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全文阅读 > 第3章 网络营销推广综述(1)

第3章 网络营销推广综述(1)


  1.1为什么要学习网络营销

  在平常与人交流时,经常听到有人讨论“该不该学网络营销”的问题。如果现在还在讨论这个问题,实在很可笑,或者说,从思想意识上已经落后了别人一步。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要想生存就必须要学的问题。

  进一步说,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它相当于第二次改革开放。众所周知,在30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开始了第一次改革。此举不但给中国带来了大发展,也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无限机会,可以说,那是一个遍地是机会、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很多嗅觉灵敏又敢于行动的 人,都从中分得了一杯羹,那个年代造就了无数成功者与富翁。

  但是相对于成功者的喜悦,更多的是后知后觉者在与机会失之交臂后,捶胸顿足的声音。这些年,笔者曾无数次听到那个年代的人带着悔恨的心情和我诉说,是如何与机会擦肩而过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甘心地说,如果再来一次改革开放,他们将会如何如何。

  历史不会重演,但是会继续。第二次改革开放已经来临,它就是互联网。相对于第一次改革开放来说,互联网的机会更大。因为第一次改革开放只是针对中国,而互联网针对的是全世界。错过了第一次改革开放,只是错过了一次机会,而错过了互联网,就会错过一 个时代。

  那些先知先觉者已经开始行动了。看看中国和世界的财富排行榜,很多新贵都来自于互联网,如比尔·盖茨、丁磊、马云、马化腾、陈天桥,甚至连卖保健品的史玉柱都进入互联网做网络游戏了,你还在等什么?

  往小了说,互联网将彻底颠覆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个谁也阻止不了。实际上,这种改变现在已经在悄然进行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网上购物、交友、娱乐等,特别是以80后、90后为代表。而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商家也开始将战场移到了互联网上 ,这也是为什么电子商务如此火爆的原因。不仅是商家,甚至连政府都开始重视互联网。

  所以如果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要了解互联网,掌握互联网的相关工具。而网络营销就是必备的互联网工具之一。

  1.2什么人适合学习网络营销

  经常有人问笔者:“我适合不适合学习网络营销?”笔者的答案是,只要你的工作或生活与网络营销有关,就应该学习。

  1.2.1创业者的机遇

  对于创业者来说,互联网中的机会是最多的,这个观点在前面也已经阐述过。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笔者有一名学员,叫黄一鸣,他于2008年来到北京,当时他想在北京创办一家“演讲与口才”方面的培训公司,但是他在北京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连路都找不到,甚至当时他的口袋里只有区区3000多元,找到落脚地交完房租后,仅剩下1000余元。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用1000多元如何创业?梦想该如何实现?

  但是他做到了,在两个月后,他的公司便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而且当月即实现了20余万元的收入。两年后,他的公司月收入已经超过了百万元。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些像天方夜谭,但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故事的主人公如此强悍?难道是幸运之神眷顾了他?其实故事的主人公之所以如此幸运,是因为当时他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用手头仅有的1000多元钱,找了一家网吧,泡了将近两个月。 在这两个月中,他通过网络推广,在网络上招到了第一批学员,并顺利拿到了预订金。然后用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将公司建立起来。

  这就是网络营销的魅力,在传统市场用几十万、上百万都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互联网中却可以轻松解决。

  可能有人会说此故事的主人公比较年轻、学历比较高、比较敢想敢干,那再和大家讲一个关于农民工的真实的故事。

  笔者的团队中有一名叫刘经赟的SEM高手,特别擅长搜索引擎营销,且为人豪爽,古道热肠。两年前,一次他家里卫生间下水道堵了,便到天桥下面的一群民工中找了一位看似比较厚道和顺眼的回家修理。至于为什么到天桥下找,我相信大家都懂。在各大城市的这些 地方,聚集着各个地方来的农民工,他们是这个社会的最底层,干着最苦和最累的活。城市中那一栋栋高楼大厦,全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来的。

  从事互联网营销推广的人都比较健谈。在边修边聊的过程中,刘经赟了解到这名中年男子是自己的老乡,聊得就更投机了。这名男子说他姓戴,来这个城市5年了,由于没有资金、技术、学历、背景,只能靠在天桥底下接些防水补漏的零活过日子。他家里还有妻子和3个孩子靠他养,但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女儿读完小学后,就辍学了。

  由于刘经赟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以听了他的故事后,非常有共鸣,而且也非常同情,于是便动了恻隐之心,想利用他的搜索引擎营销技术,帮帮这位老乡大哥。

  当天晚上,刘便开始行动。由于戴大哥做的是生活服务行业,且没什么推广经费,所以刘首先选择了分类信息推广和问答推广。3天后,在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业务关键词时,搜索引擎结果页便有差不多一半的信息是戴大哥的了。

  所谓自助者天助,第4天便传来了好消息,戴大哥成功接到了第一单,一个企业的防水补漏工程。由于这个项目有点大,所以戴大哥又联系了几个非常靠谱的老乡一起做。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戴大哥勤奋认真,不偷工减料、不磨工耍滑,低价保质地完成了任务, 也赢得了该企业老板的认可,后来还给他介绍了回头客。那个月戴大哥赚了3万多元,要知道,这相当于他以往一年的收入。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现在戴大哥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4家分店,刘经赟也早已帮他的公司组建了网络营销部门,并将相关的技术传授给了他们。

  现在都说就业难,但创业更难,而像戴大哥这种农民工,创业更是比登天还难。但是通过网络营销,戴大哥不但成功创业,而且还没有花一分钱。

  1.2.2管理者的尴尬

  笔者还有一名学员叫王贺,来自于吉林长春。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由于长春背靠长白山,所以他便做起了长白山土特产的生意。其与朋友先后投资了上千万元,开办了自己的生产工厂,组建了自己的销售渠道,甚至还有实体专卖店。

  在长春,与王贺拥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当地土特产市场的竞争颇为激烈。虽然王贺他们投资了上千万,但是一年的纯利润也就几十万。一次偶然的机会,王贺了解到当地的一名同行,仅投资了几十万元,但其年纯利润却能达到几百万元,利润是他们的近 10倍,投资却连他们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对方既没有实体工厂,也没有实体店铺。经过了解得知,这名同行完全是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的。其自建有销售平台,完全靠的是网络营销。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贺非常兴奋。应该说东北的互联网发展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颇为落后,懂得网络营销者更少。在大家都还没有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先人一步,一定能够有丰厚的回报。王贺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说干就干。经过简单的调查和了解,王贺 听说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推广手段,成功案例非常多,而且那位同行主要也是用的此法。于是他赶紧联系了当地百度分公司的人,开设了账户。

  但是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现实总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经过一个月的竞价投放,王贺被无情的现实狠狠地抽了个大嘴巴:一个月的时间,花了7万元,他甚至连这7万元花到了哪儿都不知道,但是几乎没有一点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