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春天里》,我便一个劲儿的想念这支酒带来的世界。而这世界,的确些像汪峰年近不惑时嘶吼出的这曲rock,粗粗一听是大红大红的火焰——那歇斯底里的高潮,是足足可以让人心跳加快的;如若细细的再听,会渐入宁静,原来这是一片蓝得如此深邃的海水,继而心有触动,一缕缕伤势的忧伤浮上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许多年前的春天,那些可以对饮的人。这些能够对饮大醉的回忆,大概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结吧……在John Platter的南非酒购买指南(JOHN PLATTER SOUTH AFRICAN WINE GUIDE)的五颗星评分里,这支Warwick Estate的3Cape Ladies 2005也评到了四颗星。看来不只苏雅我一个人喜欢这支酒——我给了伊86分。
盛夏的清爽,一支白兰地产区干白,一曲丽江小众吟唱夏天结结实实的来了,我每日在30度+的高温毒日下的葡萄田里做农妇,汗如雨下思维停滞,所支撑下去的小乐趣就是同时满足“简单+清爽”这两个条件的一支干白和一首歌曲:冰箱里的Tariquet Classic和耳机里的丽江小众吟唱。
Tariquet酒庄位于波尔多南边的Armagnac产区,这个产区是和“轩尼诗”所在的Cognac干邑产区并列的法国两大白兰地产区。酒庄除了酿造AOC Bas Armagnc的白兰地外,还有大量质优价廉的Tariquet VDP干白系列风靡全法。
“Tariquet Classic”应该是其中最火的一个,大概是因为Armagnac的白兰地葡萄品种Ugni Blanc (70%)和Colombard (30%),在法国很少见到做成干白的吧;还有就是基本税后在5欧(约RMB 45元)左右的合适价格,也是在哪里都可以找到伊的重要原因。
这真的是一款可以解到我一天暑气的清爽干白,酸得清新,果香十足。从白兰地之乡来的白葡萄酒,果然丝毫没有柔弱气,饱满的酒体和Ugni Blanc带来的浓郁的柠檬、柑橘类香气,冰爽连成一线,淌入腹中,一下子就让一日曝晒的嚣张热气黯然了下去。像这样夏天应该一直在自己的冰箱门上放上一支的解暑小酒,就是不需要太复杂的层次或味道,只要像这样很明显的表现自己的小小特点就好了——简单着,快乐着。Simple life~Happy life~,不是么。
而我的农妇解暑音乐也是很简单的吉他的几个音,和着侃侃寂寞之至的嗓音,在那样的毒日头下听来,就像饮下这支冰箱里的Tariquet Classic的感觉,曲子的凄冷顺着耳畔入心,一下子就让烈日带来的浮躁之气消逝无影。这个从丽江流行出来的侃侃,是否在歌声中带进了些玉龙雪山的寒气只是我每日间对着几百株葡萄俯身深情演唱她的《爱情啊》来抵御酷暑,不知这家酒庄今年的酒品,会不会也浸上一些丽江的凉气~——丽江么,实在是我首推的避暑圣地,七八月的盛夏,可以过得像秋天一样凉爽。
另外,我第一次喝到Tariquet Classic,是在波尔多海滩边的小餐馆。老板自家的新鲜生蚝,和这种简单典型的干白,简直是绝配——酒的酸度和香气压住了生蚝的海腥味和碘味,吃得我大快朵颐。其实这支酒很全能,冰饮做夏日开胃酒,或者配凉菜配海鲜都应该不错。
波尔多盲品,美好的大吃一惊
七月梅多克天气晴朗,阳光飘飘洒洒的照在绿色的葡萄田上,Chateau Classic的每日品酒午餐也从创始人赖斯夫人家有着大壁炉的客厅搬到了的花园里,夫人的黑色拉布拉多马克斯懒洋洋的趴在大家脚下,和仲夏的阳光一起见证了这场惊喜。
和通常一样,葡萄酒已经被倒入了醒酒器,酒瓶已经被藏好,等待我们的是一场名副其实的盲品。赖斯夫人饭局开始前就宣布,今天的酒会让大家大吃一惊,好吧,开始吧。
首先:年份
我拿起酒杯一闻,皮革和动物香气已经非常的浓厚,让我一下想起了去年在勃艮第淘到了一批八十年代的老酒,“一定是八十年代的酒”,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这样的轻率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赖斯夫人立刻一语道破我的失误所在:“这酒的颜色还是很新鲜的红色,没有老化的迹象”——最近老是参加同一产区新近年份的品酒会,酒的颜色都差不多,导致我都开始养成不看颜色的坏习惯了!再仔细闻去,虽然皮革和动物的香气已经很明显,但是浓郁的红果香气仍然伴随左右,确实不是十年以上老酒的气息。
此时盲品主持人巴雷先生开始提醒我们:“这样的酒,有着年轻的颜色,不过鼻子香气已经显出第三阶段的香气。”赖斯夫人接口到:“这就是那些没有被称颂的年份,发布当年很青涩,但是很快就会发展成熟的年份”。我们立刻想到波尔多的2007,“对了,这就是一支2007!”几个回合后,年份被我们找了出来。
一部分香气成熟到第三阶段,非常具有迷惑性地掩盖了剩余的果味,和它依然新鲜的深红酒裙,一起矛盾地构成了这个被媒体低估的年份。借用赖斯夫人的话,这是一款享受的酒,vin de plaisir。这种年份的优良的性价比,不用过长的等待成熟,真的让我们能在餐桌上更好的享受它们。
其次:产区酒庄
这酒在嘴中十分强劲,橡木香气明显,在橡木的参与下,酒夜在嘴中的单宁架构堪比炎热的南隆河谷葡萄酒,我们毕业于法国南部的酿酒师自然想到这里,比如说教皇新堡产区。在座的波尔多人则都觉得单宁架构确实很强,但香气还是很浓郁的波尔多混酿,不过如此具有力量但又能平衡细腻的,多半是梅多克,而且要靠北,而且多半是一个名庄——能把2007酿得如此有力而平衡,定然是投资巨大,新橡木恐怕都用到了七八成以上,这样的大手笔和技术,非名庄不可。
最后大家的意见集中在梅多克,比如Sociando Mallet,Haut Marbuzet——销售主管埃玛提出这个大胆的想法,受到巴雷先生的大声赞叹,“不远了!”,让我们在苦苦搜寻的脑力活动中得到一丝安慰。最后一致投票通过,这样的力量和质量,多半是St Estèphe,梅多克四大名村中最北、最强劲的。“不是,是玛歌产区”巴雷先生揭晓答案。
玛歌!一支这样强劲的玛歌!真是大吃一惊!
“这样强劲的玛歌是哪家酒庄”巴雷先生沉稳的继续主持着盲品,立刻把大吃一惊的人们带入了沉默的快速思考:强劲的玛歌不是玛歌,不是宝玛,更不是鲁臣世家,是什么
“力士金!”“对,是力士金!”销售主管埃玛最后找到了答案。
对啊,力士金在2001年被美国基金Colony Capital 买下后,得到了大量的投资,重整了酿酒团队,请了Michel Rolland做酿酒顾问,大量缩减了葡萄田的产量,比例很高的新橡木比例和发酵前冷浸渍法的使用,让力士金成了玛歌产区的新星,重拾二级庄的地位,近年来激光分拣系统和旋转橡木桶架的引进使酒庄依然走在革新的前列。酒庄2011年成功转手,是一个管理投资酒庄升值的典例。
盲品的乐趣就在于此,在不断的惊奇之下,我们会发现平时被忽略的小细节。
波尔多盲品2:年份的酸酸甜甜
最近阴雨绵绵,我们的盲品午宴搬回了赖斯夫人的饭厅,今天的主菜是土豆配烤鸡肉,赖斯夫人对巴雷先生说:“这菜,配上一支不是非常强劲的圣埃斯塔菲(St.Estephe)应该不错。”老太太很讲究美食配美酒,不过谁知道今天巴雷先生准备了什么酒
首先:年份
酒缘呈现暗橙,色泽也已经不如年轻酒那样闪耀,但酒体还是浓郁的暗红色。应该是一款十年左右的老酒。
之后鼻子的香味马上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非常浓的果酱甜果香气,赖斯夫人和销售主管们讨论开来:“简直就是掉进了蛋糕甜品店。”。单从鼻子上讲,很可能是2003年这种炎热的天气。不过接下来的品尝就让这场盲品有了难度。
酸度很强,一下出了蛋糕甜品店。“这样的酸度配上这样的鼻子,很难猜。”“或许是刚开瓶没有时间醒酒的缘故”巴雷先生确定了赖斯夫人的这个猜测。“这酒还需要时间来舒展”。不过稍微令人吃惊的酸度之外,这支酒的酒体很平衡,单宁还很有力,应该是个不错的年份。虽然突如其来的酸度带来很多变数,我们多数人还是被浓烈甜香的鼻子和依然有力的单宁所诱惑,选择了2003年。
答案是2001年。
“这样的年份,我们觉得会没有力量、没有内容,其实还是会有的!”2001年这样的年份,在2000年的光环之下为人们所忽略,因为市场的注意力和资本都投入了上一个年份,但是十年之后,2001年陆续进入适应期,售价亦比2000年公平许多,带着像今天这样的成熟度和力量,以及标志性的酸度,可以搬上品醇客的餐桌了。
产区酒庄
销售主管埃玛把玩着杯子:“浓甜香中透着一股甘草”。
赖斯夫人沉思着产区:“或许是玛歌”多半是考虑到这样的酸度,2001年的玛歌比北方的村落表现得稍逊。
埃玛不同意:“更往南一些吧”
大家正像赖斯夫人说的“北边酒体应该比这支酒更加肥一些。”,都在往南想。
猜年份时大家都掩耳盗铃的把这酸度忽略掉,结果没猜中,现在都是放了十二万分的注意在这上面。我更是被着酸度迷惑,觉得应该不在四大名村里,或许在Moulis和Listrac这样的村落——我还清晰的记得这两个地方2011年期酒明显的酸度。
结果大家又都错了。巴雷先生宣布:“就像赖斯夫人开始说的,烤鸡肉配上一只不太强劲的圣埃斯塔菲会很不错。”
这是一只圣埃斯塔菲!
我们今天的盲品真是被这奇特的酸酸甜甜搞得找不到北了。
那么酒庄“这样的鼻子,是做出了风土的,肯定是个列级庄,是吗”巴雷先生肯定了赖斯夫人的猜测。“肯定不是爱士图尔,这酒还是比爱士图尔瘦了。”
是的。这是一支Calon Ségur。
“是一只好酒,但是还可以做得更好。”
Calon Ségur的转手
酒庄主人Denise Capbern-Gasqueton于去年九月去世,尽管继承人Helene Gasqueton-Baritault给许多波尔多酒商和媒体发出公开信声明会继续经营家族产业,Calon Ségur今年夏天还是以1.7亿欧元的价格出售。酒庄转手大多都是遗产问题,今年初出版第二册的法国连环漫画《波尔多城堡》(Chateaux Bordeaux)就围绕这样的故事,细细讲述了坚持经营酒庄的继承人会有多大的阻力,继而就传来另一个家族葡萄酒产业被收购的消息,现实世界亦如漫画家笔下的故事,令我们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