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草长莺飞的三月三,沈灵萱满三周岁了。
虽然是沈知府的外宅,李香秀这几年来却一直过的很低调,在沈家的大夫人收走了杏花街的喜乐糕点铺子之后,她几乎就很少出门应酬了,最多也就是去泰山奶奶庙里虔诚的上柱香,偶尔去‘街坊绣庄’去转一转而已。
因此,沈家二小姐的三周岁生辰也过的很低调,几乎没有什么人来道贺,除了时常出入沈府的赛华佗张远山之外。
在这个几乎是家宴一般的宴席上,小寿星沈灵萱收到了三份礼物。
首先呢,就是小娘亲送了两个六、七岁的小丫头给她,因为小桃被拨给了默娘使唤,石榴和腊梅年纪大了,陪不了沈灵萱几年。所以,小娘亲干脆买了两个机灵的小丫头,送给沈灵萱使唤。
沈灵萱很喜欢这两个丫头,给她们分别取名彩月和彩蝶,留在了身边。
另一份礼物是师父张远山送的,一册泛着黄的古册子和一套细如牛毛一样的银针,此针非金非银又非玉,泛着悠远有神秘的光泽。
碍于还有外人在场,张远山没有细说这本册子和这套银针的来历,但是他凝重的表情说明了他对于这一套东西的重视,小小的沈灵萱明了师父的心意,她也没有多说,但是小脸上的郑重却比任何言辞的承诺更让张远山放心。
心意相通的师徒二人都明白这套东西的来历,也明白这套东西传承到沈灵萱手上的意义。
沈灵萱郑重的收下了师父张远山的古册银针,先生默娘也笑吟吟的送给了一个小册子。
这本小册子却不是什么特别稀奇之物,而且之前沈灵萱也曾经见过的,就是默娘默诵手录下来的那本制作各色胭脂的方子。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启蒙,沈灵萱已经可以独立阅读,默娘就适时的把这本小册子交给了她,似乎也在暗示着她可以照方抓药,可以自己动手尝试了。
沈灵萱能明白师父张远山的希冀,也能猜到先生默娘的意思。张师父是希望她传承了张家奇才先祖的这套神奇的针法,而默娘的礼物传达的意思却轻松的多,她是告诉沈灵萱可以着手准备实施她的开胭脂铺子大计了。
因为街坊绣庄的成功,默娘和沈灵萱对于如何遥控一间铺子已经得心应手了,如果要开胭脂铺子的话,只要解决了货源问题,也就是把书本上的胭脂制作方法变成一款款的高档胭脂,其他都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额外操心的。
所以,沈灵萱生日过后,又长大了一岁的她几乎都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上午琢磨张远山师父送的古册和古针,下午则尝试着利用应季的鲜花制作各种各样的胭脂。
而默娘却选择了放任沈灵萱自由发挥,似乎她一门心思都放在调教小桃刺绣上,对于沈灵萱做胭脂的事情不知道一般。
小小的沈灵萱足足忙活了大半年,还把小丫头彩月和彩蝶支使了个滴流转,终于把默娘给她的那些制作胭脂的古方都吃透了,并且根据当地可以去取到的材料,制成了石榴红、迎蝶紫、桃花胭、玉簪银和以及燕支金等几种。
虽然,沈灵萱心中还有一个萃取精油的宏伟计划,但是她也很清楚,精油虽好,但是还有销售她们的大环境,需要胭脂铺子打稳基础之后,再在胭脂铺子的基础上,开头高端、新奇的市场。
因此,试着做出了那几款高质量的胭脂之后,沈灵萱郑重的敲开了先生默娘的房门。
默娘正在指导着小桃绣一个‘松鹤同寿’的插屏,听说沈灵萱有事找她,她好像才想起了她还担着二小姐的启蒙女先生的名头呢。
默娘瞥了一眼彩月和彩蝶两个小丫头手里捧着的妆盒子,手腕一抖收了手上的针线,吩咐小桃,“去,替取娶了笔墨纸砚来,今天我要和二小姐好好的做做学问。”
“是。”小桃已经习惯了默娘这么跳跃的说话方式,尽管她并不明白默娘这么吩咐的用意,对着沈灵萱行礼之后,小桃还是听话的去拿东西了。
看着小桃是身影消失,沈灵萱心头一动,招呼自己的两个小丫头,“来,把咱们做的胭脂给先生过过目。”
彩月和彩蝶虽然年纪比沈灵萱大了几岁,可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她们看着二小姐忙这忙那,都是她们看都看不明白的东西,就是制这几款胭脂,也是二小姐让她们做什么她们就做什么,直到胭脂做出来了,她们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因此,彩月和彩蝶这两个小丫头对沈灵萱这个小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相应的,对于二小姐都客客气气对待的女先生默娘,她们也是恭敬的很。
听了二小姐的吩咐,彩月和彩蝶两个一起上前,把手里的妆盒子举过了头顶,送到了默娘的面前,“请先生过目。”
“嗯,”默娘微微颌首,用指甲轻轻挑起了妆盒子里的胭脂,小心的一一涂抹在自己的手背,然后盯着自己涂抹了胭脂的手背仔细的观察了起来,仿佛她的手背上开出了什么好看的花来。
沈灵萱知道,先生默娘这是在检验胭脂的成色了,她的心也紧紧的纠了起来。虽然她进来之前还是对自己制出的胭脂很有信心的,可是面对着默娘的审视,她突然就有了忐忑了起来。
因为,她对那些胭脂所谓好或者坏的评判都是以一个现代人的标准来看的,她来到这个世上之后,因为是个婴儿的身份,还从来没有用过胭脂呢,如果这个时代人们对胭脂的看法和千年后的人们的看法不一致,那她这半年白忙活不算,白白浪费了半年的时间,才是让沈灵萱最后悔的呢。
而默娘就一样了,她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人,而且是见过大世面的,她说好的话才能算是好呢。
就在沈灵萱有些忐忑的等待中,‘咯吱’一声轻响,小桃去而复返,手里还捧着默娘要的笔墨纸砚。
听到动静,默娘终于抬起了头来,轻声的吩咐道,“先放在那边桌子上吧。”
吩咐完小桃,默娘又慢条斯理的研了墨,铺平了宣纸,提起毛笔蘸满了墨汁,然后才正眼对了沈灵萱,问道,“二小姐做的胭脂很不错呢,现在打算让哪个丫头说一说呢?”
沈灵萱稍稍一愣,顿时明白了默娘的意思,她带着丫头制作的胭脂被先生认可了,但是之前先生只是给了她制作的胭脂的古方子,具体的制作过程却是沈灵萱自己摸索出来的,要想开铺子批量制作的话,还必须熟知这个过程的人盯着,或者说得有一个教程类的东西。
很显然,沈灵萱自己不能出面去盯着,她既谁是一个孩子又是沈家的二小姐,还是一个不想让沈家刘氏夫人摸清底细的庶出小姐,自然是不方便出面了。
她自己不方便出面,那她就得出一本教程类的东西,或者是派了身边和她一起摸索胭脂制作过程的小丫头出面。
看默娘准备笔墨纸砚和问话的意思,她这是想双管齐下了?又或者是先生兴起了试一试这两个小丫头的心思?
沈灵萱和这两个丫头相处了大半年了,对于她们的性格秉性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彩月那个丫头很听话,不怕吃苦,手脚也利落,就是脑子转的慢了一点,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自己动脑子想事情的,这个丫头虽然是和她一起研制的胭脂,其中也干了不少出力流汗的事情,但是要让她说怕是说不全的,与其让她说还不如要是让她重做一遍来的现实呢。
至于彩蝶那个丫头就和彩月有些不一样了,她除了勤快之外,还肯用脑子想,虽然她也和彩月一样不知道二小姐为什么吩咐它们那么做,但是只要做过的事情她都会用心的记住,曾经有一次萃取花汁的时候灵萱疏忽了,还是这个小丫头支支吾吾的提醒的她呢。
不过呢,彩蝶这个丫头什么都好,有一样她却比不上彩月,彩月是个闷葫芦,吩咐她不要说的事情,就绝对会一个字也不会被人套出去,彩蝶那个丫头就有些不一样了,她有些小聪明,却也有些爱显摆,俗话说言多必失,紧要关头啊,那个丫头的嘴巴估计要坏事的。
稍一掂量,沈灵萱心中有了一个主意,抬头就想着两个丫头望去。
果然和她想的一样,彩月那个丫头一听说要找个丫头说说,立即缩了缩脖子,悄悄的退后了半步。而彩蝶却和彩月相反,她不但没有退后,反而是兴奋的向前了一小步,小脸上闪着光,有些等不及的跃跃欲试起来。
沈灵萱在看着两个丫头,默娘也在用眼梢的余光打量着她们,不过她只是扫过了两个小丫头的神色,却把目光重点放在了沈灵萱的脸上。因为,这半年多来,她虽然没有干预做事,但是对于她那里发生事情还是清楚的,两个小丫头平日的表现更是看在了心里。
默娘今天摆出了这么一副架势来,与其是是考验彩月和彩蝶两个丫头,不如说是考验沈灵萱的识人和用人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