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我是个不再酷的自媒体全文阅读 > 第6章 营销的困境

第6章 营销的困境


  曾几何时,只要一个创意、一笔费用、一个真真假假的故事,就能够创造一个营销奇迹,就能够成就一拨人。

  但是,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现在的状况是,营销费用日益增长,人口红利消失,Roi(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都有零回报的出现,而伴随着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营销,消费者对营销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大。

  改变的时代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为什么拼了命营销,消费者却不埋单?

  1.企业依然从自我的角度出发,自认为自己的牌子是品牌,东西真的这么好。自己认为的卖点就是卖点,但其实,消费者不埋单。就像你去追一个姑娘,她爱苹果,你送她一车香蕉,都没有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品牌和牌子的区别就在于,我是不是你的粉丝。我喜欢你家的东西,你即使只有1000个客户,我也认为你就是品牌。但即使你有10000人知道,我不喜欢你,你在我心中,只是个牌子。虽然大家都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但其实上,能做到的没有几家。而真正能够在执行层面上去与用户互动、去发掘顾客的企业少之又少。

  2.市场进入稳定期。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的三十年,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而厂商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池子里有多少鱼还是那些鱼,但捕鱼的人多了10倍,即使你的方法是正确的,正确无比的,那效果也只会是原来的十分之一。

  3.消费者的层次上升了。十五年前,你和我讲源于唐朝,兴于明代,只要有钱,我会迫不及待购买。十年前,你对我说,在长白山的天池边有一群姑娘,我会觉得似曾相识。今天,你即使说,太上老君遗落凡间的神器,我立马说骗子。花一笔钱请4A公司包装产品、编一个故事就能热卖的已经很少了。

  4.没有差异化。这似乎是一个充满创意的时代,但这又似乎是一个无聊至极的时代。这似乎是一个物质丰富到极致的时代,但似乎又是一个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差异化营销在这个营销过度的时代极为重要。当百年来都没什么大变化的可口可乐都走下神坛,引入了网络流行语包装产品,设计了可扭开式分享装,设计了冰制作的瓶子,尝试了Sns社会化营销,你又有什么理由不改进呢?

  5.目光短视。或许是整个产业链的循环出了问题,抑或是压力太大,大家都很短视,已经没有几个广告人是为了创作而存在的。每天被甲方骂得狗血喷头,还有什么心情做出好的作品呢?完成任务最要紧。当所有的营销方法都是卖弄点文字的小游戏,博点眼球,虽能在短期内获得关注,但是真的对品牌没有任何帮助,对于长期也毫无效果。此外,营销人迫于KPi的考核以及短视等行为,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花钱买曝光、买流量。而这些手法犹如服用了伟哥,一吃就硬,销量上蹿,但是一停就软。

  以上五点是我的观察,可能过于武断了,可能有所偏颇,但毕竟是自媒体,自媒体需要个人观点,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

  光提出问题不给解决方案就是耍流氓。因为本人不是什么专家,就不从专业的角度去谈,不讲模型,不讲战略,就讲一些自己看到的、意识到的。

  1.一定要注意有效沟通

  Markting is Communication,Communication is Engage.翻译过来就是营销就是沟通,沟通就是参与,而此处如果翻译为拥抱,更为形象。只有和用户,潜在消费者,甚至是竞品消费者混到一起去,说一样的话,表达一样的精神,传递一样的信号,才会被接受。为什么那些社会化媒体进行投入的品牌更被人喜爱?说实话,以我的经验看来,社交媒体对销售的影响其实非常难以量化,甚至对于大品牌,几乎没有影响。你不会因为看了杜蕾斯微博,而去多消耗几个。但是这是短期来看。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培育过程,一个参与过程,一个与顾客交朋友的过程。作为消费者,你肯定更愿意与朋友做生意吧!这个时代是媒体去中心化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个体表达越来越重要的时代。靠一个自认为符合品牌调性的明星,一句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广告词,在一些虚报十倍发行量的媒体烧钱来打下天下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

  2.一定要注意准确把握营销的节奏

  这两年在业内,整合营销四个字满天飞,一如互联网界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一样火。似乎不说整合营销就是淘汰的人。但是,诸多机构及企业对于整合营销的理解是错误的。个人认为:不是把各种渠道都用一遍,都撒一遍钱就是整合营销。只有善于利用不同营销方式渠道的特点,把握不同渠道的节奏,扬长避短,达到最佳组合,才能叫整合营销。如何在产品发布前提前预热,预埋热点;如何在产品上市时,集中优势兵力猛攻目标群体集中的渠道或者全渠道;如何在最旺盛阶段保持投入;如何分季度对不同关键词进行侧重营销;如何与产能配货供应链配合;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别宣传出去,人来了,没货。然后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饥渴营销。不好意思,这时代产品的可替代性特别高,没有几个消费者会等你的。

  3.一定要考虑下ROI(投资回报率)

  这几年,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就是把烧钱称为一种对未来的长期投资,视为高瞻远瞩、放长线钓大鱼、目光远大的行为,并时刻搬出亚马逊等企业亏损多年后成就霸业的经典案例。但是,一个企业的职责就是赚钱,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那企业乱花钱不考虑回报的市场营销行为也是不道德的。这几年,疯狂烧钱的电商还活下来的有几个?资金链断裂卖给别人的优质企业有多少?以电子商务为例,一些企业在淘宝发家做大后,要出淘,自建B2C,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站外获取单个客户的成本根据资料在80~100元以上,而他的产品除去运营费、成本,要赚80元,得顾客下单几次,而大部分顾客不会产生重复购买。这笔生意仔细一算,是越投入越亏的。花钱买市场容量的行为不一定是正确的,有时候是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所以,企业一定要估算下ROI,量力而行。毕竟,现金几十亿元的企业没有几个。

  4.一定要克服“人的因素”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想做好事情的,很少有人希望把事情做砸掉的。但就是有很多时候,团队里总有一些类似于二战时意大利人的角色。整个营销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相扣。每一个人拆分的工作可能都是很琐碎的、无趣的,但组合在一起时,没有一步是不重要的。你说设计重要吗?文案重要吗?媒介购买重要吗?线下活动执行重要吗?线上传播重要吗?都很重要。很多时候,往往因为人员不和,和供应商关系搞僵,和老板冲突,导致整个案子的效果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