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Long long ago
天气:晴
首长慢慢收起了笑容,陷入到回忆之中。
首长说道:“他俩犯错误我不追究,但他俩太不是东西了,搞那么大的事情都不带上我。”
张新异猜想首长当年应该和校长的关系也是很好的。照片中他们三个一起站在了左边,首长正笑眯眯的看着校长被田继东一拳打在肚子上,显得很开心。
张新异继续迎合到:“是的,太不够兄弟了,这您要是见到校长,别说半瓶酒,先得让他干三瓶再上桌。”
首长又哈哈大笑起来,这下拍张新异肩膀的力度更大了,把张新异拍得在座位上一抖一抖的。
首长这一开心就一股脑的把他和校长的往事全说了出来。
原来首长也是常夏本地人,和校长田继东是一个学校的校友,不过要小了两届。首长进入高一时,校长高三。
当时校长和田继东是学校里的明星,不但学习好,还上进。特别是校长考进大学后,他就成了老师成天念叨的学习榜样。
首长当时就把校长当成自己赶超的对象,几乎是摹刻了校长的轨迹来成长。
他去图书馆查看校长的借阅记录,读校长读过的书,研究校长感兴趣的化学。他最终不是凭着热爱,而是靠着崇拜考上了大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首长考入的是比校长当时就读的大学更好的学校。
那所大学在首都,他选择了学校刚重新设立的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他所在的这个学院拥有全国最好的老师和世界一流的设备,几乎年年都要研究出几个“全国第一”和“世界领先”的项目。
这样,首长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超越了自己的偶像,成了学校新的偶像。
人一旦失去目标后,就会变得迷惘。首长在大学里失去了追赶的方向,就变得很迷茫,而且他超越了自己偶像,这让他有点飘飘然。
但是好在首长是闲不下来的人,他在学院里参加了各种小组,交际广泛。人们慢慢认识到,他除了能说会道,专业上的理论水平还不错,也开始邀请他加入各个研究项目。
这让首长的日子一下子充实起来。通过大家的努力,他所在的团队接二连三的攻克了几个难题,这让他们项目带头的教授在国内名声大振,也让他在学校里小有名气。
这样,他成了学院教授们跟前的红人,他也很识趣的鞍前马后忙来忙去,教授们参加各种活动也愿意带着他。
不久,有个教授带着他去开了一个研究小组的动员会。就是在那,他有看见了久违了的校长和田继东。
这时的校长和田继东已经是研究小组的正式成员了,而他只是某教授的小跟班,是靠着别人的关系才能坐进会场的,这让他坐得很不自在,全程开小差。
这个教授的发言显然没有受到大家的赞同,这让教授散会后有点愤愤不平,带着首长飞快地向会场外走去。
而校长此时出现了,他拦住了教授,不但赞同了他的观点,还问了一些让首长听得一头雾水的问题,这让已经自觉落后的首长更加见贤思齐了。
校长是首长高中时的偶像,他自然忘不了校长。而高中时的校长对自己班里的漂亮女生都不太搭理,更别说这位小师弟了。所以校长并没有认出他来,只是象征性的点头打了个招呼。
这回见面后,首长在学校里就跟疯了一样,再次走上了校长的“老路”。
他没日没夜的泡在实验室里,平时见到参加会议的教授就拉住不停的问问题,一问就要问到这些教授实在坚持不住了才罢手。
好在当时的这些教授个个都有学者的风范,遇到这么个勤学好问的小伙子,不管熟不熟都倾囊相授。
有几个“暴脾气”的,见嘴上说不明白,拉着首长就去实验室。一个实验做下来有时候也得几个小时,但首长从来不催促也不说累,而是全程都全神贯注的盯着看。
首长自己都不知道,当时哪来的那么多精力,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可以不睡觉,也要解决并搞懂。
其实,他当时缠着那些教授所最关心的问题,还是什么时候开动员会,他想去听听,听听校长和田继东现在接触的是什么水平的问题,这些问题自己又能听懂几分。
首长几乎是一次不落的参加了所有的会议,他被“公派”之前的所有会议。
因为首长的勤学好问引起了学院的重视。学院有个“公派”到国外学习的机会,本来是给青年教师的,但老教授们一致推荐了他。
但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时,他并没有欢天喜地的接受,而是愁眉苦脸的推辞了。因为他志不在此,他的目标就在不远的研究所里。
这么大的馅饼掉在首长头上,首长看都不看就说不要,这让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理解他,老教授们都纷纷为他惋惜,不断上门来劝说。
这些个年轻的教师差点失去了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怎么会又轻易再它溜走,有人就开始传出一些关于首长的坏话。
首长来自南方,一嘴南方口音的普通话,有人就说他是“岛湾”来的间谍,说他是来偷科研情报的,不愿意出国就是为了继续留在这偷情报。
加上他平时殷勤的伺候那些教授,只要求他们带着他去开会,不图其他的回报,这让他看起来更加像个间谍。
和一个苍白的好学青年上进的故事比起来,那个间谍面对巨大诱惑坚持潜伏偷情报的故事听起来要精彩一万倍。
人们不但愿意去听这个故事,更愿意在茶余饭后传播这个精彩的故事。就这样,没多久的功夫,学院里就没有人敢接近这个“间谍”了,人人都像躲瘟疫一样的躲着他。
而学院为了以防万一,给了他另一个“公派”。
学校里有一些比老教授更老的学者,他们早已经退下火线。他们依然住在学校里,在校园里养老,过着悠闲的生活。
他们很多人都在一起工作了大半辈子,也没有其他朋友,所以他们每天会聚聚会,聊聊天。
学校里就专门设立了供他们休闲娱乐的地方,这种地方每个单位都有设立,有的叫“老干所”,有的叫“退休办”,现在大多数叫“老年活动中心”。
这种地方一般是公益性质的,所以没收入。没收入就代表没职工,但没职工不能没服务,所以学校就经常派学生来学**。
首长被传得那么邪乎,大家都半信半疑。学校虽然没有证据,但也不能任由他继续“偷情报”,就把他安排这来长期管理。
首长也正好想找个地方清净一下,发现这里除了老头老太太,几乎“人迹罕至”,是个安心学习的地方,就答应了。
这一来学校除去了这个“心病”,二来也找到了能为这些老人们服务的“服务员”,学校和那些不安好心的老师也没有去继续为难首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