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正相对无语时大将李左车忽然大步走了进来。r
见到蒯彻李左车赶紧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见礼旋即又向韩信禀报道:"大王孔熙将军飞马急报水淹之计已然奏效被阻在沱水北岸的四千多楚军已被斩杀殆尽项羽仅率不足六千残兵投落石峡方向去了。"r
"知道了。"韩信摆了摆手淡然道"下去吧。"r
"诺。"李左车恭恭敬敬地揖了一揖转身退了出去。r
##########r
沱水以南二十里项羽正率领五千残部沿着驰道匆匆南下。r
提起这驰道就不能不提秦始皇赢政赢政从扫灭六国、一统天下到病死沙丘一共在位十一年却做了三件彪炳青史的大事一是统一度量衡及文字一手打造了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文明基石二是发兵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一手奠定了华夏族的传统势力范围三就是大规模地修建从咸阳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就是驰道。r
在位十一年便做成了三件大事像赢政这样高效的皇帝再没有第二个ǿr
司马迁在史记中辱骂赢政为暴君提到大秦也多以暴秦代之是极不公正的。r
单以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来考评赢政就是当仁不让的千古一帝不管是汉武大帝还是唐太宗或者是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是拍马难以企及至于后世有人鼓吹的康、乾两位满清皇帝更是连给秦始皇提鞋都不配。r
当然以上这些功劳也不能全归于赢政一人因为在赢政身后有一个庞大的政治体系在运转着在支撑着他的每一项措施每一道诏令以及每一个决策这个政治体系就是由商鞅所创立的法制体系或者说耕战体系。r
闲话少说再说项羽远远看到两座大山挡住去路两山之中有道峡谷由北向南的驰道从中穿行而过地势极为凶险项羽当即勒马止步回头询问随行的项庄道:"三弟前面那座大山是什么山?好生凶险ǿ"r
项庄自然也回答不上来便赶紧派人打听。r
不到片刻功夫便有熟悉附近地形的士兵来到项羽马前跪地禀报道:"大王前面是双龙山中间是落石峡南北延绵十余里最窄处仅供两车并行。"r
"王兄这地方太凶险了ǿ"项庄沉声道"如果联军在这里设下埋伏只等我军进了峡谷他们再把南北两端的谷口一堵我们可就成了瓮中之鳖了。"r
"瓮中之鳖?好比喻。"项羽自然没听过这个明代才出现的成语却也不难理解这成语的意思当下又问那士兵道:"还有没有别的路可以过去?"r
"没了过双龙山就这一条驰道。"那士兵道"如果绕行至少要多走百余里。"r
"多走百余里?"项伯皱眉道"藉儿这可不行等我们绕过双龙山韩信小儿的联军只怕已经穿过落石峡抢到我们前面去了。"说此一顿项伯又道"依我说韩信小儿根本就想不到我们会走这条道这里不可能有埋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