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沃兹传:与苹果一起疯狂全文阅读 > 第3章 逻辑游戏(1)

第3章 逻辑游戏(1)


  我小的时候很喜欢在晚上读书。我读了许多书,但我最喜欢的一直都是小汤姆·斯威夫特系列故事。我看这个故事总是看得很快,当时的连载速度约是每个月有几个新故事,每当有新的连载时,我总是第一时间买到书,然后如饥似渴地读完。说他是我的英雄毫不夸张。

  当时故事中的小汤姆·斯威夫特跟我一样都是个孩子,但比我大上几岁,所以我一直很崇拜他。他也是个很酷的科学家兼工程师,在实验室里发明、制造各种东西。汤姆能够造出任何他想造出的东西,他还有很厉害的老爸帮助他完成这些发明。他和他老爸共同拥有一家公司,他能将电线以巧妙的方式连接起来变成某个精妙绝伦的装置。汤姆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旅行模式,还有最好的朋友巴德·巴克莱,他的生活在我眼里就是完美的生活。不管在任何时候,只要地球上出现了危机、有冲突需要解决,汤姆就会挺身而出。例如,官方检测出地球上存在着某种外星能源的威胁、需要等离子场才能解除威胁时,汤姆就会建造出一个等离子场。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建造出一艘潜水艇。事实上,他想造出什么都可以,完全不受任何限制。我记得有一集里汤姆建造出一艘太空飞船赢得了围绕地球的比赛,得了一大笔奖金,他把这笔钱投入造福全人类的事业中。

  他正是我心目中最向往的人物,建立属于自己的事业,获得资源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想像小汤姆·斯威夫特一样行侠仗义。

  那时候,我妈妈规定了晚上九点的宵禁。每每她把我房间的灯关上后,我就利用窗外街灯投进窗户的一点亮光接着看小汤姆·斯威夫特的故事。街灯能照到我房间地板上的一角,我会把书放在那个角落,从床上伸出头来读书,一直看到深夜。我想成为小汤姆·斯威夫特那样的人物。

  正像小汤姆·斯威夫特一样,我和爸爸一起完成了不少小项目。事实上,我完成的第一个项目——六岁那年完成的晶体管收音机——正是归功于爸爸的努力。爸爸对我影响很深,他教给我许多东西,帮助我完成了许多有趣的项目,我一直很感激他。

  我心目中的英雄

  小汤姆·斯威夫特是斯特拉特迈耶出版公司出版的儿童探险系列故事中的主角,该公司还出版了《神探南茜探案集》和《哈迪男孩系列丛书》等知名儿童文学作品。

  小汤姆·斯威夫特系列的作者是詹姆斯·劳伦斯,一名对科学与技术有着浓厚兴趣的儿童文学作家。除了我提到过的汤姆最好的朋友巴德·巴克莱之外,这些连载故事还有着其他的共同点。读过这些故事的人也许还记得来自东欧国家“保鲁加利亚”的卑鄙可恶的间谍,以及神奇的元素“托马赛特”,它能使任何东西都具有核动力。

  在一个著名情节中——我记得是在第22集——作者描绘了用科技手段复生的恐龙。这可比电影《侏罗纪公园》早多了。

  我和爸爸的许多互动都是围绕着电子学展开的。长大后,我成为了惠普公司的计算器工程师,并且在苹果公司发明了最初的个人电脑。然而这一切发生之前,爸爸才是我们家里的工程师。我看着他鼓捣各种电子仪器,并且和他一起完成一些项目。他教得多快,我就能学得多快。

  从我记事以来,爸爸总是帮助我完成各种各样的科学项目。我六岁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套我之前提起过的晶体管收音机工具盒。这个晶体管收音机制作起来很简单,我做的无非是拿出像一分钱硬币大小的晶片,刮下一点来并用电线连上,最后再接上耳机。这个简陋的收音机真的能收到广播!我忘记当时收到的广播是什么台,只记得听到了真正的广播声音,我们都无比兴奋!这真是件大事,刹那间——我感到我比周围的伙伴们都领先了一大步,我简直是在飞速成长!几年后,我搞懂了电阻的原理和发光的原理时也有着类似的感受。

  别的同学一定做不出我这个电子小装置,我感到非常骄傲。我兴奋地告诉其他一年级小朋友说:“我制作了一个晶体管收音机!”但没有谁知道我在说什么,一个都没有。当时我感到自己仿佛在引领一个潮流。听上去是不是很疯狂?当我完成了这个晶体管收音机并且告诉我认识的所有人时,我知道我完成了一件大多数人觉得我这个年纪的小孩难以完成的任务。我当时只有六岁。我想:嗯,我做出了这只收音机,接下来我还能完成些什么呢?

  有趣的是,自从那个晶体管收音机之后,我屡次向人们介绍他们一无所知的我的新发明和新设计。即便到了现在,我也常常这样。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与电子学相关的项目。酷爱电子学的爸爸对我影响至深,我与他常常一起钻研。

  小学五年级时我读到一本叫作“午夜SOS”的书。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有一帮兴趣相同的朋友,彼此之间常常利用无线电互发信息。当主人公遭受绑架时,他巧妙地将电视连接线稍作修改,向他的朋友发送了求救信号,从而成功挫败歹徒。那个故事还不错,但也仅此而已,真正吸引我的是有人将业余无线电运用于城市之间甚至州之间的远程通话。要知道,那个时候长途电话十分昂贵,我难以想象有谁能负担得起。业余无线电使人可以足不出户地进行远程通信,既有效又便宜。受此启发,我后来成功地破密了电话线路,通过特殊的音频来打免费的长途电话,并学会了使用阿帕网(ARPANET)——现在互联网的前身。

  《午夜SOS》的末尾还介绍了如何成为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根据它的说法,成为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没有任何年龄限制,感兴趣的人可与美国无线电传播联盟(American Radio Relay League,ARRL)联系来获取更多信息。

  第二天在学校里安全巡逻时,我对我的伙伴说:“我就要得到业余无线电执照了。”我其实是在吹牛,那时没人知道我在说什么,“业余无线电”可是个晦涩难懂的词。

  没想到,他对我说:“你知道吗?这条街上有位吉尔斯先生开了门业余无线电的课,你有兴趣参加吗?”如此机缘巧合!我大吃一惊。吉尔斯先生正是位业余无线电操作员,他所开设的课程与我的兴趣恰好相符。从那周的周三晚上开始,我跟着吉尔斯先生的课程学习无线电知识。从这门课上我学习了摩尔斯电码和基本的电子学计算,也了解到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可使用哪些频段。在吉尔斯先生的课堂上我掌握了业余无线电操作员执照考试所需的所有知识,爸爸也和我一起学习。我六年级时,我们俩一起通过了考试,拿到了业余无线电执照。那一年的圣诞节,我得到了一份特殊的圣诞礼物——组装海利克拉夫特斯(Hallicrafters)无线电收发器的工具箱。按现在的比价计算,那大概要花上几千美元。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花费。自己组装无线电收发器并不轻松,得拆开数百个零件,还得掌握焊接技术。我慢慢琢磨,一步一步把它们整个都焊接了起来,还要爬上屋顶去将天线调整到合适的长度,以便接收到相应的电台。我日后设计、制作Apple I等计算机的主板所需的技能正是从这些早期的项目实践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来的。

  业余无线电大有作为

  如今,业余无线电是一项风靡世界的休闲爱好,业余无线电又被昵称为“火腿电台”,爱好者们被称为“火腿族”。火腿族不仅将两用电台作为娱乐,还利用它来进行通信和信息共享。

  但业余无线电并不仅仅是业余爱好。最早的业余无线电操作者就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保护电视广播的无线电信号免受侵扰。对于公共波段的使用,他们也都恪守道德。

  从很早开始,许多业余无线电操作员就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爱好者们在建立和使用业余无线电上有诸多实践,我就是一个好例子。

  晶体管小知识

  晶体管可能是现代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足以和汽车、电话以及古登堡印刷术[1]等媲美。它由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和他的团队于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发明。

  简而言之,晶体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微小装置,但它的作用不仅如此。它有着两个主要作用:其一,增强电子信号;其二,可调节开或关的状态(1或0)来控制电流的通断。

  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的必备元器件,从音乐生日贺卡到汽车,再到个人电脑,形形色色的电子设备里都有晶体管的身影。自1947年晶体管诞生以来,在电子芯片上集成晶体管的成本不断下降,催生了计算机革命。

  这一现象又被称为“摩尔定律”,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在20世纪60年代时提出。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可每年翻一番而保持成本不变。

  最简单的逻辑门大概包括20个晶体管,与之相比,2006年左右生产的计算机的高级芯片上则集成了高达10亿个晶体管。

  我非常喜欢我的无线电收发器,它们在所有无线电装置中有着卓越的质量!时至今日,我还在各种无线电装置博物馆和收藏者的藏品展中见到过这一型号的收发器。我与其他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联系不多,他们都比我大上不少,我与他们除了业余无线电这一兴趣爱好外基本没有什么共同点。所以完成了这个收发器后,我感到有些无聊,但这仍然是一个难得的经历。我是美国最年轻的业余无线电操作员,这一点让我备感骄傲。更重要的是,取得业余无线电执照的经历——了解哪些知识是必需的,了解如何构建一台无线电装置——以及最终完成无线电台的制作这整个过程给了我许多自信,让我日后顺利地完成其他许多电子项目。

  在这件事情上,爸爸也对我影响深刻。他与我一起学习,一起考试,一起拿到了业余无线电的执照。他从未给我的人生选择制定方向,也没有把我往电子工程的道路上推,但当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拿出他的小黑板,慢慢地讲解给我听。他总是乐于教我东西。

  妈妈也用她自己的方式催促我前进。三年级时,学校开始组织我们在课堂上玩数学闪卡游戏。妈妈会在前一天晚上跟我一起练习乘法,我也因此在课堂上成为唯一一个能够打败女生的男生。我的一位老师说:“哇,太厉害了!我从来没见过在数学闪卡游戏上能打败女生的男生!”这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表扬。那时候女生们的成绩总比男生们好。我意识到我的数学很好,因此对学习数学有了更大的兴趣和动力。我总是想努力追求卓越,成为领先的那一个。小小年纪的我,已经充满了追求成功和领先的雄心壮志。

  我四年级和五年级时的老师沙克莱克小姐对我的科技小项目赞赏有加,因为我懂得许多科学知识,她认为我是全班最聪明的学生。你或许也猜到了,获得如此的青睐促使我更加努力、更加优秀。在六年级时,我已经能做出许多高中生都搞不定的电子学项目了。我很庆幸自己碰到了沙克莱克小姐这样的好老师,他们恰好在那个时候出现,给了我莫大的激励。

  差不多在这个时候,我碰到了另一件幸运的事。我在爸爸的一本旧电子学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计算机的文章。在20世纪60年代,关于计算机的文章十分稀少。我看到的那篇文章是关于ENIAC的,还附了张ENIAC的照片。ENIAC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简称,现在绝大部分人认为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作用是用于计算“二战”中所使用的导弹的弹道轨迹。

  那本杂志还介绍了其他的大型计算机,并且都带有插图。我从未见过这些计算机,它们让我感觉十分新奇。有张照片上有一根巨大的圆形管子,与电视机的真空管很像。对应的文章里介绍道,大型计算机正是用这些大管子来储存数据。这些管子涂有磷光质涂层,因而可以在磷光亮与灭的切换中读取信息——就像现代的计算机可以读取0和1的二进制数一样。这些管子就是用这种方式储存数据的。我读到这些文章时是十一岁,对这种储存方式很感兴趣。

  突然间,我意识到,尽管计算机还是个新鲜的东西,但是许多有趣、惊人的事情已经成为现实。当然,那时候普通人可以买得起的计算机还是天方夜谭。人们根本没有料到计算机也会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一天。我把计算机的普及作为了我的梦想,我就称它为“梦想”。这个梦想在若干年后激励着我不断前进。我不停地思考、不停地探索如何使我梦想成真。

  当时许多惊人的发现和发明正在计算机上成为现实。如果我当时不是那么内向害羞,只敢在家里读着旧杂志上的文章的话,我根本就无从了解计算机。我很庆幸在我很年幼的时候,就看到了爸爸的这本旧杂志,从而打开了计算机世界的大门。我偶然读到这本杂志并且被它所描述的技术所吸引,实在是个太幸运的偶然,这本杂志原本的目标读者是政府部门的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