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全民笑读《史记》全文阅读 > 第4章 周——不爱江山爱美人

第4章 周——不爱江山爱美人


  路边的脚印你不要踩

  周的始祖乃是后稷,是舜当老大时期的农业大臣,他的名字叫做弃,关于他的身世也有一段颇为神奇的传说。弃的母亲名叫姜原,乃是帝喾的正妃。有一次她出门去踏青的时候,在一个草地上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脚印,这个脚印不是大象的,因为有五个趾头;也不是恐龙的,因为恐龙那个时候已经被彼此恶心死了。只有一种可能:这是巨人的脚印。姜原非常好奇,想和踩下这个脚印的脚比大小,于是就将自己的脚小心地踩到了那个脚印上面。忽然之间,整个人就打了一个冷战同时觉得肚子一沉,糟糕,好像不小心怀孕了。前面说到的契的母亲就是因为吃了鸟蛋怀孕了,而她是帝喾的次妃。如此看来帝喾的孩子属于正常生育范围的似乎不太多。同时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女性朋友注意以下几点:没事少往荒郊野外跑,特别是单独外出,因为不知道你会遇到什么奇怪的事情;万一外出了,在路上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也不要太过好奇,特别是不要吃来路不明的鸟蛋,不要踩来路不明的脚印,因为那可能会令你怀孕。

  一年之后姜原就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虽然这孩子是她生的,姜原还是觉得这孩子来路不明,于是将他扔到了一个小巷子里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马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从孩子身上跳过去,如果是好几匹马并列过来的话,还会排好队依次越过;牛经过这里的时候都会先在原地练轻功,然后从孩子身上跳过去,所有的牛都不会去踩他。姜原不死心,又将这苦命的孩子扔到树林子里面去,刚刚还空无一人的树林子忽然出现了很多人一起谴责她,说得她脸都红了,她连忙抱起孩子继续寻找合适的抛弃之地。终于给她找到了一条冰封的河,她将孩子扔到河面上,须臾之后,附近所有有翅膀的动物都跑了过来,用翅膀盖着孩子给他取暖,包括母鸡。

  姜原:“怎么丢都丢不掉,看来只有养着他了。”

  无奈的姜原只好又将他抱了回来,抚养成人,因为曾经抛弃过他很多次,于是取名曰弃。

  弃从小就出类拔萃,颇有做大人物的志气,特别对农作物显现出了天生的浓厚兴趣。别的伙伴们都在玩躲猫猫、过家家的时候,他却在一边研究农作物。他将水稻的花粉授给西瓜,培育出了头上顶着稻穗的西瓜,不但外观好看而且味道非常不错。成年之后,他以做一名出色的农民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他研究了不同的土质,总结出各种农作物适宜生长的土质,为周围人纷纷效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鉴于他在农业方面的成就,舜帝封他做了农业大臣,并赐予他封地。

  弃的后代发展得都还不错。传到他的第十二代孙古公亶父时尤为盛况空前。古公亶父做老大的时候周围的少数民族经常来抢夺部落的银子和女人。在人民的要求下古公亶父带着部队前去找那些人,少数民族也派了军队前来迎战。两军相向列阵——两军列阵一般都应该是面对面的,如果是背对背列阵的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双方都说“死相,带这么多人马来,不理你了!”的时候。少数民族首领狠狠地瞪着古公亶父,古公亶父也毫不示弱地盯着他看,现场飘起很多干枯的树叶、破旧的报纸、白色的鸽子等,气氛十分紧张。古公亶父忽然上前一步,从怀里掏出很多银子和女人放到少数民族首领面前说:

  “你想要啊,想要就拿去嘛!”少数民族部队一脸惊诧,怀疑这是古公亶父的阴谋,可是古公亶父的目光又分明那么真诚,真诚到让人难以拒绝,让人不忍拒绝,让人觉得不拿这些东西会非常愧疚。他们半信半疑地拿走了所有的东西。

  不久之后,那些少数民族又来抢东西,所有的人都非常愤怒,说要奋起反抗。古公亶父却说:“如果他要打我们的左脸,我们应该把右脸也递给他们。事实上君主就是拿来给人民谋福利的,如果人民能够过上好日子,能不受苦,被谁统治又有什么区别呢?”天下所有的人都被古公亶父这种开阔的胸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格所感动了,纷纷前来归顺。周于是更加强大了。

  古公亶父的孙子便是前面提到过的那位因为叹了一口气被纣王抓了的西伯。他也是位非常仁义的人。他天天请人才吃饭,忙得自己连饭都顾不上吃,身体日渐消瘦,肺活量也跟着急剧下降。叹了那口气被纣王抓了之后,他的手下便以那口气是长出气而不是叹气来为他开脱,并当场对他进行了肺活量测试,测试结果果然如他们之所说,纣王心下稍安,再加上美女和珍宝,纣王于是放了西伯。回来之后,西伯励精图治以德服人,将自己的领地建立成了一个经济发达,人人谦让的和谐社会。诸侯之间有什么事情都会请他来裁决。当时虞、芮两国的老大因为彼此经常念错对方的国家名字所以起了争端,他们互相拉扯着来到西伯的领地想让他给评理。在街头,他们看到一匹马和一头牛相向行驶,相遇之后都要给彼此让路,谦让到过了一个早晨都还在原地站着。他们觉得羞愧万分,立刻握手言和。这件事情传出去之后,大家对西伯的拥护更加缠绵悱恻。

  西伯为周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儿子姬发打败纣王之后当上了天子,建立了周,是为周武王。西伯谥号周文王。平定天下之后,周武王决定好好建设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为表明不再打仗的决心,他解散了部队,让将士们解甲归田,他还将所有的战马放养到华山南面,将兵器全部放进仓库。这便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这个成语的由来了。这句成语还适用于以下诸种情况:当你娶到你的意中人之后就可以收起脑子,不用再想花言巧语;扔掉那些花花绿绿的信纸,不用再冥思苦想地写情书;将西装压到箱子底,不用再人模狗样,等等。周文王的苦心没有白费,在他的努力经营之下,天下太平,百姓安康。后来的周朝虽然也经历了很多波折,但基本上还都是稳定的,直到周厉王坐上老大的位子。

  睡在床底下的皇后

  周武王去世之后,周朝先后经历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夷王几代,这些王的表现都比较平淡,周朝一直在既定的轨道上平安地前行——直到夷王的儿子姬胡,也就是周厉王即位。周厉王非常贪财,不但在各大银号都开了账号办了卡,而且在房子里面也摆满了珍宝,连晚上睡觉都抱着珍宝,搞得睡在床底下的皇后总是咬牙切齿地说:“我恨金银珠宝!”

  有人问周厉王:“你是老大,吃的穿的用的都不花钱,连内裤都是国家给你的,你还要那么多钱干吗?”

  周厉王道:“哪怕是不用,我只盯着钱看,我心里头也舒坦。”

  什么样的男人就有什么样的女人与之般配,同样,什么样的老大就能找到什么样的手下为之服务。周厉王任用了在搜刮和聚敛钱财方面颇有研究的大臣荣夷公来主持国事。荣夷公果然是搜刮钱财方面的一把好手,他提出的好几条建议颇得周厉王的赞赏:全国所有的山林水泊及其中的飞禽走兽都属于周厉王所有,任何人不能进去砍柴、打猎或者打野鸡,否则没收作案工具并判刑。派许多武功高强,善于飞檐走壁的小弟出去收保护费,不仅做生意的要收,打工、种田的也统统不放过。在全国各地修建公共厕所,同时拆除私家厕所,并严令禁止以个人的名义修建厕所、卫生间等设施或有同样功用的设施,所有公用厕所实行高额收费。不久之后,他们发现荒郊野外到处都是大小便之后又颁布了一条法律——“禁止在非公共厕所的地方大小便,否则没收做案工具”。通过这些下流的手段,周厉王越来越有钱了。一位名叫芮良夫的大臣劝他说:“天下财富本就是天下人创造的,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一份。一个人去抢了别人的东西,人们都会将他当做强盗,人人得而诛之,你现在拿了全国人的东西,他们会怎么看你呢?

  而且你看荣夷公贼眉鼠眼,一副短命相,你却重用这样的人,我恐怕周朝会被动摇啊!”

  周厉王道:“我怎么觉得荣夷公比你帅多了?要说到短命,如果你继续说下去的话,恐怕短命的会是你。”

  周厉王继续重用荣夷公,并加紧了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广大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勤劳的百姓不但过不上好日子,连大小便的自由都失去了。为了控制大小便的次数大家只好强忍着,结果出现了很多前列腺和排泄系统的疾病,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人们通过说书、相声、皮影戏、大字报等艺术形式发泄对周厉王的不满。周厉王办公室的电话也被人写在了城墙上,并在其下注明:找小姐兼办证,我们的小姐不但给你提供优质服务,而且还可以在服务的同时为您办理各种证件。双剑合璧,火暴空前,周厉王的电话差点被打爆。宰相召公劝谏周厉王说:“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大王,现在连胎教教材都变成了骂你的话,刚生下来的小孩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着你的画像吐口水。可见人民对你的统治是多么的不满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恐怕江山难保啊!”周厉王听毕大怒:“我靠!我为了国家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冷落王妃,这些草民不但不关怀我、爱戴我,还这样诽谤我。老虎不发威,他们当我是加菲猫啊!”周厉王于是下令让荣夷公找来一个自称是千里耳下凡的人前来监听全国人民的谈话,一旦发现有人说周厉王的坏话立刻派人去抓起来。事实上这个自称千里耳的人根本就是个骗子,表面上他蹲在房顶上,头上顶着一个锅盖,锅盖上插着一根铁棒做天线并做侧耳细听状,在监听全国人民的谈话,实际上他只是在欣赏远方的风景,或者在怀念初恋情人。他只是在全国各地特别是首都派出了无数的奸细混迹于人群当中偷听人们的谈话,一旦发现有人谈论国事或者议论周厉王就立刻逮捕。然后,他将周厉王发给他的钱拿出一部分分给这些人。因为他外形装扮很酷演,技又到位,而且抓回来的人都承认自己说了周厉王的坏话,周厉王越来越相信这个千里耳了,并且以他抓回来的人数奖励他,于是乎这个千里耳及其爪牙就非常乐意去抓人了。

  路人甲:今天天气真不错啊!

  奸细:竟然诽谤国家,抓起来!

  路人甲:我……我只是说了一下天气而已啊!

  奸细:在老大的统治之下,我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说今天的天气不错,意思就是别的时候天气不好了。这么明显的诽谤还说不是,抓起来!

  路人乙:这顿面条吃得人真舒服……奸细:造谣生事,损害国家形象,抓起来!

  路人乙:我吃完面条感叹一下,这样也抓?

  奸细:人民丰衣足食,你吃了区区一顿面条就露出这样满足的神色,而且还用那么充满感情色彩的句子来赞扬,分明是对国家不满……路人丙:嗨,你好!

  奸细:抓起来!

  路人丙:我跟朋友打个招呼。

  奸细:你说他好,意思就是大王不好了!这样辱骂大王,罪不可恕,砍头都够了,抓起来!

  就这样,爪牙们在全国各地横行霸道,抓了、杀了很多国民。从此国民都不敢说话了,有什么事情要说明或者有什么感情要抒发都通过眼神来进行。周厉王对千里耳的工作成绩大加赞赏,并对召公说:“看到了吧,没有人再说我坏话了。我就说嘛,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召公道:“你这样只是强行堵住了人民的嘴巴。接下来我要说的是句千古名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句话的意思是堵住人民的口比堵塞河流更加严重。堵塞了河流,河水会决堤,堵住人民的口,人民会造反的。”

  周厉王:“切,我就不信他们能闹什么事情出来!”

  是人都有交流的欲望,仅仅用眼神来交流是不够而且非常辛苦的。比如对一个女子表达爱慕之心就要说 “我爱你”,用眼睛一直盯着人家会盯得人家发毛或者以为你是色狼。三年之后,有一个以前特别爱说话的妇女终于忍不住了。某一天,她仰天长啸道:“我受不了啦,我要说话!”她的这一声叫喊唤醒了所有民众,大家一起冲到了周厉王的住处,周厉王急忙逃遁而去。

  周厉王逃遁之后,他的太子静躲在召公家里面。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起去召公家里要人。召公对自己的家人说:“我很多次劝说大王,可是他都不听,现在被人民造反了。如果我今天把太子交出去的话,所有的人都会觉得我是在报复,那样的话我的名声就全毁了,而且还可能成为今后道德教育的反面教材,还是交自己的儿子出去吧。”召公于是将自己的儿子化妆了一番之后带了出去。

  群众:“不对,这不是太子静!”

  召公:“啊……妆化得这么像你们都看得出来?”

  群众:“太子静只有几岁,这个连喉结都发育出来了,他不是太子静,快把真的太子静交出来!”

  召公:“其实他就是太子静,只是在我家营养补得好,所以发育得快了点。你说你是不是太子静?”

  召公儿子:“我是太子静,真的是!”

  召公:“看到了吧。没有人傻到明知道会被你们做掉还自称是太子静的,他真的是。”

  群众于是一拥而上,将这个孩子痛扁一番,然后扛了回去。召公在一旁默默流泪道:“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的牺牲精神一定会流芳千古的!”

  周厉王躲在非常偏远的一个地方当野人,始终没有敢回来,十四年之后死在了那里。他不在位的这段日子,周公和召公一起执掌大权,史称“共和”。周厉王死后,太子静被周公和召公拥立为天子,这便是周宣王。有他父亲这个反面教材摆在眼前,再加上周公和召公的引导教育,周宣王非常努力地治理国家,周朝一度出现兴盛。难道是天要亡我?周宣王生了一个不着调的儿子周幽王,他的执政让周朝彻底走向衰败。

  那个端着一盆洗脸水的宫女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死了,周幽王继承了他的位子。因为自小管得太严,周幽王该玩的游戏都没有玩够,老爸一死,而且自己坐上了皇位就没有人管他了,他开始恶补小时候没有玩到的游戏,比如跳皮筋、过家家、躲猫猫等。发育成熟之后,他又痴迷上了男女之间的游戏,派人去搜集天下美女,全部集中在后宫之中。

  自从他继位之后,地震、火山暴发、山崩、干旱、流星花园这些天灾就没有停过。人民群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还时常要被地震摇得头昏脑涨。情况这么危急,他竟然只知道吃喝玩乐,实在是太过分了!

  赵叔带:“作者说得没错,真是太过分了。我这就去找他去。”

  韩冬:“好,果然够英猛,我精神上支持你!”

  大夫赵叔带拿着本子上朝去找周幽王。

  赵叔带:“大王啊……”

  周幽王:“哎哟……我忽然头疼,头疼得厉害,看来我要回后宫去歇息一下了。众卿卿,拜拜!”

  赵叔带:“且慢!大王你头疼是吧?正好我今天带了全国最有名的医生前来,给你瞧上一瞧吧。”

  医生替周幽王开了一剂猛方:“如果头疼的话,吃了这服药绝对会药到病除。不过这服药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不头疼的人千万不能吃,如果吃了的话,另一个头就会剧痛无比哦。”

  周幽王:“咦,奇怪了,忽然之间我又不头疼了。”

  赵叔带:“每次都玩头疼,就不知道换个地方疼。现在国家多灾多难,又是地震又是火山暴发的,大王你应该想办法在天下找一些能处理事务的人来,而不应该找美女来。”

  周幽王:“美女也能处理事务啊——处理大王我的事务!你身为大夫,拿着我发给你的工资,不知道为我分担忧愁,竟然总拿些忧愁来困扰我,这样的人留着有什么用?来人,除去他的官职,给我扔出南天门外。”

  就这样,直言进谏的赵叔带被贬为庶民。接着又有一个名叫褒珦的大臣去劝说周幽王,结果下场比赵叔带还惨,他直接被关进了监牢。一关就是三年,直到他儿子找了“无敌穿墙术”第二代传人,前来撞穿了牢房将他救了出去。

  某一天,周幽王在后宫晨练,他摆出各种姿势展现着自己的肌肉,以博得周围妃子们的欢呼赞扬。人群中有一个人没有欢呼雀跃,周幽王注意到了她,这一注意不要紧,周幽王竟发现她站在人群中间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而平日里他喜欢得不得了的那些小心肝跟她比起来简直都是庸脂俗粉。周幽王轻轻地走过去,不断踢开迎面而来的妃子们,径直走到那个女子的面前。

  周幽王:“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褒姒:“回大王,我叫褒姒。”

  周幽王:“别人都在欢呼雀跃,你为何不跳?”

  褒姒:“大王没看到吗?我替您端着一脸盆洗脸水呢,没法跳。”

  周幽王:“你……相信一见钟情吗?”

  褒姒:“大王,我只是个婢女而已……”

  周幽王:“我想,我已经爱上你了!”

  周幽王这一爱不要紧,直接亡国了。

  关于褒姒的身世,有一段非常神奇的令理性的人难以相信的传说。在夏朝衰败的时候,有两条龙在宫中盘旋不走,他们两个忽隐忽现身形飘忽地在宫中玩耍,既占地方还时常吓到妃子和宫女,皇上想了各种方法弄他们走:

  第一招,威逼。皇上让锦衣卫们举着大刀一起向那两条龙喊口号:“快点走,不然我们就不客气了!”那两条龙看也不看他们一眼,继续在房梁上谈笑风生。皇上和锦衣卫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第二招,迫害。皇上一气之下招来了大内神射手,这些射手都是百步穿杨的高手,无论射箭还是射门都是千里挑一的好手。万箭齐发,一起向那两条龙飞将过去,遗憾的是,没有一箭射中他们的,所有的箭到他们跟前转个弯就飞了出去,皇宫里到处插了他们射出去的箭,有一箭还插在了皇上的臀部上。

  第三招,引诱。皇上命能工巧匠制造了两条温柔婉约、外观美丽的年轻龙女放在宫外,意图引诱这两条龙出门。他们两个倒是盘旋在宫门口往外看了,其中一个看看外面的龙又看看身边的龙,最后还是拉着身边的龙一起飞到了梁上。两条龙又一阵卿卿我我,还说了很多话。据说其中一条说的是:“老婆,我觉得还是你更美丽……”

  皇上非常头大,无奈之下,请来巫师问他关于如何处置这两条龙的问题。

  皇上:“两条龙在宫里混吃混喝,吓唬后宫佳丽的事情想必你也听说了,应该怎么处理他们呢?”

  巫师:“龙不是一般的动物,他是我华夏的图腾,不可随意对待。不能赶走他们,也不能做掉他们!”

  皇上:“那你说怎么办?宫里的好吃的都喂了他们了,还吓得两个妃子早产,难道任凭他们两个这样嚣张下去?”

  巫师:“不管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要建立在对他们的意见的尊重之上,所以要先征求他们的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断。”

  皇上:“征求他们的意见?用英语,还是阿拉伯语?我看你真是爱说笑!”

  巫师:“用龙语,皇上请看好!”

  那巫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扫把骑在上面,飞到了房梁上,便和那两条龙聊起了天来。现场气氛热烈,双方态度友好。会谈结束之后,他们还请宫内画师进行了合影留念。巫师从房梁上飞下来之后告诉皇上说:“他们的意思是,想要留下他们的唾液储藏在皇宫里面。”

  皇上:“就说了这一句?我看你们聊得很热闹嘛不是。”

  巫师:“其实,他们说的其他的话都是在嘲笑皇上你的智慧,他们就只是想留下唾液而已,您却劳师动众的那么夸张。”

  皇上:“他们不说,我怎么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原来只是想要吐口水,这么简单,那就吐嘛,干吗整天待在房梁上装神秘。”

  巫师:“吐口水本身就是粗鄙的行为,有文化的人都不会当众吐口水,更何况他们是神龙两条呢?要他们吐口水需要先祷告,然后献上祭品,然后跪下来求他们,他们才要吐的。”

  皇上:“哇……是他们自己想要吐的,怎么好像是我们求他们一样。吐了口水他们真的会走?”

  巫师:“真的,他们亲口说的,他们还说龙不会说谎话!”

  皇上:“……那你就照他们说的办吧!”

  巫师按照龙的要求祷告了半天,献上了最好的祭品,又拿来一个很高档的盒子,两条龙趴在盒子上大吐一阵,然后就飞走了。这盒子被贴上了封条,放进了保险柜中。夏朝灭亡了,盒子被传给了商朝,商朝又灭亡了,盒子被传给了周朝,没有一个皇上敢打开这个盒子,直到周厉王年代,这个盒子才被他给翻出来。

  周厉王:“给老大我打开这个盒子。”

  大臣:“不要啊,皇上,这个盒子不能打开!”

  周厉王:“为什么不能打开,难不成里面有非典病毒不成?”

  大臣:“没有那么简单,你想想这个盒子从夏朝传到我朝,历经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打开之,皇上您为什么非要去冒这个险呢?”

  周厉王:“这就对了,身为老大就要能人所不能,打开人所不能打开的盒子。摊上我这样好奇心重、求知欲强的皇上算是你们的福气啦!”

  大臣:“皇上你要想清楚啊!”

  周厉王:“好啦,休得啰唆了,快点给我打开先!”

  周厉王命一个壮汉打开了盒子,盒子里面是一个金盘,盘子里装的正就是若干年前那两条龙吐的口水。

  周厉王:“盘子里面的液体是什么颜色的?”

  壮汉:“禀告皇上,是黑色的!”

  周厉王:“黑色?莫非口水也会变质?抑或是经过若干年的化学反应变成了宝贵的石油?端过来给老大我看看。”

  壮汉小心翼翼地捧着盘子往周厉王走来,只听“哎呀”一声,壮汉和盘子一起摔倒在地,龙的口水洒了一地,顿时四散滚开去,宫里到处都是黑色的口水和其散发出来的鱼腥味道。

  周厉王:“靠!你是怎么搞的,端个盘子走几步路这样的小事都干不好!”

  壮汉:“皇上,不是我的错啊,地上有……香蕉皮!”

  周厉王:“奶奶的,是谁?是谁在地上扔香蕉皮?给我站出来,这么不讲社会公德!”

  周厉王的妃子爬到他耳朵上悄悄说:“皇上,是你刚刚丢的,你忘了?”

  周厉王:“即便有香蕉皮,你也应该躲开嘛!那么大坨的香蕉皮难道你看不见,你近视眼啊?”

  壮汉:“是啊,皇上,我1000度近视……”

  周厉王:“靠啊……快点想办法收拾起这些口水来吧!”

  大臣:“大王,没办法收拾啊,没有听过覆水难收吗?国外还有一句谚语表达同样的意思,‘不要为中午打翻的牛奶难过’,液体一旦泼出去就收不起来了,除非……”

  周厉王:“除非什么?”

  大臣:“除非让时光倒流到他踩到香蕉皮的前一刻,让他适时地躲开那条香蕉皮。不过这需要很大的能量,或者说很快的速度,抑或是很丰富的想象力,如果有月光宝盒也可以。”

  周厉王:“那我们现在有没有你说的这些?”

  大臣:“没有!”

  周厉王:“那还啰唆什么?赶紧把这些口水擦掉,今天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吧!把上次打扫卫生竞赛的第一名叫来,对于她来说,这应该是小case啦!”

  那名打扫卫生界的状元用了两个多时辰,用尽各种方法都没能将这些口水擦掉,直累得气喘吁吁、娇喘连连。她左手拿着抹布,右手提着扫把请周厉王降罪于她。

  周厉王:“这也不能怪你,看得出来你已经尽力了!看来我只有用我的办法了!”

  大臣:“什么办法?”

  周厉王:“你说如我这样爱财如命,又带点色色狂的人会用什么办法呢?在我的世界里,美女是化解一切困难和烦恼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而且得是美女。”

  大臣:“……”

  周厉王于是找来了一个美女,让她沐浴之后不更衣,赤裸着身体围着那些口水边唱边跳,“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娃哈哈,娃哈哈……”那些口水逐渐聚拢在一起,最后变成了一只黑色的蜥蜴,蜥蜴“嗖”一声就往周厉王后宫钻去,一个六七岁的小婢女正在后宫锻炼窈窕婀娜地走路,就看见一只蜥蜴向她奔跑过来。小婢女大喊一声 “什么东东?”那蜥蜴就不见了。她打了一个冷战之后便觉得身体有所不适,往后的日子里她经常干哕,还喜欢吃酸的,这一搞就是四十多年。四十多年之后她生下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便是后来的褒姒。

  周幽王:“原来你的身世这么可怜,真是让人心疼,让哥哥带你去房间里面好好疼疼你吧!”

  周幽王从此彻底迷上了褒姒,从房间里面出来之后他就废了王后,将褒姒册封为王后,还将褒姒的儿子立为太子。褒姒好是好,可有一个毛病让周幽王难过非常:她不笑,从来不笑。周幽王想尽了办法:请来笑话大师在大殿上给她讲笑话,结果大臣们都笑得开始翻白眼了,褒姒还是一脸的忧郁;让马戏团表演,马戏团团员都已经累得半死了,褒姒不但没笑反而开始打瞌睡;给褒姒韩冬的书看,褒姒毫无表情地看了一遍文字,最后只将目光停留在了韩冬的照片上。周幽王为此非常苦闷,于是悬赏:“谁能让褒姒娘娘笑一下,就赏黄金一千两。”悬赏告示刚一贴出,就有一个叫丁三的人揭了榜。

  周幽王:“你有办法让褒姒娘娘笑?”

  丁三:“没错,不过请允许我靠近褒姒娘娘……”

  周幽王应允了,丁三快步走到褒姒身后,掏出两只大手向褒姒伸去。

  周幽王:“你要干吗?”

  丁三:“挠她胳肢窝啊……”

  周幽王:“左右来啊,给我拉出去砍了!”

  一个叫虢石父的人给周幽王献了一计:“骊山那边有很多烽火台,只要我们在上面一放火,周围的诸侯就会出兵来救。我们可以带上娘娘一起放火玩,让诸侯上当,娘娘看兵马跑来跑去就会笑了也不一定啊!”

  周幽王认为此计甚好。一个叫郑伯友的人前来劝说周幽王:“大王你听没听过《狼来了》的故事?”

  周幽王:“什么《狼来了》?”

  郑伯友给周幽王讲述了一遍《狼来了》的故事。周幽王听毕后说:“那个孩子真可怜……”

  郑伯友:“大王,你现在的做法跟那个孩子有什么区别呢?”

  周幽王:“靠!原来你是用讲故事的方法骂我蠢。左右,给我拉下去砍了。”

  当晚半夜时分,周幽王下令手下在烽火台上放起了火,周围的诸侯以为是西戎人来犯,纷纷带着兵马前去救驾。一大堆一大堆的兵马在山上没头没脑地晃悠,褒姒见状终于露出了笑容。众诸侯知道实情时,气愤地带兵离去。后来的日子里,每当周幽王想看褒姒笑的时候,都会到烽火台上去放火,带兵马前来的诸侯越来越少。有一天,西戎人真的来犯,周幽王急忙放火,诸侯们以为这是周幽王又想看褒姒笑了,没有一个人带兵前来。周幽王被西戎斩杀于骊山之下,褒姒也被西戎人掳走了。好在西戎人并不贪心,他们打劫了一些财物之后随即离去。

  大臣们将先前被周幽王废去的太子立为天子,这便是周平王了。

  周平王即位之后将首都迁到了洛阳,史称“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