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风火轮
飞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自从他先祖李信那里开始,他家男子世世代代都擅长射箭。之所以他们李家人会有这么高超的箭术,除了他们从小就刻苦练习之外,与他们本身的身体条件也是分不开的。大部分的李家子弟胳膊都比平常人的长,这就使得他们端着箭的时候比起别人来要离目标更近,当然也就更容易插中了。李广的胳膊就很长,他的一生是箭不离身的一生。汉文帝时期匈奴仰仗自己马术精湛,非常猖狂,屡次侵犯我边境。李广参军去抵御匈奴,因为他箭术高超,杀敌无数,被封为汉朝中郎。后来皇帝每次出行的时候,都会带上他,一方面可以保护自己,另一方面可以观赏到李广和狮子、老虎、恐龙等猛兽搏斗的场景。因为李广讲究箭无虚发,只有确定目标近到他可以射中的时候他才会放箭,有的时候还是难免要和身上插着非致命箭的猛兽肉搏。每当这个时候,皇帝总是会看得很兴奋。
汉文帝:“加油,咬他……咬他……”
太监:“皇上,你应该给李广加油才对!”
汉文帝:“我是在给李广加油啊。李广,加油,咬他,咬他,李广……”
每次李广都能够打赢猛兽,主要原因是那野兽身上本就插着箭,行动不便而,且血还顺着箭哗哗往外流。
汉文帝:“可惜啊,可惜,可惜你出生的时间不对,如果你出生在高祖那个年代,跟着他打天下的话,至少也应该是个万户侯。”
到景帝时期,李广的官职已升至骁骑都尉了。他随着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一起平定了七国之乱,立下了赫赫战功,很多人前来给他送匾额、送证章、送荣誉称号。梁王也送给他一块勋章,说是纯金打制。
因为景帝和梁王有仇,载誉而归的李广竟然没有受到景帝的封赏。后来证明梁王给他的那个勋章竟然是铜做的。匈奴还是天天前来侵犯边境,而且每次都是打完就跑,我方的精兵都是步兵,虽然跑得也很快,可是跟匈奴的骏马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常常会有我方士兵追匈奴追到吐血而亡的情况发生。景帝非常烦恼,召集了所有的大臣前来商议。
景帝:“得过全军长跑第一名的士兵都累得吐血而亡了,匈奴却毫发无伤,这如何是好?”
大臣甲:“要不我们将靠近匈奴那块地方的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调包,金银珠宝都换成塑料的;猪牛羊等牲畜全都换成得了口蹄疫的;萝卜白菜都换成模型……这样一来他们抢回去也没用,说不定往后就不会来抢了!”
景帝:“这不等于把那块地让给人家了吗?现在要你们想的是怎么对付匈奴,不是出这种神经错乱的主意。”
大臣乙:“我有一种东西,相信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个东西之后,我们的士兵可以快步如梭,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累,别说是骏马了,就是豹子也能追得上。那就是——风火轮!”
景帝:“这么厉害?拿出来给我们看看。”
大臣乙:“我也没有。我听人说曾经在泰山上见过一个小孩踩着这样的东西,不但外形美观,而且可以跑到飞快……”
景帝:“泰山是吧?那好啊,就派你去找这种东西,找不到的话你就不要回来了!”
大臣乙:“我能不能收回我刚刚说过的话?”
景帝:“不能!快去吧,时间对于你来说很宝贵,好好珍惜吧!”
大臣乙哭着离开了大殿,回家后收拾了包袱和家人一一告别后,就去泰山找风火轮了。大殿上的讨论还在继续。
大臣丙:“为什么非要我们的士兵自己去追呢?我们可以用远距离杀伤性武器,比如飞刀、弹弓、箭,甚至是‘杀人霸王’血滴子啊!我听说李广箭术高超,派他去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景帝同意了大臣丙的建议,派李广去做边境地方的太守抵抗匈奴。
要命的就是景帝派了一个太监和李广一起去,说是跟他学习军事知识,实则是派去监视他。一天,这个太监带着几十个骑兵去兜风,远远地看到了三个步行的匈奴人。
太监:“竟然不骑马就出来,让你们也尝尝被马追和追着马跑的滋味。”
说着他就带着人马冲了上去,那三个匈奴见几十个汉军骑兵冲了过来,立刻就逃,边逃边回头射箭,射箭的时候还会摆出各种各样花哨的姿势。一会儿的时间,几十名骑兵竟然差不多全军覆没了快要,那位太监的大腿上也被插了一箭,他强忍着痛策马逃回大营。李广边观察他的伤势边听他讲述刚才的情况。
太监:“那三个人实在太厉害了,竟然能一箭射死两个人……哎哟……”
李广拔出了太监大腿上的箭仔细观看:“他们三个一定是射雕英雄的传人射雕侠侣,这箭也是特制的。”
太监已经疼得满头大汗了:“对啊,要不然我们几十个人早就将他们三个人绑回来了……哎哟……”
李广又撑开太监大腿上的伤口,仔细观看里面肉和骨头的颜色:
“还好,箭上没有毒。匈奴人就这点好,不会在箭上放毒。你刚刚说他们出现在什么地方来着?……喂,喂……怎么这样就昏死过去了!”
李广点了一百骑兵跟着他去追击那三个匈奴兵。虽然他们跑得快,最终还是给李广追上了。李广下令将那三个匈奴兵团团围住,然后拉弓射箭。刹那间就有两个倒在地上,挂了。另一个被射中了大腿,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之活捉。就在他们准备要收工的时候,远处来了很多匈奴兵马,大致地估计也有数千人之多。李广及部下都吓了一跳,而那边的匈奴也吓了一跳,以为这是来引诱他们进大部队包围圈的先锋,这是汉人的惯用伎俩。于是匈奴兵拉开架势准备迎敌。
李广的部下见来了这么多匈奴骑兵,吓得想扭头就跑。李广拦住了他们:“匈奴人这么多,马又快,现在逃跑会被他们射来的箭插成孔雀的,如果我们假装不害怕,他们就会觉得其中有诈而不敢怎么样我们!”
士兵:“如果他们不理我们这一套,冲上来就砍呢?”
李广:“那就死定了。不知道这堆匈奴兵的领班是不是有脑子的,但愿他是!”
李广下令部队继续前进,直走到离对方只有二里地的时候,他才命令部队停下来。
李广:“全体将士,下马解鞍!”
士兵:“下马解鞍?如果他们冲过来想跑都跑不掉了。”
李广:“要是他们肯冲过来的话早就冲过来了。我们就要摆出不惧怕他们的样子,他们就会觉得我们是前来引诱他们的先头部队,而不会贸然出击了!”
所有的人下马解鞍后,李广命令大家做出休闲的样子,于是所有的将士在数千匈奴骑兵的眼前开始唱歌、摔跤、打扑克、跳健美操……匈奴人果然以为这是大部队派来勾引他们的先头部队,而不敢贸然进攻,就站在原地盯着这边看。有一个匈奴将领觉得就这样站着实在感觉太空虚了,就走出来开始清点他的部队。李广见状立刻上马,带了十几个人冲将过去一箭射死了那个匈奴将领,然后又飞奔回来解下了马鞍继续唱歌。那个可怜的匈奴将领就这样挂了,由此可见,空虚的时候最好不要乱动。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匈奴兵不知道周围到底有多少汉军人马,一直没有敢冲上来打。
到后来又怕会被汉军突然袭击,便在半夜的时候撤回去了。天亮以后,李广带着他的一百个弟兄安安全全地返回了大营。
火星人没中箭后来,汉朝想出了一个歼灭匈奴单于(单于和可汗都是少数民族对老大的称呼)的计谋。他们在马邑城里面养满了肥壮的路都走不动的牛羊,又堆了几堆银子,派了很多穿着泳装的美女围着银子堆跳舞。城门大开,在城墙上挂了“欢迎单于前来攻打”的旗帜,然后埋伏了很多军队在马邑城外的山谷之中,李广当时也在场。单于带着人马来了,看了马邑城的这种状况沉思了片刻扭头就走了,这里面的阴谋被他给识破了,跟汉军打仗让匈奴人变得越来越有内涵了。汉军无功而返。
四年后,李广带着兵马从雁门出发去攻打匈奴,遇到了大队的匈奴。这次就没有上次那么好运了,双方真刀真枪地干了起来。无奈双拳难敌四手,汉军情况非常糟糕。匈奴单于早就听说了李广的威名,在战斗打响前已下了活捉李广的命令。所以李广才没有在这一战中牺牲,而只是被生擒。当时的李广也已是伤痕累累了,走路腿疼,骑马臀部疼。两个匈奴兵想抓李广回去领功,却不知怎么才能将他弄回去。
匈奴兵甲:“……”
匈奴兵乙想了想说:“……”
观众:“他们在说什么啊?”
韩冬:“不好意思,我不懂匈奴的语言!”
观众:“……”
他们两个脱了各自的衣服下来,做了一个婴儿床,将李广放在上面,然后一人抬着一边骑着马往前走。躺在婴儿床里面的李广实在不忍心就这样被抓去杀掉。走了十几里路之后,他忽然开始痛苦地扭曲身体,口中还伴以“哎哟,哎呀”这样的叫喊声。扭了几下之后,他就头一歪翻白眼死了。其中一个匈奴兵连忙下马打探,已经死过去的李广忽然起身将之打翻在地,抢了他的弓箭飞身上了他的马,一路狂奔而去。百名匈奴骑兵紧追了上来,因为有单于的活捉命令,他们都不敢擅自放箭,李广发现了这一点,边笑着喊“射我啊,射我啊……”边扭头放箭,射杀好几个匈奴骑兵。
因为他的部队损失太大,而他本人又被匈奴活捉,回到京城之后他被判死刑,出了很多银子才免去了死罪被贬为平民。后来朝廷又征召他去驻守右北平,匈奴听说李广驻守那里,都不敢前来入侵。李广闲得无聊天天背着箭出去打猎。一天,他走着走着,看到草丛里面有一只老虎,拉开弓搭上箭便射。那只老虎不但没有动连声疼也没喊。
李广觉得奇怪,上前查看,只见他刚刚射出去的那支箭插在一块大石头里面。
李广:“哇!老虎怎么变成石头了?”
手下:“将军果然厉害,竟然射死了一只石头精。”
李广:“什么石头精,是我刚刚眼花了!我竟然能将箭射进石头里面?再来一次。”
他又射了很多次,却始终未能将箭再射进石头,里面去,他命令手下将这块石头搬回去研究。手下给他的结果是:这是一块有一只眼睛的石头,他第一箭之所以能射进石头是因为射中了石头的眼睛。李广觉得这个答案有点荒诞,后来因为忙着打仗便也淡忘了这件事情。
皇上终于决定彻底解决匈奴的问题了,他派着名的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带着大军前去进攻匈奴,李广听说后忙跑到京城请求一起出征。
皇上:“李广,你今年贵庚啊?”
李广:“才六十多岁……”
皇上:“就是啊,六十多岁应该是养老的时间了。你回去养老吧,别在这里瞎搅和了……”
李广忽然大吼一声,现场包括皇上在内的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
皇上:“李广,你干吗啊?”
李广:“我是想让你们听听我的声音,它依旧那么雄壮有力。你就放心地让我去吧!”
皇上:“有卫青和霍去病就可以了,你去会拖累他们的……”
李广忽然跑出去,拿了弓箭,随便往天上一射,大家便听到由远及近的“嗖”的声音,那是有东西从天上掉下来的声音。一会儿,一个火星人拿着一支箭跑进了大殿。
皇上:“啊……妖怪!”
火星人:“干什么嘛你们,还好我够机灵,不然就被插到了。往后不要乱往天上扔东西了。”
说完他“嗖”的一声就飞走了。皇上这才勉强同意了让李广随大军一起去征讨匈奴。李广性格忠厚淳朴,为人也豪迈大度,他手底下的将士们都喜欢他,愿意跟着他卖命,朝中官员就不怎么爱他了。卫青探听到匈奴单于的下落之后,决定亲自带兵前往,他分配给李广的任务是经过一条很远很远的路绕到匈奴背后包围匈奴。那条路不但荒凉无比,而且猛兽毒蛇众多,根本不适合大军行进。可是任凭李广怎么恳求,卫青都不同意他随大军一起作战。卫青一是想独立大功,二是怕老人家李广拖累他。
愤怒的李广带着部队就出发了。那条路的确难走,他们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后却发现自己迷路了。
李广:“完蛋了,迷路了!”
手下:“将军怎么知道我们迷路了?”
李广:“上面写着嘛……这哪里是打仗,根本就是探险了……”
他们走了很多天之后才遇到了卫青率领的部队。
李广:“总算找到你了,怎么样,卫将军?既然这么有缘在这里遇到大部队了,那我就一起跟着去打匈奴吧!”
卫青:“匈奴已经消灭了,我们这是回来的路上。”
李广:“……”
依照律例,行军打仗竟然迷路这是非常丢人而且严重的错误。卫青派人去找李广来他大营审问,李广道:“迷路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我将牛郎星当成了北斗星,不关别人的事!我一个人去就够了!”
来到卫青营帐门口,李广停住了,他说:“我从一发育成熟就开始和匈奴打仗,一直没有好好地跟匈奴干一仗,六十多岁的时候有望能消灭匈奴了,卫将军却派我去迷路,难道这是天意?”
天上传来一个声音:“不关我事,真的不关我事,是你看错了星星。”
李广又说:“我这么大的年龄了,怎么忍受得了让别人审讯的屈辱呢?”
说完李广就拔剑自杀了。李广部队的将领以及所有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暗自为李广的去世而哭泣。
李广的弟弟李蔡后来做了丞相,因为在景帝陵园门口的大路旁边烧烤而被判处死刑。李广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李当户、李椒、李敢,前两个儿子早死——比李广还早。李广死后,李敢跟随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同匈奴作战,立了大功,被加官进爵。不过他却始终不能忘记卫青逼死他父亲这件事,有一天他来到卫青房间商议军事。
卫青:“现在匈奴已经被消灭了,还有什么军事要商议的呢?”
李敢却只看着卫青不说话。
卫青:“不要这样盯着人看,会被扁的!”
李敢冲上来将卫青一顿好打。第二天,霍去病见卫青变成了熊猫眼,非常诧异。
霍去病:“舅舅,怎么才一晚不见,你就变成这样了?是舅妈搞的吗?”
卫青:“不是!我昨晚做梦梦到了熊猫,早上起床后就变成这样了……”
有理性的霍去病怎么可能相信卫青的这个说法,他经过一番打听得知了事情的真相,恨李敢入骨。
不久之后,霍去病和李敢陪皇上去打猎,霍去病一箭射向李敢,李敢落马命毙。
霍去病:“糟糕……走火了!”
皇上也知道事情的原因,便袒护了卫青和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的死是因为一头撞在了树上。
就这样李广所有的儿子都死了,好在他还有一个名叫李陵的孙子。李陵同他一样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在同匈奴的作战中立了很多功劳。一个秋天,皇上派李广利将军攻打匈奴,李陵带着五千人马去分散敌军兵力。任务完成想撤退的时候,才发现他们被匈奴八万大军包围了。他们浴血奋战了八个昼夜,最后粮草光了,人也死了过半,援军还没有到来,李陵终于投降了单于。其实他是想接近单于,找个机会做掉他。单于早就听说了李家人的威名,又见李陵这么勇敢、这么帅,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还给他大官做。
李陵:“一步一步接进了单于,如今的形势是大不同啊大不同!”
就在他准备要刺杀单于的时候,忽然得到了一个消息:汉武帝杀光了他的全家。李陵一怒之下彻底投靠了匈奴。就因为此李家的名声衰落了下去。《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当时的官职是太史令,他是李陵的好朋友,知道李陵一定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做出投降这样为人所不齿的事情。他在汉武帝面前替李陵说了些好话,不想却为自己招来横祸——他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并未因此而沉沦下去,他发愤着书,终于写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本书的原型,流传千古的巨着——《史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