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仙侠 > 王者荣耀之我欲乘风全文阅读 > 王者荣耀之我欲乘风

王者荣耀之我欲乘风


  长白山脉,终年积雪,因山巅常有白云缭绕故而得名长白山。又因山势险峻,重峦叠嶂,绵延数百公里,人迹罕至,为江湖中能人隐士最佳的修行之地。

  遂有:“长白山脉数百里,常住人间不老仙。”这样的打油诗流传世间。

  说长白山里有神仙,那不过是乡野樵夫对于高耸入云的长白山的臆想而已。但是这长白山里隐居能人隐士,倒确有其事。

  崇山峻岭之中,一山腰处,此处地势平坦,景色秀丽,几间木质小屋错落有致的建在上面,屋前有两人,一白衣少年,面如冠玉,眉清目秀,在尽情舞剑;一精瘦老者,发须皆白,精神矍铄,盘坐在一方青石之上。

  这白衣少年,虽然年岁不大,但剑法高超。只见长剑出鞘,剑锋似缓又急,刺向前去,紧接着,剑一转,身随剑动,好似游龙回首又刺向了另一个方向,隐约间依稀能看到剑动时残留的剑影。

  少年就这么一次又一次的舞动手中的长剑,一会步履瞒珊,仿佛酒醉般,手中长剑也随之东划西挑,虚无缥缈,无迹可寻;一会剑气沉凝,宛如蛰伏的猛虎,蓄势待发;又一会,身如轻鸿,剑似灵雀,灵巧无比。

  “小白。”,就在少年纵情舞剑之时,一声呼唤打断了少年的动作。

  “师父?”少年回了一声,将手中长剑收入剑鞘中,来到老者面前。

  “小白啊,当年将你捡来时,你不过是襁褓中嗷嗷啼哭的婴儿,为师为你取名李白。转眼间,十八年过去了,如今你已成年,剑法也学有所成,可曾想过去山下的世界历练一番啊?“老者捋着长长的胡须,向少年问道。

  “想到是想,只是我下了山该去哪里?该干些什么呢?”李白在心里想象着下山历练的场景,不免一阵迷茫。

  “你天资聪慧,十八年来,我传授你的,你都学会了,现在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了。倘若你想将剑法再提高,那你便要去寻找你的剑心”。老者缓缓说道。

  “什么是剑心?”说到这里,李白又问了一句。

  “这个问题为师也回答不了,剑心只有等你找到的时候,你才知道它是什么。”

  “剑心?下山去找剑心?”

  “没错,去万丈红尘中寻找,去大千世界里寻找。”此时老者的目光看向了山峦之间缥缈的云雾。

  “师父,如果徒儿下山去了,那不就剩师父您一个人在这山中了,师父一个人多孤单啊,徒儿还是在山中陪您吧。”李白看着老者认真的摇了摇头。

  “哼,我名老夫子,就是因为为师当年立下宏愿,要收三千弟子,三千弟子遍布王者大陆,到时候也能成宗做祖,流芳百世,谁知道十八年前捡到了你。把你养大可不容易啊,不过也让为师明白了,教弟子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就你一个就让为师呕心沥血,至于三千弟子,恐怕会要了为师的老命,还是为师一个人逍遥快活。哈哈……“说到这里,老者捋着笑了起来。

  听了老夫子的话,李白满脸尴尬的挠了挠头。万万没想到,在师父的眼里自己居然是一个小累赘,而自己还满心舍不得的不想离开。

  不过在李白的内心深处,对于下山还是十分渴望的,下山的世界那么精彩,有繁华的街市,有形形色色的人,还有美味醇香的美酒。

  想到美酒,李白不禁咽了一口口水,美酒的滋味,李白乘师父睡着的时候,偷过师父的酒葫芦尝过,那滋味……,很美妙。

  可惜后来师父发现了,被狠狠的责罚了一顿。并郑重告诫李白:“未成年人不得饮酒!”自己现在成年了,又要下山了,到时候师父不在身边,定要痛痛快快的喝一次。想到这里,李白又情不自禁的咽了一口口水。

  老夫子见李白目光呆滞的站在自己面前,还不时的咽着口水,起初还有些疑惑,待转念一想,哪里还不明白李白在想什么。一阵恼火,便拿起一旁的戒尺,对着还在幻想美酒的李白就是一下。

  ”你小子,想什么呢?想美酒了是不是?刚才还说什么舍不得为师一个人在这山中,要留下来侍奉的话,怎么一转眼,想美酒想的都咽口水了?真是气死为师了,没想到,十八年了,我养了个小白眼狼。“老夫子故作生气道。

  李白被师父一眼看穿心里的想法,不免有些尴尬,又见师父故作生气的模样,连忙上前说到:”师父,徒儿说舍不得您是真的,只是师父说让徒儿下山历练,徒儿便想象山下的样子,这才情不自禁的想到美酒,而且师父曾经说过,未成年人不得饮酒,徒儿如今已经成年,可以饮酒了。”

  听李白这么一说,老夫子想起自己确实说过,“嗯,为师确曾说过,那此事便不与你计较了。”

  “谢师父,师父向来一言九鼎,说话算话,徒儿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徒儿从小到大,最钦佩的就是师父了。”李白见师父这次如此好说,连忙大献殷勤,一顿夸奖,说的老夫子眉开眼笑。

  此时空山寂寂,鸟息虫偃,风卷青松之声中,夹杂着这一师一徒,一老一少的欢声笑语。

  人生几回忆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任这世间是生离还是死别,那山依旧巍峨不动;任这世间有爱恨还有情仇,那松仍然郁郁葱葱。

  崇山峻岭之间,一条鸟道连接在山峦之间,鸟道又窄又险,隐在云雾之间,若有若无,一路蜿蜒向下。

  终于到了李白要下山的这一天,师徒二人,站在山峦之间,云雾缭绕,好像在挽留,而山风呼呼,又好像在催促。其实云雾和山风不过是像往常一样,只是此时此刻李白的心情将云雾和山风想象成那样。

  “师父!”李白对着站在身旁的老夫子轻唤了一声。

  “小白,你难道想一辈子待在这渺无人烟的山峦之间?好男儿要志在四方!”老夫子回应道。

  “师父教训的是,待徒儿走以后,师父定要好好保重自己。待徒儿下山历练一番后,便还回到这山中侍奉师父。”李白道。

  “待你走了以后,我便可以安安静静的这山中参禅悟道,没了你整日的师父长、师父短的叨扰,想必我的境界能更上一层楼,他日得道成仙也不一定呢!“

  老夫子的一番话,随意的化解了师徒之间离别的伤感。李白也明白,师父这么说只是不想让自己抱着伤感心情离开。

  “我不过是下山游历一番,又不是不能回来了,待我下山寻到那剑心,便立刻回来,师父也说过,我天资聪慧,想必找那剑心也不是难事。”李白心中暗道。

  “好了,别磨磨蹭蹭的了,再不走,天都快要黑了,早些走,早些还为师一片清净。还有,下了山以后不可向他人提及为师名讳。”老夫子故作不耐烦的说道。

  李白看着面前的老夫子,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对着老夫子说道,“师父养我,教我,有养育之恩,有传道之恩,师父之恩李白无以为报,今欲下山历练一番,待历练结束定回山中,侍奉师父左右,徒儿走后,师父自己多多保重!”说完之后,李白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好……好……,待你历练一番,寻得剑心,便回来。”老夫子看着眼前这个伏跪着的白衣少年,这个自己养育了十八的少年,欣慰的笑了。

  终于白衣少年下山了,只身上一个包袱,手中一柄长剑,沿着蜿蜒而下的鸟道,踩着飘渺无痕的云雾下山而去。

  “慢着!”一声响亮的呼声想起,是师父的声音,李白连忙回头看去。

  “小白,接着!”只见一物从远处飞来,李白连忙接着,拿到手中一看,原来是师父的酒葫芦。

  “回来的时候,记得为师父带回一壶好酒!”老夫子说完便转身回去了。

  “定为师父带回一壶好酒,一壶最好的酒!”李白拿着师父的酒葫芦,笑着对已经转身离去的老夫子用力的喊道。

  鸟道上的白衣少年渐行渐远,慢慢便看不到了身影,而山风拂过青松的唰唰声中,依稀夹杂着几句“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人生真是寂寞如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