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赖三国全文阅读 > 第20章 正太诸葛亮

第20章 正太诸葛亮


日子仍在一天天继续,荆州在一片骚动中迎来新的一年……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元月初三。

新野强豪刘景刺新野县令反,蒯良调襄阳兵讨之。

元月初七,襄阳豪族赵慈见襄阳空虚,领三千家丁强攻刺史府。蒯良引五百士卒拼死抵抗……

“蒯主薄,贼人甚众,我等恐怕难以相抗,还是突围吧!”

“不必恐慌,大人早有安排,我等拖延时间即可。”

赵慈乃黄祖之姻亲,黄祖被杀,赵慈心恨陈平甚之,奈何陈平势大,只得隐忍。

听闻陈平被困君山岛自身难保,今日得见机会,焉有不反之理。

“府里的人听着,投降,我会放你们一条生路。”

“赵慈,你乃荆州士绅豪族,怎可谋反?想抄家灭族吗?”

“陈平有豺狼之心,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蒯良,我敬你是江南名士,只要你投降,我不会为难你。”

“赵慈,你现在投降还来得及,我不会向大人禀报你今日所做之事,如待大军回城,可别后悔不及。”

“大军?大军现在恐怕还在洞庭湖吧?留守的五千士卒也被你调去新野平乱,最快也要五日后方能赶回,就你们这点人能撑过五日?废话少说,快快投降,不然我可放火了。”

话音刚落,一声呼喝自背后远远传来:“不知我们算不算大军?”

赵慈转过头去,只见各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士卒排着紧密的阵型向这边缓缓开来。

“文聘?你的陆军怎么会在这里?不是去洞庭湖了吗?”

“哈哈哈~~我家大人有鬼神莫测之机,岂会被小小的水匪困在君山岛?水匪早在一个月前就被剿灭,如此劳师动众,就是为了让你们这些不安定份子自己冒出头来。”

“你是不是也废话少说,快快投降?不然我可放火了!哈哈哈~~”

“中计了,全完了。投降?哈哈……谋反之罪投降也是死路一条,想活命的就跟我冲出去!”

“蚍蜉撼树,自不量力!对面的人听着,献贼者既往不咎!”

这句话一传出来,赵慈身边的五六个人,立刻就操起手中兵器向赵慈身上招呼,赵慈还没弄清怎么回事就被乱刀分尸,一大群人开始哄抢赵慈身体上的零件,争相报功……

元月初十,水匪已灭、刺史陈平用计平定谋反的消息传开。

与水匪有勾结怕被牵连的巴陵郡守严峻,和长沙太守金玄相继发动叛乱。

黄忠得到消息后,在天黑之时兵分攻两地,待半夜时分以内应赚开城门平定两城叛乱。平乱之后火乘船至各地缉拿勾结水匪之人……

元月十五,元宵佳节。

“大人,朝中有密函送到。”

我接过密封的蜡丸捻碎一看,原来是张让送来的,内容是荆州南阳太守秦颉,上表弹劾陈平剿匪不利,导致荆州动荡百姓惶恐。凑章已被张让扣了下来。

哼,这个秦颉还真是不识抬举,我还真要谢谢你,又给我空出一个位子来。

“送信的人还在吗?”

“在!”

“带来见我。”

我立刻手书一封,谢谢张让维护之恩,同时再次送去十坛好酒,请张让治秦颉造谣污蔑之罪,抄家为奴。

写完后立刻以蜡丸密封,待送信之人到后,塞上两块金饼拜托转达对张公公的谢意,并带上十坛好酒送与张公公。

二月初二龙抬头。

又一次带着大批金银珠宝,押着大批的人犯回到襄阳,百姓再次夹道欢迎,荆州百姓四处称颂。

我又回来了!哈哈哈~~~再也不用打*飞*机了!

“子柔,现在荆州污垢已基本一扫而空,我们也该施展当初的展大计了。”

“是啊,自从大人上任荆州之后,百姓无不对大人交口称赞,蒯良今日方知何为百姓父母官。”

“呵呵~子柔可有拍马屁的嫌疑哦。”

“肺腑之言,绝对肺腑之言。”

“好了,谈正事,春天到了,你去帮我拟个公告,全州招募流民垦荒屯田,由官府放生产工具和种子,五年内收成五五分成,十年后所垦田地归垦荒者所有。”

“注意,严令各地不得和少数民族争地,如引起争端,让他们自己提头去上门请罪。”

“会铁匠木匠活的集中到各城里,开始大规模生产农具。那些在押的人犯不能白养着他们,男的送去修路开矿治水,女的押到君山岛去酿酒制茶。”

“另外,叫欧冶金照上次的样,本再给我秘密打造三十个炉子,送到君山岛上去。”

“大人,以人犯去生产东西,只怕他们会心有怨恨,不会甘心做事啊。”

“没关系,他们的家人都在我们手里,不会乱来的。而且就以每天他们完成的工作量,给他们提供食物,不怕他们不做事。”

“大人果然见识高明。”

“好了,你快去忙吧,要抓紧时间别误了农时。”

“属下告退。”

其后的时间里,荆州各地都忙得焦头烂额。

自从见识了这位刺史大人的手段后,荆州已无人敢触刺史大人的虎须,只敢兢兢业业按质按量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

整个荆州已呈现一片朝气蓬勃万事更新的气象,早春的寒冷也无法抵挡百姓欢喜的热情。

三月,朝廷下旨封陈平安乐侯,以嘉平贼平叛之功。封文聘讨逆将军,封黄忠讨寇将军,甘宁封奋威校尉。

同月,蒯越和典韦返回荆州,带回许褚、乐进、于禁、诸葛珪及其亲族、徐庶和太史慈的亲族。

赵云没找到,估计现在还在山上学艺吧。徐庶和太史慈皆在外游历,只得先带回他们的亲族并留信一封。

而提起田丰、沮授,典韦是一肚子火,不来就算了,居然还讥笑大哥是溜须拍马之徒,不是蒯越拉着,早就一巴掌把他们两个的头打到肚子里去。

哼,看来那两人要不就是眼光短浅,不知识时务之人;要不就是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的君子。

算了,这也许就是向上爬得太快、不择手段带来的后果吧,少了他们两个天也不见得就塌下来。

这群人里最显眼的莫过于许褚,根本不需介绍,站在人群里一眼就能确定是他。

因为看见他,我就想起了奥尼尔,哎,荆州的粮食会不会够吃哦?

而乐进跟许褚站在一起,是怎么看怎么别扭,居然只到许褚的腰上一点,果然是短小精悍的典范。

至于于禁就实在没什么特点,属于那种丢到人群里找不到的人。对于诸葛珪,我稍稍应付了一下,就把注意力转向了诸葛亮。

这时的诸葛亮才五岁,长得粉雕玉琢的,好漂亮哦,怪不得长大后会是美男子。

我一脸微笑地走到诸葛亮面前蹲了下来,捏着他嫩嫩的小脸蛋明知故问:“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诸葛亮!”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回答,并且挥手把我捏他脸的手拨开。“不要捏我的脸。”

“亮儿,不可无礼!”诸葛珪见了忙阻止诸葛亮,以免大人生气,“大人是喜欢你才摸你。”

“呵呵,无妨,小孩子嘛。我欲收诸葛亮为义子,不知诸葛兄允否?”

“大人如此厚爱亮儿,是亮儿的福气,岂有不允之理。亮儿,快快拜见义父!”

诸葛亮一脸心不甘情不愿地,跪下磕了三个头,“义父在上,请受亮儿一拜。”

众人齐声高呼:“恭喜大人!”

等诸葛亮长大了以后,政事就不用操心了,不过坚决不能让他管吏治,诸葛亮看人的眼光实在不好,而且选人的标准实在不怎么样。

扶起诸葛亮,朝众人做个揖。

“适才因此子实在讨人喜欢,冷落了各位,乃陈某之过。府中已备好酒菜,特为各位接风洗尘,陈某当自罚三杯为各位请罪。”

刚才一直没做声的于禁这时出声了:“早就听闻刺史大人府中藏有绝世佳酿,不如待会儿三杯由小可代罚吧!”说完还添添嘴唇。

这一番话说得大家开口大笑,气氛异常活跃起来。

许褚也嚷嚷到:“是啊是啊,我就是跟典兄拼酒,被他****过来的,等下一定要让我喝个过瘾。”

“什么叫我****你过来的?想挨揍是不是?明明是自己想来奈酒喝。”

许褚听了脸上臊得通红,马上岔开话语,“来啊,谁怕谁,上次我们可是不分胜负。”

“好了好了,待会好酒管够,我等不醉不散。”说完抱起诸葛亮领头向府内走去。

众皆轰然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