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我的完美坏女友全文阅读 > 第12章 奶奶去世1

第12章 奶奶去世1


我们读书,学习知识,最原始的目的,是为了更便捷,更快速的从先人那里汲取人生的精华和生存的技能。在先人们祖祖辈辈生命探寻血汗付出而换来的经验与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我们带着上辈传承来的血脉,将路走的更远,将山爬的更高。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无可推卸。

学习是为了我们少走弯路,尽快的成才。知识之于人,好比肥料之于植物,肥料越丰盈植物越能茁壮成长。但学习和知识又不仅局限于学校,社会和人生本身就是一本巨大无比,永远读不完的书。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没有读过几本书而依然能够成功的人。

在落后的农村,孩子们唯一能够放飞梦想的地方就在学校。学校承载了太多的梦,被压的破烂不堪。这就好比当虔诚或不虔诚的人跪地祈求上帝时,烦嚣的琐事让上帝崩溃,于是真主在世人面前显现的不是很灵验。当神不能像保姆一样将每一个孩子照顾到位时,我们只能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神是万能的,他赐给了我们父母,我们的父母像两个天使一样呵护着我们幼小的身躯和脆弱的心灵,渐渐的长大。但任凡是不幸运的,他的两个天使在他还没有长大就早早离开了他;而任凡又是幸运的,他性命相伴的奶奶不就是一个慈祥而万能的天使么。只是这个天使现在生病了,她在回到真主身边之前还有一段路程要走,这一段路程充满坎坷。

说老人吃完年糕含泪躺下之后,默默的睡着了。王桂花取出装在袋子里的薄毯子盖到老人身上,自己拨了一个香蕉吃。

王桂花叹口气,自言自语道:“没个善良儿女,晚年凄凉啊。都说没有养爷的孙子,要我看却不全对,凡凡就挺懂事的,对老人也挺孝顺,比起那个白眼狼不知强了多少倍。”

不知阳光有何等魅力,见了他的人总会对生命产生无限留恋,或许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太阳的伟大杰作,看到了太阳就像看到了生命的本源。但与之相反的,是黑暗。没有太阳是黑暗,闭上眼睛也是黑暗。在黑暗里,人的心里开始消极,惨淡,恐惧,甚至厌烦生命。这时候的老人并没有睡着,她的脑海里从想念的父母到已逝的丈夫,从已逝的丈夫到已逝的儿子。如果说微笑可以感染和传递,那死亡也具有同样的能力。这时候的老人对死亡有一种如归的幸福感。

在人们潜意识的驱使下,身体会开始接近我们的意识。

天慢慢黑了,时间却过的漫长,像一颗没有完全融化而被拉开的糖,渐渐变细变长趋向远方。如果说时间过的长了,那么它会缩短我们的寿命;如果说时间过的短了,那么它会让我们活的更长久。这个事实可以证明,如果我们活的开心了,我们会永远年轻,如果我们活的压抑了,我们便会更早的苍老。

时间在老人心里不断的蔓延,从一端驶向另一端,拖着老人疲惫的身子。

这****,老人没有再起床,微弱的呼吸,淡定的睡去。

医院里忙碌了起来,大夫换了人,老人换了病房。

三天以后,老人才慢慢醒过来。

老人醒过来之前,大夫狠狠骂了任凡一顿。大夫说,老人年龄大了,脾胃本身不好,加上长时间没有稳量进食,无论如何是不应该一次吃太多东西的,何况这种黏度过大难以消化的食物。

任静多嘴,问,吃饭怎么还能吃出病来?

大夫瞪了任静一眼。

王桂花拉了任静一下,意思任静多嘴。

大夫压压火气,掏出自己的医疗知识,说,一次吃太多东西会促使血液大量涌入胃里,增加心脏负担,并且使其它地方血液供应量不足,而降低抵抗力,加上老人本身心脏功能不好,不生病才怪呢。不过还好,这次老人能醒过来,算是幸运。

几个人出了医生办公室。王桂花问任凡:“钱花光了?”

任凡点点头。

王桂花叹口气,说:“世事难料,看开点。还好你奶没什么问题。你说怎么就会出了这事呢!”

任凡自责道:“是我不对,我不应该给我奶吃年糕的。”眼里含满泪花。

“这不能怪你。”任静安慰任凡道。

“早知道,让她少吃两口。”

“好了凡凡,不说了。”任家玲转过头对王桂花说道,“嫂子,要不你跟静静先回吧,害的你忙了这些天,劳心了。”

“这有什么,只要老人没事我再劳累一点也无所谓。”王桂花眼泡浮肿,蔫蔫一笑,说。

任家玲无奈的叹了口气,说:“本来今天已经回家了,却——”

“好了。那我跟静静先回,顺便再筹点钱给你送来。”王桂花顿了顿,说,“看来还需要再住一段时间院了。”

老人这次生病有些突然,却也必然。人老了,身体就像磨损的机器,保不齐哪儿出点问题。城里人好在隔三差五去医院保养保养,像是机器打打黄油紧紧螺丝换换轮胎,农村人却没有这样的习惯。如果说习惯是养成的,那是一定要用钱去养的。穷人之所以没有这样的习惯,实在是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养这值钱的东西。于是,在穷人身上,一旦出现问题,就不再是维修的问题,而只能报废了。

任凡是很不容易才从纠结中挣脱出来,而决定去专心上学的。但老天爷似乎不肯让他这样轻松的过活,非要折磨到他心力交瘁。如果说人世间真的存在命运的话,我们又何须这般努力而最终一无所有呢?

贫穷使我们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爱心温暖和责任又逼使我们勇敢的活下去。在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路途里面,我们背着时间的年轮,迈着沉重的步伐,将日子一天一天过下去。在灾难痛苦面前,泪水已经算不得什么了。还好,任凡很少流泪。在任凡心里,钱算得了什么?奶奶才是最重要的。尽管他很渴望上学,但为了奶奶他宁愿一辈子陪着呆在农村,为奶奶养老送终。他这样想着,他也决定这样做。只是挪用了上学的钱给奶奶看病,自己又不再去上学,教育局或者银行会不会来催自己还款,任凡心里有些吃不准。

任凡闭了闭眼,咬咬牙,狠了一下心,告诉自己道:“管他呢,要钱没有,要命一条,大不了把我抓走。”

老人已经醒来,身子却很虚弱,躺在病床上嘴巴一张一合,似在说什么。

任家玲伏在老人耳旁问道:“妈,你需要什么?”

老人有气无力,模糊中叫着“凡凡。”

任家玲说:“妈,凡凡送静静和我桂花嫂子去了。我桂花嫂子说要回家准备一些钱——”任家玲觉得话说多了,忙住嘴。

老人似乎没有听到任家玲说话,接着喊叫任凡的名字。

任家玲急了,说:“妈,你等会儿,我给你去找凡凡。”说完转身跑出病房。

任家玲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急什么,她隐约中感到老人似乎要交代后事,但她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夫都说了,老人现在没事了,何况,老人即便要交代后事也一定是和她谈,要她照管凡凡,不会对自己什么都未说而喊凡凡来。任家玲慌慌张张,从楼上往下闯,迎面撞到一个人身上。

这人抱住任家玲,慌忙问道:“玲玲,怎么了?”

任家玲正欲挣脱那人,听声音熟悉,抬头一看,见是自己丈夫。话还未说,先哭了起来。任家玲的丈夫急了,忙问:“咋啦,是你妈不在啦?”

任家玲一听,停住哭泣,斥道:“胡说什么,你妈才不在呢。”

“……呃……”任家玲的丈夫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为人老实,不善言谈,被妻子顶撞,一时无语。

“我妈找凡凡呢,你见凡凡了没?”

“在医院门口和静静她妈说话呢。”

“那还不赶紧走。”任家玲拉着丈夫向楼下跑去。

任家玲边跑边问:“你说我妈是不是要交代后事?”

“不知道。”

“你知道什么?一天就知道吃。”任家玲对丈夫的回答很不满意,发火道。

“哦。”口讷的农村人总不喜欢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去。那是因为他的****简单,他的需求也便简单,这时候的他或者他们不需要也没有太多的词汇量,一个简单的“呃”“嗯”就是他们内心世界的全部。

任家玲嘴上骂着丈夫,脚下却一点不慢。两个人直出了住院大楼,往医院门口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