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曜刚刚来到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到家里挂着白幡,心下吃惊,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就飞快的朝家里跑去,到得里面,看到母亲在傍边哀哀的哭着。上面放着一个牌位,赵子曜仔细一看,不觉天旋地转,昏了过去。r
你道赵子曜为何会昏过去,原来他看到那牌位上写的是自己爱妻李秀雯。r
这个打击无疑就如晴天霹雳,让赵子曜的整个身心完全崩溃了。r
整整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赵子曜就是没有一点的笑脸,一空下来就看着李秀雯的画像发呆。这还不说,连自己的父亲也被这当朝的昏君给屈斩了。r
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之下,赵子曜还能不崩溃吗。r
到这时候,赵子曜这才领悟到了人生的甜酸苦辣,也体味到了“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真正含义。r
从这天起,赵子曜就再也不看什么八股文章了,一颗心就只留在自己的书画上面去了。r
每天除了喝酒就是书画,他把自己的一腔悲愤融进了自己的书画之中,同时也借书画来发泄自己心中的种种悲愤。r
有时候,他迅速的拿起笔来,金蛇狂舞一气,觉得不好,就立即把它撕掉,从新再来一次,直到自己看着满意为止。r
有时候,他会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毛笔,一边喝酒,一边创作书画。真是酒助诗兴,兴借酒发。r
这天,赵子曜就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喝酒,他对面的墙上挂着李秀雯的画像,桌上是一个酒壶几个小菜。r
赵子曜痴痴地看着爱妻的画像,说道:“雯,你怎么就这样去了。没有留下一句话。你好狠的心呀。”说着,一仰脖子,一碗酒就下了肚子。r
桌子上,地上,都是写着“李秀雯”三个字的纸。r
赵子曜就这样一碗接一碗的喝着。不知不觉,就喝了个烂醉如泥。r
老夫人看着儿子这个摸样,可真是心疼死了,可又没有更好地办法去解劝他。r
老夫人就只好默默地摇摇头,叹了一口气,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r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r
就这这年的冬天,老夫人经受不起这一连串地巨大打击,丢下儿子,也离开了人世。r
赵子曜处在众邻和亲戚的帮助下,默默地料理好了母亲的后事。r
一个月后,赵子曜自己准备好了一应的行装,离开这个令他无限伤心的地方,到各地去广交天下朋友去了。r
且说张文静自从那天赵子曜离开之后,就再也不肯接客了,不管鸨母如何劝说和利诱,都是无用。要是劝的急了,张文静就会拿起剪刀指着自己的心窝说道:“你要是再说,逼急了,大不了一个死!”r
鸨母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无奈,也就只得随她去了。r
这张文静天天看着赵子曜留下的书画和他给自己画的画像,心里在默默地祷告着:“老天保佑,让他平安无事的快点回来,也免得我望眼欲穿。”r
张文静就这样日日等,天天盼地等着赵子曜的出现。r
赵子曜从家里出来后,一路游山玩水,渐渐地心中的悲痛在不断的淡化。r
江南的深秋真的是秋高气爽的,气候宜人。r
在一片山水相间的地方,在绿树的掩眏下,一个背着包裹的青年人正在慢慢的走着。他似乎对眼前的景色一点也不感兴趣,好像这一切都与他无关。这个青年人就是赵子曜。r
赵子曜离开家里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路上风餐露宿,就来到了江南胜地。他本来是想借列游来减轻或甩掉自己对一家亲人的思念的,可谁知母亲,父亲和爱妻的容颜,时不时的在他的眼前晃动着,直觉得他心中泣血。r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棵大树底下,赵子曜觉得凉快了一点,也觉得口渴了,就在树荫底下靠着树干坐了下来,拿出酒葫芦,就喝起就来。r
红日慢慢的向西边移动着,移动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落在西边的山头上了。r
绿树掩映间,住居着几户人家。r
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升起了屡屡袅袅的炊烟。r
赵子曜休息了一会儿,觉得比较的可以了,就站起身来,朝这些人家走去,想去和他们借个宿。可谁知道,刚一站起来两条腿可就是怎么也不听话了,摇摇晃晃的走了几步,就一头栽倒在地上,心里虽想快点站起来,还要去向人家借宿,可就是站不起来。r
正在赵子曜迷迷糊糊的时候,走过来一个肩上扛着锄头的中年男人,他是从地头回来的,看到一个青年躺在路旁,就立即蹲下身去看动静,一股浓重的酒气就直扑他的口鼻。哦,是喝醉了。r
这中年人抬头看看四周,向找一个帮忙的人,可这四周空空如也,除了自己和这个躺在地上的人外,就在也没有第三个人出现了。一个人躺在这里肯定是不安全的。无奈,这中年人就只好非常吃力的把地上的赵子曜抱起来,架在胳膊上,慢慢的朝自己家里走去。r
“老伴。快来帮帮呀。”中年人刚到家门口就着急得叫道。r
“来啦,来啦!什么事呀?”随着声音,从里面出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r
这女人见自己的男人架着一个陌生的人,就问道:“这是谁?他怎么了?”r
“别问了。还不快帮我把他架进屋里去。”男人焦躁的说道。r
他一定是觉得很累了。干了一天的活不说,这不这会儿还老大远地架一个大男人回来。r
等到把这个赵子曜在床上安放好,这男人就捶腰吹胳膊的忙个不停了。r
看到赵子曜一身的酒气熏天,一个劲的呼呼大睡。夫妻俩就轻手轻脚的走下楼去。r
“你是在哪里见到这个青年的?”那女人一边往嘴里夹着菜,一边问道。r
“半路上。”中年男人往嘴里扒了一口饭吃着,含糊地说道。r
待把这嘴里的一口饭咽下后,这男人就把在半路上遇到的事情说了一边。r
“看他的神色,好像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一样。”女人说道。r
男人又扒拉一口饭,咀嚼着说道:“可能把吧。”r
“唉!真是可怜呀,这么年轻轻的就弄成这个样子。”女人说道。r
次日,鲜红的太阳已经爬上里天空的正中间,阳光从窗户里直射进来,投射在床上,给人留下的一种温暖的感觉。r
赵子曜还正在呼呼地大睡着。直到午后时分,才悠悠醒来,睁开眼睛一看,见自己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印花被子,被子上已经有了好几个大小不一的补丁。转头看这家里的陈设,很是简单,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仅几个竹木匣子,且大多是缺边少盖的,里面放着几件收拾干净的衣衫。这时一个一般的人家。r
赵子曜家自己这时已经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了,就从床上起来,走下楼梯,这下面也很简单,一个灶,一张桌子和几个凳子,靠墙边放着几件农具。r
他从包裹里拿出毛巾开始洗脸,这时候,外面传来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到了吃饭的时候了,不知着孩子醒来了没有。”r
“我也不知道。”一个男人的声音。r
正在洗脸的赵子曜一听他们的话,就知道说的就是自己。r
赵子曜正要出去。男人走了进来,他见赵子曜正在擦脸,就高兴的说道:“孩子,你醒来了。”r
“嗯,谢谢大伯相救。”赵子曜一边方毛巾,一边说道。r
“哟!孩子,你终于醒来了,还好吗?我们正为你担心呢。”一个女人说着也走了进来。r
赵子曜见这女人大约在三、四十岁的年纪,一脸的慈祥和蔼,这时正微笑着看着自己。r
这女人说罢就麻利的开始做饭了。一会时间,整个屋子里就充满了诱人的香味。r
吃好饭,赵子曜想到自己的目的有看到这人家虽然热情好客,可家境很差,不便多耽搁,就说道:“感谢大伯大婶的搭救之恩。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去办,告辞了。”赵子曜说着,向他们夫妇聚了一个躬,拿起自己的包裹,就依依不舍的出发了。r
赵子曜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欣赏着着江南的迤逦风光,r
再说在这江南地方,本来就是山清水秀,孕育人才的好地方。r
而这里就出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就是米友仁。他是这江南有名的书画家,开创了米家山水的画法。所谓米家山水,就是一改以前的山水画的皴发,用大小不同、疏密相间的点代替皴,这种皴法,对表现江南那种烟雨迷蒙的景象真的恰到好处。因此,被人们称为“米家山水”。而这米友仁,不但开创了米家山水,更创造了别具一格的米家书法。这种书法,看上去俊秀飘逸,有含有古朴的一面。恨得人们的喜爱。是以,当时的人们就把米友仁叫做老米。r
可这老米,到了成名之后,就再也没有人看到过他了。r
传说使他得道成仙了。r
这天,这米友仁正在自己的茅屋前地一个石桌上,欣赏着自己刚画好的一幅山水画。这幅画,米友仁用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才画好的,画面上,迷蒙的江南丘陵,连绵不断。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伸向远方,河面上,有几只船正在迷蒙的江面上行驶。近处,茅舍亭台,氤蕴在苍翠的树木之间,整幅画,笔墨滋润,生气勃勃。配上一行别致的米家书体,使整幅画更显得生气勃勃。r
这米友仁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正在得意之际的米友仁,忽然好像觉得了有什么不对,赶紧收起自己的画作,竖起耳朵谛听起来。r
不错,很明显的,有一个人正在朝着自己的方向走来。r
“什么人竟敢擅闯我这从不为外人知的境地?”米友仁不觉在心里吃惊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