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玄幻 > 文动九天全文阅读 > 第17章 志在必得的案首

第17章 志在必得的案首


文院的考房外,代表时间流逝的沙漏正在慢慢滴尽,又被看不见的心念之力操纵着翻转回来。

陈羿取出了墨锭石砚,不急不缓地注入桶里的清水,他卷起宽袖,提腕悬指,捉住墨块在砚中缓缓画圈磨着。因为墨只是一般档次偏上,所以墨香也没那么浓厚,但至少不会发臭。

不多时,墨锭彻底化开,水墨渐浓,可陈羿却依然看着眼前的卷纸发呆。

纸质微黄的试卷刚才已经被他掀开了几页,随即又被合上,现如今,它们正整齐地码放在擦得锃亮的案桌上,静静地等待着主人挥洒智慧,或者闭眼乱涂。

陈羿的嘴角开始抽搐,身体开始无法抑制地颤抖,他的异常举动甚至吸引了这一排考房里三位考官的注意!考官们身形不动,心念之力却已经穿透了两指宽的墙壁和木门,渗透了进来,开始监视这个异常考生的一举一动。

考官甲:“看他的样子,不是在作弊,也不是在心存侥幸,唯一不太对劲的是食指时不时去点自己的眉心一下……这是在挠痒?”

考官乙:“不要大意,那可是识海的位置!他可能是要释放什么秘术!快,快撑开心念防护。”

考官丙:“得了吧,别疑神疑鬼的,周围没有异常的元气波动,所以说,这个考生,似乎是觉得试题太难了,做不出来正在苦恼?”

考官甲:“呵呵,那是当然,即便是启蒙后记忆力增加,面对一百道题也得犯难,这可是号称百题死耕牛的秀才试!他还当是童生试的过家家么?这就是不学无术的下场,好了,我们不要在他这里浪费时间,撤回念力吧。”

感觉到自己周围的三个“眼睛”慢慢消失,陈羿松了口气,然而他之所以对着卷纸发呆,却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卷纸很厚,足足有五十页之多。

第二:这题目,实在是过于简单了些!

陈羿露出了笑容,看来这次的案首,可以一争!柳鸣啊柳鸣,到时候你就心疼地奉上那几件文宝吧。

虽然根据上次陈羿参加考试的记忆,他事前早有心理准备,但浏览了一遍试卷后,陈羿彻底确定,这春闱秀才试的考试范围,的确只限制在四书六经里。

当然,九州的四书和地球有所不同,分别是:《论语》《孟子》《荀子》《子思子》。

别看只有区区四本书,实际上,秀才试里要考察的还有他们衍生出去的注解,加起来却有洋洋洒洒百万字!即便是启蒙后记忆力大大增长,也没办法将它们一一记熟吧。

这还叫不难?

然而陈羿不一样,他之前就已经发现,自己识海里的那条知识长河,可以将理解后的东西存储,用得到时,只需要微微一想,脑海中那份知识便如同被钓上的鱼儿一样,被念力选取出来,像一本书似的,在陈羿识海里铺展开。

他不知道别人的识海会不会有这种功效,但自己的这个却是相当方便,于是乎,陈羿再也不愁记诵和背书。当然,纯粹过目翻阅效果不大,必须加以理解,才能归入识海的长河里,等待他提取阅览。

这半个月来,他足不出户,除了练习五禽戏打熬力气,就是在恶补这些经注,尽管他前世练就了一身看书极快的科学阅读法,可也真地快看得把脑袋都胀破了。然而天道酬勤,复习时能吃苦的人,往往是考场上能笑出声来的人。

陈羿自信满满,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开始提笔作答。

试卷五十多页,其中和四书有关的一共四十题道题,基本上是贴经,类似于前世语文试卷的默写和填空。四书上的一些言论,以及历代大儒注解四书的名言,都有可能被摘录出来。给上句,填下句,或者整章默写。

因为读得通透,加上前世的功底还在,有时候陈羿甚至不需要催动识海,直接就能得出答案。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嗯,这是《论语》里的,要求默写出下一句: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咦。”

陈羿笔尖微停,若有所思,额头微微冒汗,因为他发现,整篇试卷里,虽然中心思想不离孔子的仁理念,但其中似乎在暗暗影射大雍王朝的严苛刑罚。

“这句话的意思是,百姓需要仁德,更急于需要水火。我看见过因蹈入水火而死了的,却从没有看见践履仁德因而死了的,可国家为什么视仁德为水火呢……这卷子是洛城学宫选定的题目,其中却或明或暗地在宣扬仁政,虽说这也是孔子的核心思想,无可厚非,但总让我觉得心里不踏实,我可不想卷入王朝和学宫之间的争斗啊。”

不过他很快释然了。

“嘿,真是吃着民工的盒饭,操着钓鱼岛的心,我还是先考上秀才再说吧,不是有句话么,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让肉食者操心去吧。嗯,下一道题是根据上一道衍生的,请写出《孟子》中关于水火的另一种见解……”

没了顾虑,这试卷做得驾轻就熟,陈羿甚至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笔墨上,前世的他在中考时有过教训,因为字迹太差而被扣了不少分,于是在高中勤学苦练书法。同样,现在在卷面上保持漂亮整洁,再用一手叫人赞叹的字吸引考官,是夺得案首的保票!

不过,自己的笔迹和之前的有所不同,而擅长用的正是柳体。这是中国古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柳公权创造的字体,字取均衡瘦硬,有斩钉截铁的杀伐之势,点画爽利挺秀,极有风骨。这也是九州大陆上前所未见的字体,和前年陈羿的试卷两相对比大为迥异,肯定会有人怀疑。

然而陈羿早已想好了说辞,这还是那天妹妹陈嫣然给他的灵感,所以用起柳体来再无顾虑。

四十道四书题一挥而就,时间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考试也仅仅过去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有六十道六经题。

六经,依然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相较于几乎是向陈羿送分的四书题,这六十题就没办法不动脑子随便拿了。

“嗯,问,诗经为何被夫子称为思无邪,嘿,后世就这句话不知道争辩了多久,倒是挺刁钻的。”

《诗经》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陈羿前世就是个诗经迷,认为古代意境最纯最美不过诗经,所以对此较为熟练,甚至能把近现代解诗经的几位大家的观点融汇进去,只有加分,没有减分。

“将周书中泰誓三章全部默写,啧啧,这一道有点难度,而且地球上这三篇已经失传,也幸好我在这里用知识长河将它们记下来了。”

《尚书》是商周祭祀颂文,誓言的合集,前世的陈羿无聊时在历史吧冷兵器吧等和皇汉洋奴对掐时,没少查阅,也是一挥而就,好容易忍住了不让自己加进后世考据派证伪今文尚书的一些话。

“历数城濮之战的过程,并从中之处晋北与楚南国各有哪些违反古军礼的地方……嗯,九州的历史和古代中国还不同,这些战役的结果和过程,我得细细翻阅知识长河里的记载才行,不能大意。”

《礼记》《春秋》及其衍生的传,陈羿也驾轻就熟,然而到了《周易》和《乐经》,他就有点犯难了。照本宣科的,他能够回忆默写下,然而要加入理解并描述操作的,陈羿就一个头两个大,占卜和古乐,他都不敏感,于是,只能遗憾地半猜半填了几道题。

看来这一百道儒经题是拿不到满分了,陈羿感觉有些遗憾,但九十五六题的正确率,还是有把握的,而两年前的陈羿,只答对了五十道。

……

与此同时,在考场的几个角落里,众考生也正在埋头苦战。

高瘦的郭开皱着眉头,依然以轻微细致的字迹在慢慢地写着字,他觉得这一次的题目比两年前还要偏难,自己只有八十题有把握。

矮胖的方远抓耳挠腮,一会抬头看看天,一会用笔尖在墨砚里搅来搅去,他悲观地想道:“我这次只能做出七十题,不知道能不能挤进秀才的最后几名。”

柳鸣大笔一挥,以几个凌厉的草书结束了五十页试卷,他轻轻地朝墨迹未干的卷面上吹了口气,得意地看着自己那风流倜傥的草字,口中冷笑:“陈羿啊陈羿,我这次至少有九十题的把握,而且接下来的诗赋,恰恰是你的短板,却是我的长处,你就等着给我当踏脚石吧!”

而在考房的最里层,白衣胜雪的俊美公子也写完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划,他看着上面清秀俊朗的字迹,微微眯起了桃花眸子,轻声说道:“我这字还是不够阳刚,若之这次也会参与阅卷,以她的眼力,恐怕会一眼就认出我来。”

“不过,既然这回我能得九十五以上,再做一首上佳的诗,案首的位置应该非我莫属了,据若之说,以往在徐州的秀才试里,从未有过这么高的分数。”

他忽然收起了清高俊雅,像一个憨懒的小娘子一般,眯着眼伸了个懒腰,喃喃自语道:“只要不是碰上她,在人类里拿第一,果然轻松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