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我的河山·人物:抗日正面战场全纪实全文阅读 > 第1章 序一

第1章 序一


  中华卫士,碧血千秋

  胡适先生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后来又有人说,历史是由胜利者撰写的。两种说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说历史不可信,对所谓历史的真实性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历史是什么?科学地说,铁板钉钉,它是对以往真实发生过的事的忠实记录。但由于编写者身份和背景的不同,这“真实发生过的事”,有被隐瞒、歪曲、夸张、缩小、各取所需的可能,因而在不同程度上背离了真相。

  然而,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经不起比历史更伟大的“时间”的检验。他曾经是目空一切、唯我独尊的胜利者,可以按照自身的利益歪曲和篡改历史;但世上没有永远的胜利者,当他一旦退出历史舞台,“时间”会不留情面地检验他所编纂的历史,让历史恢复真相。至于任人打扮一说,就要看那个“人”是何种角色了,是迎合某种统治力量为之涂脂抹粉的人呢,还是能像“在齐太师简,在晋董狐笔”的那种不计个人生死安危、秉笔直书的人。因而,我们面对历史必须慎之又慎,切忌盲目地相信;但与此同时必须对历史心存敬畏,相信经过时间汰洗、人心检验的历史是可信的。其实,历史就是天意,是人类精神的永恒积淀,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鉴定它的真伪,规范它的航程。所以,任何权力如果对历史完全持一种虚无主义的态度,那它就会无法无天,一意孤行,丝毫不理睬历史的惩罚,直至覆亡。

  只有在弄清楚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点之后,实事求是地评价伟大的抗日战争才有可能。

  在我的高中和大学年代,我们被告知的抗日战争历史是一种说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时代在逐渐恢复真相。由国防大学首先推出的正面战场一说,让人耳目一新,开始对那段有关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有了新的认知。而如何梳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惨烈异常、感天动地的伟大进程,如何再现当年国军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所做出的壮烈牺牲,以及全国军民所忍受的苦难、抗争和奉献,则仍然需要有心人来搜集,来记录,来查证,来编撰,全面地评价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陈钦先生就是这样一位有心人,他致力于修复历史的事业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称颂。去年的一部历史著作《北洋大时代》成为畅销书,长期占据当当、亚马逊销售榜排名前列;今年又推出抗战史图书《我的河山》,我由衷地为这位后生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也由衷感谢他以如椽之笔、坚持数年完成了《我的河山》这样一部史诗般的作品。

  陈钦先生怀着刻骨铭心的敬意,和巨大的勇气与热忱,记录了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国军抗日战争全过程,对千万忠魂奉献了一瓣心香,借此安慰了那些长眠于地下的苦难灵魂,也让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尤其是让对70年前的事一无所知的“80后”、“90后”,能穿透岁月的迷雾,看到这段真实的历史,那是何等不易的一个壮举啊!

  日本侵华战争不但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也是一场极不公平的战争。日本军阀蓄谋已久,仗着装备精良、如狼似虎的优势兵力,悍然对热爱和平、装备落后、缺乏必要战争准备的中国发动了猖狂进攻。被迫应战的我国军队,不得不以血肉之躯与之作殊死战,真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牺牲之惨烈史无前例。然而,热爱祖国、同仇敌忾的国军奋起反击,在正面战场上浴血奋战,进行了长达八年的卫国战争,终于使大地重光,夺得了最后的胜利!这是无论怎样讴歌和赞美都不为过的。

  淞沪会战、四行仓库抗击战、血战台儿庄、武汉保卫战、万家岭大捷、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昆仑关大捷、远征军松山大捷、湘西大捷等可歌可泣的战役,是国军在全国民众的支援下,所进行的举世瞩目的战斗。无数英勇儿女为国捐躯,给敌寇以迎头痛击,彻底粉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叫嚣,死死拖住并杀伤了日寇的主要军力,为盟军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国军是以牺牲321万士兵、210位将军取得最后胜利的,书写了永垂史册、彪炳千秋的伟大史诗,气壮山河,争光日月!

  让我们永远记住赵登禹、佟麟阁、蔡炳炎、朱耀华、朱赤、高致嵩、萧山令、王铭章、戴安澜、许国璋、孙明瑾、柴意新等为国殉职的国军将领的名字,以及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空军和全军覆没的海军的卓越功勋;记住千百万无名英雄,包括远渡重洋、为援助中国抗战而来的美国无名志愿者的英魂。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像王耀武那样的常胜将军,以及李宗仁、张自忠、杜聿明将军的名字。没有这些抗日名将和无名英雄,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种样子。

  陈钦在纪录国军抗战时,不尚空谈,而是以各次战役的真实历程、敌我双方所提供的史料作证,以具体的数字验证了牺牲是何等惨烈,胜利的取得是何等不易,其可靠性经得起时间和事实的检验。

  陈钦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而是决不回避国军抗战过程中所遭遇的失败和耻辱。淞沪会战的估计不足,南京保卫战仓皇混乱的撤退,中条山的溃败,野人山的悲惨遭遇,军令的自相矛盾等等都有实事求是的记录。只有一个懂得沉痛总结失败教训的民族,才有望成为一个过而能改、知耻近乎勇的伟大民族。

  《我的河山》有严密的结构,会战篇完整记录了抗日战争中两军交战的全过程,让人几乎身临其境地目睹国军抵抗的战线是怎样由东到西、由北而南地后撤,以实现“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意图;目睹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国军怎样逐渐由弱变强、由被动退却到开始反攻的过程。烽火漫天、血腥遍野,千万忠魂、前仆后继,构成了这部悲壮交响曲的第一乐章。

  幕后篇和人物篇是对会战篇的摘要细化。着重点是背景介绍和重要事件的揭秘以及抗战人物的事迹,尤以对主要人物的褒贬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中最难能可贵的首推蒋介石、宋美龄以及友邦美国等备受争议的话题,作者能以事实说话,让受众自己以良知、识见和判断力去做出公正的评判,而不以一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体现了一位良史的勇气、使命感和求实精神。

  关于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我还有一事要说。在抗日战争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国民政府,如本书所述,咬紧牙关紧缩政府开支,舍得拿出仅次于军费的大量经费坚持办学,各级各类学校弦歌不辍,使中华民族子弟不致因战争而失去求学的机会,让中华文明、科技文化事业得以薪火相传,培养了包括李振道、杨振宁在内的一代大师和各色人才。

  关于宋美龄女士,读者只要读读本书自会有新的感受。她是一位和蒋介石先生同甘共苦、甘冒风险尽心尽力辅佐夫君的贤妻,一位首次在美国国会上发表演说的中国女性,为国军力争外援的准外交家。这位曾经的中国第一夫人,是无愧于她的祖国的。

  掩卷独坐,感慨万千。自我童年、少年时期以至今日的风云变幻,历历如在目前。最后谨借拙序,祈祷我的祖国能度尽劫波,兄弟释嫌,金瓯完整,世界和平,人类永不再战!

  是为序。

  沈泽宜

  2013年5月1日于中国·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