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韩国,了解到这一风俗后,我还着实感叹了一回,说在大男子主义盛行的韩国当男人就是幸福,连过个情人节也是女人讨好男人。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情人节礼物,是女人给男人下的钓饵,她们收获的日子,只不过押后了一个月而已。
3月14日,所谓白色情人节,那就是男人破财的日子了。按照礼尚往来的潜规则,如果女人在2月14日给了你价值一万元的礼物,你现在还她一万元,那成什么礼数?至少要翻倍达到两万元才像话嘛。
事实上,韩国人过情人节,适用人群正变得越来越宽泛。在我工作的这家韩国报社内,女多男少,2月14日这一天,女同事就合伙买了巧克力送我。她们那一堆笑脸让我着实幸福了一阵子,浑然忘记了3月14日我还礼送她们巧克力时,可是要花掉一大笔钱的。
情人节与白色情人节之外,韩国还有黑色情人节,4月14日。可这个节与我的同事们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一般说来,黑色情人节是没有男女朋友的单身族的节日,但实际上,只有年纪大到一定程度,并且有强烈的恋爱或结婚需求而不得的人,才会赶着去过这个节。因此,4月14日的黑色情人节,并不被大多数人重视。像我的同事,都是正当年的小伙小丫,还轮不上他们为找不到对象而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地结伙去吃黑色情人节的黑色炸酱面。
今年4月14号,我缠着一位韩国同事,让她领我去见识一下黑色情人节到底是怎么个过法。我听说,这一天,不少人要穿黑衣戴黑帽黑着脸去吃黑色炸酱面。我想的是,如果能在某个饭店里遇到好几桌这样的客人,应该是很有乐子的场景吧。但我的同事却笑了,说那只不过是传说,事实上很少有人那样做,你想想看,嫁不掉或娶不到的人,谁会有心情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招摇过市呢?
那一天,我们从首尔市中心光化门出发,一直逛到南大门,扫荡了十几家各色饭店,吃炸酱面的人不少,但真还不敢确定哪伙人是在过黑色情人节,他们大多谈笑风生,表情愉悦。在西大门左近一家中餐料理店,我倒是发现了一桌男女,个个都三十多岁的样子,正在埋头吃炸酱面,而且,其中有人戴着黑帽子。我兴奋地对同事说,这伙人的年纪比较大,他们应该是了。可同事一笑,说,在中国,30来岁还没结婚,可能就算是老大难问题了,但在韩国,人们普遍晚婚,如果他们是40岁左右,你才可以确定。
是韩国人节俭,还是我们浪费
如果说韩国人节俭,好像不容易有人信,连我自己也不信。但我的感觉是,在很多生活细节上,他们的安排比较合理,其后果,是节俭和节约。
韩国人午餐绝不喝酒,主食就是一汤一饭,外加若干小盘泡菜,无论是一般公司职员,还是高级公务员,一概如此。就算是单位来了高档客人,甚至是外国客人,午餐也是这样打发的,只不过那碗汤可能叫得高级些而已。所以,一餐饭结束,桌上最后剩下一堆饭菜的机会基本没有。在中国,围绕大饭店规模巨大的剩余食物,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比如地沟油。
前几天,我们报社的社长请员工吃饭,是在中国料理店,只叫了两道菜,一道海鲜拌黄瓜丝,另一道糖醋肉。我们十个人,就着五瓶啤酒,将这两盘子菜分而食之,之后每人一碗炸酱面,拍拍肚子擦擦嘴,拍屁股走人了。如果在国内,社长这样招待员工,员工出门就得骂娘。但是在韩国,这很正常。
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到韩国来生活,前半年一定经常遭遇饥饿的袭击和考验,那时就会无比怀念中国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在国内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城市,午餐也要叫满桌的肉鱼,开怀畅饮;一些去过中国的韩国人每谈及此,往往印象深刻。这样,准确地说,在饮食问题上,并不是韩国人节约,而是我们实在有点太浪费了。
初到韩国,往往乐于向韩人宣讲大中华饮食之丰富灿烂,有一种文化自豪感。但居韩日久,就会发现,韩国人的节俭进食才更合理。这时,偶尔再听到韩国人揶揄中国人“吃那么多都干啥了”,也就不会像起初那么血脉贲张了。
更小的细节,我们可以关注韩国人的吃饭工具——筷子。记得国内有过报道,说中国人一年消耗的方便筷子相当于多大多大一片森林,这无疑是浪费。韩国人除了叫外卖时附送方便筷子外,其他场合如居家过日子或在饭店酒店,一律使用不锈钢的筷子和汤匙。如果谁同时去过韩国与朝鲜,可能会留意到一个小小的细节差别,韩国的钢筷子是扁的,朝鲜的铁筷子则是方的。中国习惯使用的木头筷子,用久了发黑发乌看起来不洁净,无形之中就鼓励了人们依赖方便筷子。钢筷子则非常容易洗,一过水,光亮如新。
中国全面禁止商场超市提供免费塑料袋的新闻着实轰动了世界一回,因为就全球范围而言,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在韩国,正规的大超市,比如易买得,塑料袋一定是收费的,便宜的20韩元,贵的50韩元,50韩元相当于人民币3角。但是,在一些中小型超市以及食杂店或路边摊,为了方便顾客,还依然在提供免费塑料袋。
我认识的很多韩国人家,出去购物时往往会从家里带筐或布袋。而且,绝大多数超市都会免费提供废弃的纸板箱,并在收银台附近设有工作台,准备好了透明胶带和剪刀,用以加固纸箱。对开车来购物的人来说,这种纸箱非常方便实用,是韩国超市的一大节约举措,很受欢迎,值得在中国推广。
我家曾在韩国三个不同地区生活,居住过的几个小区无一例外,都设有旧衣回收站,一些过季过时的衣服,就可以放到那儿。据韩国朋友讲,在韩国,还有一些下层人家生活得很困难,这些旧衣物经过志愿者清洗后,会送给那些人。韩国已经建立起一整套的这类志愿服务与互助体系,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也确实能够实现节俭的目的。
美国《华盛顿邮报》曾就美韩生活习惯做过一篇对比报道,主人公是韩国一家生产摩托车头盔工厂的老板,和进口这种头盔的美国老板。两个人的收入相当,家庭人口一样,文化水平差不多,因此有一定的可比性。美国老板的住宅高档昂贵不用提了,屋后还建有游泳池、网球场,屋前停着高级轿车。每天5点,他就准时下班,同时,不经过他的特殊批准,任何员工都不准加班。而那位韩国老板,开的却是现代大众版轿车,住的是一般楼房,美国老板曾去韩国老板家做客,美国老板说,这与他20年前住的房子一样。
同时,《华盛顿邮报》还对两家企业的普通员工做了一番对比,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组数据是,韩国员工大多把收入的50%存起来,而美国员工却当月花掉80%,而且有很多人不仅花光,还要借债。
韩国人不干的四件事
以前遇到韩国人,我的确常爱问:“你们为什么不吃豆角?”现在想来,这个问题甚为无理。如果一个法国人张口就问“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吃乳酪”,或者一个俄罗斯人问“中国人为什么不喝伏特加”,你啥感觉?但是呢,这事也不能全怪我,韩国人吃米饭,使筷子,过中秋,过春节,好多事情都和中国人一模一样,所以我形成心理定式也是必然的。
韩国人也不是不吃豆角,他们是不吃青豆角。他们要等到秋天,豆角里的豆豆长成了,把它们扒出来,混在米里做豆饭吃。我和韩国学生聊天时,纳闷地问:
“韩国人为什么不能像中国人一样吃豆角呢?”她们就顽皮地反问:“中国人为什么要吃未成年豆角呢?”
除了豆角以外,韩国人还不嗑瓜子。如果你有机会深入韩国乡村,也会在路边发现向日葵,但都不是成片种植的,而是三棵两棵地挤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弃儿的状态。我怀疑,他们是不是把向日葵当花看?又或者,是为喜鹊种的?韩国人热爱喜鹊。我一个学生写作文,说她小时候常被妈妈打。我好奇,为什么?她说,她家院子里有柿子树,每到秋天收获时节,树尖上总要留下几颗果子,给喜鹊吃。她嘴馋,有时就偷偷地拿竹竿往下捅,与喜鹊争食。一旦被妈妈抓到现行,肯定会被打屁股。
据说日本人是打麻将的,有人还研究出一整套的比赛规则和方法,准备把麻将开发成与围棋相媲美的体育运动。我一直奇怪,围棋怎么能算体育呢?它涉及运动的部分,也就只有动动手指头而已嘛。相比之下,吃饭,不仅要动手,还要动嘴动齿,岂不是比围棋更有资格成为运动项目?据说,中国也有人张罗要开展全国麻将大赛,为此筹备了好多年。建议相关负责人加快研究和推广的速度,否则一旦日本人率先把这项运动推广到了全世界,又该有人破口大骂他们抢咱们的文化遗产了。
韩国人不干的第三件事就是不玩麻将,他们玩一种花牌,好像与麻将差不多,也是凑花色定输赢。过年过节,或者平常日子在山脚野外的风景区,能见到韩国人聚在一起玩这个,一般都是老年人,而且玩的态度往往有一搭没一搭的,很少有玩麻将那种紧张感。这一点,在韩剧中也有体现。我感觉,总体上,韩国人比较缺乏赌性。在韩国,彩票种类不多。赛马是合法的,但参与的人较少,与香港人赌马的热情没法比。韩国国内也有大型赌场,如华客山庄,如济州岛,但是,这些地方的门口无一例外都立着牌子,上面写着:韩国人不得入内。
女儿曾经请同学英姬到我家来玩,后来她父母请我们一家吃饭,酒过三巡之后,英姬父亲一脸忸怩地问我:“听英姬说,你会吹口哨?”我说:“是啊。”说罢,得意地吹了两声。那家伙连忙阻止我,一脸惊慌地偷眼四下观瞧,生怕周围有人注意。他解释说,在韩国,吹口哨被认为是不正经的举动,轻浮,下流,所以很少有人吹。他妻子马上反驳他说,听她奶奶说过,吹口哨会招来鬼,所以不能吹。而英姬则吵吵嚷嚷地说:“不是那样,我们老师说过,吹口哨的人,都是黑社会!”
听他们这么一说,我发现,还真是,来韩这么多年,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朋友私下聚会,都没听谁吹过口哨。后来,我把这事儿跟家教学生老黄讲了,老黄说:“别听他们胡扯!你去乡下走走,有的是人吹口哨。城里人不吹,是因为他们笨,学不会!”
老黄的故乡在全罗北道,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乡下人的纯朴,经常抱怨城里空气不好,嫌住楼房不接地气。他已经在老家买下了房子,准备过几年把儿子送到中国留学,自己退休回老家享福去。他放下课本,润了润嘴唇,吹起了口哨。我仔细一听,他吹的,居然是《秋日私语》。这个,我也会呀。马上,我跟了上去。一曲合奏吹罢,两个人哈哈大笑,真是痛快。
韩国人看中国人和日本人
前不久,首尔警察厅网络调查组拘留了5名日本嫖客,他们是通过网络介绍来韩国找小姐的。韩国人认为,日本男人不仅好色,而且还不以为耻。别的国家比如韩国的男人也可能好嫖,但大多是个人行为,日本人则喜欢成群结队猎色,是为集体买春团。这种团早年曾横行韩国,后来一度移到中国,现在则以东南亚为主战场。
韩国警察还曾在首尔街头逮住一个日本人,这家伙在运动鞋尖上安装便携式摄像机,偷拍过往女人裙底风光。韩国警察为此感叹称:这人称得上日本男人的典型代表,一,真好色;二,真聪明;三,干活真认真。
在韩国人看来,中国男人较少恶习,但性观念却与社会开放同步,其速度之快令人吃惊。据韩国调查公司的数据,在全世界诸多国家中,中国人最能接受婚外恋,有23%的中国人对“不伤害任何人”的婚外恋表示“可以允许”,而英国人和美国人分别只有11%和9%。
韩流在日本一直暖洋洋的,像裴勇俊、崔智友这种大腕在日本几乎享受着天王天后级的拥戴,就连宋承宪这个层级的明星,到日本去开个见面会,也有五千粉丝到机场迎接,并有两万人挤入现场。每年,到韩国来参与明星旅游的日本师奶络绎不绝,她们专门到韩剧拍摄地去过瘾,令韩国人非常得意。也因此,韩国人一般认为,在文化交流上,日本人相对要大度开放一些。
而中国人则呈现出急躁狭隘的一面,在韩流四溢的同时,就出现了反韩流浪潮,以保护本土文化为号召,抵制韩国流行文化。但是,韩国人同时注意到,一部分中国人又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比如日本某成人电影公司模仿韩剧《大长今》制作色情片,率先强烈表达反感情绪的,居然是一群中国人。
韩国与美国成功签署FTA 自由贸易协定之后,韩国人东瞅日本,西看中国,不由心生几分自豪。他们发现,日本迟迟没有与美国达成FTA,是因为日本人已经趋向保守,进取心正在日渐消退。而中国,则正在雄心勃勃地想与韩国达成FTA,进而间接与美国市场打成一片。中国人原来在韩国人心目中的印象是“慢慢的”,现在已经发生改变。韩国人给予较高评价的事例是,中国国家测绘局发布了珠穆朗玛峰的新高度后,马上,两个新域名www.884443.com.cn”和www.884443.cn 就已被中国人注册。韩国人惊呼:这简直就是数码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