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万历梦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五十二章 印信风波

第1卷 第五十二章 印信风波


  就在朝鲜朝廷内部产生分歧境内地区又出现民变之时,宋儒真这个带头起义并拥立王世子光海君的匪首。

  就在捕盗大将李镒的抓捕下给拿下,并在严刑拷打之后对其主要叛乱骨干进行了斩首处决。

  而此刻的王世子光海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为这些被斩首的人虽然都是盗贼的农民出身。

  但是却都是反感朝鲜宣祖,支持王世子光海君的有生力量。

  就在这股力量被消灭之后,王世子光海君就只剩下朝鲜朝廷中的诸位大臣们支持他了。

  而眼下为了激发朝鲜军民反抗倭寇的激情,再次汇聚民心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就在谋臣尹斗寿给宣祖殿下的状启中,提到要在尹斗寿的命令下。

  指挥朝鲜各道的兵力进行最初的汇集,之后在对长期占据南部海岸的倭寇进行无情的攻击。

  所以此刻的宣祖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因为宣祖要同意了这个状启就等于默认了尹斗寿的决议。

  让朝鲜的军民汇聚一起,对南海岸的倭寇进行绝情打击。

  那样的话身在朝鲜的大明官军,必然会引起十分强烈的不满。

  因为此时作战只要朝鲜军民参与,并没有把那些一万多大明军兵放在眼里。

  更没有把那些一万多大明军兵的安危,放在宣祖的心上让那些大明军兵也陷入危险之中。

  而同意的话还可以收拢已经散落的民心,让朝鲜民心从王世子光海君的分朝中回到大朝来。

  可是一旦反对尹斗寿的话,那么就会落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骂名。

  更会使得朝鲜军民的民心全部都落入朝鲜分朝那里,那么反对的话只会让宣祖殿下处于更加孤立的状态。

  所以此刻陷入两难境地的宣祖正在沉思之时,帮宣祖殿下解围的金贵妃就出现了。

  金贵妃的出现为宣祖殿下出了一个更好的主意,让宣祖殿下对金贵妃当时是赞不绝口。

  因为金贵妃劝说让宣祖殿下默许尹斗寿的状启,然后即使出现问题和麻烦的话就要收回王世子光海君的印信。

  甚至于到时候要废除掉宣祖殿下不喜欢的王世子光海君,换成其他的王子来担任王世子一职。

  这样对于宣祖而言只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宣祖殿下暂时同意了金贵妃的建议,并称赞金贵妃的意见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

  于是就在宣祖殿下的默许下,王世子光海君就开始汇集朝鲜军民兵力。

  准备针对南海岸的倭寇基地,进行绝情的反击并试图把倭寇们逼退到海上。

  而在朝鲜海上绝对是李舜臣的天下,因为倭寇海军在海上绝对是彻底失败的。

  所以只要陆地上取得前所未有的胜利,把所有倭寇都逼退到海上之后。

  那就由李舜臣在海上进行对倭寇的歼灭战役了,而李舜臣在此刻也在朝鲜的水军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首先李舜臣在水军内收留在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各地朝鲜难民。

  并让这些难民进行屯田耕种,等收成之后还分发粮食给难民。

  所以李舜臣虽然违背了朝鲜的祖制,但是却在短期内汇聚了不少的民心。

  其次李舜臣在水军军营中,进行了科举考试并在水军中积极推广柳成龙(赵坤)的免贱法。

  使得一些原本为贱民的朝鲜平民,破格成为了朝鲜水军的士兵。

  并在接下来的内部科举考试中,使得这些后招入的士兵成为了水军军官。

  在水军军营中进行科举考试虽然在朝鲜是有先例的,但是那种情况是在地方与朝鲜朝廷联系不上之后才做的。

  而此刻朝鲜朝廷和各个地方基本都有联系,除了被倭寇占领的南海岸之外都有着联系。

  所以此刻的李舜臣是在违背了两个祖制之后,还被王世子光海君喜欢支持下的一位水军将领。

  虽然当时有很多分朝大臣都反对李舜臣,但是王世子光海君就像万历皇帝支持李如松那样。

  去力排众议的支持李舜臣这个难得的水军将领,接下来就在王世子光海君的安排下。

  朝鲜军民就在短期汇集之后,就真正朝向南海岸的倭寇基地进发。

  并在1594年爆发了长门浦海战就是典型的水陆联合作战,但是当时的倭寇军注重守城。

  忠勇将金德龄和忠勇士兵宣居怡失去了一部分后撤的机会,而李舜臣也只仅仅击沉了两艘倭寇之船。

  因为胜败模糊的这次战斗对于独立特行的朝鲜军执行能力,也在朝鲜朝廷中引起了最终的怀疑。

  更加证实了应该加强军事力量的佐证,也再次印证了柳成龙大人(赵坤)所说的一切。

  而倭寇在南海岸的基地中,则为了没能抓住杀死李舜臣而争吵着。

  也由于倭寇的坚强防御力,导致了朝鲜军民在短期内不能再次进行偷袭了。

  所以就在朝鲜军力还不足的情况下,像长门浦那样的联合作战却的确是很危险的。

  所以以后要绝对戒备这种事情的再次发生,所以此事当宣祖殿下得知之后就龙颜大怒。

  所以明明知道此事的宣祖殿下就准备向王世子光海君问罪,此刻的宣祖殿下在金贵妃的建议下准备废除扶军司。

  就在彻底废除扶军司之后,又在金贵妃的意见下收回了王世子光海君的印信。

  收回王世子的印信就等于彻底废除了王世子,下一步就等再选择一个王子担任世子了。

  所以支持王世子殿下的诸位大臣们,就对此刻的宣祖殿下十分的不满。

  就在分朝大臣们的坚持下,全体向宣祖殿下进行了跪拜请求收回成命。

  而此刻的宣祖殿下的确不喜欢王世子光海君,所以就在毫无结果的情况下诸位大臣们。

  向宣祖殿下进献了早就准备好的辞呈,而在诸位大臣们献出辞呈之后。

  朝鲜的红门馆和人文馆的大臣献出辞呈之后,就已经没有了可以撰写谕旨的人了。

  而承政院的承旨也跟随这些大臣,献出了自己的辞呈之后此刻的朝鲜朝廷中。

  就连传达王命的人都没有了,眼看朝鲜大朝就要无法正常运作下去。

  所以此刻的宣祖殿下也只有找领议政大人柳成龙(赵坤)了,可是柳成龙(赵坤)去了之后却吃了闭门羹。

  因为即使还回了印信那些大臣也不会回去的,此刻的大臣们还以米税法和免贱法相威胁。

  所以此刻因为宣祖殿下收回印信所引发一场不小的风波,要如何进行收场就很难去评说了。

  而此刻的王世子决定自己亲自劝说那些大臣们,而条件却是派奏请使到大明请求万历皇帝陛下册封王世子。

  所以此刻的宣祖殿下就决定了派遣奏请使,前往大明请求大明万历皇帝批准册封王世子。

  而此时的尹斗寿因为长门浦一战而负责,从左议政一职被罢免。

  从此刻起长门浦海战也是宣祖怀疑,李舜臣的又一个契机。

  虽然宣祖殿下也派遣了奏请使,但是正如宣祖殿下所想的。

  大明因为立世子问题上的根本原则,就推迟了对光海君的册封程序。

  而在此刻加藤清正则背着小西行长进行了私自的和谈,而此次和谈也必然引起翻天巨变。

  而这次加藤清正和惟政大师的议和中,朝鲜也将得知沈惟敬和谈的所有内容。

  那么朝鲜即将发生巨变,而在此刻就看朝鲜宣祖殿下和大臣们的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