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兵后的薪水问题,咱中国人脸皮薄,不太好意思问,幸好旁边的一个美国人问得很详细,我也一字不落地听了去。“士兵和军官的月薪按等级和服役时间的不同分别发放,并保证有加薪,比如士兵E1至E3每9个月升1级,E3至E5每6个月升1级。根据教育程度和专业的不同,新兵还会有不定期的现金奖励。”负责人还给那个美国人大致算了一下,一个E1级的新兵差不多能拿到900美元的月薪。我听了,觉得这在美国还算凑合吧,升级以后应该不错。
这位负责人还向我们大肆吹嘘加入美国海军后独具特色的好处。那个军官模样的白人,不用照本宣科就把各项福利倒背如流,看来是经年累月地从事这项“说客”的工作。
“加入海军后,你们会获得环游世界的机会,即使不在船上,每年你照样有一个月的假期。你可以免费搭乘军舰或者海军飞机,只要它们有空座而且与你的旅行方向相同。美军在全世界的军事基地或者其他军事设施,你都可以享受免费的住宿。”
——这一点非常吸引我,坐美国海军的军舰或者飞机去旅行,也太酷了吧?
“其次是教育机会。我们海军对教育非常重视,要求每个士兵和军官都能学能教,这是海军严酷任务和高科技工作环境所要求的。新兵必须具有高中或者高中等价文凭,军官必须有大学文凭。海军本身的培训也有很多,包括很多社会急需的技能,军舰和基地甚至会开设大学课程。”
——这点我倒是相信。因为老美一向认为,即使退伍后不在军队工作了,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他们不惜成本地培养人才。
“海军鼓励所有人员继续他们的教育,我们会为你提供大学助学金,或者帮你还清学生贷款。尤其是再次服役的军人,如果你选择六年役,直接就奖励3万美元;如果退伍后你去读书,还会有3.6万美元的助学金。”
——因为美国是学分制,不管你在哪里读书都可以,所以我马上心算了一下,如果我去读哈佛,可能一个月就把钱花完了,但如果我去读个便宜点的学校,海军发的钱应该足够了。
“海军不仅提供你必需的培训,还能让你在领导能力方面不断进步。那些在专业领域有优秀技能和经验的人,雇主肯定更乐意聘用。”
——嗯哼,这一点可要等退伍后才能检验,我心想。
“最后,你也不用担心退役之后的生活。你将拥有政府公务员的优先录用权,退伍军人管理处会帮助你寻找工作或教育机会,帮助你申请用于家庭开支的低息贷款。当然,海军最欢迎的是终身服役的军人,会给他们极为丰厚的退休金和与服役时期同等的健康医疗补贴、购物优惠。”
这位“说客”还列出了一大堆极富感染性煽动性的好处,例如“基地会为你和你的家庭提供舒心、安全、清洁、友好和开放的气氛,完全不亚于开放的社会生活”;“无论你驻扎在世界什么地方,都会感到和家里一样的舒适,剧院、图书馆、学校和幼儿园一样都不少”,等等。总之,就是要让你感觉在美国当兵,与从事其他行业完全一样,甚至胜出一筹。
在他滔滔不绝地推销海军的时候,我经常会插嘴问一些具体问题,谁让咱中国人讲究“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呢。不过他们一直很有耐心,感觉不像在征兵,倒像是在美国常见的汽车销售人员,生怕一句话说错,我就从买宝马变成买奔驰了。
我想这就是美国的“雇佣兵”制度与中国的“义务兵”制度在征兵方式上的不同吧。在这里,双方真的像签订合同的雇主与雇员,彼此试探、考量、权衡……最后签字生效。
他们真的采取销售策略中的“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说法”,比如对我,他们就极力强调当兵可以加快入籍、环游世界、获得免费教育等等,甚至有个人还拿起桌上的中餐厅打包餐盒,真诚地对我说:“我们都爱吃中餐,也爱中国,非常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阵营!”这种套近乎的方式让我差点儿笑出声来。
入伍后我发现,对美国本土的年轻人,他们则采用其他说服方式,比如唤起其荣誉感和家族使命感。比如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对一个美国小伙子说:“你爷爷参加过朝鲜战争,你爸爸参加过越南战争,轮到你了,难道不想把这种光荣传统延续下去吗?”
我有点怀疑,这种“激将法”能奏效吗?没想到后来入伍时,真有不少大兵就是为了这种“延续家族传统”的信念而来的。我认识一个叫汤姆林的美国得克萨斯州小伙,家里有片大农场,养了很多牛,给我看照片时就爱显摆,他们那里多么富裕。其实我知道那种美国农场,都是一个家庭管理很大一片田地,人烟稀少,相对闭塞,邻居都很难见到,人也相对单纯。偏偏就是这位喜欢头戴牛仔帽、脚蹬墨西哥皮靴的土老帽儿,特别传统、保守,对我的态度是不冷不热、但又有点好奇。他老怀疑我当兵的目的。
“罗,我长那么大,只见过一次亚洲人,就是以前路过我们家门口的日本人;而跟我能说得上话的中国人,你是第一个。”
“哦,我很荣幸。”我打趣他。
“所以有时候我重复你说英语时发音不准的地方,是觉得好玩。”
“这我知道,你不就是为了惹大家发笑嘛。再说你不也经常被别人笑话那一口得克萨斯州口音吗?”我知道他其实不是坏孩子。
“在我的家里,爷爷当过兵,爸爸当过兵,我们全村的爷们儿几乎都当过兵,当了兵的才算是男人。我家里也到处都是当兵时期的照片,所以我也顺理成章地十七八岁就来当兵,我打算就服役4年,这段时间我的哥哥会照料家里,等我退伍后再回去继承农场。你知道吗?我继承了100多头牛,但已经是家里最少的了,因为我年纪最小嘛……”他说得絮絮叨叨,我听得津津有味。
但没想到他突然话锋一转:“所以啦,罗,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海军来当兵?你们家又没有这种传统!”
“啊?没有为什么,就是来了啊。”敢情他跟我讲那么多家里的事情就是为了质疑我啊。
“Are you spy(你不会是间谍吧)?”
“当然不是!”我不满地看了他一眼,他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对话到此结束。
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美国的兵役制度吧:美国建国200多年来,根据国家安全利益和军事战略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过民兵制、募兵制、义务征兵制、选征兵役制、征募混合制等兵役制度。现行的兵役制度为“全志愿兵役制”,是自1973年3月美军从越南撤出之后开始实施的。
美军官兵分为现役和后备役。初次入伍的士兵叫“首期兵”,标准服役期限为现役加后备役共8年,根据兵种的不同,可分别签署“3年现役+5年后备役”、“2年现役+6年后备役”、“4年现役+4年后备役”或者“6年现役+2年后备役”的首次服役合同。一般来说,士兵完成上述8年服役期后,若本人愿意,工作能力和身体合格,经上级指挥官推荐并考察通过,可与军队续签3—6年不等的再次服役合同,这时候就称他们为“职业兵”。职业兵如果选择服役20年以上,就会获得退休资格和相应的福利待遇。
这种“再次服役”制度,是美国兵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调整。它使美军建设出现了良性转机,兵员不足的情况得到了缓解,职业化程度也水涨船高。这种举世罕见的“现役+后备役”和“再次服役”的兵役制度,不仅包括美军的士兵群体,军官也囊括其中。
我正胡思乱想呢,征兵处的人又招呼我进去选择服役年限。他们当然是希望我选得越长越好,恨不得终身服役最好。我就问他们,什么情况下需要动用后备役的官兵?一个老兄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放心吧,上一次这种情况还是二战期间呢,就是30万美国大兵都不够用了的时候,才会找后备役!”
尽管他这样说,而且“6+2”能得到更多的奖金,最后我还是选择了“4+4”,4年现役,4年后备役。后备役期间可以离开美国本土,只要保证万一需要,他们能找得到我就行。我想,4年的长度应该刚好吧,不像2年那样刚刚熟悉就要离开,学不到什么东西;也不像6年那样漫长,充满变数。4年,和读完一所大学的时间一样,就当是自己在美国海军里又上了一回学吧!
在征兵处,我的问题问完了,一大堆表格也填完了,就走出办公室去抽根烟、舒展一下筋骨。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个身着空军制服的家伙悄悄靠近我:“哥们儿,我们空军比他们海军好,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怎么个好法啊?”我抱着不妨一听的态度。
“你如果感兴趣,咱们进屋聊聊?”
还没等我做出反应,只听一个炸雷般的声音突然响起:“Shut up(闭嘴)!不许抢我的人!”
原来是海军那边不干了,有人跳出来大声抗议。
我突然觉得自己占了上风,开始问海军征兵处的人,别的军队都有什么优厚条件,比如空军真的只要服役3年?
“那就没有助学金了……”
“那么加入陆军怎样呢?”
“如果你加入陆军,可是会经常上战场的哦,万一去了伊拉克,一驻就是3年……”
“听上去就你们海军最好喽?”
“那当然!再说,加入海军,你还能坐着航母回中国呢!”
看他们一本正经的样子,感觉好像征兵多的人就会有“提成”一样,其实不是,只是每个征兵负责人都希望看到人才尽可能多地流向自己这边。
在征兵处,我还看到了各式各样即将成为美国大兵的年轻人:滑板少年,哈雷小子,能装下好几个我的大胖子,浑身好几处文身和耳洞的人,等等。我和海军征兵处的人聊天,他说别看有人胖,但身体灵活,因为在美国,从小就吃那么多快餐,超重很正常。但美国人热爱运动和健身,所以即使胖,也要做个灵活的胖子。只要能通过体能测试,海军就不会拒绝任何人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