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夜奔
韩信,淮阴人,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以蹭饭而闻名遐迩。因为他经常在腰里别着一把破剑在街上游荡而不干正事,偶尔还会偷人家的母鸡和白菜,所以为人们所厌恶,没有人举荐他去当公务员。有好心人见他可怜,长相看上去还算聪明伶俐,就给了他些银子让他当作本钱去做生意,岂料韩信拿了这些银子去买了很多烧鸡吃得精光。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帮韩信了,他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蹭饭生涯。天下蹭饭的人何其多,然而像韩信这样惨无人道的蹭饭者却是少之又少——他只盯着一个亭长家蹭,一蹭就是几月。平日里也不帮人家干活,连倒在地上的油瓶都懒得扶一下,但对饭点却卡得很准。时日久了,老实的亭长也受不了了,便跟他老婆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亭长:“韩信这小子好像不见要走的迹象……”
亭长老婆:“依我看,不如我们乘他睡着的时候往他房间里面吹上迷药,然后拿杀猪刀进去宰了他,再然后用剁骨头的刀将他切成几块放在地窖里面。这些肉再加上他的心肝脾肺至少可以喂一个月的狗,而他的肾呢,就用来给你煲汤补肾!”
亭长的老婆边说手中还边比画着,脸上的表情非常狰狞。她回过头来的时候,床上已经不见了亭长。
亭长老婆:“老公,你干吗躲到那么远的床脚去,还抱着被子瑟瑟发抖的?”
亭长:“没事,没事,我只是感觉今天的你有点吓人,看来往后我得对你好点了。其实我们希望的只是韩信不再吃我们家的饭而已,跟他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不用这么残忍吧!”
亭长老婆:“只是让他吃不到咱家的饭?这个简单!”
半夜,亭长正在沉睡中的时候,忽然闻到了浓浓的烟伴着肉烤焦的味道,梦中他梦到自己的头发着火了。被惊醒后,他在床上边跳边喊:“糟啦,糟啦,我的头着火了,快救火啊!”
亭长老婆跑上来拉住他说:“别叫得这么大声,今天我们吃烤猪头!”
亭长这才发现锅灶都被他老婆搬到了卧室里面,熊熊的炉火上烤着一个香喷喷的猪头。天亮之前,他们一家人就在卧室里面吃完了饭,韩信醒来的时候自然没饭吃了。
韩信:“不吃早点对身体危害很大的。”
亭长:“是吗?”
韩信:“难道你们不饿吗?”
亭长:“我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今天忽然不觉得饿了。老婆你觉不觉得饿?”
亭长老婆:“不啊,可能是消化系统出问题了,现在不但不饿,一想到饭都要吐……不行了,我要吐了!”
韩信:“……”
这时,亭长的儿子拿着一个猪耳朵跑了过来。
韩信:“啊……烤大象耳朵?”
亭长儿子:“父亲,这个猪耳朵太大了,我吃不下。早晨吃太多猪舌头了……啊,韩信叔叔在这里啊,我……我只是路过的,我什么都没说过。”
亭长儿子举着那个烤猪耳就跑了。韩信已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气氛地离开了亭长家。
为了能生存下去,他去城外的河边捕鱼。刚开始用钓的,可是钓了一早上也没能钓半条鱼上来。后来他偷来一个网子用网的,凄凉的是,网上来的都是破草鞋、烂罐子,还有里面装着妖怪的瓶子,就是没有一只鱼。再后来他用自制的炸药炸鱼,饿昏了头的他竟然将点火用的火折子扔进了水中,已经点着的炸药仍旧拿在手上,好在因为偷工减料,他自制的炸药威力很小,只是烧焦了他的头发而已。在河边洗纱的大娘实在看不过去了,就请韩信到自己家去吃饭,这一吃又是几十天。韩信饭量太大了,吃得这个小康家庭不得不去投奔远方的亲戚。他们离开的那天韩信说:“你们请我吃这么多天的饭,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报答你们的。”
大娘:“我请你吃饭只是可怜你,难道是贪图你的报答?再说了,等到你发达的时候我恐怕早就已经挂了。好了,不多说了,你自己保重。”
没有了蹭饭的地方,韩信又开始在街上游逛。正在他看着一个小孩手中的冰糖葫芦流口水的时候,一个屠夫带着几个小青年挡在了他的面前。
屠夫:“你整天在腰里别着一把剑,好像很能打的样子。今天我们来比试比试?”
韩信:“我没力气,不跟你打!”
屠夫:“如果不跟我打,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不然今天你别想离开。”
韩信:“别玩了吧,老大,我要去找饭吃,很忙的。”
屠夫从腰间拿出一个猪腿说:“如果你从我胯下钻过去,这个猪腿就送给你。否则,今天你别想离开这里。”
韩信看了看屠夫,又看了看他手中的猪腿,便俯下身来从他胯下钻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他没有胆量,不是男人。
韩信用那个猪腿当作干粮,拿着剑走着去投奔了项梁,项梁兵败之后又跟着项羽。他多次跟项羽出谋划策,项羽都不待见他。后来他投奔了刘邦,跟萧何长谈了几次之后萧何彻底地爱上了他,并觉得他是天下难得的奇才。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刘邦都不理睬。秦灭亡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因为即将要去的地方非常荒凉,很多人就逃跑了,其中就有韩信。萧何听说后,连外套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跨上马去追韩信。刘邦安排在萧何身边的卧底立刻前来禀告刘邦。
卧底:“禀告汉王,萧何骑着马跑了。”
刘邦:“啊?你为什么不拦住他。”
卧底:“他忽然从床上跳下来,跑出门,上马,狂奔。这一系列动作做得干净利落,我跟本就追他不上。”
萧何是和刘邦一起从沛县出来的,是刘邦的左右臂,他的离开让刘邦非常愤怒。不想,一天多之后他又回来了,刘邦又怒又喜。
刘邦:“萧何,你这个死鬼,你为什么要逃跑,为什么?”
萧何:“我没有逃跑啊,我只是去追韩信了!”
刘邦:“追韩信?别骗我了。跑了那么多将士,那个谁谁曾经带兵打了很多胜仗,你怎么不去追?还有那个谁谁谁,能徒手打败一只老虎,你怎么不去追?还有那个谁谁谁,一顿饭吃五斗米,你怎么不去追?却偏偏去追一个没什么用处的韩信?”
萧何:“同韩信比起来,你刚刚举的这些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你想夺得天下就必须要重用他。”
刘邦:“看在你穿着睡衣跑了那么远将他追回来的分上,我就任命他为将军吧!”
萧何:“至少也得是大将,而且必须要举行盛大的仪式来任命他。”
刘邦:“萧何,我开始怀疑你是不是看他比较帅,身材又不错才这样搞的?”
萧何:“随你怎么想。下次他再逃跑的话,我还是会去追的,至于能不能追回来,我能不能找到回来的路,那就不一定了……”
刘邦只得宣布任命韩信为大将军。仪式结束之后,他和韩信进行了长谈,也被韩信的才华打动了,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车载马桶
成为大将军的韩信,为刘邦制定了夺取天下的战略部署。不久之后,他带领着兵马暗度陈仓,揭开了楚汉争霸的序幕。后来他带着几千兵马——对外宣称几万兵马——去攻打赵国。赵王和成安君陈余听说后,派了二十万大军驻扎在井陉口严阵以待韩信的到来。
广成君李左车劝说陈余道:“韩信率领的部队是一路打胜仗打过来的,士气很高,锐不可当。现在来井陉口的路又窄又难走,他们的兵马不能迅速前进,即便迅速前进了也只能是骑着马的人迅速前进,后面的步行军和粮草车都没办法跟上。我希望你能给我几千人马,让我去断了他们的粮草。让他们在荒郊野外饿上几十天,到时候你就等着收韩信等人的人头吧。哈哈哈,我这个建议是不是很好呢?”
陈余:“卑鄙,下流!打仗怎么能这么阴险呢?况且现在我们人马这么多,难道还怕打不过他们不成?韩冬的另一本书《搞定孙子兵法》上都已经说了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包围他,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就要冲上去和他们拼命。现在我们人马这么多,当然是应该和他们打硬仗了。这样才能闻名于天下嘛!”
李左车的建议没有被陈余采纳,气愤地离开了陈余的营帐,跟他一起出去的还有他的一个侍卫。那个侍卫等李左车走远之后,骑上一匹马就冲了出去。
守卫:“喂,你出去干吗?”
侍卫:“我是去买菜的!”
守卫:“哦,买菜啊……买菜?不是炊事班的工作吗?”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名侍卫早已跑远了,想追已是追不上了,报告还会被批评,于是他就干脆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守在门口。
刚刚骑着马说去买菜的那名侍卫正是韩信安插在赵军营中的间谍。他向韩信报告了陈余和李左车的对话之后,韩信开心地笑了许久许久。他于是带领着部队大胆地往前走,走到离井陉口不到三十里的地方驻扎了下来。半夜的时候,他挑选了两千名身轻如燕而又不是色盲的士兵。一人发给了他们一面红旗,并命令他们扛着红旗顺着小路一路小跑到离敌人驻地不远的地方,埋伏在草丛之中。埋伏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你必须要一动不动地待在某处,还得要保持清醒,这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两件事情——一动不动地待着就要犯困,要想保持清醒就必须要动弹。好在埋伏的地方通常不是树林子就是草丛,里面都有很多蚊子、老鼠、蛇啊什么的,它们通常都会令人保持清醒,这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即便被它们咬了也不能冲上去打。士兵们埋伏得无聊就悄悄得聊起了天来。
士兵甲:“你说让我们一人扛着一杆旗子干吗?又不能吃又不能玩,也不能当武器地而且还容易暴露目标……”
士兵乙:“该不会是用我们来吸引敌人射箭,然后别的部队从另一侧进攻吧?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死定了?!”
士兵甲:“很有可能哦……”
士兵丙:“有可能你个头,韩将军那么爱护士兵,怎么可能让我们白白送死?在我看来,我们扛旗子的人担负的肯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感到光荣和自豪才对!”
士兵甲:“什么任务?”
士兵丙:“我也不知道!”
士兵乙:“靠,那你在那边瞎光荣瞎自豪什么!”
不一会儿命令就下来了,他们要做的就是等赵军出发去追击大部队的时候,他们冲进赵营拔了所有赵营的旗子,将他们扛过来的旗子换上。随命令一起传到他们手中的还有两块烧饼——这是他们的早点。
另一边,大营之中其余的将士们也都得到了两块烧饼。
韩信:“等打败了赵军我们再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众将士嬉笑着说:“好耶好耶……”
韩信:“你们的‘好耶好耶’能不能说得真诚一点?”
众将士大笑中,他们都不相信就凭这点部队能打败赵军那么多的人马,况且还有两千人扛着旗子非常开心地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韩信就派了先头部队跑到河边背对着河水摆开了阵势,他还命令所有的士兵不必紧张地举着武器,可以互相之间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在河水里面洗洗衣服,抬头看着天研究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情况,脱了上衣展现自己的胸大肌……背着江河摆阵已经是兵家大忌了——因为你有可能会不小心掉进水里面去,还有可能打败仗而没地方躲。更何况摆阵的那些将士们有的在洗衣服,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傻乎乎地望着天上。赵军见此情形纷纷大笑起来。韩信带着部队去进攻赵营,激战片刻之后就丢盔弃甲地逃跑了,一路跑到了在河边摆阵的将士中间,赵军随后跟了过来。这个时候聊天的已经停下来了,洗衣服的也穿好了衣服,抬头望天的也拿起了武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混战。因为背水而战,逃无可逃,所有的将士都浴血杀敌。赵军渐渐地撑不住了。
再说埋伏在草丛中扛着旗子的那拨人,他们见赵军倾巢而出后,立刻从草丛里面钻出来,抖落身上的蝇虫和追老鼠追进他们裤裆里面的蛇,扛着旗子往赵营奔去。赵营里面留下的不是文艺兵就是伙头军,他们三七二十一就搞定了,接着拔掉了赵军的旗子,换上了汉军的大旗。撑不住的赵军想要退回营部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营地上面插着的都是汉军的旗子,而且迎风飘舞得非常欢实。
赵兵甲:“怎么都变成了汉军的旗子?难道是我忽然色盲了?兄弟你看看是不是?”
赵兵乙:“真的全都是汉军的旗子……看来咱们的主帅已经被抓了!”
赵军顿时大乱,所有的兵士丢了武器只知道逃命。汉军前后夹击,将赵军打得大败,而且俘虏了前来观摩的赵王。
在韩信的不懈努力下,在萧何、张良等诸多牛人的辅佐下,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因为韩信是第一大功臣,他被封为楚王。韩信的势力越来越大,而且因为功劳大所以显得非常狂妄,这让刘邦很不舒服。恰好韩信又收留了刘邦非常痛恨的项羽那边的逃亡将领钟离眛,刘邦就觉得韩信很有可能要造反。陈平给刘邦出了一个计谋,让他假装去韩信封地旅游,当韩信前来朝见的时候就被十几个壮汉捆了起来押回了都城。
刘邦:“有人告你谋反!”
韩信:“我没有啊!”
刘邦:“你就别抵赖了,我们都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了。”
韩信:“你当我是没有审过人啊,都是这么说的,其实什么都没掌握。况且我真的根本就没有谋反!”
刘邦终究因为没有韩信谋反的确凿证据而不得不释放了他,不过剥夺了他楚王的称号,降他为淮阴侯。
韩信心里明白刘邦已经对他不满了,能避开就尽量避开刘邦。上朝的时候,他经常推说自己有病而不参加。一个人郁闷久了,一个人待久了似乎都会有点神经错乱。怨恨刘邦时日一久, 韩信连樊哙和周勃等人也怨恨起来,而且从内心深处开始鄙视他们,觉得他们都是粗人都是武夫,根本没法和自己相提并论。韩信见了他们头抬得很高露出傲慢的鼻毛,还说:“没想到,我韩信会和樊哙这样的人一起工作。”这让众人非常不满。
这天,韩信挺着胸部仰着头在街上散步被刘邦看到了。
刘邦:“淮阴侯……正好有个会要开呢,跟我一起走吧!”
韩信:“哎哟,不行了,忽然肚子疼,恐怕我去不了了……”
刘邦:“这么巧?正好我有一辆车上刚刚装了车载马桶,是用来专门应付你这样忽然肚子疼的人的。为了不让车的颠簸影响了马桶上的人出恭,设计人员还专门设计了防护措施,就是将上面的人牢牢捆在马桶之上。不过捆人的这个锁经常一锁起来就打不开,前两天就因为打不开锁有人带着马桶一起上朝……”
韩信:“奇怪……忽然又不疼了!”
韩信只得跟随刘邦去参加无聊的会议。会议完毕后,刘邦和众人闲聊。
刘邦:“曾经最能打的淮阴侯同志,你说一个将领最多可以带领多少兵马?”
韩信:“这个因人而异,没有定数的,不同的人所能领导的兵马是不同的。”
刘邦:“那你说我能率领多少兵马?”
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那你呢?”
韩信:“越多越好,再多的兵马我也能带得动。”
刘邦:“……”
因为韩信当着众大臣的面说刘邦不如他,刘邦更加怀疑他居心不良了。
巨鹿郡太守陈豨回都城来汇报工作的时候,前去拜访韩信。
韩信:“巨鹿郡是军事重地,你在那边做太守担子很重吧!”
陈豨:“是啊,非常辛苦。苦得我胡子都白了……”
韩信:“不如我们一起造反吧,我在京城里面遥相呼应你。”
陈豨一回巨鹿郡就宣布谋反了。
韩信:“这家伙可真是猛啊!谋反这样的事情都要宣布一下。”
虽然韩信当初也只是那么一说,可现在已是骑虎难下了。刘邦前去讨伐陈豨的时候,他就称病没有跟着去,而是留在都城里面支持陈豨。此时此刻的韩信手下已无兵马了,他组织起来的军队都是由牢房里面的犯人组成的,他准备用这支军队去偷袭吕后和太子,现在就专等陈豨那边的消息了。军队里面的一个飞贼趁韩信不主意飞跑了,他去向吕后禀告了韩信要谋反的事情。吕后慌忙找来丞相萧何商议。萧何去对韩信说,刘邦带着兵马战胜了陈豨,并且带着陈豨的人头回来了,让他去参加酒宴。对于萧何的话韩信是非常相信的,当初要不是萧何穿着内衣半夜骑马追他也,就不会有今日的韩信了。他于是跟着萧何去了宫中,一进门就被吕后的人抓住了,不仅他被杀了,还灭了他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