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神话修真 > 万界之最强征税系统全文阅读 > 第1卷 第098章 大唐,风起!

第1卷 第098章 大唐,风起!


  长捷法师似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沉吟许久,方才道了声:“....玄奘?”

  言语间充满了难以置信。

  萧遥所化的白衣僧人淡淡笑道:“是我。”

  “你怎么会出现在这,莫非西行取经有变?”长捷法师开门见山,一言就点出了他所不解的关键所在。

  长捷法师浸淫佛法多年,早已领悟许多佛门神通,与那些只会空谈经义的佛门高僧,有着本质不同。

  所以他才会丝毫不怀疑萧遥所化白衣僧人的身份。

  因为他那自谓可以看破一切虚妄的眼中,并未看出萧遥变化神通的破绽所在。

  这不仅因为萧遥的天罡三十六变神通已然升级至帝法,

  更为重要的,是萧遥本就拥有唐玄奘的一世佛缘。

  萧遥虽不知长捷法师为何至此,但心中已有应对之法,“西行取经之事一如往常,师兄无须记挂,师弟之所以会抽身至此,是有一话,要对师兄说。”

  “师弟即已觉醒宿慧,对师兄若有所求,但说无妨。”

  既然确定萧遥身份,长捷法师心里自然再也没有半点疑虑。

  “师弟要师兄闭关参悟佛法三年,这三年内,大唐一切事务,便由师弟接管,如何?”萧遥也不急,一步步地将心中谋划缓缓道出。

  若长捷法师就此答应下来,

  那么便可保大唐三年之内,不会再受佛教子弟干扰。

  萧遥有自信,三年之后,哪怕佛教于大唐布局再深再久,万事也已成了定局。

  长捷法师没有拒绝萧遥的请求,只是问道:“敢问师弟,上面可曾知晓此事?”

  长捷法师虽未指明,但他的意思,摆明了是在问,远在西天之上的佛祖与观音之意。

  萧遥对此不做正面回应,淡笑着反问道:“师弟我已亲身至此,师兄认为,如何?”

  “是师兄多嘴了,还望师弟不要见怪。”

  长捷法师向萧遥行了一佛礼,转身就走。

  他能被佛教选为金蝉子第十世转世的兄长与师尊,自然也不可能是凡俗之辈,转世下凡之前,在西方佛土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只不过,比之他今世的这位师弟,比之这位曾今佛祖的座下弟子,长捷法师的身份与地位比起金蝉子,还差的很远。

  如今既有金蝉子现身说法,长捷法师只当西天的菩萨佛陀们另有谋划,只是他的身份不够,没有资格听闻消息。

  望见长捷法师离去的背影,萧遥心中也是长舒了一口气。

  若这长捷法师不上道,为了不打草惊蛇,萧遥便也只能冒险,试着将这位德高望重的长捷法师,在这泰山之巅杀上一杀!

  不过现在看来,一切都还顺利。

  只是萧遥还未安心多久,刚才松懈下来的气机陡然拔高,原来刚才离去的长捷法师,竟去而又返。

  好在长捷法师来地匆忙,走地也匆忙,转身回返,不过是为了给萧遥带一句话。

  “小心魏征。”

  长捷法师算是明白了,怪不得一向与他作对的魏征,前几日竟会好心给他带来消息,让原本被唐皇刻意隐瞒的他,知晓了唐皇今日会于泰山之巅封禅。

  现在想来,不过是因为魏征先他一步,得知了国师与金蝉子之间的某些联系,才会特意引诱他来破坏此局。

  不过好在金蝉子早已觉醒宿慧,与他说明缘由,魏征的阴谋,才没能得逞。

  “师兄放心。”

  直至长捷法师的气息于萧遥重瞳中消逝后,萧遥才将神通撤去,回复了原本的白袍国师模样。

  对于长捷法师一声不响的离去,唐皇十分好奇,所以才重新踏上泰山之巅,便凑至萧遥身旁,笑问道:“国师与长捷法师说了什么?”

  萧遥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模样,只是淡笑着:“陛下可以继续封禅了。”

  唐皇对萧遥无可奈何,他虽想继续刨根问底,但他心里清楚,封禅,才是当下大唐的头等大事!

  伴着唐皇一声令下,钦天监修士便已就位。

  李镇对着祭天坛,不断重复着唐皇圣喻,先前将南赡部洲群山与泰山之巅连结的无数云彩,再度于祭天坛内冲出。

  南赡部洲群山异相,又以浮现在泰山之巅上空,向那唐皇,俯首称臣!

  唐皇笑着望向与他并立的白袍国师。

  萧遥重新一步踏出,以真龙龙吟之音,响彻泰山之巅,借由祭天坛,亦于南赡部洲群山之巅响彻!

  “大唐,风起!”

  兵部尚书卢起亦一脸激动,与有荣焉般,朗声应道,“大唐,风起!”

  与此同时,早早于大唐四方边境线上候命的四路十八军,听闻周边群山之巅传来的呼唤,不由齐声同呼。

  “大唐,风起!”

  几乎是同一瞬间,绣有唐字的旗帜于空中一齐飘扬开来,大唐兵部所刻意挑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御马出征,要去替当朝天子,立下不世之功!

  要为大唐的宏伟版图,开疆扩土!

  封禅一事,至此,方才完美落幕。

  因出征讨伐诸国一事,无论是钱财还是兵马的调度,早有萧遥与兵部吏部尚书商讨妥当,所以一向励精图治的唐皇,终于算是有了空闲。

  所以在封禅之后,因萧遥要留在泰山的缘故,唐皇便也准备在这泰山之巅再多待上一段时间。

  有萧遥的授意,玄云以及青皇圣地上下,对此自无不允。

  不过其余随行的臣子,还要回朝处理国内事务,所以除去钦天监修士留守泰山负责唐皇的安全之外,其余臣子都跟随着魏相一道,回返长安。

  回城途中,兵部尚书卢起,以及户部,吏部尚书等人,一直在观察着队伍当先的魏相脸色。

  他们那日会去魏相府邸,请求魏相出手对付萧遥,不过是因为萧遥当日于朝堂之上的行事太过张狂。

  可时至今日,卢起等人已经发现,国师行事虽然张狂,但他自有其张狂的本钱。

  仅仅一月时光,国师已将大唐的宏伟蓝图展现在文武百官眼前,大家都是大唐臣子,有谁不想在如此大的丰功伟绩上,分一杯羹?

  卢起他们想要找机会,劝魏相放宽心,可一直没能找到恰当的时机。

  直至快要抵达长安之时,魏相说他想要独自走走散散心,便与回城队伍脱离开来,独自行至一湖边。

  有一白袍少年早已于此处站立。

  “不知国师找我何事?”

  “为了大唐伟业着想,我想向魏相借一样东西。”

  “何物?若我真能拿出,又于大唐有益,国师但说无妨!”。

  萧遥转身回望魏征,淡淡笑道:

  “我想借魏相项上头颅一用,还望魏相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