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我要带你去韩国全文阅读 > 第7章 中韩差异,水星火星(6)

第7章 中韩差异,水星火星(6)


  一位韩国记者曾这样评价今天的中国人:我们真的不能再用“慢慢的”来形容中国人了。如果在北京机场打车,让司机送你去距离比较近的地方,司机会抱怨说“我已经排队排了三四个小时,只摊上十块二十块的活儿”,然后就像耍杂技一样飞速开车,令乘客大惊失色。再看看中国的电梯,没等电梯门完全开启,人们就会争相挤入,站在按钮前的人就像发电报一样不断按着关门按钮。追求金钱与欲望的社会风气,已经让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快。

  在韩国人看来,日本人均收入达3万美元,当然是世界上最富的人了,但他们却依然很节省。为此,韩国人在不断地反省自己。日本每年约有1/7的人出国旅游,而韩国则有1/4的国民出国消费。据韩国金融研究院的统计,日本处于收入下游10%的阶层在2001年遭遇不景气时期,将支出控制在收入的85%,而韩国的下游10%面临危机却不知节俭,支出比率高达140%。韩国人称日本人为“蚂蚁”,虽然富裕,却依然奋力打拼。

  韩国人现在望着中国,眼神里越来越多羡慕嫉妒恨,他们感叹,中国的有钱人真多!有这样一条消息曾引起韩国人的注意:中国人在海外旅游上的花销是“世界之最”。据国际万事达信用卡公司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会员在海外平均每次结算额为253美元,位居世界首位。第2位是以热情闻名的西班牙人,202美元,美国人和英国人分别是135美元和141美元。这样的消息一旦占据韩国媒体头版头条的位置,韩国人学习汉语的人数应声就会增加好几个百分点。

  据韩国官方调查,与韩国女性结婚的外国男性,最多的是日本人,其次为美国人。而与韩国男性结婚的外国女性,最多则是中国人,其次是越南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差异。据日本法务省入境管理局近年的数据,在日非法居留的外国人总数为22万人,韩国人最多,其次是菲律宾人和中国人。也就是说,现在依然有不少韩国人把日本看成淘金地,宁可非法,也留在日本打工。而且,韩国女嫁给日本男,其中也有不少是为了打工而假结婚的个案。

  整容往往是传说

  一提到韩国,绝大部分中国人马上会想到三件事,一是泡菜,二是韩剧,三是整容。

  有一个老段子,是《三联生活周刊》苗炜先生讲的,说他到首尔采访世界杯足球赛,满街的韩国女生看起来不如想象中那么养眼,心下略有失望。突然,有一极漂亮有型的美女打他眼前姗姗走过,他忍不住用汉语和同伴赞叹:“啊,终于遇上个漂亮的!”没想到,那美女回头对他嫣然一笑,说:“大哥,我西安的。”

  韩国有这样的俗语:“南男北女。”说的就是南方女子整体不够靓,而南方男子则性情温和,样貌出众,像裴勇俊、张东健、权相宇等,在中国、日本都是超级师奶杀手。因此,硬件相对较弱,整容就成为韩国部分女性不得不的选择。

  韩国演艺界到底是不是还残留有没整过容的自然美女?这算不上世界级难题,但至少是一个亚洲级难题。说实话,韩国人自己心里也没底,他们只好用猜的。前一段时间,曾有5万韩国人参与猜谜,最后投票选出几位来,她们是:李英爱、李孝利、全智贤、张娜拉。

  除此之外,金南珠、金喜善等公开承认的人不用说了,连宋慧乔、蔡琳、崔智友也都动过刀子,还有那个曾被丈夫暴打致伤的崔真实也是不真实的。那么,金泰熙呢?孙艺珍呢?河智苑呢?金亚中呢?等等等等呢?

  看女艺人是否整容,韩国人有一条判断准则,只要是瘦削脸型,看起来比较欧化的,十个有十个是手术产品。眼睛下边卧蚕比较丰满圆润的,十个有九个是人工制品。至于垫鼻子,削下巴,那差不多已是家常便饭了。韩国电视经常有一些艺人参与的综艺节目,有时玩游戏,会有一些输赢惩罚的举动,其中一条刚性的规定就是:不准碰任何人的鼻子。因为谁也不敢保证谁的鼻子是真的,干脆就立法统一保护起来好了。

  那么,李英爱、李孝利、全智贤和张娜拉就一定是自然美女吗?呵呵,韩国人可没那么说,她们只不过是他们用民主的方式票选出来的,这一半是因为她们看起来有点像自然人,一半是因为他们想表达自己内心的希望。

  在韩国,我注意过一个现象,在电视台播出的一些搞笑类节目中,会公然拿一些女子的貌丑来当噱头,这种情况,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另外,韩国公司招聘员工,也很重视应聘者的长相,这是公开的秘密。据说,有些公司在招聘现场角落里还会安排一个相面师,暗中观察,行使一票否决权。因此,韩国整容盛行,并不完全是出于个人原因,女为悦己者容之类的;应该说,是社会压力与生存策略的勾肩搭背,把一些人生生推到了无影灯下的手术台上。韩国人的确很自豪他们的整容医术,近些年,整容医学是考大学的热点,医学旅游是韩国观光部门大力向亚洲国家推介的项目。新闻中经常说,中国女人、日本女人成群结队到韩国整容。如果你在首尔明洞一带发现有大批操着汉语的丑女出没,那么没准她就是来花钱挨刀的。

  因为明星的示范作用,的确是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接受并向往整容了。但从我的生活小圈子来看,普通人真正动刀子并不多。当然,割双眼皮这种小动作忽略不计。说实话,真正的整容手术,昂贵得很,不是一般工薪阶层有能力负担的。因此,整容往往只是一种传说。在这种传说的影响下,不知道中国现在是什么风向,一个男人,会很容易同意自己女朋友或老婆整容吗?一个男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与整容女结了婚,等到知晓真情后,会选择分手吗?

  前辈对后辈的霸道与责任

  常看韩剧的话,你会对韩国人无处不在的前后辈文化有印象。在公开场合,后辈对前辈,一定要毕恭毕敬。在职场,前辈一声令下,后辈会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前辈判断失误,后辈也不能当众指出,而要在背地里拼命想办法,为前辈亡羊补牢。

  这里的前后辈,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你先进公司,你就是前辈,后来的,一律靠边当后辈。这样,有时就会出现戏剧性情况,比如,在大学时,甲先入学,是前辈;乙后入学,是后辈。可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乙先进了公司,甲则是后来的,这时候怎么算?没办法,甲也得认,要客客气气地尊乙为前辈。

  这种错乱,当然会给当事人带来困扰。工作中,乙经常有机会给甲派活,甲心里不舒服,也得忍着,然后私下里,比如两个人坐在小酒馆对饮,甲会半真半假地大骂乙:“你小子,骑到我头上来啦!”这时,乙赔笑递上杯子敬酒,反过来口口声声尊甲为前辈,这也是可能的。但是,第二天醒酒,到了公司,乙照样还是前辈。

  说到前后辈文化的形成,专家们会追溯很远,涉及儒家文化上下尊卑长幼有序之类的,但从日常生活来看,韩国家庭对此起的作用非常大。韩国不搞计划生育,一家有两三个孩子很平常,父母往往要花大力气把老大教育好,然后培养大的去领导小的,同时明确命令小的,一定要听老大的话,否则,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给大孩子很多特权,早年间是好吃好穿,如今是好的教育机会等等,而且还经常公开表扬大孩子,帮他树立威信,其核心理念就是:大的好了,下面的才能一个一个跟着好。

  这种打小养成的生活习惯带进学校和职场,前后辈文化就自然衔接了。如果你只看韩剧,会觉得这种文化挺糟的,前辈欺压后辈,简直是暗无天日,而且你还没地方说理。有时候,前辈做得太过分,你去找上司告状吧,可是没有用的,反抗前辈,上司也不待见你,他的逻辑是,万一你反抗前辈成功了,下一个,是不是就该反抗他了?

  但如果深入了解韩国人的生活,你会发现,实情并不像韩剧表现得那么残酷。前辈固然自动享受着后辈的尊敬,但与此同时,后辈遇到各种困难,前辈也是要当仁不让的。就是说,收益与责任,是对等的。正常情况下,职务晋升,当然是前辈优先,可工作中真有重担,也是要由前辈担起来的。你守规矩,老老实实当一段时间后辈,就会得到前辈们的接纳,前辈会把各种经验和各种诀窍传授给你。而且,等到你再有后辈,就获得解放了。实际情形会千差万别,但这种基本精神是人人认同的,也是大多数人能遵守的。

  在韩国公司,同事一起外出喝酒是常事,除非特别声明今天由谁请客,否则,自然就是这一群人当中的第一前辈付账,后辈连客气一声“我来付吧”都不需要的。金参花博士是在韩国工作的中国人,她介绍说,刚到韩国时,对这种前后辈文化不适应,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下周,她就要请后辈们吃饭,她说:“她们一撒娇,我就没得选择了,只能乖乖掏钱。但同时,我的工作一旦需要人配合帮忙,这些后辈也是绝不含糊的。”

  当然,生活中,也会有前辈工作能力不行,自己不负责任,也不帮后辈打天下,只想享受后辈的尊敬,只想抢后辈的功劳,出了问题就把罪责往后辈身上推。孬人嘛,哪儿都有,碰上了,只好认倒霉。而且,在韩国,前后辈文化结出的最坏果实,应该是在军队里。韩国实行强制义务兵役制,成年男人个个当兵,老兵欺压新兵,那叫个花样百出,最极端的,连逼人吃屎的事情都发生过。因此,在中国,有一种社会关系叫“战友”,韩国人却完全没有这个概念,当兵的那二十几个月,几近噩梦,人人都想快快地忘掉它。

  韩国人为什么迷恋自杀

  “在宽阔的海边,一个小草屋里,住着捕鱼的父亲,和一个不懂事的女儿。我的爱,橘儿,留下年迈的父亲,永远离开去了哪里?”这是韩国女演员李恩珠(代表作品《火鸟》)在自杀前三天央求父亲给她唱的一首歌。她的父亲至今还陷在懊悔之中无力自拔:当时为什么没能察觉到女儿死意已决?

  李恩珠之后,先后自杀的韩国著名演艺人还有郑多彬、张紫妍、崔真实等。女演员姜银飞曾在自己的网页上留言:“还是别忘了我,我的童话就要结束了。”一时惹得众多影迷担心不已,纷纷请求警察看护她。而每次有明星自杀,韩国国内都要连带掀起自杀小高潮,其后一个月内的自杀率会比平时高两三倍。

  在韩国,不只是演艺人士迷恋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05年,韩国平均10万人中有25人自杀,居世界首位。匈牙利以23人列第二位,日本第三,为20人。为此,韩国获称“自杀大国”。这一年中,韩国共有1.2万人自杀,平均每天33人,也就是说,平均每40分钟就有一个人走上绝路。在韩国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国度里,自杀率如此之高,令政府官员与社会学专家困惑不已。首尔、釜山两城市因选择地铁自杀者过多,不得不花费巨资将地铁站全线封闭。

  更为可怕的是,在韩国,近年来有若干个自杀网站在暗中运行,协助那些想自杀又没有勇气的人,给他们介绍方法,为他们提供药物,或者替他们组织自杀伙伴。2004年,安山市就有一男两女,在一个名为“我想死”的网站帮助下,结成自杀小团体,服用网站提供的强力安眠药集体自尽。警方逮捕了网站主办人崔某和金某,却发现,他们并没有任何营利的目的。他们本身因债务缠身,也曾用胶管把汽车尾气导入车内企图自杀,但因被路人发现报警而未遂。令警方感觉无能为力的是,在已经发生的十多起网站引导集体自杀事件中,大部分都使用氰化钾,这不是一般人能搞到手的剧毒药物,一旦服用,无可救药。

  让韩国人特别心焦的一个调查数据是:在20~30岁的人群中,死亡原因居首位的是自杀。这主要是由于经济不振,致使他们求职困难,或多次失业,因而生活陷入贫困之中。有的人还因绝望而赌博,进而信用卡严重透支,导致家庭解体。而离婚,又恰恰是30~40岁群体选择自杀的第一主因。

  老年人自杀者众多,也是韩国自杀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韩国一向有孝的名声,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小家庭。老年人不得不独自过活,极为不适应。他们曾对子女寄予厚望,但现在却得不到直接赡养,也不能像西方国家的老年人一样,凭着退休金便足以获得经济独立,由此引发的疲倦感和孤独感,很容易演变为老年忧郁症,最终导致自杀。

  可能引发韩国人自杀的原因还有校园暴力、升学失败、军队新兵受虐待、疾病痛苦等等。而韩国特有的一种现象是混血儿自杀。多年来,韩国贫困阶层生活艰难,婚姻问题难以解决,不得不选择外国配偶。据韩国人权委员会调查,有42%的混血儿,因肤色歧视及生活贫困曾试图自杀。一般而言,西方人习惯将自杀看作一种疾病,主因是精神沉沦,需要治疗。

  而在中、韩、日等东方国家,却很少有意图自杀的人被诊断为临床沉沦。有时候,自杀是为了挽回某种名誉或面子,在一定程度上还有一种“大义凛然”的光荣。这一点,在韩国特别明显,近些年“面子自杀者”名单长得惊人:现代峨山前总裁郑梦宪、全罗南道前知事朴泰荣、釜山前市长安相英、光州大学前董事长金仁坤、国家情报院前次长李秀一、大宇建设前总经理南相国……可以说,这些名人自杀,也对韩国普通人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令人不解的是,在韩国,春天是自杀的高发季节。专家分析说,一种可能是,冬天过去了,万物复苏,树绿花开,与这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相比,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反观自己的内心,会觉得更加荒芜与黑暗,自杀的冲动也就变得格外强烈了。对此,韩国卫生保健部门提醒市民说:春天到了,当你开心地出外游玩时,别忘了那些平时看起来有些忧郁的朋友们,千万记得要把他们也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