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网络营销推广实战宝典全文阅读 > 第10章 网络推广方法(6)

第10章 网络推广方法(6)


  根据我们的经验,行业软文从以下5点去切入,更容易建立知名度与影响力。

  1.经验分享

  此类文章以传播知识与经验为主,实际上是利用心理学中的“互惠原理”去感染人、影响人,继而建立品牌地位。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互惠原理”。

  中国有句俗语,叫“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任何人在接受了别人的馈赠后,都会想着要回报对方。这是全人类基因中一条共同的特质。假如正在读本书的您,有一天来到北京,恰巧在公交车上遇到了素不相识的我。通过交谈,发现我们是老乡,而且你是第一次来北京,人生地不熟,无依无靠。于是我义务当起了向导,不仅帮你安顿好住宿,请你吃饭、出游,甚至还帮你解决了工作问题。这时,你会怎么样?肯定是把我当成非常好的哥们,并且总想着要好好地回报我,因为你认为我免费给予你的太多了。而对于我,可能只是举手之劳。

  好的公关、营销和销售人员,都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一些原理做工具,去为自己服务。而“互惠原理”就是其中常用的一条。

  分享型软文也是基于此原理的,当你分享经验的同时,其实是在免费给予读者知识,帮他们少走弯路、解决问题。而读者免费接受了你的馈赠和帮助后会如何?肯定想着回报你。但是他又不认识你,如何回报你?那只能是回报给你口碑,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同行去推荐你、赞美你。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2.观点交流

  如果说经验分享类的文章是以知识服众,那观点交流型的文章就是以思想取胜。而且相对于前者来说,此类文章更好写。不需要有太多的经验,只要有思想,善于思考和总结即可。此类文章通常都是以独到的见解、缜密的分析、犀利的评论为主,让读者从心理上产生共鸣,继而建立品牌地位和影响力。

  大家可以随便打开一些行业网站内的专家专栏,很多文章都以此为主。对于那些不擅长写软文的朋友,在这里告诉你一个捷径:你可以围绕某篇具体的文章进行评论,对它的内容加以点评、修正与补充,最后以此组织成文章。

  3.权威资料

  无论哪个行业,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需求,就是迫切需要各种行业的调查数据、分析报告、趋势研究等资料,比如CNNIC每次发布互联网调查报告时,大家都趋之若鹜。甚至有些行业报告,千金难求。若我们有条件进行一些分析调查、数据研究等工作,或是有条件得到一些独家的资料,那完全可以发布一些基于这些数字、报告的软文,必将大受欢迎。

  4.人物访谈

  对于不擅长玩笔杆子的人,“写”是件比较痛苦的事,如何从痛苦中解脱,并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呢?在这里分享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它就是“人物访谈”。简单地说,就是针对行业内的名人进行访谈,然后将访谈内容整理成文章发布。这么做的第一个好处是,不需要你自己组织大量的内容,只要邀请好访谈嘉宾,准备好问题即可,甚至问题都可以让听众帮你想。第二个好处是在访谈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你积累到许多优质的人脉资源与媒体资源。最后一个就是快速奠定行业品牌与影响力。

  提到访谈,可能很多人会感觉比较遥远,感觉访谈应该是媒体的“专利”。在以前确实如此,我们普通人是根本无法组织和策划这样的访谈活动的,因为我们缺乏平台。但自从有了互联网之后,这种不可能就变成了可能。只要你有一个小小的QQ群,就可以打造一个专属的访谈节目。在这里说一个真实的成功案例。

  笔者有一位朋友老K,真名叫管鹏。相信互联网圈的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他是圈内知名人士,目前担任炎黄网络副总经理。老K之所以能在圈内如此出名,将炎黄网络的业务做得如此红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安徽站长访谈”。

  老K所在的炎黄网络是一家IDC公司,众所周知,IDC行业竞争异常激烈,而且此类公司尤其看重行业地位与影响力。所以老K便组织了一个安徽站长访谈的活动,访谈的平台就是QQ群。访谈每期会邀请一位业内的知名站长(以安徽本土站长为主)来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同时利用访谈,老K还整合了许多优质媒体资源:他邀请了许多业内的知名网站做支持媒体,作为条件,支持媒体需要及时发布每期的访谈实录,而作为回报,每篇访谈文章中会推荐和宣传这些媒体网站。

  目前安徽站长访谈已经成功举办了近百期,在这个过程中,老K与炎黄网络的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一点一点被奠定了起来,甚至这个访谈平台本身也成为了品牌。

  5.第三方评论

  以上4条的主体都是自己,需要企业亲自操刀。但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东西,总会显得不客观。所以最后一个方法,就是邀请第三方人士上阵,让他们用客观的角度去评价我们。邀请的对象,最好是在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博、名人,如果实在邀请不到这样的人,那也可以自己操刀,成文后以第三方的名义发布。

  评论的内容也不一定非要限于正面的,负面的也可以。但是如果是负面评论,最后一定要能够再给圆回来。其实有时候,负面内容的传播效果要比正面的好。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受众往往更愿意关注一些负面的消息。

  比如业内某著名视频网站,在上线初期的推广时,主要用的就是此策略。当时打开相关的网站,铺天盖地全是该网站的负面新闻和文章,这些话题吸引了大量不明真相的群众围观,并围绕这些话题展开讨论。甚至一些博主受此气氛感染,还自发撰写各种评论、文章。该网站又引导这些群众和博主,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而吵着吵着,这个网站就火了。

  2.3.5如何写用户类软文

  用户类软文,指面向最终消费者或产品用户的文章,大家经常提到的产品软文即属于此类。这类软文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在用户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赢得用户好感与信任,甚至引导用户产生消费行为。

  这类文章的表现形式多样,但基本原则只有一条:以用户需求为主,具有阅读性。根据具体表现形式和手法的不同,此类软文可以分为12种类型,具体如下。

  1.知识型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人心,大家越来越喜欢上网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而知识性软文就是以传播与企业或产品相关的知识为主的,而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将广告信息有机结合。比如《糖尿病患者请注意: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就是一篇以普及糖尿病专业知识为主,并成功植入广告信息的软文。

  互联网领域中,软件行业最喜欢用此类软文进行推广,大家打开各大IT门户的软件频道,相当一部分文章都属于此列。比如笔者找了一篇题为《巧用网络加速工具加速网页浏览》的文章,这篇文章表面上是在介绍如何增加网页浏览速度,实际上是在推广某款网络加速工具。但是普通用户看了后,根本看不出该文的真实意识,甚至还在为又学会了一个应用技巧而兴奋着。

  2.经验型

  这里说的经验型软文与前面行业类软文中第一点中提到的一样,都是利用互惠原理去影响和引导用户的。像一些美容保健类产品,非常喜欢用此法。比如对于“我是如何从××斤减到××斤”、“我是如何在×个月内减掉××斤的肉肉”这样的标题文章,广大爱美女性和肥胖人士是绝对无法抗拒的。如果内容上再真实一些、实用一些、靠谱一些,然后把要推广的信息巧妙植入进去,那杀伤力会非常大。

  3.娱乐型

  问一下身边的朋友,平常上网都干什么?大部分人会告诉你,上网是为了“玩”、“找乐子”。没错,对于网民来说,上网最大的目的就是娱乐。即使那些天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也会在工作时情不自禁地去看一些娱乐内容。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软文写得娱乐味十足,将会非常有市场。

  比如有一个流传于网络中的经典笑话短文,标题叫“一只狮子引发的血案”(或“一只狮子引发的离婚案”),正文大意为:有一个男人出差在外,提前回家,想给老婆一个惊喜,结果在家门口听到屋内有男人打呼噜的声音。男的默默走开,发了个短信给老婆:“离婚吧!!!”然后扔掉手机卡,远走他乡……3年后他们在一个城市再次相遇。妻子问:“当初为何不辞而别?”男人说了当时的情况。结果这次妻子转身离去,淡淡地留下一句话:“那是瑞星的小狮子!”

  这篇小短文虽然篇幅不长,内容也只是编撰的一个小笑话,但却幽默十足且贴近生活,让大家在开心之余深深地记住了瑞星这个名字。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QQ群、论坛、博客等将它传播了出去。

  4.争议型

  如果大家关注过近几年出现的网络红人和网络大事件,就会发现一个规律:这些人和事的背后,往往都存在着大量的争议,也因为这些争议,他们才会红,才会火,才会引发关注和讨论。

  可以说“争议”是网络营销中最大的卖点。对于软文也同样如此,如果内容中有足够的争议,同样会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个争议可以是纯粹的话题争议,也可以是事件争议,或者是人物方面的争议。比如近期横空出世的凤姐、小月月等,都是因为太富有争议。再比如宋祖德,之所以如此出名,也是因为他善于经常制造不同的争议性话题。

  5.爆料型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偷窥欲,都渴望知道别人的一些隐私,或了解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比如论坛中那些标题中顶着曝光、揭秘字眼的帖子,往往点击率非常高。邮箱里那些带着绝密文档、被禁资料词汇的垃圾邮件,都会有不错的点击率。

  所以如果软文从爆料的角度去写,也将会比较受关注,而且用户会非常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文章中要传递的信息。比如下面这篇软文。

  购机必看!熟人雷倒你,无比惨!

  中秋节天气很好,就决定和朋友出去逛街,在公交车上沉闷得想睡,但是发生了一段让我和我朋友都比较无奈和抓狂的对话!

  甲:节日快乐啊,去干什么?乙:想去电脑城看台电脑。

  甲:看电脑?那敢情好啊,我正去电脑城请我一哥们吃饭。我哥们在电脑城卖电脑的,就在前天我帮我同学配了台电脑,看我的面子给了我同学很大优惠。

  从这里开始甲就开始侃侃而谈,说话声音大到整个公交车上的人都听得见,似乎想要整车的人都知道他是电脑高手。虽然我没看他的脸,但是我很肯定地告诉大家他脸上贴着俩字:得意!

  甲先跟乙大致说了一遍基本的配置,我大部分都忘记了,只记得CPU是AMD5400+,还有个200元的低音炮。对这低音炮我印象深刻,甲说的牌子我不知道(比较寡闻),当时他哥们说最低250元卖给他,他就直接给了200元,说是他同学就给个人情价。我当时就在车上想,漫步者的200元也能买个低端点的吧。显示器他说的是优派的19寸,1300元,还特夸张地说:“你要是1300元能买个优派19寸的我就服你了,那都是我哥们给的人情价,总共配机才用了3700元!”(不知道算低音炮没)总之,这甲就是相当地满足乙,把他当神一样在拜。

  听完了他们谈话发现不对劲,哪里不对劲忘记了。后来下了车才想起来,他没说显卡。后来,我朋友说应该是集成声卡、显卡、无线网卡。回到家里无聊想查一下大概那熟人“人情”了多少钱,优派19寸的显示器现在降到1100元左右了,还是官网上公布。然后算一下3700-1300,还剩2400元,再减700元的CPU还剩1700元,再想一下内存+硬盘+DVD+主板+机箱电源……建议大家买电脑的时候先在网上查一下产品,这样自己也能明白是不是被忽悠了,即使是熟人介绍的,也要货比三家,现在很多奸商对熟人也照“宰”不误,光显示器这项就赚了200元左右了,这台配机卖家赚了个盆满钵满,买的人还帮着数钱。电子发票是必须要的,不能说因为是熟人就不要发票。

  切记!切记!货比三家!

  表面看,这篇文章是在曝光一个“电脑托”的忽悠过程,实际上是在推广某厂商的显示器(当时19寸的显示器普遍在1500元以上,低廉的价格是它主打的卖点)。这篇软文是在2008年被炮制出来的,当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但网友评论踊跃,甚至还被人主动转载。因为想买电脑的人一定都不愿意被忽悠,那他看了此文标题,一定就会打开观看。而一旦认真看完,就不可避免地被影响。

  6.悬念型

  也可以叫自问自答型,表现形式为标题提出一个问题,全文围绕这个问题来进行分析与解答。比如“艾滋病,真的可以治愈吗”、“40岁可以拥有20岁一样的皮肤吗”、“穷小子是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等。标题即话题,通过这个话题来吸引目光。注意,标题中的问题一定要有足够高的关注度,文中给出的答案要符合常识和逻辑,不能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7.故事型

  小孩子通常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传授知识的方式。而且故事人人爱听,特别是好故事,不但轻松、幽默,甚至还能从中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将要推广的信息包装到故事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用户在接受了故事的同时,实际上也接受了你的心理暗示,将故事中传递的信息印在了脑海中,继而影响到他的认知和选择。而且故事的形式,还有利于口碑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