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文动九天全文阅读 > 第4章 启蒙(上)

第4章 启蒙(上)


不知不觉,天光早已大亮,小霞收拾碗筷出门时回身一笑,柔声说道:“谢谢少爷跟我说了这么多事,霞儿好高兴!我对文修的事半点也不懂,也帮不上忙,可我知道少爷一定能成功,相信您能轻易考上功名,小霞等着听那洛城学宫的花炮放到府里来!”她的眼角已经闪起了泪花。

陈羿心中微微感动,笑着点头答应,见霞儿快步去后,他却微微叹了口气,不为自己,是为之前的陈羿。虽然在小侍女面前说得豪气万丈,可是他现在连进入文修者门槛的“启蒙”都没有经历。这个陈羿,真是学武不成,学文又不成,学箭三年中鼓吏,虽然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可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不过嘛,现在一切都不同了,而挡在面前的,只是启蒙那道门槛!得想办法快些启蒙,走上那条文抄……啊不,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康庄大道,哇哈哈……

从那本《说文解道》里,陈羿了解到,一切修行的基础都是天地元气,这是九州大陆上的常识。所谓的文修,就是引元气入识海,先读书学习开悟启蒙,增强自己的心智。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百是个虚词,并不是说将随意一本书读到一百遍就顺水推舟似地启蒙了。

要读的正是儒学经典,因为其中经过夫子首创,历代大儒总结,暗含了天道,天道能助人开悟。但天道映射到个体身上,却不尽相同,书中的一句话一个字,对你来说可能平淡如水,对我来说却可能醍醐灌顶。

所以文修很讲究机缘,如果不能在读书中心有所感,念有所动,读再多的死书也是无用。但另一方面,却又必须博览群书,万一让自己开悟启蒙的那句话就在那书中的某一页呢?

陈羿自言自语道:“这不就是背诵名人名言以期待从里面获得顿悟和灵感么,我可没少做……”

在九州,读书人里自行启蒙的比例,大概在十分之一,很不幸,陈羿没成为那一成的幸运儿。如果直到考上了举人还没启蒙,也可以由大儒以心念之力帮助你强行冲开识海,但那种借助外力的启蒙,效果将会大减,还会被人鄙夷,这就和前世本科学历和成人本科的区别差不多。而且九州自从有了科举近千年以来,不启蒙就能考上举人的,少之又少。

这就是启蒙者与普通人的差距,启蒙能大幅度提高记忆力和分析能力,世上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典籍儒经浩瀚如海,无数的墨字代表着无数的知识,如果不开悟启蒙以明心智,怎么敢蹈海求知,与人辩难?单凭勇气去闯,只怕会瞬间被误导着迷失道路,被万丈狂澜拍得粉身碎骨。

陈羿扶了扶不存在的眼镜,想道:“得尽快想办法启蒙才行,不过也不能急切,因为这种东西越急,心浮气躁,越是没法启蒙。在我的记忆里,有很多这个世界的大儒,都是青年甚至中年才启蒙,然后成就一日千里的,而且他们的启蒙多数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虽然嘴上说着不急,可陈羿却也抓紧了这一点点的时间,开始翻阅起屋子里的书籍来。

“嗯,和古代中国一样的,儒经里有《尚书》《论语》《春秋》《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礼仪》等。而诸子书籍则有《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道德经》等,无论是九州还是中国,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啊。史部就罕见有相同的了,咦,《史记》?哈,名字一样,内容却大相径庭,倒是孔子世家变成了孔圣本纪,啧啧。再往后,就是些陌生的名字,天人感应似乎已经被提出,而且我还看到了……知行合一?”

稍微浏览了一下,陈羿松了口气:“还好,不是阳明先生也一起穿来了,而是九州本土的大儒提出的。虽然内涵有所不同,不过想想也是,心念之力,或者说思想的力量干涉现实,不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世界么,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应该会被较早提出。”

他先翻开《论语》,内容和前世的基本一致,当翻到了其中一篇时,他却愣了愣,随之大喜,隐隐感觉自己找到了通向启蒙的捷径!

“有教无类!这是夫子说过的话,意思就是,不因为贤愚富贵,华族异族等原因,将人排除在教育对象外。嗯,陈羿作为一个混血儿,受尽白眼,这些励志的,强调生灵平等的句子似乎很适合他的记忆。而且,在去城里的书院求学时,他因瞳色和出身武修世家而被招生的老师歧视,就拍案说了一句‘有教无类’,当场就噎住了那老迂腐,当时也隐隐有启蒙的前兆,可惜没有成功。”

陈羿扶了扶鼻梁上不存在的眼镜,开始回忆和这一句相似的话,并将它们写下来久久观看,以寻找启蒙的灵感,期间小侍女霞儿进出了几次,他都熟视无睹。

“夫子还说过,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意思是,夷狄甚至羽人,只要学习了华族的修养教化,也可以被视为华族;孟子和荀子说过,随便一个路人都能成为圣人,这自然也包括陈羿这个落第童生;庄周说过,从道的层面来看,万物没有贵贱和区别……额,法律之下人人生而平等?这个跳跃得似乎有点大,而且不是经史子集的,应该没什么效果,外国月亮果然没中国的圆。”

将这些话语抄录一边后,陈羿越发确定自己选对了方向,他感觉心中微微悸动,有什么东西正在萌芽生长,一股热气直冲太阳穴。他知道,自己离启蒙,似乎不远了。但还不够,还没能感知到天地元气,冲开那神秘的“识海”。

“不对,都不太对,每一句都能让我若有所悟,但力道却不够,还差那么一点点,除非,把它们的意思结合起来,才是我心中最想要的那句话!”

他忽然一拍脑袋,说道:“对啊,我为什么一定要死扣前人说过的话呢?既然我已经心有所感,那就用这笔,用这墨,用这纸,把我的感悟之言写下来!让他们承载着我心中的思想,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他长呼了一口气,合上手里的书籍,闭眼消化新吸纳的知识。随后他再次睁开眼睛,手里的兔毫笔入墨缓缓一拖,吸足墨汁至精神饱满。陈羿静静地望着身前洁白的纸卷,提笔出砚如灵剑出鞘,落笔入纸如枪戟入骨,手腕微微抖动,纸上便多了第一点。

这一点如同画龙点的睛,接下来的字便如龙身龙尾,顺理成章。随着破纸的第一触,陈羿的笔势顿挫紧接着却又圆润而下,随着笔锋从右到左渐渐铺洒开来,二十二个铁笔银钩的大字跃然纸上。

“诸物有灵,生而平等,人人可以踏上文修之道,成圣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