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曜依依不舍地告别高菊花,一路行来。一路上看不尽无限风光,画不完的山清水秀,书不清的胸中激情。赏玩着这美好的山河风光,赵子曜觉得自己的心胸变得越来越开阔了。他这一路赏玩,一路描绘祖国的山河美景,临摹里看到的各种碑帖,肩上的包裹也在慢慢的变大、变重。r
不知道走了多少天,这天,赵子曜来到了一个地方。r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竹林,一片青绿色的颜色让人觉得生机勃勃。一阵微风过去。竹林里传来一阵沙沙的声音,就像是在进行着一个童声大合唱。竹林中间,点缀着无数的各种颜色的不知道名字的花草,与绿色的竹林相映成趣。头上望不见天空,只有缕缕的金色阳光,透过密密的竹林,照射到地上。耳边,不断地传来悦耳动听的鸟叫声,他们正在呼朋唤友,现在正是阳春季节,是鸟儿们繁育儿女的大好时机,它们也在为自己的后代忙碌着,也更增添了一片勃勃生机。r
赵子曜欣赏着这美好的景色,不觉听下了脚步。一边慢慢地欣赏,一边回忆这段时间来自己的收获。忽然,从竹林深处隐隐传来人的说话声。r
“哦!在这样的地方生活不是很诗情画意的吗?不知道是谁住在这里?”赵子曜想着,就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r
月往竹林深处走,那声音越来越清晰起了。赵子曜停住脚步,观察来了一下周围的情况,隐隐约约听到一个人的“老兄,来,喝呀”,另一个声音“呵呵,不喝了,今天够了。”r
这声音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了,赵子曜就加快了速度,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r
“哇!好一个去处!”赵子曜不惊感叹这些人够味道的,很会选择自己生活的地方。r
前面不远处,在绿荫掩映下,露三四间房子,房子正面是一块不是很大的平地。四周种栽据菊花,兰花、茶花和其他一些花草。场地的中间有一个石桌,周围是四个石凳,三个中年汉子正坐在那里喝酒,r
“各位大哥,打扰了。”赵子曜走到他们的身边,抱拳施礼道。r
坐在东面的一个年级稍轻一点的中年人,转头对赵子曜说道:“哦,朋友。来。请坐。和我们一起喝酒。”r
赵子曜就在西边的一个空着的石凳上坐下说到:“三位兄长,不好意思,小弟我不会喝酒。”r
“哈哈!不会喝酒。谁生下来就会喝酒了。来。喝吧。”做在南边的一个大胡须的说道,说着,他有短期就碗猛地和了一口。就这一口,已经喝去了大半碗,况且这碗可不是那种小碗。赵子曜看的目瞪口呆。r
“小兄弟,来喝吧。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东边的一个也劝道。r
“那……小弟就试试看。”赵子曜说着,端起酒碗,只小小的喝了一口,立刻就大声地咳嗽起来,直把他的眼泪都呛出来了。r
“哈哈哈!看来兄弟还真的没有喝过酒。不过慢慢的就会习惯的。”那个大胡须儢着胡须说道。r
“嗨嗨!是呀,嗨嗨!小弟我还真的腰拜你么做老师了。”赵子曜咳嗽着说道。r
“哈哈!就可是很好的。他能让人忘了一切不开心的东西。”东边的那位又说道,r
“是呀,壶中日月长。”南边的八位借口说道。r
看着他们的情景,赵子曜知道他们一定有很痛苦的不看回首的往事。不过,他要想了解一下呢。想到这里。赵子曜就说道:“小弟有一个不请之问,想要请教各位大哥。不知道各位兄长会不会生气?”r
“哈哈!有什么要想问的,尽管问吧,只要我们兄弟能够说的。”大胡须说道。r
“敢问各位兄长不是本地人吧?又怎么会到这里来的呢?”赵子曜小心翼翼地问道。r
大胡须捋了一下胡须,长叹一声说道:“我们是三兄弟。人称阮氏三兄弟。我是老大,阮小二,他是老二,阮小五,他是老三阮小七。我们本来是梁山一百零八将只能够的人。当年,我们何等的威风,可是后来,受朝廷招安,其实名为招安,实为迫害。一百零八将几乎都早迫害。我们三只兄弟,为了逃避迫害,就隐姓埋名,来到了这里。”r
“和你们原来是梁山好汉。失敬失敬!”赵子曜不由悚然起敬。“所以你们就借酒浇愁,要想忘记这段不堪记忆的历史。”r
“是呀。世事如云呀。可是越是要想忘记,偏偏就越不能忘记。”老大阮小二叹了口气说道。r
“我们来这里已经好几年了。总是不能忘记那个风光的时期。”老二阮小五说道。r
“爸爸!”随着一串银铃般的声音,从屋里飞快地走出来一男一女两个孩子。r
“爸爸,吃饭了。”那个女孩子冲到老大阮小二的身边,往她爸爸的大腿上一坐,撒娇的说道。r
那男孩子也站在阮小五的身边说道:“爸爸,饭已经好了。快去吃饭吧。”r
“好!小兄弟,走,吃饭去。”阮小七站起来,对赵子曜说道。r
“你们三兄弟,几乎是酒不离口呀。”赵子曜笑着说了。r
“就是呢,他们呀,就把酒当饭吃了。”坐在傍边的女人说道。r
“哈哈!这不是很好吗。就本来就是饭米做的。天天这样,神仙也没有这样逍遥吧。”阮小五说道。r
“二哥说的对。你看,我们住在这么好的地方,面对着山清水秀,我们是何等的快乐。”阮小七说道。r
赵子曜笑着说道:“我看未必吧。你们呀,这是快刀斩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r
“嗯,嗯!”阮氏三兄弟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语塞了。r
饭后,阮氏三兄弟,陪着赵子曜出去游山玩水。r
“小兄弟。不满你说,我们还真的很怀念那段时光呢。”老大阮小二边走边说。r
“是呀,要忘记它还阵地并不容易呀。”老二阮小五也说道。r
赵子曜一边听着他们家那水浒的故事,一边欣赏这这美妙的风光。r
不知不觉,在这里已经过了好几天了。r
这天,赵子曜告辞阮氏三兄弟,踏上了做自己的征途。r
仲夏的时候,天气异常的闷热。r
这天,赵子曜来到了一个小镇上。r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按还是非常热闹,街上人来人往,叫卖声此起彼伏。r
赵子曜走在街上,看到店铺上出卖的食品和自己的非常不一样,远远地有一股臭气传来。赵子曜顺着臭气传来的方向一看,前面不远处,有一个卖臭豆腐的。r
“对了。父亲说过。江南水乡有个叫鲁镇的地方,那里的臭豆腐是远近闻名的。我难道就到了鲁镇了吗。既然到了。我也去尝尝这个臭豆腐的味道。”想道这里,赵子曜就走过去对摊主说道:“给我买一串。”r
“好的。小哥,你少等。”摊主说着就从沸腾的油炸锅里拿起一串,递给赵子曜。r
赵子曜接过来就往里送,刚到嘴边的时候还有意思的臭味。吃到嘴里,起初是糯,咀嚼一回后那味道有变的预想满口。呵呵真是回味无穷呀。r
“小噶!问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赵子曜问这个摊主。r
“这里是鲁镇。客官,你要道哪里去?”摊主问道。r
“我想去一下兰亭,不知道还要做多久?”赵子曜问道,r
“兰亭,就在前面不远的呢个地方,你网前面走,哪里有一颗大树,你在大树旁边问一下就道了。”摊主热情的说道。r
“谢谢大哥。”赵子曜谢过摊主,向兰亭走去。r
大约走了一里左右的路。赵子曜看到了一个池边竖着一块大大的碑,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行楷:鹅,前面是一个池,池中有几只大白鹅在自由自在的游着。r
见此情景,王羲之饿一首诗歌就浮现在他的眼前:r
鹅、鹅、鹅r
曲颈向天歌;r
白毛浮绿水,r
红掌拨清波。r
赵子曜走道石碑的近前,仔细端详着这个鹅。这个鹅就是一个一笔鹅。上边部分我和下边部分鸟有机的结合,非常巧妙。而且,笔笔精到,如行云流水。看着看着,赵子曜不觉手痒心痒,就立即解开包裹,拿出笔墨,仔细的临摹起来。r
不知不觉,赵子曜的身边叠起了不少的已经写过的纸。他的旁边也为其了不少看热闹的人。r
有不少人都纷纷竖起了大拇子。r
有的还称赞道:“这还以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的。”r
赵子曜就是我行我素,顾自己临写着这个鹅字,浑如身边没有事情一样。r
他收拾好东西,抬起头来问旁边的一个游人道:“请问曲水流觞在哪里?”r
这人周折后面不远处的一个地方说道:“往这里走,再有转弯,那边有一条溪流。就是了。”r
赵子曜顺着那人的指点,来到曲水流觞。r
“啊!这地方竟然这样的幽静,这样的具有魅力,难怪王羲之要选在这里修契会盟了。”赵子曜自言自语的说道。r
看着溪流里潺潺流动的溪水,赵子曜在小溪边做了下来。脱下鞋袜,把脚放进水里。“哇!好凉快呀!”r
这时候,忽然传来人们的呼喊声:“不好了,快跑呀!强盗来了。快跑呀!”一听说强盗来了,赵子曜急忙去收拾行李,准备逃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