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忙把徐正扶起来,唐王很是为难的道,“老师,那依你看,谁当状元比较合适?”r
徐正精神一振,朗声道,“臣思前想后,这状元,还是由杨顶天来当比较合适。他文采斐然,虽然在大局观上略微有些欠缺,有些执着于儿女私情,可年轻人想这些东西是难免的。至于方云,此子文章虽然写的也不错,但于私德有愧,本事再大,终究是要成为国之蛀虫!当个榜眼,算是便宜他了。”r
徐正极是笃定的说道。r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精研了一辈子儒家经典的老人,在看人这方面,眼光可以说是相当毒辣的。r
寥寥几句,就将两人的性格特点完全点明了。r
“这,这是不是有些不妥?”唐王踟蹰着问道。r
他也听出了老人家一心为公,可吴梁写出了那么好的文章,仅仅是当个第三名的进士,未免是有些太屈才了。r
“父皇……”一道幽香,传进了御书房。r
进门的,正是唐王最宠爱的小公主,嫦娥。r
“吆,给父皇带什么东西来了,这么香?”唐王鼻端闻到一股异香,神情为之一畅。r
“父皇,这就是那日从天而降的佛米所熬成的白玉膏,我专门为父皇求来的,对身体很有好处?”嫦娥虽然生性冰冷,但在父母面前,尽显小女儿情怀。r
“嗯?在哪求来的?”r
嫦娥脸色红了一下,咬了半天嘴唇,才笑着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呢……”r
唐王更加惊奇,“到底是谁,竟然能从我的小公主口中得到这么高的评价?难道是李白那个浪荡子?”r
“不是李白,不过,却是和李白有点关系。”嫦娥隐隐觉得把吴梁人间佛的身份透露给父皇不是很厚道,所以只是模棱两可的说道。r
咣当!r
唐王手中的碗摔到了地上。r
和李白有点关系?那日吴梁离去之时唐王曾他住在哪里,吴梁答和李白是好友,现在就住在李家。r
“皇儿,你说的是不是吴梁?”唐王脸上浮现出几丝怪异之色,涩声问道。r
嫦娥随是女身,可他一直称呼为皇儿,大概也是心中有点遗憾,这么优秀的一位继承人,却偏偏是女儿身。r
“父皇也知道他?”嫦娥惊疑问道。r
唐王和徐正对视了一眼,忽然开口道,“皇儿,照你看来,这位吴梁是个什么样的人?说详细点,越详细越好。”r
嫦娥愣住了,见到唐王脸上罕见的严肃,不知怎么的她心中竟然泛起了几丝不妙的感觉,在心中斟酌许久,才缓缓说道。r
“我觉得,这位吴公子,确实是一个奇人,为人爽朗大气,品格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只不过,稍微有点年少多才的轻狂。还有,我隐隐感觉,这位吴公子,绝非池中之物。我大唐这座庙,怕是容不下他这尊佛。”r
嫦娥若有深意的说道。r
这些话,若是在徐正口中说出来的话,唐王估计要勃然大怒。什么叫做大唐这座庙,容不下他这尊佛?r
可在嫦娥口中说出来,那是没有半点问题的。r
唐王低着脑袋,细细将这句话品了好长一段时间,似乎是尝出了一些味道,许久,才挥挥手道,“既然如此,就按先生说的办吧。杨顶天状元,方云榜眼,吴梁进士,明日午时张榜,宣新科进士进殿。”r
唐王一句话,算是将这次科举的结果定了下来。r
若是让吴梁知道自己苦心谋划的这场状元秀被嫦娥搅黄的话,不知道会不会狠狠的将她在身下鞭挞一番?r
正午时分,明媚阳光下的金銮殿,沐浴在一片神圣的光芒之下,更添几分威严。r
新科进士面见唐王,参加最后一轮的殿试。r
说是殿试,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真正的名单,早在阅卷完成之后就已经定了下来。r
这个殿试的过程,主要是唐王最后一轮的把关,有时也会对名单做出一些调整。r
唐王的把关,主要是针对这些考生的风度,礼仪,以及相貌。r
文章写得好坏是内在的涵养,唐王把关,考核的是考生的外在。r
外在形象不佳,很可能会影响名次。r
不得不说这样的做确实是有失公允,但所有人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r
官员,代表的是大唐的脸面,长得太寒碜了可不行。r
站在龙形浮雕的台阶上,吴梁表示很郁闷。r
他心中着实是憋着一把火。r
状元!状元!r
如果能令百圣震惊的文章都不行,那么还有什么才能配得上状元?r
站在自己前面的这个方云,更是让吴梁有种吃饭吃到苍蝇的恶心感觉。r
这种抄袭的人,有什么资格站在自己前面?r
甚至于吴梁都想直接杀到御书房,当面质问一下那位唐王陛下,表露自己的身份,可是想了想,还是放弃了。r
百圣震惊的文章,没当成状元,其中肯定是出了什么纰漏。r
眼前的殿试,是个查明白纰漏,然后想办法补救的机会。r
站在吴梁前面的,是方云,他心中同样憋着一把火。r
科举那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听到百圣震惊这件事情,暴跳如雷。r
不甘心之下想尽一切办法,甚至是动用父亲的关系网,查探吴梁的讯息。r
这一查之下,心中顿时舒畅了。r
原来,吴梁根本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而且,据说连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徐正先生,非常不同意吴梁成为状元。r
种种消息一结合,方云觉得,这次的状元肯定是自己的了,可没想到,状元,居然是那个杨顶天!r
一个从苦寒之地来的土包子!r
憋了一口气,方云心中仔细盘算着,怎么在金銮殿上出一把采,一定要把杨顶天踩下去!r
只有我才配当这个状元!r
杨戬独占鳌头之上,脸上并没有多少高兴的神情,反而是有些纠结。r
他纠结,是因为认出了吴梁的身份。r
杨戬根本想不到,这场科举中,竟然连玉皇大帝都参加了,而且还得了第三名,排在自己之后。r
转世投胎之后,杨戬的容貌和气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吴梁没能认出他,也是正常。r
杨戬不确定的是,吴梁转世投胎之后,是一个普通人,还是记忆尚存的玉皇大帝?r
因为在吴梁身上,他感觉不到半点的法力波动。r
这也是正常,因为吴梁的三百六十个穴窍还未完全开通,就像是一块隐藏在石头中美玉,自然无法被人感知到。r
“宣,新科进士,进殿!”有个尖锐的声音传了出来。r
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将近百名鲤鱼跃龙门的学子,鱼贯而入。r
唐王高高在上,殿中文武百官依次而立。r
“各位学子,欢迎你们第一次踏足这里。”唐王脸上带着笑容,站了起来。r
此时他身上表现出来的,并没有多少帝王的尊贵和威严,反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r
“朕,代表大唐的文武百官,欢迎你们。”r
吴梁抬头打量了一眼,发现在场的文武百官,似乎都是在看着自己,心中微动。r
唐王说了一大堆没有营养的废话,终于是进入了正题,“朕这殿试,是对你们最后一次考核。朕就一个问题,你们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读,为的,到底是什么?”r
“杨顶天,就由你先来吧。”r
杨戬跨出一步,面对殿中的文武百官,并没有半点紧张,朗声道,“学生为的,是守护!是守护父母至亲,守护亲朋好友,守护国家疆土。纵是粉身碎骨,在所不辞。”r
杨戬的一番话,在金銮殿中久久回荡着。r
并没有为国效力之类的假大空,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守护,显得很是真实。r
因为真实,所以动人。r
这两个字,引得文物百官齐齐点头。r
唐王很是高兴,“好!守护!不愧是这次的新科状元,这两个字说的好!”顿了一下,唐王继续道,“那么方云,你为的是什么?”r
“回陛下,学生寒窗苦读十余载,是因为身边有位优秀的榜样。那就是我的父亲!我此生最大的目标,就是像我的父亲一样,能够为国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
方云紧紧攥着拳头,脸色激动。r
这段话倒是肺腑之言,只不过经过了不少的美化而已,倒也算是动人。r
唐王看了他一眼,不做点评,目光看向吴梁。r
“吴梁,你的那篇文章,朕看了,很是赞赏,不知你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r
吴梁站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中,颇有几分故地重游的意思,只不过往日他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现在,却成了殿中的臣子。r
“我?”吴梁笑了一下,道,“我想做的事,就是三间草屋,一亩薄田,有妻有子,尽享人伦之乐。”r
声音悠悠,寥寥几句在众人眼前勾勒出一副恬静淡然的画卷,以至于不少文臣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点别的东西。r
吴梁这话说的虽然也真实,但是在这种表忠心的场合,却是显得有些小家子气了。r
唐王盯着他,沉吟了片刻,决定最后再给他一次机会,“吴梁,我问你,你就不想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r
吴梁依旧是那个漫不经心的笑容,“没有家,哪来的国?”r
“胸无大志!”朝中有大臣高声斥道!r
“敢问大人,可曾娶妻,家中有几房妻妾?”r
大臣道,“自然娶妻,一正妻二平妻三房小妾。”r
吴梁做了个极其夸张的表情,“吆,还真不少,不知大人为国家做出过什么丰功伟绩,可否说出来让学生瞻仰一下?”r
大臣气结,支支吾吾,愣是没敢说话。r
唐王淡然一笑,心中对吴梁又是多了几分好感,这样才思敏捷,而且还肯踏实做事的人,绝对是国之栋梁,不当状元,着实是有些可惜了。r
既然当不成状元,就在别的方面补偿一下好了。r
“吴梁,当日科举你写的文章,百圣震惊,朕很欣赏,故可以满足你一个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