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书屋 > 其他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2:人类灵魂来自宇宙深处全文阅读 > 第8章 地球异种(7)

第8章 地球异种(7)


  1995年初,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介绍中国古人类考古五十年来的主要成绩。读着这篇文章,明显感觉证据不足,比如,著名的元谋猿人,也就发现了两颗内侧门牙,一左一右;蓝田猿人只有一个下颌骨;丁村人,只有三颗牙齿、一小块头盖骨;马坝人,只有一个不完整的头盖骨;柳江人,只有一个完整头盖骨、四个完整胸椎及五段肋骨;资阳人,只有一块头盖骨、一块完整的硬腭;山顶洞人略多一些,有三个完整的头盖骨、几十颗牙齿和一些脊椎骨。要知道,从元谋猿人到山顶洞人中间有150万年的时间,我们仅凭一点点资料竟然能勾画出人类150万年的发展史,真有些不可思议。你怎么能用一小块头骨就确定它是人还是猿,或者是其他什么东西?无论如何,读着古人类学家给我们的结论,总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

  外国的古人类研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化石》杂志1995年第一期曾报道,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举行了一次记者招待会。会上,科学家展示了大约450万年前人类始祖的化石,命名为南方古猿,其证据是:头骨后部一小块,耳骨和牙齿的一些碎片。1856年,在德国杜赛尔多夫城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山洞里,人们发现了一块不完整的头骨和几根腿骨化石,从此,尼安德特人竟然成了早期智人的代名词,虽然后来又有少量发现,但证据仍不充分。

  事实上,关于人类进化体系中的化石不完整性,早在19世纪英国的赫胥黎就曾指出过,人类不能直接从猿进化而来,中间存在一个巨大的化石空白区。现在的考古学也同样证实,所谓的新人之后有4万年的化石空白,这4万多年里,正在进化中的猿类跑到哪里去了呢?难道是跑到另外一颗星球去完成进化了吗?实际上,不但是人类,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没有进化中期的化石,为解决这种尴尬,科学家只有提出“突变学说”,即生物的进化不是逐渐完成的,而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突然发生的。但这也是假设,而且更加没有证据。

  其次,在考古测定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我们考古测定通常使用碳-14测定法,但碳-14很不稳定,年代越远,差距也就越大,在人类化石的测定方面,有的误差几万年或几十万年。比如,元谋猿人170万至100万年,相差了70万年;蓝田猿人115万至75万年,相差了40万年。

  还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研究时间并不算长,在20世纪初期的时候,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出现于4000多年以前,后来经过考古发现,把这个年代逐步高移1万年、2.5万年、4万年……再往后,美国科学家提出了10万年说,现在又提出了450万年说,这种大动荡本身也说明了一些问题,而且在这其中也伴随着相当大的学术争论。

  第五节 没有同类的物种

  人们对进化的质疑,不仅仅是因其证据不足,也源于其本身逻辑不能自洽,人类有许多现象不能用进化论解释。

  其他猿猴可以进化成人吗?

  尽管从猿到人的进化中有许多诸如考古等方面的证据,但仔细分析起来,其中仍不难发现许多问题,如猿人和古人之间的过渡类型是什么?古人是如何向新人飞跃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变化的?为什么缺少中间类型的化石?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由于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外形上)就是人能直立行走,而动物则是爬行,因此我们总是想尽办法去解释这种区别。由于人比动物要先进得多,因此在解释时,我们总是首先确定这种区别的合理性,总是将这种区别看成是首尾相接的进化证据,这是不是也是一种误区呢?大家都在讨论直立行走的好处,那是因为我们人就是直立行走的,为什么不去分析一下四肢行走的好处呢?

  按照一般观念认为,人类手脚的分工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当自然环境变化将古猿赶出丛林,从而使前肢进化为手臂。而东非大裂谷地区的考察已经证实,这个前提条件至少在东非是不存在的,那么促使猿人手脚分工的环境又在哪里呢?同时,我们发现,蓝田猿人和山顶洞人,他们生活的地区并不是大平原或草原,而是植物比较茂密的山区,世界其他地区的猿人生活环境也基本与此相类似。而在这种自然条件之下,用四肢行动难道不比只用后肢行动更为有利一些吗?怎么会发生手脚分化的进化呢?

  有人从进化的角度提出疑问:脊椎动物的四肢都着地,这样分散了脊椎骨的压力,这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是合理的。而人却是直立行走的,直立人的脊椎所承受的压力过分集中,反而不如四肢行走的脊椎动物合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进化呢?它是进化还是退化?

  直立行走有许多坏处,首先就是不稳定,会前、后、左、右摇摆。在迈步向前时,人体另一条腿处于悬空状态,大约持续半秒。人在84%的行走时间里是单腿着地的。据调查,2000年德国人在家里和在休闲时间里发生了536万起人身事故,其中23.8%是由平地跌倒引起的。尤其在奔跑转弯时,身体的重心不易掌握,很容易摔倒。这种现象在今天的社会可能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人类的初期,要追逐野兽、要逃避天敌时,这完全是致命的。后面有野狗在追,可跑着跑着你摔倒了,这不是白送一顿大餐吗?

  人类有许多疾病,都与直立行走有关。脊椎承担起了人体70%的压力,受自重的压迫脊椎易产生变形,使脊椎稳定性变差,从而压迫处于脊椎间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导致许多疾病,如胃下垂、乳腺增生、头痛、头昏、颈椎病、背痛、腰痛、大腿痛、膝关节痛、踝关节扭伤、足跟痛等等。

  再者,四肢着地动物患高血压病的现象十分罕见,比如爬行动物得心脏病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但人类得此病的却非常普遍。医学观察发现,人在躺卧休息时,心脏每分钟喷出血量达5升,处于竖立状态下,心脏的喷血量降低到每分钟3升。为了弥补心脏喷血量的下降,体内神经和激素系统就会促使血管收缩,迫使动脉系统中的血量减少,使心脏喷血量和脉容量之间得以保持平衡,这才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再者,用血浆蛋白分子差异程度的定量测定发现,人与现在的大猿、黑猿最为接近,大约在4000万年以前,人与大猿、黑猿分手。可奇怪的是,经过4000万年漫长的岁月,大猿和黑猿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它们永远属于灵长类哺乳动物,照目前的进化程度看,它们再经过4000万年也不会进化成智人和现代人。如果进化论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那么这个规律应该适合所有生物的进化,既然已经有一支猿类进化为人,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正在进化的其他猿类呢?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至今没有发现其他猿类进化成人的趋势,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人类的进化获得了如此速度?

  如果从整个地球生物界来考虑,动物的进化虽然在体形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功能和特点上却是应该有同步进化的特点,看一看我们周围的动物吧!哺乳类和爬行动物中有许多特点和功能是相同的,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是沿着一条本质相同的轨迹在进化。而我们人类却是整个动物界的奇迹,我们进化的轨迹与它们根本不同,简直就是两回事,除了人以外,我们再也找不着直立行走的动物。如果说直立行走标志着动物的进化,那么这种进化就不应该单单反映在人类身上,而在其他动物种之间也应该有类似的进化发生,这才符合整个地球动物进化的规律。然而在其他动物中,我们看不到一点点直立行走的趋向,这是为什么呢?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人类的进化谱系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为什么没有观察到新物种?

  按照进化论的观点,人类是由基因突变累积、改善而形成的。其实用不着高深的进化论,现实的生活经验也能告诉我们,新物种绝不会像进化论者所说的那样出现。最好的例子是狗。

  人类驯化狗的历史很长,最早的证据出现在北美,大约在距今9000年,人类将灰狼驯化为犬类,从那以后狗一直追随着人类。也正是从那时起,人类为了得到更好、更实用的狗,对狗进行过几千年的杂交,也得到了不同品种的狗。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家犬品种已达450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