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世上本没有神,拜得人多了,也便就成了神。”r
定下了主基调,吴梁开始细心琢磨起这篇文章。r
说实话,对于一个前世的考生来说,陡然间来写这种文章,那是一种天大的折磨。r
若是穿越到一个书生身上还好说,可是一开始他就穿越到玉皇大帝身上,玉皇大帝会写个屁文章啊!r
好在这些天看了不少儒家经典,历年科举流传出来的佳作也拜读了不少,对于写这个还是有点心得的。r
写了几百字,颇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文思溅如泉涌。r
吴梁不知道,就在他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文章时,考场中起了一阵骚动,甚至连考官都被惊动了。r
国子监一处凉亭之中,唐王正在品着茶和几位翰林随意闲聊的时候,忽然有一道长虹,自天际直贯而下。r
这道五色长虹极是瑰丽,甚至将太阳的风头都挡了下去。r
“长虹贯日!陛下,大喜啊!”有位翰林仿佛是响起了什么,激动的大声喊道。r
唐王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的亢奋神色,“快,去看看是哪位士子,竟然写出了这样的文章。”r
长虹贯日,天将异象。r
这是文章已经到了一定境界,能够直书本心,甚至让自己的意念和天地间的至理相符合,才会出现的一种异象。r
大唐建国几百年,出现这种情况的寥寥无几。r
最近的一位,就是三百年前那位宰相。辅佐唐王励精图治,将大唐的疆域扩大了不知道多少,百姓安居乐业。外国使臣纷纷来朝,臣服于大唐脚下,尊称唐王为,“天可汗。”r
意思是普天之下的王者。r
“启禀陛下,写出这篇文章的,是御史大夫之子,方云。”片刻之后,有位考官匆匆赶来,面带喜色道。r
“方云?就是方孝孺家那个孩子?”唐王轻声道。r
“正是。”这位考官暗暗庆幸,幸亏自己当时放方云进去了。这次科举出了这么大的喜事,每位考官脸上都有光彩。r
考场上一处阳光明媚的所在,方云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r
长虹贯日,他当然明白这其中蕴含的意味。r
他在长安也是小有才名,自小便有神童之称,长大后诗名更是显赫。r
这次科举瞄准的目标就是状元,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不惜让自己的父亲旁敲侧击,最终选定了几个题目做出范文。r
之后更是找了几位饱学的大儒请教修改无数遍,将这几篇范文彻底完善。r
今天进门的时候,为保证完全,他还是将写有范文的扇子带上了,可没想到,却在门口被一个扫地的下人拦住了。r
如今,心中是一片舒畅。r
白虹贯日,以后的道路绝对是平步青云,只要不犯下大错,绝对能够超越自己的父亲!r
就在方云心情激荡的时候,考场中再次生出了异变。r
有袅袅仙音,自一篇文章中响起,飘到了国子监的每一个角落。r
这样的音乐,仿佛能够深入人的灵魂,让人从心底升腾起一股极端的舒适和喜悦。r
国子监中,忽然有无数翅膀挥舞之声,天空中仿佛蒙上了一匹五色彩锦。r
那是飞舞的鸟儿。r
这些鸟儿,都是被这曲音乐吸引而来,停在距离考场最近的一颗大树之上。r
五彩斑斓的鸟儿,像是一只只根本不存在于人间的精灵,在美妙的乐曲中翩翩起舞。r
“百鸟朝凤!陛下!这是百鸟朝凤!”凉亭之中,考官脸上脸上已经是抑制不住的狂喜。r
又是天生异象!r
唐王刚刚舒缓了一点的心跳,见到这一幕,更是忍不住砰砰跳动起来。r
百鸟朝凤,这样的情况一般只存在于音乐领域,可若是文章能达到这种水平,那就意味着写文章这个人,对于文字的驾驭,已经到了圣贤的水平。r
称之为字字珠玑也毫不为过!r
“快,去查!查!到底是谁!”唐王放声喊道,不知道怎么的心中忽而想起半路拦住自己的那个少年。r
他能写出怎样的文章?r
没过多长时间,唐王见到了这两篇能引发天地异象的文章,也见到了能写出这等文章的两个人。r
“方云见过陛下。”方云恭恭敬敬行礼,小心掩饰着心中的激动和兴奋。r
父亲曾经说过,唐王陛下喜欢稳重之人。r
他向来是一个很善于揣摩上意的人,从刚懂事开始他就知道,金銮殿上,注定会有自己的一个位置。r
方云旁边有另外一个年轻人,见到身份尊贵的皇帝,他并没有特别的恭敬,只是微微躬身道。r
“杨顶天,见过陛下。”r
唐王这才看清楚了这位能写出令百鸟朝凤文章的年轻人。r
面如冠玉,眸若星辰,用这些词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r
杨顶天,名字虽然霸气,但着实是长得仪表堂堂,算的上是有数的美男子了。这样的人,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好。r
唐王看了他半天,高兴的拍着桌子,大声道,“好!好!好!”r
大唐取仕,才学固然是一方面,但长相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r
毕竟以后都是要出去做官的人,代表的是朝廷的脸面,若是长得太寒碜,岂不是丢了朝廷脸?r
而且,这位唐王陛下,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长相出众的年轻人,所以对同类人还是很有好感的。r
方云眼神中流露出几分嫉妒,很快便小心的收回去了。r
“两位士子,都是我大唐的杰出的人才,来人啊,传朕命令,两位士子,每人赏银万两,至于两篇文章的优劣,等阅卷考官亲自看过,再行评定。”唐王极是高兴的说道。r
一次科举能出一次天地异象就让他很是开心了,没想到现在一次性居然出了两个。r
这种天降祥瑞,正是历任统治者最乐意见到的事情。只有国泰民安,才能天降祥瑞,这是上天对他最好的褒奖。r
“谢陛下!”r
“方云朕知道,你父亲就是饱学之士,能教出你这样的孩子,不错,不错,方家后继有人。杨顶天,你是哪里人士?”r
“回陛下,草民是灌江口人士。”r
灌江口?乍闻这三个字,唐王愣了一下,灌江口位于大唐最北边边境线上,是和妖族所在的北俱芦洲接壤的苦寒之地。r
那样的地方,居然出了这种人才?r
“好!好!”唐王更是放声笑道。r
“两位士子暂且退去,静等考试结果。”r
“是。”r
两人齐齐退去。r
朝外走的时候,方云不无嫉妒的瞟了杨顶天一眼,发现他面无表情,不由得有些无趣。r
好不容易这次出了天大的风头,本以为状元已经落入囊中,没想到半路上杀出这么一个对手。r
更让人气愤的是,这对手,长得还比自己帅。r
灌江口,什么破地方,听都没听说过。r
杨顶天走出凉亭,在国子监中漫步目的的走着。r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一成不变的忧郁,这样的容貌,再加上这样的表情,若是走在长安城中,那是能吸引不少大姑娘的眼神的。r
杨顶天,自然就是杨戬了,他忧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的小妹。r
杨戬同样是天纵之才,但心中最大的执念,还是这个永远长大不的妹妹。r
虽然在天庭被三圣母伤透了心,但是杨戬还是感觉小妹没错。r
她没错,错的是自己。如果自己有着强大的实力,小妹根本不会被那只麻雀抓住。r
自天庭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之后,杨戬也是转世下了人间,大概是因为对灌江口这个地方感情太深了,于是他在“老家”投胎出声。r
并没有胎中之谜,很顺利的继承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和功法,也踏入了修炼的道路。r
可他心中还是担心小妹的安危,寻了许多地方没找到之后,索性参加了科举。r
以大唐举国之力,要找一个女人,容易的多。r
忽然间,杨戬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的眉心有第三只天眼,可是因为避免惊世骇俗,平时一直都是隐藏在皮肉之下。r
就在刚才,他似乎是感受到了一个熟悉的气息。r
心中一动,杨戬沿着感知的方向径直而去。r
他其实是一个有些孤僻的人,修炼,看书,自镇守灌江口一次无意中学会音律之术后,也小有研究,有这三样东西陪着他,不显得孤单,所以朋友很少。r
熟悉的气息已然越来越近,又走了几步,杨戬被叫住了。r
他面前,是位面容苍老的大儒。r
“学生杨顶天,见过大人。”r
这个人,正是这次考试的主考官,也是长安城中有名的大儒,徐正。r
“嗯,你的文章写得不错。可文章写得再好,也得遵守规矩。里面还有考生,你不能进去。”徐正笑道。r
语气中没有责备的意思,倒像是调笑。r
“学生想知道,这里面考试的是什么人?”r
徐正脸上浮现出几丝复杂,道,“是个,很有意思的人。”r
徐正是这次考试的主考官,唐王让人给这少年安排一个考场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于是在试场中转了好几圈之后,便是悄然来到了这里。r
只是瞟了一眼他的卷子,哪怕是连徐正多年的修身养性,都是忍不住有些经验的感觉。r
人神。这世上本没有神,信得人多了,也便就成了神。r
这样的学子,若不是修行之士,那就是本身对这方面极有天赋。r
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普通学子写出来的话。r
长虹贯日和百鸟朝凤的事情徐正也知道,在他看来,这两篇文章固然都是极好的,但若是就开头比起来,三篇中还是这名叫吴梁的考生写的最好。r
观点新颖,论据有力,现在,只等他写完了。r
“杨顶天,你先离去吧,不要进去打扰他。等考试结束之后,你们自然会见面的。”徐正笑道。r
杨戬犹豫了一下,还是飘然离去。r
若是强行开天眼,倒是也能看清楚,可是像徐正这种大儒,本身虽然不修炼法力,但是对于这种东西的波动最为敏感,若是被他发现就不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