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古典 > 晚清第一妃全文阅读 > 第317章 青楼艳事(2)

第317章 青楼艳事(2)


“没问题。随便什么时候。”

“太叨扰了。”刘光第道,“要不全家只靠我这份薄俸,也不用给你添麻烦。小弟年龄小,还望多关照。”石穿裘拥着那姿容绝色的女人,调情寻笑,无暇听他卖酸。刘光第又道,“家弟正在家等信儿,我这就回去告诉他,准备准备拜访府上。”

“这,急……”石穿裘“什么”还没说出来,刘光第拔脚出了门。

“嘿,这急性子!”

“非急不行。光第一大家子,妻子七口,小弟又从四川老家来投奔,坐吃山空,情势所逼。”陈三立道,“对了,复生,——你们,给奏个曲子怎么样?”

一个空下的妓女,和谭、李、文身边三妓依言走向乐器,石穿裘悄悄带那美妓出门寻欢去了。

李三立继续小声和谭嗣同说话,文廷式却有些坐不住了。到妓院来,本就冒了大风险。明清两朝均严禁官员狎妓,违者严惩。他之所以来,当然有男性的冲动在内,另外,悖不得朋友面子,特别是石穿裘。京官除要结纳大员,三教九流中的黑道也少不了。所谓结大员,乃为办官面上的事,结黑道,则是处置非常。石穿裘干的买卖,说白了,是清自道光以来最暴利的营生——贩卖大烟。

卖鸦片的是英国人,他们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与航运设施,将印度殖民地上出产的鸦片调往近邻中国,烟量逐次由雍正年间的每年二百箱,增加到道光十八年的三万四千箱,每年从中国刮走的白银达几千万两!两次鸦片战争,就是英国老刁虫痛恨清朝挡了他向大陆倾销鸦片的买卖,以利炮令大辫子皇帝大臣们将糊涂。黑沉沉的烟砣一转手即为白花花的银两,不光英商,就是那些本土买办、各级经销商也欢喜透了!

后来清政府政策逐渐转向本土种植、运销,课以重税,以增加****库收入,顶出外烟。结果使偌大中国遍地罂粟花开,粮食作物大量减产,城乡凋蔽,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吸食鸦片却成为中国民众的普遍爱好,有钱的吸好的,吸外烟,没钱的吸赖的,照样有去处。大清政府眼看不妙,数次发起铲烟运动,无奈木已成舟,只好加重捐税,令烟业开办琐节愈多、违禁惩处愈厉,结果愈使大烟业成为百业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