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历史 > 无赖三国全文阅读 > 第23章 黑锅

第23章 黑锅


“子柔啊子柔,亏你也是江南俊杰,没想到你还是脱不开世俗的眼光,何为奇淫技巧?如果没有工匠制作的农具,一个农民能开垦几亩良田?如果没有工匠制作的武器铠甲,士卒如何杀敌卫国?如果没有工匠造船建桥,人们如何通行南北?”

“今年工匠制作的水车,子柔已经见识过了吧?如果没有这些水车,今年的粮食能有如此大的丰收吗?如果粮食产量不足,今年又要饿死多少人?”

“有了优秀的工匠,我们就可以打造出更好的农具,更好的武器盔甲,更坚固耐用的船舶桥梁,子柔还认为这些人只会奇淫技巧之术吗?”

说完以后,我一脸嘲笑地看着蒯良,羞愧死你。

两千年后这些工匠可叫做技术工程师、明创造家,各个国家抢着要的人才,没了他们就等着别的国家来打吧。

此时的蒯良已陷入沉思中,脸上阴晴不定。

良久方才抬头回答道:“良常自负读书万卷,学富五车,已能洞悉天下真理,今日方知自己不过一迂腐书生。大人眼光独到,能透过世俗堪破天道,良愿今后对大人以师奉之,望大人不嫌良愚鲁。”

“子柔严重了,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强于他人,有些地方我也是比不上你的,大家平常互相交流即可,何必执著于师徒的形式?”

“良受教。不过大人,良还是要劝大人不要请工匠吃饭,世上多迂腐之人,为了大人将来的前程,也为了天下百姓,请大人多多爱惜自己的名声。”

“但是工匠受歧视太久,总要有人来打破这种世俗的眼光,提高工匠的地位,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工匠的行业,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匠,我大汉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既然你这么爱护我,那这个黑锅你来背吧,这么明显的暗示你不会听不懂吧?那我可是会很失望哦。

“属下愿代大人行此事。”

“子柔不怕影响自己的名声前途?”

“只要大人在,必不会让子柔受委屈。”

我立刻一脸感动的拍了拍蒯良的肩膀,冲他坚定的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好同志啊,有前途!

既然你这么相信我,那以后有什么黑锅,我一定都交给你了!

奖励农户与工匠的榜文布后,在荆州引起轩然大波,农户和工匠是欢天喜地,不过导致更多的流民涌向荆州,郁闷!

实在江东巴蜀都是产粮的地方,你们怎么不往那边跑啊?可怜我那日渐消瘦的钱袋啊!

文人儒生则是对蒯良口诛笔伐,还好大家都是斯文人,没对蒯良破口大骂。

看着蒯良每天神情憔悴的回家,第二天又一脸坚毅地来办公。

我只想对你说,同志,你一定要挺住,坚持就是胜利,如果你牺牲了,再找一个背黑锅的会很困难哦。

…………

蒯越回来了,也探听清楚了新到三位太守的情况。

何进的意思是这三人都是阉宦一党,坚决支持我把他们除掉。

张让的意思是,这三个只是来送钱的猪仔,我如果不喜欢他们可以随便我处理,但最好是养肥了再宰。

靠!还等养肥?养肥他们可都是用我的钱!

你个死太监不就是要钱吗,把那些王八蛋抄家就是,抄来的钱全部都给你好了,反正我现在也不在乎这点了,只要荆州在我手中,什么东西不会有。

立刻把蒯良叫来,问问这三个新来的垃圾有没有什么异动。

“子柔,那三个新来的太守,最近有没有什么不该有的动作?”

蒯良呈上一叠案卷说道:“根据安排在他们身边的人,平时查证的消息,江陵太守许志和零陵太守田信倒卖官粮。而武陵太守张杰私受贿赂,判案不公,已在当地造成极大的民愤,而且已经引起两起民族纠纷,因为大人说暂时不动他们,现在这几个人已经有点肆无忌惮!”

好啊,他们造成的民愤越大越好,到时办了他们又可以收买民心,我的声望也会水涨船高。

反正抄了他们的家,也能让他们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证据确凿吗?”

“绝对证据确凿。”

“子柔,那按你所说,为何至今无人来找本大人伸冤?”

“自古以来民对官都是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心态,民间不是流传民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吗?只要百姓还能活下去,没闹出人命来,没什么人会跑去伸冤的。”

“恩,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那三个人继续盯着。”

等蒯良走后,陈平把那份案卷拿给蒯越说道:“异度,想办法暗示武陵那边冤案的受害者,来襄阳找我申冤。江陵、零陵那边去找两个人把太守倒卖官粮的事捅出来,造成的影响越大越好。”

蒯越听了后眉头跳了跳,稍顿一下立刻回答:“是,大人!”

“异度,我知道你最近对我有些想法,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就好。以后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你最好考虑清楚了。”

既然你已经对我的心思已经有所察觉了,趁现在这个时候给你个暗示好了。

“自大人到荆州后,荆州之变化令越对大人佩服不已,日后无论大人怎样,越都誓死追随。”

呼,总算松了口气,终于有个贴心的谋士了,要不太多的事都不好做,毕竟现在我还是朝廷官员,还是要受朝廷约束的。

我拍拍蒯越的肩膀:“我不会亏待你的。”

待蒯越离开后,一直侍立在旁的诸葛亮,一脸疑惑的向陈平问道:“义父,这三人已经证据确凿,有必要这么大费周章吗?”

“亮儿,有些事要多拐点弯好啊。这三个人刚来不久,如果我主动除掉他们,目的太明显了,会被有心人注意的。”

“打个比方吧,桌子上摆着十盘菜,其中一盘色香俱全,而且离你最近,但是却引起了在坐所有人的注意,这时候你想一个人吃了它,你应该怎么办?”

“我向里面吐口水,反正我自己吃起来也不恶心。”

“……”你厉害,怪不得历史上王朗会被你气死。

“你是不是没挨过打,觉得皮痒?我不介意亲自给你挠挠的。”

“不要,那到底应该怎么办吗?”

“菜离你最近,你第一个试了后应该立刻说好难吃,并且马上夹别的菜,把这个菜夸得天上少有、地上绝无。把别人的注意力都引开后,不经意的把那个最好吃的菜夹到碗里,一定要夹的次数少,夹的分量多,尽量减少被别人现的危险。”

“如果被人现了,就要马上打眼色暗示对方,好处大家一起分。总之一句话,想尽办法减少竞争对手,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明白了吗?”

“义父,你真的好卑鄙!”

·#¥¥*#¥&#;

一个月后,刺史府。

“大人,门口有来自武陵的十数人喊冤,已有多人聚集围观,请大人出去看看!”

蒯良跑了进来通报,同时心里感到奇怪,什么时候这些百姓改性子了,居然敢跑来刺史府喊冤?难道武陵那边出命案了?

但自己没听说啊,难道武陵太守敢瞒报?

就算他敢,安插在他身边的人也应该有所上报,没理由自己会不知道啊!

自己这个主薄太失职了,希望大人不会怪罪吧。

“知道了。”终于来了,嘿嘿,民心啊…

围观的人越多,宣传效果可越大啊,我有意多磨蹭一下,慢慢走到大厅,先活动活动筋骨再喝上一杯茶,对一旁急得满头大汗的蒯良置之不理。

待听到外面喧哗声已经传到耳朵里了,才慢条斯理地对蒯良说:“把喊冤的人带上来。”

已经等得坐立不安的蒯良,马上就向外跑去。

过了一会儿,带着一群人走了进来,见了我后立刻跪地磕头齐呼:“见过大人,请大人为小民做主。”

“尔等有何冤情?一一报来!”

底下立刻有一人双手捧着一份竹简,毕恭毕敬地呈上。

“望大人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