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天气已经相当冷了。星期五下午明华刚到,正用嘴对着两手呼气来暖和冰冷的双手,朱美丽来了,明华连忙让座泡茶,美丽问老太太,明华说老太太怕冷在床上猫着呢。闲谈了一会儿,美丽想说什么,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明华看出来了,就问是不是小虎这一段时间有什么不正常的表现,美丽说:“从你找他谈心之后,他变化不小,现在他上网的次数很少了。有一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r
“你跟我还神秘兮兮的,真是!”r
美丽压低了声音说:“一开始我家小虎说看见你们家伟达和一个女孩子一道,我骂他瞎说,上个星期天上午十点左右,我自己看见伟达和一个女孩子一道,说说笑笑,从百货大楼往我们租房这边走。”r
明华“腾”地脑袋就变大了,她一句话也没有说,脸色涨得通红。r
见明华这样了,美丽忙解释:“孩子可能在谈学习,你也不要太着急。再说我知道了这个事怎么能不跟你说呢?我有这方面的教训,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可要不了几天。”r
“谢谢你把这件事告诉我……”r
“哎哟,美丽也来了,你们在嘀咕什么呢?”高红人没有进门声音已经登堂入室了,和她一道来的还有王彬彬。然后是她们天南地北油盐酱醋地闲谈,明华很少答话,高红问怎么了,明华推说是身体不舒服。r
她们走了之后,明华躺在床上,想着美丽的话:伟达谈恋爱了?不可能。那个女孩子缠着他?有可能。星期天是不到杨老师那儿补课吗?谎说去补课而实际上去和女孩子闲逛?不会啊,伟达是个听话的孩子,不过也说不定,美丽说得也对,“孩子学好不容易,学坏可要不了几天”,越想明华的脑袋越大。r
她和明磊通了电话,说了这些情况。明磊说先不要急,他打电话问问******和杨老师,了解伟达是不是正常上课和补课。不一会儿,明磊回电话说两个老师说伟达上课和补课都正常,杨老师还说最近伟达有进步。r
明华糊涂了:这是怎么了呢?美丽母子亲眼见到伟达多次和女孩子在一起,两个老师又说伟达正常上课补课。r
明华决定利用明天后天去跟踪一下伟达,看他究竟在做什么,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明磊,明磊也赞成。r
星期六一天正常,伟达按时上学回家,是独自一人。星期天上午七点伟达一个人正常出门。实际上明华也不知道伟达的补课地点在哪儿,她跟在伟达后面约一百米。经过人多的地方,她和伟达的距离就近一些,进入一些小巷子,她和伟达的距离就远一些,终于,伟达进了一栋破旧的楼房,估计那就是他补课的地方了。她的跟踪并不高明,好在伟达只往前走未向后看,伟达并没有发现她。r
过了无聊的两个小时,过了难捱的两个小时,那栋房子里有许多和伟达一般大小的孩子出来了,明华一看手机,九点半了,原来这堂补课结束了。明华赶紧往回走,找了一条小巷子,叉了进去,等伟达走过之后再跟在他后面。她眼睛盯着小巷口,搜寻着伟达的身影。在这之前她考虑好了,万一伟达发现了她,她就以到这个地方找一个熟人为借口来搪塞伟达。r
伟达从小巷口过去了,并没有发现她。而她搜寻到了伟达的身影,伟达果然和一个女孩子一道,在指手画脚,谈得投机。她觉得胸闷,她的心脏咚咚咚地跳得厉害,她觉得头很重,脚很重,而整个身子却轻飘飘的。但她还坚持着跟在儿子的后面不即不离。那个女孩子和伟达走过了百货大楼,又同行了一段路,就叉进了一条小巷。r
回到家,明华把刚刚看到的一一告诉了明磊,夫妻俩商量着对这件事该怎么办。明华气恨恨的要揍伟达一顿,问他羞不羞。明磊认为:伟达可能在和那个女孩子谈学习方面的事;即使伟达和女孩子有那么一点意思,也应该跟他讲明厉害,让他迷途知返,今后集中精力学习。应该心平气和地和他谈。r
他们到了伟达的房里,明华问:“伟达,补课回来和你一道的那个女孩子是不是你们班同学?”r
“是啊,你怎么知道?”伟达警觉地问。r
“你们下课回来时,我看见了。你们指手画脚谈什么呢?”r
“你认为我们该谈什么?”伟达涨红了脸,不满的问,接着他又不满地说:“告诉你们,她是我们班的数学课代表,她叫王菲菲,理科成绩很好。杨老师指定她做数学兴趣小组的组长,她有几个帮扶对象,其中之一就是我,我这次数学考得不好,杨老师让她多多帮助我。我最近问了她不少题目,她也跟我讲了不少学习心得。”r
“哦,那好那好!”r
“我知道,你们以为我们的关系不正常,或者说不正当。人家王菲菲的真心帮助,却让你们当做了驴肝肺。你们不信可以去问一问杨老师。”说着伟达呜呜地哭了。r
哦,原来是虚惊一场!谢天谢地,夫妻俩心中的石头都落了地。r
“伟达,你觉得委屈,我可以理解。但我们也是为你好,怕你年纪小,分不清好坏,怕你耽误了学习……”r
“你们为我好,你们为了我的学习好,我知道了。你们出去吧,我要做作业了。”伟达打断了父亲的话,噘着嘴将父母推出了房间。r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明华刚上完一堂课,手机响了,是高红打的,说老太太跌倒了,跌得很重,可能右腿骨折了,让她和明磊快来。r
明华一听,吓得魂魄都不附体,步子都挪不动,还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其他老师找来了明磊,明磊跟校长说了一下,迅速联系了一辆出租车,从家里拿了五千块钱,火烧火燎地往县城赶。在车上,夫妻俩打了高红的电话,问老太太的情况,高红说是晾晒伟达的衣服跌倒的,具体情况不十分清楚,跌倒的时候她和朱美丽她们还没有来,是邻居发现后将老太太抬回去的,以后邻居又找到了她们。r
明磊联系了老同学王军,讲明了情况,让他能不能立即到潜江县人民医院找找关系,给老太太看看,如果需要手术就立即手术,老太太年纪太大,经不起折腾。王军满口答应,说立即就去,还说他现在正教外科主任范主任的儿子,他会在医院大门口等明磊他们的。r
明磊夫妻俩赶到了所租的房子,许多人围着老太太,老太太在痛苦地呻吟着,明磊夫妻俩来不及言谢,就央求大家七手八脚把老太太抬上了车,赶往医院。r
有王军在,一路绿灯,检查结果是右腿骨折,需要手术。r
老太太痛得不断地哼着,明磊夫妻俩不停地安慰着老人,高红她们几个也赶到了医院,焦急地看着老太太,只能干搓手而不能帮上一点忙。过了一段时间,胡大妈跟明华说她得回去烧中饭了,老太太停止了呻吟,问明华:“什么时间了?”明华说:“快十一点了。”“那你还不快点回去烧中午饭,哎哟……一会儿伟达回来看不到我,会急死的,哎哟……你们俩在这里也没有用处,明华回去,让明磊留在医院。哎哟……不要跟伟达说我的腿断了,孩子会吓坏的,让他安心学习,不要到医院里来。”高红她们都说让伟达去她们家吃中饭,让明华在这里陪老人家,老太太边哼边摇头,说:“那孩子爱吃的东西只有我和明华知道,不对口味的菜他不吃。哎哟……别饿着孩子,他下午还有好几节课呢。哎哟……”高红她们几个人听她这么一说,就不再说什么了。老太太又催了几次,明华才回去烧饭。r
十二点半,明华和伟达一起到了医院,老太太一见到伟达,就沉下脸问明华为什么要跟伟达讲,不等明华回答,老太太见伟达泪流满面,就咧着嘴肌肉僵硬地笑着说:“好孙子,奶奶的伤没什么,过两天就会好的,你以后不要到医院里来,那样会耽误念书的。这两天我不在家,你要安心学习,不然我住院会不安心的。哎哟……”“奶奶,我下午不去上学了,我陪你做手术,你做完手术我再去上学。”“哎哟……不行,你现在就回去,睡一觉,下午按时上学,做手术有你爸妈在这里就可以了。”“不嘛,我要在这里陪你。”伟达哀求着。明磊也央求着:“妈,就让伟达在这里陪你做完手术吧。”老太太又痛又气。不断地喘着粗气,而后说:“伟达要不去上学,我就不做手术。哎哟……你们想气死我啊。”在老太太的一再催促下,伟达离开了医院。r
下午范主任亲自主刀,手术顺利。r
老太太睁开双眼,看见伟达正看着她,她想我怎么睡着了,伟达的饭还没有烧呢?她想去做饭,才发现自己躺在床上,盖的不是自己大红被面的厚被而是白被,而且明磊明华都在身边,她马上想起来这是在医院,自己还做了手术。这时她才感觉到了右腿钻心的疼痛。“奶奶,你醒了,我在这里陪了你一个多小时了。”伟达边擦去两腮边的泪水边笑着说。“醒了,奶奶命大,死不了。哎哟……我还要陪你读完高中,我还要送你上大学呢,我怎么能死呢。哎哟……我不是让你不要到医院里来吗,你怎么又来了?你快去上学吧,不要缺课。”明华走过来劝儿子:“奶奶苏醒过来了,这里有我和你爸,你去上学吧,你抽时间再过来看奶奶,再不走你就要迟到了。”老太太又催促又哄,伟达才去上晚自习。r
约莫过了一个小时,老太太就问什么时间了,过了一会儿她又问,明磊说离天亮还早呢。老太太说:“我不是问天亮,下自习之前,你们俩要回去一个人陪孩子,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不行,别吓着他。我这里有一个人陪着就行了。深更半夜的,千万不要让伟达再来了。”r
明磊说今晚是手术后的第一夜,两人都在这里陪护,他要明华托王彬彬她们照顾伟达一个晚上。老太太说不行,他们两人回去一个陪伟达,口气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最后明华只好回去陪伟达。r
第二天上午陪读的老乡胡大妈等人,所租房子的左右邻居,都来看望了老太太。十点左右,王军等十几个明磊的老同学来看望老太太,老太太对王军左谢右谢。王军说:“我和明磊是同学,我就跟你儿子一样,应该的。老人家,手术很好,躺几天就会好的。你是模范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来带孙子,了不起,我们同学都羡慕明磊。您老人家为带伟达跌伤了,伟达考上了大学,将来会好好孝敬您的,他会带您去享福。”老太太答道:“谢谢你,带孙子是我应该做的,这孩子听话,学习也用功,是个好孩子。你看我这一跌倒,影响了他的学习。”王军他们告辞:“您老安心休养,我们还有些事情先走了,明后天我再来看您。”老太太和明磊明华忙说:“不用不用,你们都忙。”r
明磊明华都向校长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夫妻俩穿梭于出租房和医院之间。伟达每天上晚自习前到医院来一趟,虽然每次老太太都说明天不要来了,但伟达一来,老太太脸上堆着笑,拉着孙子的手问这问那,仿佛伤势好了一半。r
这样住了四天,老太太要出院。明磊夫妻俩说你的伤还没有好怎么能出院,老太太说我住院耽误你们工作不说,特别是影响了伟达的学习。夫妻俩好劝歹劝,老太太坚持要出院,明磊没有办法,只好教着伟达来阻止:“奶奶,你住在医院里,腿会一天天地好起来,我念书就安心了;你回到家里,腿好得慢,反而真的影响我的学习。所以我要您住在医院里。”r
听孙子这么一说,老太太不再要出院了,一直安安生生地住到伤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