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五城斩妖见闻录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九章

第1卷 第九章


  看着小虚嗖的一下钻入茅草窝,还没等刘幼度感叹“到底是猫,这速度真溜”的时候,就看见小虚已经拖着什么东西,屁股向前,一点点退了出来。然后很快起身,努力举着一个有些厚重的铁锅,踉踉跄跄的走了过来,脸上满是快夸我的骄傲表情。看锅的形制,应该是军中一伍用的烹锅,这种锅不同于敞口大锅,从造型上更像腹大口小的酒坛,而且锅壁较厚,耐得住文武火,保温也很好。更多的时候用来熬粥和做肉羹,骨汤,甚至战事紧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煮纱布,熬制洗药,汤药。

  刘幼度连忙跑过去,从小虚那摇摇欲坠的手里把锅接了过来,借着将消的天光,看到锅里有少半锅一些红红白白的生肉,如筋头,肉膜和一些跗骨肉之类的,刘幼度微靠着锅口,轻轻嗅了下,锅内酝酿着一股浓烈的牛膻味和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那是牛血的味道。

  “是生牛筋肉,还是今天刚宰杀的。你从哪里弄来的啊?”说着又低头嗅嗅,这时看到正微微垫脚试图往锅里瞟的攸攸姑娘,就向着她把锅抻出去,攸攸姑娘探头看了下,忙拿衣袖遮了下鼻子,明显对这种气味有些不耐。

  小虚双手抱在胸前,哼哼两声,指着西边的,”就是那个方向,今天天还不亮的时候,我去那边巡视,看到好~多人,都像大叔你一样,拿着明晃晃的刀和长的吓人的兵器,他们带了几头牛,就在那里宰牛,牛血噗噗的往外喷,好吓人的!后来就架锅煮肉,喝大酒,很热闹。等他们全走了,我就凑过去,就剩满地的好大好大的大骨头,都快比我高了,就是他们跟蝗虫一样,一点肉都没留下。我就从骨头上剥了点儿……”

  刘幼度皱眉想了想,他对这波散兵有些担心,毕竟散兵有时候跟土匪没什么区别,甚至危害更甚。这时抬头看了看,这时候天边月亮显了起来,还是一弯吟钩,繁星渐起,夜风瑟瑟,草木摇曳。环顾四周,都是些影影绰绰的暗痕涌动,感觉天已经有些晚了,估计棘木丛有些不好穿过,就打算先休息一晚,明天再去看。

  于是,刘幼度放下锅,说道,“今天先把这锅生肉放起来吧,等天明了带我去你看到宰牛的地方,我去弄点棒骨回来,给你做点好吃的”。说道明天做好吃的,小虚明显兴致高涨了了起来。

  刘幼度这时起身,开始查看,在窝棚旁边的废墟中挑了处背风,平坦的地方,踢踢地上突出土砺,并将一些砖木碎渣踢走。小虚很好奇的跟过去问道,你在干嘛啊,刘幼度扭过头说道,我找个地方,准备晚上铺些干草睡觉啊。小虚有些疑惑的歪歪头,咦,这里不是有茅草屋嘛?攸攸姑娘走过来,扯着小虚的衣角,把小虚拉走了嘀嘀咕咕起来。

  找到合适的地方后,刘幼度便开始四下跑动,看到干枯的细枝和茅草就用短刀割了,很快抱了好几大簇干草回来,将地上铺的软软的,看上去很是舒适和暖和。

  准备升摊篝火,不过这时攸攸姑娘轻声说道,我们有做饭的地方啊,这时刘幼度便问你们平时在哪里做饭,于是小虚带路到茅草窝后的一处,原来那里有处熏黑的火坑,旁边还零零散散的放着几个有些残破的瓷碗和一些陶罐,在处背风的地方半埋着个大大的陶瓮,上面用芦苇编的一方席子遮盖着,掀开一看,是多半瓮清水,水上还飘着只木瓢。于是,刘幼度刷洗了个带耳的陶罐,并从带着的包裹中取出一支长长的竹筒,原来里面是一些米豆之类的,于是放了在坑中生了火,然后添水,放米,熬粥做饭。开始的时候,小虚还跟在身边,跑前跑后的递柴,对着火堆扇火,但很快就厌倦了,最后还是回去找攸攸姑娘去玩儿了。而攸攸姑娘还是有些腼腆,自顾自的升起一簇火堆。

  过了会儿,正在用火灰煨蟋蟀的小虚就看见刘幼度一手拎着一只陶罐,敞着的口还不时冒出腾腾热气,另一只手拿着几个洗过的瓷碗,指间还夹着几根细细的芦苇杆——那是做筷子用的。分过粥后,刘幼度凑着一个较大口的瓷碗,用百宝囊中一把小剪刀,把洗过的辛辣野葱之类可生食的野菜细细切碎了,加了些盐巴和麻油拌了拌,又将盐豆饼烤过后分给两个人,三个人围着小小的火簇,喝起粥来。

  夜尽天明,秋日的黎明分外寂静,甚至有几分萧索。刘幼度早早地就已经收拾停当,将多余的包裹和不需要的物件抛下,只是插了柄短刀,手执弓,腰悬箭,这时候看见小虚四仰八叉的仰躺在旁边干草铺的,衣衫不整——虽然她本来,还不时伸手挠挠微微肉呼呼的小肚子,拿了根茅草去搔小虚的痒,很快就把

  看到满地流的,那是牛血。一来牛血有股怪味不好处理,就像马血,羊血,骆驼之类的,这些惯食草的牲口多多少少血里都有些味道,不大受人喜欢,处理起来也很麻烦,除非有些地方会有特殊的处理方法,做成风味,二来,据说牛有灵性,初宰杀的牛血还有魂灵,食之易见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