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磊节假日到县城,不愿意主动和老同学联系,因为他来县城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查督促伟达的功课,问问他的学习情况,看看他已买的辅导资料是不是跟着上课的进度做了,二是多陪陪老母亲,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在没事的时候陪她说说话。r
听说李晓东和汪能武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在五月初明磊就分别给两个老同学打了电话,了解两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两人说孩子的成绩还可以。r
到了六月六号,明磊又打电话问两人。李晓东说儿子李骥很轻松,照常吃照常睡;汪能武说女儿汪雯雯感冒了,吃药后看书打瞌睡,晚上还睡不着,吃不下饭,心理压力大,明磊劝他要减轻孩子的高考压力,尽量让雯雯在这两天吃好睡好。r
六月八号傍晚,明磊打电话问两个孩子考得怎么样,李晓东说李骥能正常发挥,考过之后他自己的感觉还可以,汪能武说雯雯的数学课考砸了,而后影响了后面考的两科,他说这话时有气无力,带着哭腔,明磊劝他不要难过,告诉他,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帮助雯雯度过这一关,这个时候雯雯是最痛苦最脆弱的,要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要告诉她既然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后悔和痛苦的,而且这个工作只能由父母来做。r
六月二十五号,高考分数公布,李骥分数超过一本,汪雯雯没有达到三本线。明磊向李晓东表示了祝贺,同时也打电话劝解汪能武,要他安慰好雯雯。r
七月二十几号,明磊约了陈志朋、王军,他特地没有约李晓东,他告诉陈志朋王军,要将汪能武约出来,几个老同学谈一谈,帮能武排解排解心中的烦闷。他们两人说也有这个想法。r
明磊打电话给能武,说遇上了王军陈志朋,找他有事,能武还在电话中迟疑,明磊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必须出来,他们三个人就在离他家最近的十字路口等他。r
不一会儿,能武来了,问什么事,明磊说到前面的小饭馆再说。明磊发现,能武黑多了,瘦多了,那眼光灰蒙蒙的。r
到了地方,能武问有什么事,明磊说:“没有事,我们就是想约你出来吃个饭,你天天在家里闷着可别闷出病来,有什么痛苦和困难,跟老同学诉说诉说,心里会好受一些的。雯雯现在怎么样了?”r
“唉,总算过了这一关了。考过后,几天不吃不喝,不是蒙头睡觉,就是靠在床上发呆流泪,我和她妈妈留一个人专门在家里陪着她,我们都安慰她,说她已经尽力了,说不定考分出来会给大家一个惊喜呢。见我们一个星期都这样陪着她,她开始吃喝,还说她不会做傻事的,你们该上班的上班,该有事的有事。考分出来后,又是几天折腾,不过那比前一次好多了,现在雯雯的心态平和多了。”r
“那就好,那就好。有这么好的成绩,考失误了,能过了这一关不容易。”三个人都说。r
“雯雯打算复读吗?”王军问。r
“开始她不愿意,她认为她有这样的成绩,却连个三本也考不上,复读也是白费劲。再说复读多丢人。我们就劝她,你是因为生病才没有发挥好,不复读再高考,你就不想争口气。连劝带激,一个星期前,她答应复读。”能武说。r
“复读的事找好了吗?插班还是进复读班?”陈志朋问。r
“进复读班。我跟雯雯高三的班主任打听了一下是插班好还是进复读班好,他说各有利弊:插到新生班读书,班级人数少,一般在七十人左右,这是利,弊就是要按部就班地将高三的新课上一遍,这对于成绩还好的复读生来说,就浪费了时间;到复读班去,利是不上新课,直接进入迎考复习,节省了许多时间,弊是班容量太大,每个班都有一百多人,提问检查督促会少一些。她要上复读班。雯雯觉得和新生在一起,抬不起头来,进复读班大家黄鳝泥鳅一样长,没有自卑感;雯雯想换个学习环境,到潜江二中复读班去复读,我没有同意,二中是普通高中,师资等方面的条件没有办法和潜江中学比,我找了雯雯高三的班主任,请他做做雯雯的工作,正好他下学年任复读班文科一个班的班主任,他问雯雯愿不愿到他的班复读,雯雯点头同意了。这个事总算有了个着落。哎呀,烦哪!”r
“有了眉目就好,不过我听说复读班人数太多,有的老师带好几个班,一年下来,认学生还认不过来呢,怎么能谈得上提问检查关心,我说,等开课之后,你要将这个班的授课老师请到一起聚一聚,认识一下,联络联络感情,请他们多多关心。”陈志朋说。r
“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愿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能武说。r
“这一年里,你们夫妻俩要放下高考包袱,才能真正减轻孩子的高考压力,雯雯只有感受不到考试的巨大压力,才能发挥好,这个孩子今年不是知识不扎实基础不牢靠才失利的,而是因为心理负担才失误的,这个教训我也要引以为戒。”明磊说。r
酒菜上桌了,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四个人一醉方休。r
今年春节之后来上学,******就说今年是潜江中学建校一百周年,学校准备举办百年校庆,校庆日是十月二十八号。r
九月一号一开学,******说为了百年校庆,学校决定组建一个中学生百人鼓乐队,队员全部从高二男生中选拔,要求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培训,尤其是有一定音乐基础或在小学初中阶段参加过鼓乐培训的同学,一定要报名。r
三号下午放学,******找了伟达,问他怎么没有报名参加鼓乐队培训,伟达低着头不吱声,******问他是不是不愿参加,伟达摇头,******问那是为什么,伟达说我要问一问父母,******明白了,说我来打电话跟你父亲讲。r
明磊刚端上饭碗准备吃晚饭,******打电话来了,一见******的号码,明磊吓了一跳,莫不是伟达在学校出了什么麻烦:“******您好!伟达在学校闯了什么祸了吗?”r
“没有,我跟你商量一个事情。为了百年校庆,学校决定组建百人鼓乐队,队员全部从高二男生中选拔。张伟达没有报名,但他的条件比较好:身高一米七以上、面貌清秀、做事专注投入,还有我问过音乐老师,张伟达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我动员他参加,他说要问问你,我就跟你商量让他参加鼓乐队培训的事,你看让他参加行吗?”r
“他行吗?如果您觉得可以,就让他参加。您看您多客气,您直接让他去不就行了嘛!还打电话给我。伟达在学校,还请您多多关照。”r
等到伟达打电话回来说这件事的时候,明磊说:“知道了,******打电话来了,你在规定的时间内要认真地参加培训,其余的时间要将精力集中在功课上,读好书是你的主要任务。”r
伟达不断地哼着答应。r
四号放学铃响过之后,******通知参加鼓乐培训的同学到会议室开会。会上团委书记说了组建鼓乐队的意义和作用,还说这次培训人数共138人,正式队员只有100人,将有38人被淘汰,请大家刻苦训练。之后是学校的音乐老师和请来的培训老师根据同学们的身体条件对大家进行分组,有大鼓、小鼓、大鑔、小鑔、小号、指挥六个组,伟达被分在大鼓组,听老师说大鼓组有培训队员十七人,正式队员十二人,这就意味着经过培训将有五个人被淘汰,r
分组之后,培训老师安排了培训的日程和时间。日程是:九月五号到九月二十号,集中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鼓点曲谱,九月二十一号到十月十号分组进行乐器练习,其中十月一二号休息,十一号确定正式队员,十二号到二十六号合成训练;具体时间是:每周一到周六,下午放学后培训一个小时,每周日下午两点到四点。r
从五号开始集中学习基本的乐理知识和鼓点曲谱,鼓点曲谱主要练习《少先队鼓号队总谱》当中的开场曲、进行曲、检阅曲、迎宾曲,还认真地学唱了潜江中学校歌《理想在这里插上翅膀》,虽然这首歌在伟达进入潜江中学不久就在音乐课上学唱了,但这次的要求很严格,必须唱得字正腔圆、充满深情、自豪快乐。r
一个星期之后,大家就觉得空对空的学习太枯燥了,要进行乐器练习。大家和培训的老师们磨,老师们只好和学校领导汇报,乐器分组发放到各人的手中。r
大鼓的四个鼓脚站立在课桌之上,鲜红的鼓腰,乳白色的金属鼓面,鼓厚约30厘米,鼓面直径约60厘米。伟达摸着,冰凉光滑,很舒服,他用拇指和中指绷弹鼓面,“咚咚”作响。培训老师要求大家背起大鼓,两条白色的背带背在肩上,背带在胸前平行,在背后交叉,鼓腰抵在腹部,大鼓稳当当的,大鼓很轻,约有五六斤,约30厘米长的鼓槌,一端用红绸布包裹着。而后老师教大家击鼓的方法和技巧,演奏时右手握槌击鼓,左手握住鼓腰左侧的拉手以保持鼓的稳定,还有什么演奏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用斜线击鼓法,演奏八分音符用垂直击鼓法等等。r
从乐器发下去开始,培训就调整为分组练习。练习是枯燥而累人的,中途有人退出,但伟达他们班一个也没有退出,因为在培训之前******就要求过,为百年校庆出点力流点汗理所应当,因为吃不了苦而中途退出或练习不刻苦而遭淘汰,会让人家笑话的,******要求大家都争一口气。r
十一号正式队员名单公布,伟达入选。之后是更辛苦的合成练习,主要演奏迎宾曲和潜江中学校歌《理想在这里插上翅膀》,练得伟达右手有时想举过头顶都困难。r
在整个培训期间,爸爸多次打电话要他千万不能荒废了学习,双休日来了,更是絮絮叨叨地要他看书。培训后期,深夜,尽管伟达右臂酸痛,有时拿笔都有麻烦,但他仍坚持做题目,不敢有一点懈怠。他感觉在培训上争了一口气,在学习上也不能丢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