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的YPO(青年总裁会)上,一个总裁在发言时说:“我最佩服王石的是他敢让人拍3年,如果有人拍我3年,我会疯掉。”
从2008年开始,我们跟拍王石至今。
缘起是万科希望记录王石2008年到2010年的环保之路,然后形成纪录片,为世博会上的万科馆提供素材。
这3年,我们用“贴身观察”的方式,用镜头见证了王石从企业到生活几乎所有重要的事件。纪录片特有的质疑和审视,更让王石几乎透明起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疲于应付过载的信息,不断地接收,偶尔的传递,已经无暇分辨真假。
这或许是纪录片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那些真实的镜头,总是直接呈现了无可辩驳的事实。
本书中所有资料均来自第一现场的真实故事。
这其中包括登珠峰、飞滑翔、竞帆船等生活场景,也包括了拐点论、捐款门、游学哈佛等企业事件。3年中,我们积累了10万分钟的影像素材,800万字的视频文字场记。经过吴晓波团队共同整理、汇集成此2册。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以王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家们正在创造着一段史无前例的中国历史,这里有激动人心的变革与成绩,也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和责任。
而时代纪录这间公司的责任就是记录下他们的努力,他们所创造的先导价值,通过纪录片,希望可以在一个尽可能长的时间里赢得尊重的掌声,传递一些鼓舞人心的力量。
纪录片的其中一个魅力就在于,时间是你的朋友。那些看似枯燥的每天重复的努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出现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光芒。
虽然遗忘是最终的必然,但至少这些光芒为后来者照亮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都会成为历史,尊重历史就是尊重自己。
附:
得以形成本书,是因为我们幸运地遇见了王石与万科。
首先要感恩王石先生给予我们的机遇和对我们的容忍。也感谢万科用毫不干预的姿态尊重了我们的独立创作。
经过了那些纪录片特有的质疑和审视,我们必须承认,我们是因此而更加尊重万科,尊敬王石。特别感谢周慧点燃这个梦想。
时代纪录的团队为此付出了持久的努力,感谢每一位同仁:
刘琛琛、王莉颖、周姗姗、宗海燕、彭诗柳、李雪娇、邱纬、岳泓伶、马艺珲、林宜锋、赵云峰、李琛、曹雄、董娟、鲁宥松、黄金正、汪丹丹、关淑琴。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周宇鸣、叶小舟、冯轲、戴大为。
同时参与支持的还有:陈远福、王群、符曼芳、邵山平、李娟琼、陈晓、万贞瑶、李诗遥、徐小培、袁华钰、周玉洁、杨晨青、王雅婷、叶志明、毕宁、李甜、谢宇、朱思凡、叶慧芳、孙威、傅少钦、陈涵、郭累、黄凯舟、罗升超、牟夏、郭文曦、宋巧灵、李德成、何遥、韩雷、冯沙沙、房津竹、董慧、谭振中、武刚、余英、冼宗宁、许艳丽、袁媛、陈辉、吴婧、杨舒然、彭丹、董静、加依娜、梁鼎、姜艳红、谢广坤、李璞、邓国邦、黄丽祥、宋巧灵、包兆磊、黄凯舟、梁欢、刘晓清、赵亚东、刘景龙、刘波。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这力量叫“坚持”。
感谢每一位为纪录片坚持的同行人。
2012年6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