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韩国,一般家庭的长子找对象要困难一些,大部分父母听说女儿的恋爱对象是长子,往往要以心疼女儿的名义反对一下。韩国人又有习惯,一家中的老大没结婚,下边的兄弟姐妹也就不能谈婚论嫁。韩国法律规定,18岁就可以结婚,可韩国人却晚婚晚育成风,与这一习俗不无关系。
但是,当老大媳妇辛苦归辛苦,报偿也是很丰厚的。韩国习俗,父亲去世,遗产继承人中,长子排第一顺位,可以继承一半家业。而母亲与其他子女地位平等,均分余下的一半财产。如果一个父亲所留遗产不多,子女却不少,然后母亲要与长子一起生活,那么遗产被长子与母亲拿走大部分以后,摊到其他子女头上的,也就相当于毛毛雨了。其他子女空着手被扫地出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在中国,大儿媳也是很重要的,也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安定团结与和谐发展。但至少在北方,父母往往是由幼子养老送终,相应的,家产遗给幼子也会多一些,长子长媳的地位自然就受到了削弱。说起来,这种长子继承制是一种很古的传统,我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开始慢慢放弃了,而韩国却还保留着。所以孔子说嘛,礼失,求诸野,有道理。
中国男人为什么不哭
喜欢韩剧的人会注意到,韩国男人爱哭。喝点烧酒,聊起伤感的事儿,小眼泪就下来了。那韩国烧酒,是相当的难喝,21度,不高不低正噎嗓子,居然也能把他们给喝哭,要是换成中国白酒,还不得天天哭死人?生活中的韩国男人确实比中国男人爱哭。我认识的韩国朋友当中,至少有两位,是靠一哭把老婆骗到手的。路边鸡毛野店,一铁板热闹的烤肉吃完了,女人提出分手,男人也不吱声,眼泪马上就下来了——这俩家伙的老婆回忆起往事并不如烟时,细节陈述如出一辙。瞧他们这点出息!但也怪不得他们,韩国女人好这口,她们惯常认为,会哭的男人,心肠都坏不到哪里去,可靠。
如果说爱哭是脆弱,那也是怪了,爱哭的韩国男人,踢足球却专灭不爱哭的中国男人。韩日世界杯,韩国足球出了大风头,也丢了大脸。要说世界杯上灭意大利和葡萄牙有假球嫌疑,但平时踢中国那可是实打实的火星撞地球吧。不哭不等于坚强,不哭不等于血性,就中国足球队员那操行,不哭,是因为他们腔子里窝着一大片冰冷的沙漠,简称冷漠。
但我知道,大多数中国男人不爱哭,那是修养。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膝下有黄金。中国男人不乱哭,和不乱跪一样,那是泱泱大国的气度在微微个体身上的凝结。早年间老北京的八旗爷,在兵荒马乱的当口,就是自己饿得抽筋扒骨快死了,也得给笼子里那只鸟匀出一口来,活的就是这口气,摆的就是这个谱。咱是没生在那时候,没赶上尝尝那没落贵族的苦楚和荣耀。
中国男人不哭,根子打从庄子那儿来吧?庄子老伴去世,他鼓盆而歌。鼓盆而歌,这里包含着俩习惯,一个是敲盆,一个是不哭。小酒一下肚敲盆唱歌,这个习惯咱们已经丢掉了,韩国人倒还保留着。咱留下的,是不哭。按前辈们给咱传下来的规矩,男爷们儿何止是不能哭,你得泰山崩于眼前不变色!这个难度挺高,我估计,零星也有人能做到,因为他当场吓死了,来不及变色。
韩国男人爱哭,也爱发火,脸酸,就是说,你对他一百个好,有一个不对,他也敢当场翻脸。我在以前打工的那家小公司里,亲眼目睹过一小伙与上司顶嘴吵架,声震屋瓦,吓得我呀,一趟一趟往厕所跑,咱看都看不起那场面。可是,下班时候,俩人好像没事儿了,搭伴儿喝酒去了。就算是为了工作上的事儿顶牛吧,我在中国十几年混迹于多家单位,也没见过他们那样的。我观察了,他们吵归吵,打归打,但归了齐,还真不大往死里记仇。
咱这儿,讲究的是人际和谐给面子给台阶放屁打哈哈天塌下来多大个事儿呀?没人吵。真有仇口,记着,等着,不怕贼偷你还不怕贼惦记吗?中韩之间说差异是真有差异,但说哪种方式好哪种不好就没意思了。性格即命运,人有人性格,妖有妖性格,人妖有人妖性格,民族就有民族性格。各人过各人的,苦乐自知自享,炕凉放屁别怨隔壁新婚之夜动静大,自己爬起来添柴禾。硬要比较,也是自讨没趣,因为你就是比较出大奶找二奶拼命那样的火花来,也改变不了什么。
苦就苦了像我这种不容易融入韩国文化的笨伯,以及那些到中国去捞机会的韩国小商小贩。淮河不好过,橘子味不甜哪。都说人挪活树挪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你们肯定不同。树挪死,那是因为遇上了精神病,非要把椰子栽到格陵兰岛去不可。人呢,谁知道自己会被安到哪儿去?活是活,可人家在自己的地盘上咧开嘴想哭就哭,那毕竟是一种幸福;咱自己却打死也哭不出来,憋屈着呢。
楚楚可怜才有英雄救美
说到办公室恋情,没听说哪个国家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类机关对此有限制。中国的在役运动员谈恋爱往往会受到阻挠,那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出成绩的时候一般都还是未成年。因此,尽管韩国公司文化的严苛全球闻名,但办公室恋情还是会得到上下一致的祝福。看韩剧你也知道,缺少了办公室恋情的分合纠葛,很多故事都编不下去的。
在韩国学习或工作过的人会承认,韩剧大多涉嫌伪造场景,好像韩国人个个华衣美服,家家都有大客厅和气派敦实的宽沙发,这分明是在美化他们的生活水平。这么说不冤枉。但是,韩国的办公室恋情层出不穷,这绝对是真的。韩国的职场人都忙啊,即使无事也要显出忙的样子来,加班给同事看,给上司看,很少有时间社交,自然就难以认识更多的异性,因此,小伙子们肥水不流外人田,把目光投向身边的师姐师妹,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韩国的公司文化也为办公室恋情提供了方便条件。你也知道,韩国的大小公司都盛行酒文化,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喝。酒局多,酒后吐真言的机会就多。有平时中意的异性,酒桌上往一起凑一凑,借酒蒙脸,一张嘴也就表白了。如果遭到拒绝,哈哈一笑很容易遮过去。如果再加上同事七嘴八舌地起哄,两个人趁势互通款曲,事情也就成了。
早年间,韩国女性大多做专职主妇。读大学,主要是为了嫁个好人家,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男人少有机会在工作场合与女性共处,办公室恋情自然无从谈起。而在职场女性逐渐增多的过程中,办公室恋情应时而生了。
起初呢,无论是当事的男女,还是单位的同事,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吧,一些经营类公司有时候招待客户,难免要喝喝花酒,而同事兼女朋友就守在眼前,你心里能不惴惴不安吗?而且,韩国人情绪化得厉害,恋爱时轰轰烈烈,失恋了则死去活来,万一办公室恋情失败,他们天天见面斗鸡眼,日子会很难过的,而且周边同事也会感觉尴尬。因此,一旦发生办公室恋情,其中一方即辞职或换工作,这样的情况曾经比较普遍地存在过。
如今的年轻人,观念已经大为不同了。韩国新韩银行搞过专项调查,在全公司内部,办公室夫妻有563对,共1126人,占全体员工数的9%。这个比例不低。
特别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职员,每5对新婚夫妇中,就有一对是办公室恋情的结果。当然,这样的数据不代表全韩国的情况,因为在一些生产现场,如建筑业或制造业,还是很难看到女工身影的,办公室恋情比例较高的,一般集中在金融、保险、新闻、教育和IT 领域。在这些领域,女性职员的比例要高得多。
当然,即使今天,在一般公司内,女性职员还是偏重一些辅助性工作,而脏活累活难活,当然都归男性。可以说,这样一种男强女弱的结构,更利于办公室恋情的发生。咱们拿中国做比吧,中国职场女性争强好胜的心,要比韩国女性厉害得多,这是事实。因此,就容易吓跑一些相对弱势的男生。如今我们身边剩女这么多,其中不乏一流优秀者,就是这么个道理。整体而言,韩国女生要隐忍一些,懂示弱,会装傻。要楚楚可怜,才有英雄救美嘛。
跪,还是不跪
与韩国朋友聊天,我提起若干年前在中国珠海一个年轻打工仔拒绝给韩国女老板下跪的事件,韩国人纷纷像驴一样竖起耳朵来,很感兴趣。
时间太久了,想复述整个故事有点困难。现在想来,那个年轻人应该是犯了或大或小的错,因此才被罚下跪反省的吧?但中国媒体在报道时好像不约而同屏蔽了这一节。否则那老板又不是精神病,干吗平白无故逼人下跪?韩国人不至于那么傻。反正结果是,跪,还是不跪,在中国引发了一场牵涉爱国及其主义的狂潮,新闻媒体大肆宣扬,好像那个年轻人不跪,就一举涤清了1840年以来中国所受的一切大大小小的屈辱,他几乎成了新时代的民族英雄。
把在场听我讲故事的韩国人一人一棒子都打死,他们也没法相信:跪还是不跪,有那么严重?我告诉他们:有。在文化问题上,中韩的差别,远去了,相当于从三亚选秀美女在沙滩上留下的尿窝到夏威夷土著跳草裙舞踩下的脚印那么遥远。中国人只跪天,跪地,跪祖宗,跪皇上,零星的几个衰人跪地求婚那也是跟老外学的。其他人,一概免跪。中国有句俗话人人皆知,男儿膝下有黄金。如果一个人被逼无奈向另一个人跪了,那就是血海深仇,与杀父及夺妻之恨相当,是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二半夜走路,谁敢保证谁身后没把刀跟着?
可是跪在韩国,是稀松平常的事儿。在大学里,学弟犯错了,学长一生气,学弟就可以下跪请罪。下跪,只是表达诚意而已。发生车祸,死人了,哪怕肇事司机是个老爷子,也可能去给死者年轻的妻子儿女下跪,没旁的意思,只是更深切地表达诚意而已。我刚来韩国,看电视里播出的搞笑小品,演员动不动就跪下了,弄得我的小心脏怦怦跳,不适应。最普遍的跪,发生在中小学。我女儿班上,经常有淘小子被老师罚跪,你猜是跪在哪儿?是跪在课桌上,而且要双手举过头顶,继续听课。如果淘大发了,还可能被老师拎到办公室去,跪在角落里反省。所以,韩国人跪的训练,那是从娃娃抓起的,等到工作以后被罚跪,也就不是什么值得跳楼上吊的大事儿了。
这样,回过头来再看珠海不跪事件,你就会同意,没有主义和英雄什么事儿,有的只是文化差异和心理失衡。当然,如果那个逼人下跪的女老板平日里还有其他辱华言论和举动,你可以找她另外算账,怎么算都不过分,但在跪不跪的问题上,咱们当时还真是误会大了。
我的故事讲完了,韩国人自己也反省,他们说,这个跪文化是受日本的影响。这点我同意,日本人从20世纪初开始整整祸害了他们四十多年哪。日本人的坐,是古坐,实际就是跪,所以习惯了。中国有一段时间流行跪式服务,这东西也是从日本流传来的。日本的居酒屋和韩国相似,客人大都坐炕上吃喝,服务生点菜时站着不礼貌,坐着不方便,蹲着又像在大便,只好跪着。本来是图方便的一跪,传到咱们这儿,就变成一种暴发户级的享受了:那是一种绝对的高高在上和货真价实的迫人屈辱。
韩国学校体罚大观
有一天闲聊,谈及韩国学校老师体罚学生的事儿,女儿说,她也被老师打过。我吓了一跳:“为什么?怎么打的?”我心里想的是,咱尊重你们韩国人打韩国人,但中国孩儿来留学,可不能让你们随便打!实在不行我就准备找老师提醒一下子,你们不能打我女儿,否则影响到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可是你们自找的!
女儿说,有一天,她睡过头迟到了,结果随着一大群迟到的孩子一起被打了脚板。我问:“打了几下?”女儿说:“一下。”我问:“疼不疼?”女儿说:“还行。”然后女儿可能是看我表情太过严肃,又补了一句:“我就被打过这么一次。”是,我女儿乖,在中国时就是听老师话的模范生,和我小时候一个样。来韩国之后,一直都是别的同学淘气挨打她看热闹。现在,因为睡懒觉挨打一次,也能长个记性,还不算太过分吧。
女儿刚到韩国学校上学时,韩国语不通,课听不懂,就盼着有同学惹老师生气挨罚,她可以趁机消遣。韩国学校的课堂纪律和中国没法比,乱说乱动是小事,需要有特别出格的行为,比如和老师顶嘴,才可能受到惩罚。最简单的体罚,就是跪在课桌上听课,双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做投降状。女儿说,每有这样的时候,她都忍不住想笑,从中找到过很大的乐子。
如果有群体性淘气行为发生,那么,一大群学生全跪桌上也不行,后边的人没法听课了,所以,就可能把他们通通赶到黑板旁边的墙角去,不跪,而是蹲,双手也要高高举过头顶做投降状,更累人。这时候,这群孩子中要是有人还继续说怪话做鬼脸,可就要挨打了。老师不同,对刑具的爱好和选择也不同,有柳条,有木棍,但格尺居多。主要是打手心,偶尔也打屁股。女儿说,是真打,每次都啪啪响,被打之后,那些孩子的手心都是红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