听基隆河的水流,来到十分,必有十分欢喜。
平溪
中国版《孤独的美食家》拍摄地,“天灯”的故乡,还有古早味的总铺师美食,上文介绍得很详细了,所以,还有什么有趣的,还是等你自己来发现吧。
菁桐站
平溪线的尽头,可以在铁道上尽情地拍照,在这里,常常会撞见“新人”,本话中伍郎回忆起和小美的那段过去,就是在菁桐拍摄的。台湾的文艺电影也对此青睐有加,这是个适合描写爱情的地方,车站附近还有一座红色的情人桥,据说一对男女一起走过便会幸福美满。来菁桐,邂逅一段爱情又何妨呢?
九份
九份不通火车,从瑞芳的出租车站花180元新台币打车,就能抵达九份。九份因为开始只有九户人家,买东西总是买九份而得名,这种质朴的得名尤觉可爱。拾级而上,九份芋圆、阿婆鱼羹、雪在烧,边走边吃就能抵达观景台俯瞰九份夜色,宫崎骏《千与千寻》中的天空之城,就是以这里为原型的,被灯光点缀的山城,仿佛不是人间烟火,只有梦里的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