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穿越 > 我是奸臣我怕谁全文阅读 > 第32章 继位大典

第32章 继位大典


凤墨不知道,人的一生到底能做多少事情,但是有很多都分不清对错,有些事情明明知道不会有好结果但是还是坚持在做。

比如……皇帝临终前交给她的事情,他把虎符给了她,将玉氏江山交到了她的手里她的手里有大衍王朝的全部兵力,只要她一声令下,她就能改朝换代,将大衍换为凤氏的天下。但是她没有,这个一手执掌一个王朝的人正坐在自己房间里,将门窗紧闭,窝在床上,一手抓一个虎符发呆。

她不知道她是否是对,她对生死有自己的理解,她死过一次,觉得人应该在死的时候最起码安心,应该死的明白。如果自己不说,谁也不说,那么老皇帝还在蒙在鼓里,倘若他泉下有知一定不会安心。老皇帝又权利知道自己事实,虽然……知道的太晚了。

她是有执念的人,她知道,她的执念就是死的不明白,她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戚辰那时候会抛下十年的情谊将自己推向死亡?她不怪他,只是想要一个答案罢了。所以看着皇上那奄奄一息的模样,她才一定要把事实告诉他,所以才会将这个麻烦招揽到自己身上。

凤墨在屋里待了三天,她必须想清楚未来的走向,她是个理性主义者,必须将未来计划好,好叫以后的自己不会无路可走。

“吱呀……”房门被拉开一条缝,阳光从外面照进来,洒在她的脸上,将她晒的睁不开眼睛。

凤御站在她的床前,他穿着一身白衣,腰间系一跟白色的腰带前边留下两根长长的絮。他仿佛一夜间老了很多,鬓角生出几缕白发,坚毅的眉眼间少了将军的气势,多的是一些哀伤,他只是站在她的床前,两人都不说话。

“老爹,我该怎么办呢?”凤墨轻轻的问。

凤御低下头看她,她坐在墙角,整个人缩成一团,曲着腿将双腿抱在怀里,额头磕在自己的腿上,眼神迷茫。

“你不是早就做了决定吗?你答应他的时候就知道了。”凤御不正面回答她。

凤墨的额头在膝上轻轻的磕一下:“我……已经做了决定?”

凤御将手放在他的头上,抚摸着她的头,道:“我们凤家,本来是市井小民,是皇上给了我机会,我们懂得知遇之恩。”

“爹,你就一点也不怨恨他吗?他不信任你,将你的兵权都收了回去,还派刺客刺杀你。”

“恨?”凤御轻笑一声“恨什么?恨他的不信任?我只是可怜的是他是帝王,一个帝王如果不多疑,死的不只是皇族,更多的是百姓。他不是一个好人,不是一个好父亲,不是一个好丈夫,但是他是一个好皇帝。即使他的本意是害怕我谋逆夺他的江山,但是我们却能够看到他保护了更多的百姓。”

“老爹……”凤墨抬起眼看他,见他的脸上都是笑意,没有一丁点的做作,是最真诚的笑容。凤墨呆呆的,忽然间明白他能够受到全大衍人民爱戴的原因,那是因为一个没有野心,只懂得付出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叫人厌恶?

凤御拍拍她的肩膀:“如果想通了,就快出来吃饭吧。今天是太子的继位大典,还需要你和丞相去主持。”

凤墨坐起身,将僵直的腿舒展开来,闭着眼睛迎向阳光。真正的战场才刚刚开始,现在她就需要找一个助力,保住大衍的江山。

天坛上,百官按品阶依次站好,个个都半弯着腰,脑袋谦卑的抵在手中的玉牒上。这是大衍进行重大事项的时候人们的礼仪。

两道跪满了素装宫人,头磕到地上,大气也不敢喘。

地上铺了大红的地毯,分别从玄武门、朱雀门、白虎门、青龙门铺进来,最终汇于天坛。

凤墨站在丞相的身后,她和丞相不必站在百官之列,今天的继位大典需要他们来举行。他们站的这个位置很好,正好能够居高临下的将全场的人看在眼里,凤墨向下看,看到人头攒动。

几位皇子站在首列,也不知道心里都在想什么,表情各异。

皇太后坐在御辇里,笑意盈盈,对自己儿子成功很是满意。

凤墨对着下面看了半晌,将头凑在丞相的耳朵上低低的道:“丞相,我看三皇子不错吧?”

丞相捧着圣旨的手猛的抖了一下,想要转头看她,却被她用手指在背后点了一下而制止。

凤墨笑了一下,继续说道:“丞相不必惊慌,择良木而栖,才是生存的法则。”

老丞相想要说什么,被太监的声音打断。

“吉时已到,继位大典开始。”

老丞相这才整理一下衣冠走上天坛,将手中的圣旨展开,大声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三十有六年矣,海内河清,天下太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皇太子玉离城,人品贵重,甚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朕欲传位于太子玉离城。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重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钦此。”

这时候玉离城已经身着明黄的蟒袍,被一众宫人拥护着,走上了大红的地毯。

凤墨在一边心里暗骂,老皇帝刚死,玉离城就已经迫不及待的上位,当真是无情的很,即使老皇帝不是他的亲爹,也不该这样没有半分情谊。

这时候玉离城已经站在了天坛的中央,拿起香烛对着天微微拜上三拜,将香烛插在香炉里。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统一规划,都跪了下去。

凤墨心里一叹,幸好自己谋的这个职业好啊,天坛上的人都不必跪拜,要拜这个玉离城,真是叫她不舒服。

“众爱卿平身,朕初登皇位,诸事不详,朕当励精图治,廉政为民,方可置我大衍于不败!”这是礼部尚书早就准备好的台词,玉离城得意洋洋的,脸不红气不喘的将这段话说了出来。

“吾皇圣明。”

玉重楼微微抬眼去看玉离城,眉头紧皱。

凤墨看着底下的人头一个个站起来又趴下去,看的眼睛的都晕了。

丞相将一边小太监手上的圣旨拿过来,展开:“尧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德光兰掖。朕昔在储贰,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圣情鉴悉,每垂赏叹,遂以尧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丞相说完一挥手便见有人将太子妃扶了上来。

玉离城将封后大典和继位大典在同一天举行了。

太子妃……哦,不对,应该是皇后尧莲欣穿着明黄的凤服,头上别着凤冠。本就是淑良雅致的人,穿上这凤服更显得母仪威严。

玉离城将手伸过去,将皇后的手拉住,两人一同站在百官面前。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太后亲自将凤印交到了皇后的手中,自然还免不了一场说教。

凤墨翻了个白眼,这么热的天气,亏你们能折腾。她看见本来一直垂着头玉离瑾忽然抬起头,看着皇太后,那眼神是……恨?但是一转眼,玉离瑾已经低下头去,看不出表情。

凤墨心里疑虑,正思索间,她的眼睛忽然瞟到一个身影,叫她一下僵住了身子。

那人刚才一定是俯在房顶上很久了,刚才看那人起身时有点僵硬。但是为什么那人会在这里呢?为什么?凤墨感觉到自己的一阵冰凉。

玉离城与皇后坐御辇走了以后,百官这才有次序的散开。

凤墨跟在最后面,到了一拐角,忽然闪身不见。

“阳,快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