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都市言情 > 我的完美坏女友全文阅读 > 第11章 年糕2

第11章 年糕2


“妈,奶,我们回来了。”任静乐呵呵的说,“凡凡的助学贷款拿到手了。”

“是不?!”王桂花和老人异口同声问道。

“呵呵,这还要感谢我勇叔呢。要不然,也不能早早拿到。”任凡说着,忙掏出买回的吃食,分别递给老人和王桂花,“奶,这是你平常最爱吃的年糕,婶,这有香蕉。”

“还有玉米棒子,一人一个。”任静从自己拎着的袋子中掏出买来的玉米。

王桂花接过任凡的香蕉又送到老人面前,说:“婶,您吃。水果富含维生素,对身体有好处。”

老人伸手谢绝道:“你吃吧,你吃吧。我这每天打的点滴,医生说比吃一汽车水果含的维生素都多。”

王桂花收回胳膊,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自从住了医院,老人的胃口一直不好,不知是打点滴体内营养过剩还是太久不运动,造成消化****。每到吃饭,一两口便可以打发了。倒是任凡越吃越多,馒头从起初的五个到十五个,简直就像开玩笑。奶奶不吃的全进了他的肚子。

起初,因为奶奶的病,任凡担心钱,舍不得吃饭花钱,后来同样是因为病,任凡重视起了吃饭。那是住院的第三天,任家玲为老人打水去的时候,看见任凡正在一旁偷偷的啃馒头,情景甚是凄凉,心头一阵阵酸。任家玲并没有打扰任凡,她不想看孩子尴尬。

等任凡回了病房,任家玲问:“你饭吃了没?”

任凡说:“吃了。”

任家玲问:“吃了什么?”

任凡说:“吃了一份炒面,到水房喝了两口开水。”

“那就好。”任家玲接着问道:“凡凡,你说你跟你奶每天都买菜买肉,自己做饭吃,一年能花三千块钱不?”

任凡想了想,说:“肯定花不了,咱家不用买粮食,夏天也不用买菜,自家种的都吃不完,还可以送给邻家吃。”

“那你觉得这钱是让人吃到肚子里面好呢,还是每天营养****干活也没劲,挣钱也挣不多,最后落下病花到医院好呢?”

任凡嘴唇动了动,说:“姑,我知道了。”

老人拿起年糕,枯黄的脸灿烂开了花,眼里含满泪水。老人说:“小时候,新中国刚解放,家里穷,一年到头吃不到好东西。家里好几个孩子都喜欢吃肉,唯独我喜欢吃这年糕。一年中,我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过年和过生日那两天,我不要肉吃也不要新衣服穿,我只要一块年糕。到了那两天,家里再紧,我父亲都会从外面给我买回一块年糕来。我父亲是个农民,旧社会给地主家里做过长工,因为一些事被地主家打断了腿,后来种田就很吃力,日子一直很困难。在众兄妹里面,父亲最喜欢的只有我一个,因为我懂事,我对过年的要求不高,我最让父亲能够感受到他的辛苦没有白费。”

老人说着说着,泪花从皱着的眼角纹横着流开来。老人想起了她的父亲。

任凡忍着哽咽的嗓子,说:“好了奶奶,吃吧。”

老人回过神,将年糕递到任凡手里,用粗糙的左手心擦拭眼角的泪痕。任静从病床下的脸盆取出毛巾帮老人擦泪。

这一天,老人吃的特别多,几乎吃光了任凡买来的全部年糕。

任凡,任静,王桂花都开心的看着这个耄耋老人,像看着一个懂事的孩子一样。人老了,在孤独的心里,常常会想起孩提时候的事,那个时候,他们最快乐。那个时候,有一个完美的家,有父母疼爱着,有伙伴们陪伴着,在出生的地方玩着熟悉的泥土,看着身边的树木和自己一起长大。但老了,一切都远去了,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不再存在,或许这时候的死亡是另一种美好生活的开始,因为曾经的一切人和事,都在那边等着,都在那遥远的天边,等着。

如果说生是一个开始,那么死就是另外一个开始。当老人们接近死的边缘的时候,他们看到的是童年的回忆,是父母亲那一张模糊的脸。他们对父母的思念,思念了一辈子。

老人吃完年糕心情抑郁,倒**上睡去了。任凡将老人的头在枕头上放好,弯腰附到老人耳朵旁低声说:“奶奶,我下午再去给你多买一些年糕回来,好吧!”

老人似说没说的点了点头。

王桂花小声对任凡任静说:“你们两个去外面玩吧,别打扰你奶奶休息。后天就出院了,是该养足了精神。”

“也不知道我姑把家里收拾的怎么样了?真不想让我奶住到我姑家里去。”任凡随意问了问。

“你要出远门上学,你奶现在下炕又不容易,你还准备让你奶自己做饭吃啊?住咱家里,我也能帮衬着点,但不能随时守在旁边啊,你说老人要喝个热水上个厕所什么的多不方便?要是秀娥通情达理,这也好办,你看你奶奶住了一月院,人家来看一次了没有?”

“要不,我不去上这个学了,我自己照顾我奶。”

“傻娃呀,你怎么又说这样的话。你奶奶辛苦一辈子就是为了你能够有出息,你想让她白白辛苦这一生?”

任凡叹了口气。

“行了,出去转转。来一次县城不容易,有机会也看看城里人的生活,或许你就不愿意在咱那个穷农村待,而愿意去好好读书了。”

“婶,我不是那样的人。”

“婶知道,婶知道。婶只是想让你把这个书念下去。”

“我们出去吧。”任静拉着任凡胳膊。

“记得把钱存起来,别把学费弄丢了。”

人的身体和人的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出现什么样刻骨铭心的想法在他身上就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就好比梦。梦只做一两次,并不是殷切的需求,它永远都只是一个梦,而梦做久了,它便会闯进现实,成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