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我最需要的心理学常识书全文阅读 > 第3章 心理基础课——发现内心世界的秘密(3)

第3章 心理基础课——发现内心世界的秘密(3)


  课堂感悟

  其实,斯金纳的成就远非如此,行为主义最重要的成就在于引领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依然有很多教育方式流传至今。比如孩子得到了好成绩要及时表扬鼓励或是给予物质嘉奖,有利于孩子下一次好成绩的取得。行为主义的成就还在于可以通过奖励的方式来塑造人和动物的行为。要记住,相对于惩罚来说,表扬和奖励更有助于良好行为的养成。

  完形心理学的创立者——维特海默

  整体不是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结合,行为也不是反射弧的集合。

  ——[德]维特海默

  你可能已经记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车窗外向后飞奔的树木、房屋无动于衷,对夜晚大街上流光溢彩的霓虹灯是怎样流动着滑过夜空不再好奇。这些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错觉,却有一个人因为对此刨根问底而创造了心理学的历史。

  1910年夏天的某一天,在德国一列飞驰而过的火车上,一位名叫麦克斯·维特海默的年轻心理学家在眺望窗外的风景时注意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尽管树木、房屋、山川是静止不动的,可看起来却好像在向后飞奔。这个相对运动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人都想当然认为应该如此,可是,当时的他却感觉到这必须有个解释,而且应该是心理学上而非物理学上的解释。

  那是一个刚刚发明了电影的时代。发明者很满意自己制作的动画效果,可他们却并不知道原因。当时很多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视觉上的错觉是发生在视网膜上的,是一种先天的生理反应。然而维特海默却认为,这应该是发生于人的意识之中。理所当然的,他要用实验来验证这个观点。

  维特海默的实验很简单。他先是用幻灯片呈现了一条线段,然后在这条线段的下方又呈现了另一条稍短的线段。当两条线段出现间隔比较长的时候,它们是分别出现的,加快速度之后的某一时间会同时出现两条线段,在中间的某一速度的时候,受试者看到是上面一条线段平滑地移动到下面,尽管它们的长度并不相同。但是显而易见,这是一种错觉。

  接着,维特海默改变实验条件,尝试将两条线段垂直展示。这样,在某一时间间隔时,受试者看到的是上面的线段做了一个直角的旋转运动。随后,他又用闪烁的灯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其结果是,即使研究者告诉受试者这是一种错觉,受试者也无法看清这一过程,始终认为是平滑地移动。这就说明,这种完全无法区分的错觉是发生在意识层面的,而非视网膜上。

  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种似动错觉的时间间隔大约是0.06秒,在这一时间间隔的时候我们会将原本相继出现的事物看作产生了位移。维特海默将这一现象命名为“格式塔”,在德语中是完形、整体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将看似运动的几个物体知觉为一个连续运动的整体。从这个点出发,格式塔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

  课堂感悟

  完形心理学在当时的心理学界轰动一时。虽然在今天,完形心理学可能已经没落,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理论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维特海默的故事也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小问题,往往孕育着大发现。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

  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奥地利]弗洛伊德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是一个神话一样的存在,没有人像他一样既备受称赞又广遭非议。称赞者认为他是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学派的开山鼻祖;批评者认为他是搞伪科学的骗子。然而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影响,对西方人看待自己的方式的影响,比科学史上的任何人都要大得多。

  弗洛伊德本应成为一名出色的神经科学家和医生,但是由于偶然的机会在学医的中途,他受到了生理心理学的影响,开始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有一天,他的一个医生朋友跟他分享了一位患歇斯底里症的病人,著名的安娜·欧的案例,引起了弗洛伊德的注意。后来弗洛伊德开始用自由联想和催眠的方法治疗精神疾病。对安娜病例的研究成为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个案报告,精神分析就是从这里萌发的。

  弗洛伊德致力于研究人的潜意识。他认为人们真实的想法都隐藏于潜意识当中,我们在生活中并不会意识到这些。意识只占人心理的很少一部分,剩下的大都是潜意识和比潜意识更容易觉察到的非意识部分——前意识。人类的本性是追求快乐的,只是在后期的成长中开始遵循社会规律和文化,才有了纪律道德上的约束。意识正是负责监督我们行为的部分,使我们不至于像只追求自我快乐的婴儿一样生存。

  对梦的分析也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梦是无意识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梦的解析可以觉察到人内心隐藏的心理内容。但是由于弗洛伊德推崇性动力这一观点,他对梦的解析也体现出泛性论的单调色彩。泛性论也是造成弗洛伊德与其弟子后期产生分歧的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即使这样他注定还是要承受着毁誉参半的评论。我们对他的学术观点暂且不做评价,就历史而言,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开启了心理学对无意识的研究,甚至改变了当时的西方社会。

  课堂感悟

  心理学发展到今天,其研究热点已经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拢,精神分析因为其案例无法被重复验证而广受非议。由于在临床上的有效性,人们并不想抛弃精神分析,新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在不断的演化之中。无论遭受什么样的非议,精神分析在咨询界依然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荣格

  性格决定命运。

  ——[瑞士]荣格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早期师从弗洛伊德,还被任命为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主席。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荣格反对弗洛伊德泛性论倾向,更注重人的精神。

  大学时期的荣格还曾为自己今后的方向发愁,他内心向往人文科学,想做一个考古学家,又因为祖父的原因与医学结缘,认为即使从事医学,以后也有许多的机会可以转向其他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于是多年从事医学研究。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他对灵魂和精神领域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他开始接触精神医学,才终于认识到精神医学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目标。

  荣格在毕业之后取得助理医师的执照,并参与了一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荣格还发展了自己的“字词联想测验”。经过努力,荣格终于成为精神科的资深医师,在苏黎世大学主讲精神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直到他把自己关于字词联想测验的研究结果寄给弗洛伊德,就开始与精神分析结缘。在与弗洛伊德共同工作的过程中,荣格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精神分析的独到见解,在很多方面与弗洛伊德有了冲突,最终双方还是决裂了。

  荣格提出了许多影响至深的心理学理论,我们现在经常用的人格分类,内向、外向的说法就来源于荣格。在内向、外向的基础上,荣格还将心理活动划分为感觉、思维、情感、直觉4种基本机能,这样就与内倾和外倾共同组合成了8种人格类型。同时,他也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观点,认为在一个人的意识中不仅有个人意识和潜意识,还有一种集体意识和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与种族文化密切相关。

  在个体意识和潜意识中,荣格又将之细分为四种特殊结构:自我,人心灵的中心;人格面具,是个体在公众面前树立的形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分别是男性潜意识中的女性性格和女性潜意识中的男性性格,通过这个可以预测男女心目中伴侣的形象;阴影,是潜意识中与自我完全相反的个性。

  课堂感悟

  通过以上关于人心灵的结构分类,荣格创立了自己的学说,被称为分析心理学,直到今天依然影响深远。荣格在精神分析上与弗洛伊德的决裂直接将精神分析划分为两个派别:维也纳派和苏黎世派。然而无论如何,在科学上的百家争鸣,有利于推动我们的认识向前发展,不断地发现真理。

  首创动物心理学实验——爱德华·李·桑代克

  颜色会褪,庙宇会倒,帝国会垮,可是明智的话却是不朽的。

  ——[美]桑代克

  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饿猫要如何逃出笼子寻找食物?动物心理学的首创者桑代克用实验教会了它。

  桑代克把一只饥饿的猫关进了一个紧闭的笼子里,在这个笼子里,猫可以通过拉绳或者按按钮等方式逃出笼子。刚开始,猫只是在笼子里四处冲撞,乱抓乱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猫可能很偶然碰到了打开笼子的机关,逃出了笼子。然而,桑代克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它逃出来形成条件反射这么简单。桑代克把逃出来的猫重新关进笼子里面,当然这有点违反动物保护的规则,然后猫再一次重复了上述过程,最终打开笼子。桑代克每次都会把逃出来的猫抓回去,并记录每次从实验开始到猫逃出来的时间。渐渐地桑代克发现,猫打开笼子的时间越来越短,最终它找到了规律,也就是学会了如何从笼子里面逃跑。

  桑代克认为,猫在逃出笼子的过程中是进行了一种“尝试错误”的学习,经过多次的错误尝试之后,猫便学会了打开笼子的正确方法。后来人们称他的这种观点为“尝试错误说”,又叫“试误说”。

  出生于美国麻省的桑代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卫斯理大学之后主修英文,直到大三的时候接触到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念,才决定选修心理学。在詹姆斯的认可之下,虽然没有很强烈的兴趣,但为了得到学分,桑代克开始了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

  渐渐地,桑代克开始走上了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之路,并因为饿猫的迷笼实验得到了博士学位。1899年桑代克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一位心理学讲师,根据卡特尔的建议,他将动物实验的成果运用于儿童及年轻人,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人类学习和教育心理测验领域,对人类学习与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桑代克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学习三定律:准备律,学习需要提前准备;练习律,学会的东西需要重复强化;效果律,学习者需要看到学习带来的效果,运用奖赏或是惩罚。我们会发现,这些定律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适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由于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贡献,他也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首创者。

  课堂感悟

  动物实验的结果到底能不能运用于人,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无论如何,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桑代克在动物心理学实验研究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从效果上来看,只要是对我们有用的,借鉴一下又有什么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