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赖三国全文阅读 > 第46章 算计

第46章 算计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七月

袁术以张勋为帅,陈纪为副,孙坚为先锋,纪灵为粮草官,起兵十万讨伐荆州。

同月,西川刘焉增兵三万于夔关,董卓增兵五万于函谷关,以窥战机。

荆州刺史陈平引兵八万相拒。

………

再次对着荆州地图,召集留在襄阳城内的蒯越、曹仁、曹洪、太史慈、许褚和典韦共商对敌之策。当然,许褚和典韦是摆设。

“异度,百姓都撤退了吗?”

“回大人,南阳周围的百姓都已撤入南阳城中,新野以北的百姓也已撤向南方,沿途粮食已全部收割,绝不会给袁术留下一粒粮食。不过,主公,此战凶险异常,不可久拖。”

“七月刚过,袁术也不会太缺粮,坚壁清野只不过能让百姓避免战乱而已,且刘焉,董卓皆有向荆州周围增兵的趋势,战日持久必给此二人可趁之机,必须在短期结束战斗。”

典韦听了暴跳如雷,“那按照蒯大人的说法,这一战岂不一点好处都没有,还要耗费甚多?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借给他粮食好了。”

蒯越只是望着我,对典韦视而不见。

我知道蒯越的意思,因为我的操之过急,太早得罪了袁术,荆州的兵力自保尚可,进取还不足以成事。

现在董卓的势力过于强大,偏偏又紧邻荆州,时刻在拖着我的后腿。

看来打完这一仗后,有必要扩充些兵力了,以荆州现在的财力物力,扩充到二十万应该是没问题的。

而且我现在的展方向上有错误,应该向东向南展,向中原展只会四面受敌,当年曹操是运气好,董卓挂了,西凉军就自己内讧,不然曹操也将被拖在陈留不能动弹。

官渡之战时,如日中天的孙策又正好被刺身亡,让曹操少了后顾之忧。

现在貂禅被我搞来了,吕布会不会杀董卓还是未知数,不如早日打下江东之地,那样自己可以有个稳固的后方,还能尽得江东的盐铁之利,又有了出海口,展空间会大很多。

管他什么借口不借口的,大不了造造谣,编个吊民伐罪的幌子就是,反正乱世只认拳头不认公理。

哎,还是先想办法把袁术打走再说吧。

这一战也不是没有好处,现在此战的意义,就和当年号召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差不多,我的威名又会上升一个台阶,只是在这个场合蒯越不方便说出来。

这仗打胜之后,我陈平之名将威凌四方,那些仍在观望,摇摆不定的人才应该会对我更有信心,进攻江东之时,抱投降心态的人也会更多,到时我以泰山压顶之势,江东还有谁能阻挡?

想到这里,我是雄心万丈。

当下对蒯越命令道:“能救得了百姓也是好的。告诉文聘和于禁,此战凶险,望二位将军以百姓为重,不可使袁术匪兵进入荆州。城内需严加查防,凡是没有本城户籍之人全都集中管制。”

“另外,布榜文通告天下,尽数袁术收容孙坚逆贼,私藏玉玺,意图不轨,四世三公之后,不思匡扶社稷,同室操戈,荼毒百姓之罪行。”

蒯越立刻答道:“是,大人!”

“各位看看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典韦先兴奋地建议道:“大哥,我们再在博望坡伏击他们一次,把他们打个淅沥哗啦的。”

老弟啊,拜托你提不出好办法就安静点啦。

“不行,孙坚已在此处中过一次伏,不会再上当了。”

一直在看地图的太史慈,突然说道:“大人,您看此处,这个古城是汝南与荆州地界之间唯一的城池,我等何不趁袁军未到,以一支轻骑由水军运至南阳,再绕道埋伏于嵩山。”

“待敌军主力尽出之时,昼伏夜行,长途奔袭古城,只要能夺下古城,袁军之粮道和退路都将被卡死,敌军必撤军回救。而且即使偷袭失败,也可于敌后骚扰对方粮道,扰乱敌军军心。”

听了这个建议,我仔细看了看地图。

“此计相当冒险啊,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要潜伏一个月以上,而偷袭部队最多只能带五天的补给,能野外生存这么久,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只有虎豹骑。”

“但是这只潜伏于敌后偷袭的部队,只要出一点差错,就可能全军覆没,此去生还的机会只有一成。”这可是虎豹骑啊,要是全军覆没,我会高血压兼心脏病的。

太史慈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慈愿领此军令。”

“此去可是九死一生,子义可要考虑清楚了。”

“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

“既然如此,时间紧迫,子义领一千五百虎豹骑立即出发。”

“慈领命!”

“子义”看着太史慈决然的表情,我不由叮嘱道:“一定要活着回来!”

太史慈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

袁军帅帐。

副帅陈纪正在一脸郁闷地抱怨:“陈平可真够狠的,居然搞坚壁清野,这一路走过来连个鬼影子都看不到,再这样下去都会闷出鸟来。”

主帅张勋笑了笑,“老弟啊,别抱怨了,再过四天就能到安乐城了,他陈平再撤也不可能连南阳的人都撤了吧?只要打下南阳,还怕会没乐子。”

陈纪点了点头,随口又问道:“主帅,你对此战怎么看?”

张勋皱了皱眉头,摇头道:“不好说,盟军讨董卓时,你是没去,我却在大人身边见过那陈平,其人武艺高强,勇略过人自是不必说,打下洛阳后,他楞是敢带着两万人去追董卓的三十万大军,跟殿后的吕布打了一仗,居然不失一兵一卒的又回来了。”

“而且孙文台的本事你应该知道吧?居然被陈平打得全军覆没,虽然是被优势兵力伏击。所以这战还真不好怎么说,好在我们兵力占优势,只要稳扎稳打,尽量少给陈平抓住漏洞,拼消耗我们可不怕他。”

“而且这次我们从《墨经》上仿造了投石车,荆州军在远程打击上的优势已经没有了。”

“那主帅这次准备如何安排?”

“孙文台现在应该离安乐不远了吧,以我们现在的兵力想一口吞下荆州是不可能的,只能先打南阳,只要攻下南阳,襄阳以北将尽归主公。所以,我打算驻扎安乐,阻挡襄阳方向援军,让文台强攻南阳。”

“以孙文台之勇烈,相信南阳指日可下,到那时,如果还有余力,我们再南下江南。”

襄阳。

“异度,刚接到细作回报,袁军前锋孙坚领兵两万,已进驻安乐城,主帅张勋统大军随后即至,总兵力达十万。不过孙坚部众在安乐城已停留两天而未做寸进,你对此怎么看?”

蒯越看着地图想了想,说道:“袁军在战略上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以部分兵力牵制南阳,主力南下江南;二是以部分兵力阻隔我江南援军,主力进攻南阳。”

说到这里指着地图。

“如果袁军是阻隔江南援军进攻南阳,其需驻兵鲁山和安乐两城,鲁山城可派少量驻军防止南阳的侧面威胁,而安乐的主力想进攻南阳则必须打败我荆州水军,控制渝水,否则其渡河部队将有去无回。”

“不过,以北方人的水性,呵呵,其打败我荆州水军的可能性很低;如果袁军是牵制南阳进攻江南,其同样必需派兵驻扎鲁山、安乐两城,这样既可威胁南阳,亦可防止南阳派兵抄其后路,以其十万兵力计算,估计会有六万左右的军队进攻新野。”

“而新野的兵力,-算上民团亦只有两万,于文则(于禁)的压力恐怕会非常大。总的说来,不管前期敌军动向如何,最后的目标一定是新野。”

“照如此说来,新野很危险啊。但是,我襄阳仍可调动一万军队援助新野,守城部队以三万敌六万,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事吧?”

蒯越摇了摇头。

“主公,襄阳坐镇的军队不能轻举妄动,牵一而动全身啊。一旦襄阳空虚,原本窥视荆州的刘焉只怕会奈不住寂寞,趁火打劫。墙倒众人推,有人带了头,我们周围想分杯羹的人可不在少数。”

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分析得不错,于禁啊于禁,看来此战是全靠你了。

你可是传说中的守城高手,一定要挺住,我在精神上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