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住我的肉身,我要下洞看看”仙人用袖筒抹掉脸上的眼泪,开口说道。r
我茫然的看着仙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r
仙人在我肩膀上拍了一把,说:“我这就要灵魂出窍了,你要守住我的肉身,莫让蛇虫鼠蚁靠近。”我慌忙的点点头!r
说罢,仙人便转身盘腿坐在了那巨石之前,只见他嘴唇蠕动,法咒轻吟。咒罢!我只见他身体似乎突然一软,全身仿似没了骨头一般,肩膀也耷拉了下来,两手垂在膝盖之上,我轻轻唤了仙人一句,他也似乎毫无察觉。r
我心想,这仙人是否又是在忽悠我,便好奇的在地上折了根毛草,走到仙人面前。r
我仔细端详仙人,看到仙人仿佛昏睡过去一般,我伸根手指在他鼻下,此刻仙人尽然连一点气息都没有了,但我仔细观看仙人的面色,却仍旧红的像猴屁股一般。我拿那根毛草在仙人脸上来回的轻拂,在仙人的鼻孔里也搅了几搅,但仙人的表情却毫无变化,肉身也纹丝不动,甚至连一点身体细微的条件反射也觉察不到,这样看来,仙人的灵魂却是已经不再了,我肯定的点点头,倒身躺在仙人身旁碧绿的草地上,闭上眼睛,让早晨温暖祥和的阳光,照在我的脸上,撒在我的身上。r
这清晨的阳光,在给人温暖和祥和的同时,也赐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力,我脑袋里开始天马行空一般的编造着万种可能,猜测着那妇人孩子和仙人的关系。有一种自己猜测的可能,已经让自己相信。从仙人悲伤的眼泪之中,我判断那妇人和孩子,或是仙人早前的妻子,而那孩子,定也是仙人的种!r
我坐起来看看仙人,看到他没有的灵魂的身体就像一堆廉价的硅胶一般堆在那里,没有虚荣,没有做作,没有欢喜,没有忧愁,不懂幽默,不懂风情,不知廉耻,不明事理!......r
难道这便是除却了灵魂的我们的肉身吗!俨然只是一副臭皮囊罢了,无论这皮囊是胖是瘦,是高是矮,是美丽还是丑陋。这除却了灵魂的身体,和那些硅胶做的充气娃娃,又有什么区别。r
这让我想起了佛经《法句譬喻经》中记载的这样一个故事。佛陀释迦牟尼弘法至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一天,住所外的大树下有因位比丘坐着讨论世间什么最苦。一人说天下之苦无过淫欲。一人说;世间之苦无过饥渴。一人说古世间之苦无过目真恚。一个说:天下之苦莫过掠怖。四人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没有结果。佛陀听见后开导他们说:汝等所论,不穷苦义。天下之苦,奠过有身。饥渴、寒、热、滇患、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失身着,众苦之本,患祸之器。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苦,生死不息,皆由身兴。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得泥桓(涅磐),此为最乐。 r
佛陀撇开苦的诸种表面现象,直指苦源人之身,认为人世间的种种罪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人生的忧虑烦恼,恐惧痛苦,生命的生死不息,轮回无休,都是因为人有身的缘故,有身才有种种欲望依附生起,才有因为欲望而起的争斗与痛苦。故而摆脱苦难的唯一途径,在于求寂灭。达到涅磐胜境。这里个佛院所揭示的涅架之乐的意义;不仅在子使人内心清静无碍。泊然无想,还在于使生命超脱于生死轮回之外。因而人们应该努力追求的寂灭不仅指消除思虑水使心灵寂然,还指消灭肉体,使身体荡然无存。这就是佛家所谓,灰身灭智;.捐形绝虑,“无身无智,身智永灭。”故此,佛家视身体为使人痛苦而不得解脱的臭皮囊,付之薪火而不足惜,以为这样便能超说生死轮回,永绝世间痛苦与烦恼。 r
但我现在看这臭皮囊,却全然无罪,若真有罪,便全是灵魂之罪,若身无灵魂,便不懂贪、嗔、痴。身体,或只是给了我们灵魂寄宿的一件皮囊而已,佛教所指苦源于人之身,我看也不全然正确,我们的身体固然有种种需求,但这身体,依我来看,只是命运给我们的一件“嫁衣”,而灵魂才是这嫁衣之中的身体!r
正在这个时候,仙人突了醒了过来,刚刚醒来后的仙人,接二连三的打了好几个喷嚏,使劲的搓揉着鼻头,问道:“我鼻头为何这般瘙痒。”r
我装作一副毫不知情的模样,反问道:“我怎么知道!”r
仙人摘了根地上的毛草,看看我,会意的笑了笑!r
注:好久没写了,感谢今天督促我继续写下去的妖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