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不可小视,需引起一定的警惕和重视。在临床上,某些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老年痴呆等症的早期,有时也可表现为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而且病人往往只认为自己患了“神经衰弱”而拒不承认患了重度精神病。但这些病人的病情与神经衰弱有所不同:神经衰弱病人主动求医、治病心切,而重度精神病人则对自己的疾病缺乏认识,不主动求医。
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通常是以心理治疗为主,并辅以药物、物理或其他疗法。临床上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有很多种,放松疗法是治疗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呼吸练习和肌肉放松练习。
1.呼吸练习
尽可能地吸气,气沉腹底,然后屏住呼吸,感到有些憋闷时再缓缓呼出,然后再吸气、屏息、呼气,如此循环20次左右。
2.肌肉放松练习
这种训练方法为:闭上眼睛,在安静的环境状态下,脑中想象一幅令人愉快、放松的景象,同时,在头脑中暗示自己依次放松全身每块肌肉,从手指脚趾到身体躯干。可进行多次练习,体会肌肉放松和收缩的感觉。长期坚持,能起到放松全身、调节情绪的良好效果。
课堂感悟
神经衰弱是社会心理因素、个人性格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身心疾病。当神经衰弱悄悄走近我们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勇敢地正视它、面对它,然后到正规专科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捍卫自己的健康,而不是慌乱无措。
为什么有时手流血了却感觉不到疼?——感觉减退
无意识状态下的感受是对身体的真实反映。
——哈佛格言
假如你只是轻微出血而没有感觉到疼痛就没什么大不了,但如果你总是对痛觉或者其他感觉的意识明显减退,这时就要警惕了。感觉减退与感觉过敏症状相反,是指对外界刺激的感受性减低,如对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都只有轻微的感觉。症状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
感觉减退较多见于入睡前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或在某些意识障碍时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感觉减退具体包括听觉减退、视觉减退、味觉减退、痛觉减退、温觉减退,等等。
听觉减退是指对声音的某些个别属性的感受性减退,患者描述耳朵里“像灌了水,或者像在一个套子里听外面的声音”来形容声音的隔层感;用“听话听不清”来说明听声音的“清晰性”减退;用“音乐失去抑扬变化”来形容声音的“音调”减退。
视觉减退是对视觉的某些个别属性的感受性减退,患者描述像从套子里向外看事物来形容“视物清晰性”减退;用感到景色很暗,来形容视物的“颜色”减退。例如,17岁的精神分裂症男性,听老师讲课听不进去时,眼前突然一片黄色,什么都看不见了,仿佛待在黄水中,前后左右都是黄的,自己当时一直是睁着眼的;老师不讲课时,视觉就恢复正常。从心理学上讲,这种表现是患者对应激的一种保护反应。
味觉减退是对味觉的感受减退,抑郁症患者对进食会用“味如嚼蜡”来形容。
口渴感减退是对口渴的感受减退,仅仅是意识上的口渴感减退,但生理反应正常。如患者说“喝了那么多水,才意识到自己渴了”。
痛觉减退是对疼痛的感受减退。例如:37岁的精神分裂症男性,发病时因愤怒用刀砍自己的膀子,肌腱被砍断也不觉得痛。
温觉减退是对温度的感受减退,但只是意识上的感受减退,而生理反应依然正常。例如22岁的精神分裂症男性自述:“对冷、热等温度刺激比去年麻木,常常是自己流汗,喝了许多水,才意识到天气热了,该脱衣服了”。
课堂感悟
感觉减退是由于神经兴奋阈增高而感觉反应减弱,感觉敏感度下降,导致对刺激感受力低下。这类感觉障碍的部位以及范围大小或界限,常常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而改变。这种症状表现通常与精神类疾病有关,一旦发现需要及时就诊。
为什么有的人会感觉皮肤内有小虫在爬动?——内感性不适
对所有的人来说,思想和行动都源于一个出处,这个出处就是感觉。
——[罗马]爱比克泰德
临床上经常有患者描述自己皮肤上有虫子爬动的感觉,这有可能属于内感性不适。内感性不适是感觉障碍的一种表现。
感觉障碍是指在反映刺激物个别属性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和异常的变态心理现象。常见的感觉障碍有:1.感觉过敏,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增高;2.感觉减退和感觉缺失,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能力异常下降;3.感觉倒错,对外界刺激物的性质产生错误的感觉;4.内感性不适,对来自躯体内部的刺激产生异样的不适感;内感性不适的含义甚广,包括身体任何部位的任何非正常的感觉,也叫做“体感异常”。
人的身体器官机能运转正常时会产生一些微弱的感觉,正是因为有这些微弱的感觉才使人感知到自身的存在。正常人对这些微弱的感觉不会特别注意。但是在病态时,尤其是像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会诉述各种各样身体异常的感觉。不同精神疾病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体感异常。抑郁症和神经症患者可能由于特别关注自己身体的一些微细的感觉,并把它夸大了;也可能由于植物神经活动的亢进引起了更强烈的感觉。实际上,他们所描述的体感异常多可理解,不会使人有怪异之感,甚至相信它是存在的;而且他们为这些不适感到苦恼和不安,甚至成为疑病观念的基础。
而与之相区分的内脏性幻觉属于知觉障碍,指患者感到躯体内部某一部分或某一脏器的异常体验,如肠扭动、肺扇动、肝破裂等,发生的部位及性质比较明确,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及被害妄想等伴随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关于二者的区别:一个是内感性不适出现的部位不明确,而内脏性幻觉发生的部位明确;另一个是内脏性幻觉往往是很荒谬的,如病人认为肠子扭转了,肝脏烂掉了,等等。而内感性不适往往让人可以理解,相信它是存在的。
课堂感悟
内感性不适属于感觉障碍,表现为躯体内部产生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虫爬动、扭转等感觉。多见于具有疑病症状的各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脑外伤后综合症或更年期精神障碍。无论是内感性不适还是内脏性幻觉,都是患者心理作用的结果,应在排除疾病原因的情况下,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恢复快乐、健康的生活。
外星人会来拯救地球人吗?——心理幻觉
实验上的失败,可能成为发现的开端。
——[俄]巴甫洛夫
1961年,一对美国夫妻贝蒂和巴尼·希尔称他们深夜开车时在新罕布什尔的乡下遭遇到一艘外星飞船。贝蒂的姐姐之前就宣称曾经看到过一艘飞碟,这次贝蒂也遭遇到了,而且是她和丈夫都看到的事情。他们后来回忆说这艘飞船跟踪了他们几英里。
在宣称遭遇外星人的当天及之后的几个晚上,贝蒂睡眠时开始出现一些可怕的梦境,梦中她被绑架到飞船上并且被外星人做了检查。她认为这些梦是隐藏的记忆。
关于外星人的媒体报道近几年来一直存在,不少人坚信他们确实曾经遭遇过外星人,并且坚持认为他们的经历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遭遇外星人绑架是一种梦境或者心理幻觉,并非真实经历。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苏珊·克兰西在研究了大量自称被外星人绑架的人之后指出,这些有关被绑架的记忆即便不可信,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人的描述以及他们的经历应该被严肃地对待和关注。
对UFO颇有研究的克兰西博士认为,被绑架的记忆源于一种偶然发生但并不罕见的“睡眠麻痹”经历。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处于“睡眠麻痹”状态时,会感觉到自己置身于令人恐惧的情境中,例如,耳边嗡嗡作响,全身好像触电了似的在颤抖,感觉身体像是悬浮在半空中,有时还会伴随对于外星人的幻想。
“睡眠麻痹”多发生于多梦的“快速动眼期”(Rapid Eye Movement)的睡眠状态,快速动眼期是睡眠全过程中最浅的阶段,在此阶段人的眼球会快速转动,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与清醒时相同,栩栩如生的梦大都是在该阶段发生的。从这一睡眠阶段醒来的人们通常能够对梦进行回忆,且精神饱满还极其警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