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官场 > 乌海沉浮全文阅读 > 第14章 第一次领年终奖

第14章 第一次领年终奖


临近年终,一过元旦,整个蒙山市就开始笼罩在一股迎接春节到来的氛围当中。

2012年的春节格外的早,还不到阳历一月底就已经要过年了。

这是肖扬参加工作后过的第一个年,面对囊中羞涩的局面,年终奖自然是他最期待的事情了。虽然只有短短半年时间,但是这一般的年终奖也可以让他实现好多的理想。给父母买些贴心的礼物,给自己买一台数码相机,当然还少不了给他正在热烈追求的沈倩买一份别致的礼物。除此之外应该还可以攒下人生中的第一笔存款。

他是财务部的人,发年终奖的消息自然知道的要比别人早些。领钱的日子总是特别的积极。不知道那些老总们是怎么发年终奖的。公司普通员工的年终奖并没有打到银行卡里,而是以现金的方式领取。一来这样的方式很有诱惑力,也很鼓舞人心,大过年的人人都可以沾沾喜气;二来也有着其他方面的原因,至少在税务上是有着不少好处。

肖扬在领取单上签下自己的名字,从出纳手中接过一摞人民币,兴奋地数着。半年的奖金总共一万多一点。如果照这样算,他每个月五千多的收入,加上年终奖,如果是一整年的收入的话,应该在八万上下。这对于他而言已经很满足了。

肖扬把钱小心翼翼的装到自己包里。这时李战雄的秘书李艳丽把他叫了过去。

李艳丽从桌子里拿出一个红包,对他说道:“这是老板个人的一点儿心意,拿着吧。你们这几个上市筹备小组的人都有。”

这对于肖扬来说简直是个意外的惊喜。他没敢立刻拆开看看里面到底有多少钱,但是凭手感可以猜的出应该有一万块。他谢过了李秘书,返回了自己的办工室。

对面的老吴头已经开始收拾东西。这些天他已经陆陆续续把自己大部分的私人物品都搬回了家。档案室的钥匙也交给了肖扬管理。今天可以说是他最后一天来上班了。他已经正式到了退休年龄。

看着老吴头在那里收拾东西,肖扬突然有一种失落感。似乎身边少了一位可以倾述的良师宜长。

“师傅,您这就要走了?”肖扬有些不舍得说道。

“嘿嘿,小鬼,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赖着不走,不是占着位置不拉屎吗?每年那么多大学生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我们这些老骨头早就该把位子让出来了。”老吴头乐观的说道,“以后这个社会,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我们这些人跟不上趟了。”

说着老吴头用手摸了摸自己的桌子,坐了下来,点了支烟,和肖扬聊了起来。

“想当初我们也是国有企业的职工。那时候还没有雄海,甚至连蒙山市也不过是个小县城。国家派来的第一批援建项目组在这里进行勘察发现煤炭后,就决定在这里建设煤矿。当初既没有资金,又没有技术,怎么建设煤矿呢?县里的领导带头扛着铁锹和榔头,买上炸药,用土办法,硬是挖出好几个煤矿来,后来成立了好几个县属的集体企业。国家拨下款来,这些小矿才有了木头支架,安全系数高多了。但是采煤还是靠人力和驴车往外拉。当时全县最大的煤矿也不过年产个位数的几万吨。渐渐的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了,对煤炭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了,那时迎来的煤矿行业的第一个高潮。我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进入到这个乡镇煤矿当会计的。”

“后来在这些小煤矿的基础上统统成立了国有企业,而蒙山县也一下子升格成为了蒙山市。”老吴头像是在阐述一段历史故事一般讲述着,“我们大家都很高兴,原本是农民的身份,一下子变成了市民,原本要种地养家,一下子变成了国家养活的企业职工。当时的兴奋劲,别提有多高了。不过那个时候的蒙山市连座像样的楼房都难找。市政府也只不过是一座国民党政府时期留下的小二楼。”

“那个时候的煤矿企业只管生产,至于煤往哪儿运?卖给谁?我们完全不知道。那都是国家计划的事情,不归我们管。我们的财务工作也很简单。只管统计好产量,给国家上报产值就好。什么利润多少,售价多少,统统不用我们操心,全部是定死了的。”老吴头说道,“不过好景不长,很快煤矿企业就不行了。到了90年代那会儿,虽然人家南方搞改革开放搞得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北方内陆的这些省份一点儿光没沾上。企业穷的连台像样的车都没有,就连老矿长出门也是自己开着辆苏联产的破拉达,有时甚至为了省油骑着自行车出差。我们的煤卖出去收不回钱来,派人蹲在对方单位门口天天跟着要。有些要回来点儿,有些折抵了些物资给拉了回来。那个时候矿区内的平房都成了仓库,什么肥皂、衬衣、洗衣粉,内衣、内裤、毛巾被都成了抵债的东西。这些收回来的还好,有些干脆就成了一滩烂账。”

肖扬听着老吴头讲述那段历史心中也难以平复。那样的场景在他看来完全不可想象。

“后来国家搞企业改制,鼓励私营经济发展,又以优惠的政策引进外商投资,才渐渐盘活了这些煤矿资产。”生于50年代的老吴头对于煤炭行业这些年来的起起落落,可以说是一个亲历者。他把自己最青春的年代奉献给了这个行业,也在自己临退休的最后几年见证了煤炭行业最辉煌的时刻。

“好了,我该走了。小伙子,好好干吧。”老吴头拎起自己最后的一点儿东西告别了这个他为之消耗一生的行业,也告别了这个他坐了几年的办公室。

肖扬本想请师傅一起吃顿告别饭,但是老吴头还是倔强的回绝了。只给他留下了两句话:“居安思危,知足常乐。”

这两句话经常见,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肖扬这个年纪来说显然还无法猜透老吴头对这两句话真正的体会。

肖扬也顾不着想那么多,由于多了老板额外赏给他的一万块钱,他现在手头终于宽裕点儿了。

一下班他就直奔电器商城的照相机专柜,在选好了品牌后,试用了几款后,他并没有当场买,而是返回家中打开电脑在京东上下了单。年轻人现在买电器都有了诀窍,反正是品牌货,从京东上买还能便宜不少。在网络上比价、购物已经彻底成为了一种习惯性。

他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给父母买什么好。此时他才发现,父母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对他而言头脑中一片空白,只有父母经常会关心的对他嘘寒问暖,而他却很少主动想想父母到底需要什么?作为一个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从小就生长在众人的关注下,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让他很少懂得去回馈别人。从小家里的玩具就都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任何分享都会被视为对他权利的侵犯。父母对他的付出,他总是心安理得的受用着。直到他自己挣上了钱,才知道父母攒钱的不容易。当他懂得回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对父母的了解竟然是那样的匮乏。

肖扬心中有些内疚。他留出了自己要买相机的钱,又剩了几千块零用钱。把剩下的钱全部都包在一个红包里。晚上吃完晚饭,他悄悄地凑到母亲身旁,把所有的钱都塞到了母亲手里。

“妈,这是我今年的奖金。我不知道该给你们买些什么。这些钱全给你们,你们自己看着买点儿什么吧。”肖扬愧疚的低声说道。

母亲接过钱但是没说什么,而是站起身去父亲那里嘀咕了两句,然后两人一起座到了肖扬的身旁。

“傻孩子,我们老两口又不缺钱。你给我们钱干什么。”父亲说道。

母亲也跟着说道:“这钱是你自己工作挣的。你自己留着就好,我们不花你的钱。”

肖扬眼睛有些湿润了,他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心里很堵。

“爸妈,我过去有些太自私了。从来都是只考虑我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好好关心过你们。当我想给你们买礼物时,才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所以这些钱就当孝敬你们的吧。”肖扬哽咽道。

“都是自己家人,什么报答报答的。你个混小子。还真把我们当外人了。”父亲拍了拍他的头教训道,“你是我儿子,凭这一点就不需要什么理由和报答。”

“好了,这些钱就当我和你爸先给你攒着。等你娶媳妇的时候再还给你。”母亲也在一旁笑道。

肖扬也觉得自己有点儿傻呼呼地,摸了摸眼睛笑了。

第二天一早是周末,肖扬起来就去花店和商场给沈倩挑礼物去了。因为他知道父母现在最关心的就是他的婚姻大事,如果他能尽早成家,对父母来讲,肯定是最大的慰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