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为人与为学:胡适言论集(评注本)全文阅读 > 第27章 读书教育(10)

第27章 读书教育(10)


  乙 留学年限。求学第一大病在于欲速成。第二大病在于陋隘。速成者浅尝而止,得一学士文凭即已满意,不自知其尚未入学问之门也。陋隘者除所专习之外,别无所知。吉见有毕业大学工科,而不知俾斯麦为何许人者矣。欲革此二弊,当采限年之法。

  (子)凡留学之第一二年,一律学文科(Arts and Sciences或名Academic Course),彼可多习语言文字、政治、历史、哲学、理化之类,以打定基础,开拓心胸。二年之后,然后就性之所近习专科,或习文艺,或习实业工程焉。

  (丑)所学四年毕业之后,习文科者须入毕业院,至少再留一年,能更留二三年尤佳。其习工程者,至少须至实地练习一年,始可令归。

  丙 鼓励专门学问。以上所陈资格、年限,都为直入大学者计耳。在外国大学四年毕业,其事至易,而所学綦浅,不足以言高深之学问也。真正专门之学问,须于毕业院求之,故当极力鼓励学生入毕业院。其法有三:

  (子)择私费学生已毕业外国大学,又得大学保证,其所学果有心得堪以成就者,由国家给与官费,令入毕业院,继续所学。

  (丑)择本国大学毕业生成绩优美、有志往外国继续研究所学者,与以官费。

  (理由)所以必须大学保证其学有心得成绩优美者,以毕业乃是易事,往往有所学,毫无心得,而勉强及格得毕业者,故须保证也。

  (寅)设特别专门官费。特别专门官费者,指定某项官费,需用作留学某种学问之费,如设矿学官费若干名,昆虫学官费若干名之类。此种官费,办法如下:

  (一)分科:分科视国家时势所急需而定。如需昆虫学者,则设昆虫学官费;需植物学者,则设植物学官费是也。

  (二)资格:凡于指定之科学有根柢,又有志研究更深学问者,皆得应考。又凡在外国大学专门已有成绩者,但有大学本科掌教保证,亦可给与。(参观丙子)

  丁 官费留学生对于国家之义务。官费留学省归国之后,得由中央政府或各省政府随时征召,或入国家专门图书馆编撰教科书,或在国家大学或各省立大学任教授之责,或在国家工厂任事,或在各部效力。其服务之期限,视其人留学之年限而定。在此服务期内,所受薪俸,皆有定额。着为律令。其有不服征召者,有罚,国家得控告之。

  上所述诸条,皆改良留学之办法,但可施诸官费学问,而不能施诸私费学生者也。诚以今日留学界官费者具十之六七,其费既出自国家,易于整顿改革。彼私费学生,费自己出,非国家所能干预,无可如何也。

  第二,增设大学。吾国诚以造新文明为目的,则不可不兴大学,徒恃留学无益也。盖国内之大学,乃一国学术文明之中心;无大学,则输入之文明,皆如舶来之入口货,一入口立即销售无余,终无继长增高之望(其说互见二)。吾国比年以来,留学生日众而国中高等教育毫未进步者,盖以仅有留学而无大学以为传布文明之所耳。国中无完美之大学,则留学生虽有高深之学问,无所用之,其害一也。国中无地可求高等学问,则学者人人都存留学之志,而国内文明永无进步之望,其害二也。外国大学四年毕业之学科(即所谓Undergraduate Course),国内大学尽易教授,何必费时伤财,远求之于万里之外乎?(实科稍难,文科更易。)其害三也。外国有名之大学,当其初创,都尝经过一草昧经营之时代,非一朝一夕即可几今日完美之境。吾国设大学于今日,虽不能完备,而他日犹有继长增高急起直追之一日。若并此筚路褴褛之大学而亦无之,更安望他日灿烂光华之大学哉?其害四也。今国学荒废极矣!有大学在,设为专科,有志者有所肄习,或尚有国学昌明之一日;今则全国乃无地可习吾国高等文学,其害五也。积此五害,吾故曰不可不兴大学。

  (附注)吾国今日有称“大学”者若干所,然夷考其学科,察其内容,其真能称此名者,盖甚少也。大学英名University,源出拉丁Universitas,译言全也,总也,合诸部而成大全也。故凡具各种专门学科合为一大校者,始可称为大学。其仅有普通文科,或仅有一种专门学科者,但可称为学院,或称某科专门学校。College即如记者所居康南耳大学,乃合九专校而成:曰文艺院,曰农学院,曰法学院,曰机械工程院,曰土木工程院,曰建筑学院,曰医学院,曰兽医学院,曰毕业院。此九院者,分之则各称某院,或某校,合之乃成康南耳大学耳。今吾国乃有所谓文科大学,经科大学者,夫既名经科,既名文科,则其为专科学校可知,而亦以大学名,足见吾国人于“大学”之真义尚未洞然也。后此本文所用“大学”概从此解,其仅有一种专科者,则称专科学校(省称专校)。

  增设大学之计划,管见所及,略如下方:

  一、国家大学。直接隶属中央教育部,择最大都会建设之,如今之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皆是。此等大学,宜设法为之推广学科(今此三大学制学科不完极矣,几不能名为大学),增置校舍,及实验室。增设学额,分摊各省,省得送学生若干人。

  此等国家大学,代表全国最高教育,为一国观瞻所在,故学科不可不完也,试验场不可不备也。校中教师宜罗致海内外名宿充之。所编各学科讲义,宜供全省大学之教本。大学之数,不必多也,而必完备精全。今不妨以全力经营北京、北洋、南洋三大学,务使百科咸备,与于世界有名大学之列,然后以余力增设大学于汉口、广州诸地。

  日本以数十年之力经营东京西京两帝国大学,今皆有声世界矣。此其明证,未尝不可取法也。

  二、省立大学。省立大学,可视本省之急需而增置学科,如浙江大学则宜由蚕学、种茶专科,福建大学则宜有漆工及造船专科,江西大学则宜有瓷器专科之类,此省立大学之益也。

  省立大学可就今之高等学堂改设之。先于高等学堂内设大学科,以高等毕业生及招考所得者实之。又可合本省之高等实业、高等商业、法政专科、路矿学堂、高等师范诸校而并为一大学,即可节省无数监督、提调之薪俸,又可省去无数之教员,利莫大焉。

  省立大学隶于本省之教育司,由本省议会指定本省租税若干为经费。

  省立大学学费宜轻,能免费更佳。如不能免费,则每县应有免费生若干名,以考试定之。

  各省大学,入学程度及毕业年限,均由中央教育部定之,以规划一。其毕业所得学位,与国家大学所给同等。毕业生之程度,宜竭力求与各国大学同等。

  内地人少民贫之省,不能设大学者;可与他省联合设立大学,如陕甘大学、云贵大学之类。

  三、私立大学。凡以私人财产设立大学者,须将所捐财产实数及立学宗旨,呈报本省教育司立案。成立之后,宜由教育司随时考察其成绩。其成效已大着者,国家宜匡助之。匡助之法,或捐款增设学科于其校中,以助成其完备(记者所居之康南耳大学为私立大学,而纽约省政府乃设农院及兽医院于是),获捐款设免费额若干名于其校中,彼贫家子弟得来学焉。

  私立大学之入学资格及毕业年限,皆须与国家大学及省立大学同等。

  私立大学在各国成绩卓着,而尤以美国为最着。美国有名之大学,哈佛Harvard,耶尔Yale,康南耳Cornell,约翰霍铿John"s Hopkins,卜郎Brown,芝家角Chicago(煤油大王洛克斐老所捐),皆私立大学也。私立大学非一人所能成,所赖好善之士,慷慨继续捐助,以成创始者之美,始有济耳。

  以上所述三种大学,略具梗概而已,尚有专科学校亦关紧要,故附及焉。

  四、专科学校(或官立或私立)。上所述之大学,皆以一大校而具若干专校者也。合诸专校为一校,既可节省许多职员教员之薪俸,又以诸校同居一地,学生可于本科之外,旁及他科,可免陋隘之弊。惟有时或经费不足设大学,或地方所需以某科为最急,或其位置所在最适于某科,于是专可学校兴焉。在吾国,如江西之景德镇可设瓷器专科学校,萍乡、大冶可设矿业学校是也。

  专科学校有三大目的:

  (一)在于造成实用人才。如矿业学校需造成矿师,铁道学校在造成铁道工程师之类。

  (二)在于研求新法以图改良本项实业。如瓷业学校不独须研究瓷器之制造,并须研究改良吾国瓷业之法。

  (三)在于造成管理之人才。今人徒知工程之必要,而不知工程师正如一种人型的机器,供人指挥而已。各种工业实业之发达,端赖经理得人。此项经理之才,譬之军中之将帅,一军之安危胜负系焉。若工程师则兵而已耳,枪炮而已耳,是故专校宜注意此项知识。习银行者,不独能簿记分明而已,尤在能深知世界金融大势。习铁路者,不独知绘图筑路,尤宜知铁路管理法及营业法。

  专科学校毕业生,宜与大学毕业生同等。

  以上所述大学及专校之组织,但就管见所及,贡其邹荛而已。此外尚有二要点,亦未可忽,略称之如下:

  (甲)大学中宜设毕业院。毕业院为高等学问之中心,以四年毕业之大学生,尚未足以语高深之学问。各国于学问,其有所成就者,多由毕业院出者也。鄙意宜鼓励此种毕业院。院中组织,以本学所有各科正教习兼毕业院教习,另推一人主之。院中学科以研究有心得为重。美国大学毕业院有两种学位:一为硕士,至少需一年始可得之,一为博士,需三年始可得之。院中学生须择定一正科一副科(欲得博士者须二副科),所习各科大概多关此二科者。又须于正科内择定一重要问题,足资研究者,而旁搜博采以研究之。有所心得,乃作为论文,呈本科教师,谓之博士论文,或硕士论文。

  如所做论文果有价值,则由大学刊行于世。

  (乙)大学中无论何科,宜以国语国文教授讲演,而以西文辅之。此条在今日似不能实行,其故以:一、则无译本之高等教科书;二、则当教员者未必人人能编讲义;三、则科学名词未能统一,不宜编着书籍。此三层阻力,可以下法消除之:

  (一)国家设专门图书馆,选专门学者居其中,任以二事:

  (子)编译专门教科书供各大学采用。

  (丑)编译百科词典。凡译着书者须遵用词典中名词,以求统一。词典未出版以前,译书着书者,需将所用名词,送交此馆中本科编纂人,得其核准。如着译人不愿用词典中名词,须注明“词典中作某名”。

  此图书馆或即与国家所立大学同设一处,彼编译教科书者即可实地练习,视其书适用与否。

  (二)凡国立省立各大学中,非能用国文教授者不得为教师。其能自编讲义者听,惟所用名词,须遵用国家专门图书馆词典。其不欲编讲义者,可采用图书馆所编之教本。

  (三)大学生至少须通一国外国文字,以能读书为度,故各大学可用西文书籍为参考互证之用。

  夫居今日而言,大学必用国文教授,吾亦知其难。惟难不足畏也,今日勉为其难,他日自易易。若终不为,则难者终无变易之一日耳。须知吾辈今日求学问,并非仅作入他国大学计已也,乃于令吾所学于人者,将由我而输入祖国,彼人人皆可学之。然则非以国文着译书籍不可。今之所以无人着译科学书籍者,以书成无所用之,无人读之耳。若大学既兴,而尤不能用国文教授讲演,则永永无以本国文字求高等学之望矣!

  结论

  吾作《非留学篇》,乃成万言。冗长芜杂之咎,吾何敢辞!今欲提挈纲领,为国人重言以申明之,曰:吾国今日处新旧过渡、青黄不接之秋,第一急务,在于为中国造新文明。然徒恃留学,决不能达此目的也。必也一面亟兴国内之高等教育,俾固有之文明,得有所积聚而保存,而输入之文明,亦有所依归而同化;一面慎选留学生,痛革其速成浅尝之弊,期于造成高深之学者,致用之人才,与夫传播文明之教师。以国内教育为主,而以国外留学为振兴国内教育之预备,然后吾国文明乃可急起直追,有与世界各国并驾齐驱之一日,吾所谓“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者是也。若徒知留学之益,乃恃为百年长久之计,则吾堂堂大国,将永永北面受学称弟子国,而输入之文明者如入口之货,扞格不适于吾民,而神州新文明之梦,终成虚愿耳!

  吾为此惧,遂不能已于言。知我罪我,是在读者。

  当今不少大学生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出国留学,不少人不明白留学的意义在于什么,似乎留学只是因为大家都留学,所以我要留学。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有些功利主义色彩,有些中国人除了钱之外似乎什么都不相信了,只要能够为自己谋取利益,似乎一切都是对的。本篇文章,作者胡适以弱冠之龄,对当时社会的怪现象大加鞭挞。而反观当代中国,这些怪现象更为普遍,以留学为敲门砖者更甚!本文并非反对留学,而是反对以“求敲门砖”为目的的留学,强调办好自身教育,发扬自身文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