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微信杀机全文阅读 > 第3章 背叛

第3章 背叛


  已经过了四十八小时,因为没有新的证据,警察只能放人。我走之前特意观察了刘康的脸,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仿佛之前看到的只是自己脑中虚构的假象。

  路过刘康的身边,他冷冷地对我说:“不要被我抓住把柄,下次你再进来,可就不会这么轻易出去了!”

  他的声音令我后脊发凉,他到底要干什么?

  我现在需要寒冷的刺激,想把自己扔进冰窟里,证明我还活着。

  出了警局之后,我跑到一家超市,买了一瓶满是冰碴的矿泉水,在其他人诧异的目光中,将一瓶水从头浇下,头发与衣服瞬间湿透,头发上残留着冰碴。我觉得非常舒服,只有这样才能让我暂时清醒。

  原本想打车回家,可现在这副样子,恐怕没有司机愿意载我。想坐公交车,交通卡又没带在身边,口袋里只有几枚一毛钱的硬币。这里距离我家最起码有四公里,我只好拖着疲倦的身躯走回去。

  一路上,行人投来厌恶的眼神,好像我是这座城市的毒瘤一样。

  走到小区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保安队长看我的眼神多了份异样。他曾经亲眼看见我被带上警车。虽然他不知道原因,可我也懒得跟他解释。人们往往宁愿相信自己盲目的双眼,也不愿相信真相。

  无辜的人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无辜?旁观的人早已判定你有罪。

  也许是因为两天没有通风,房间里满是发霉的气味,屋子里比外面还要闷热,空调发出滋滋的声响,桌子上还没吃光的外卖早已经变质,发霉的气味让我胃里一阵翻腾。冲到卫生间,我把胆汁都要吐出来了。我已经没有力气再走回卧室,直接躺在了卫生间,就像躺在坟墓里,合眼睡去。

  不知睡了多久,醒来之后,我下定决心把这件事查清楚,不为别人,只为自己!

  我找到他们三人的照片洗了出来,贴在四周的白墙上,用记号笔对他们进行分析。可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之间唯一的联系枢纽就是我。

  难道线索就这么断了吗?

  我不信!

  我与林大伟已经好久没有联系,不知道他之前住在哪里,据说已经搬到了外地,找起来十分麻烦。

  黄晶晶虽然与我交往五年,却从没听她说起过家里的事情,每次我问起,她都会转移话题,转移不了时,就开始发脾气,几次之后,我也不敢再问了。现在想想,真他妈可悲,自己就像个傻瓜一样,被她玩弄了那么久!

  想来想去,只能从苏珂入手,我看着照片里的他开朗的笑容,觉得熟悉又陌生,我已经忘了,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

  确定了调查方向后,我根据毕业时苏珂留下的地址,去了松江。

  苏珂家住在一个旧式弄堂里,是很常见的建筑,那里每栋房子都长得差不多,找到他家的门牌号,我轻轻敲门。

  开门的是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虽然皱纹已爬满她的脸颊,但仍能看出她精致的五官,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美人。个子估计有一米六五,但是腰杆却弯了下来,原先神采奕奕的双眼,也像是被蒙了一层迷雾,她好像对我有些印象,却又一时想不起我是谁。

  苏珂家是典型的单亲家庭。父亲早年经商,也曾风光一时,但在苏珂五岁那年,因为决策性失误变得一无所有,欠下银行一大笔贷款,之后选择了自尽,剩下苏珂和母亲相依为命。

  毕业的那一天,我见过苏珂的母亲。

  上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的头发还是黑的,看苏珂的眼神里带着一种骄傲,她紧紧地挽着苏珂的手,他就是她的一切。

  岁月可以磨平棱角分明、坚硬无比的大理石雕像,也可以带走人的青春年华。

  我喊了声:“阿姨!”

  她愣了一下,努力在脑中思索。

  “阿姨,我是周然,苏珂的大学室友,毕业的时候我们见过,您忘啦?”

  她嘴角扯出一抹微笑,随即消散:“是小然呀,阿姨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别怪阿姨。”

  我赶紧说:“没关系,没关系。”

  “你找阿姨有什么事情吗?”

  “我知道苏珂出了事情,所以来看看您。阿姨,节哀!”

  没有什么比对一个母亲说节哀更加残忍的事情,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靠一句“节哀”就过去呢?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永远不要见到她,我的出现就是对她最大的刺激。

  可我别无选择!

  我打心底憎恨那个夺走苏珂性命的恶魔,他杀了两个人,一个是苏珂的肉体,一个是苏母的灵魂。

  阿姨侧身,示意我进屋坐。狭小的空间里,摆放着一张单人床,电视还是十几年前的款式,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电子设备。

  床的旁边放着一把椅子,应该是用来招待客人的,可上面已有灰尘,明显很久没有用过了。

  我对眼前这个衣着简朴的女人充满着敬意。我坐在椅子上,她坐在床上,这样的画面应该经常在她脑中出现,当然画面里我的脸应该是苏珂。

  “苏珂常常跟我提起你,他说你是他大学里最好的朋友。”

  我回忆起大学的点点滴滴,脸上挂着微笑,又想起苏珂已经死了,笑容变为苦笑,不无感慨地说:“他也是我最好的朋友。”

  “我们家苏珂从小就不太喜欢说话,性格特别内向,你是第一个真正走进他内心世界的朋友。”

  我想起他刚进大学时的样子,戴着个镜片厚厚的眼镜,老土又憨实。身处S城这样的大都市,他像蜗居的蝼蚁一样普通。

  我问道:“苏珂这几年还好吗?”

  “还好。”她陷入了回忆之中说,“毕业之后他去了一家小报社当了记者。大学四年他真的变了很多,开朗了,外向了,尤其是自信了,这些都多亏了你的帮忙。”

  我想起他自杀被救起来之后的事情。原以为他会一蹶不振,可能永远都走不出阴霾,但事情却以我没想到的方式改变了……

  他变得开朗了,简直像换了个人。

  在那之前,很少看见他笑,在那之后才知道他笑起来那么好看。我从没见过那么有感染力的笑容。他的笑可以感染所有人,谁都无法抵抗他的笑带来的阳光和希望。渐渐地,他的朋友多了起来,我再也不是他唯一的朋友了。

  想到这里,我的心竟然有些许失落。他与那些冷漠的旁观者变成了朋友。而我却从他的朋友慢慢地转变成旁观者。在表面上我们还是好兄弟,但对我而言,我们的兄弟情谊早已经在冰凉的河水中淹没了。

  “再后来,他交往了一个女朋友,两个人已经准备结婚了。可他的职业比较特殊,需要经常出差,为了结婚之后能稳定下来,他辞去了记者的工作,跳槽去了一家文学杂志社当编辑。可他刚刚开始新工作不到两个月,女方就提出了分手。我们家苏珂骨子里是个倔强的孩子,也没有挽留,两人就这样分开了,再没联系。”

  听得出来,她对这件事情相当惋惜。

  她说的这些事,有的我知道,有的不知道。我知道他毕业之后进了报社,却不知道他为什么跳槽到杂志社,他交了个能够谈婚论嫁的女朋友,却从没对我提过。可能是因为最后感情无疾而终,所以不想让身边的朋友担心吧!

  苏母从床头柜里翻出一张粉红色、很精致的邀请卡,一看就是女生选择的款式,而且还很用心。

  “这是他们两个当初讨论婚礼的时候设计的邀请卡,可惜后来用不上了。”

  我拿起卡片,小小卡片在我的手里重得像一座山——上面印着两个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

  苏母指了指被放倒的照片架,照片里一男一女,和世间所有正在热恋中的情侣一样亲热甜蜜。他们笑得十分开心,可我的心却如同绑上了一千斤的石头,被扔进井里,快要窒息。照片里是两个我大学期间最亲密的朋友——苏珂、黄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