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下来的司康,正看着这嬉笑着越跑越远的两个姑娘,唇边含着笑。
杨青过完这个周末,就要回A县了,说是大学最后一个自由的暑假不能浪费了,她明年就要毕业,这次再回家陪父母两天,就要与一众驴友相约大自然了。
周一上午没课,周吉儿送杨青到火车站,她的大部分行李都已经用快递邮寄回家。
周吉儿很想去拥抱杨青一下,在这个城市里,只有她在身边的这几天,吉儿才活的特别像自己,可以大声的说家乡话,可以拉着半醒的对方去看那看也看不清楚的朦胧月亮;可以底气足足地感知到身后一定有温暖,……
也许是因为周吉儿心底太缺乏安全感,也太缺乏坚实的友谊,再加上她还是个非常感性的物种,再加上异地辞别,临行时,她差点没流下泪来。
杨青突然一把抱住她,认真又柔和地跟她说:“吉儿,以后再不要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忘了自己其实并不开心,还有,我们在青城等你!”
最怕没心没肺的孩子,突然跟你煽情。
周吉儿身体一直僵硬着,她的手动了动,最终也没有回应这个拥抱,但眼睛里漾出一圈一圈的红。
杨青好歹松开手,然后盯着周吉儿的眼睛瞧,说:“不会吧,我用尽全力!再配上这都马上要分开的场景,你居然连颗眼泪都没流呀!”
“憋着不敢,怕你舍不得。”
杨青走进检票口,清晨的阳光透过候车厅的玻璃,在她的周边形成一道光晕,两人挥挥手,笑靥如花的姑娘就渐渐融于人群里,泯然众人。
周吉儿继续坐在候车室内不太想离开。
吉儿,以后再不要只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忘了自己其实并不开心······
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患得患失,唯唯诺诺,不管自己感受的呢?
大约,也是在小学吧。
学前的周吉儿,是个不折不扣的孩子王,她天资聪颖,调皮好动,争强好胜,自己虽小,还能带着一群孩子满小区地跑。
有段时间大孩子们开始玩呼啦圈,她也想,她的小崇拜者——隔壁的小男孩就跑回家拿了他姐姐的呼啦圈过来,小小地她独自在那练了一个下午,总算能让呼啦圈在腰部转圈了。
老小区不大,住的差不多都是一个学校的老师,家长互相认识,孩子们常常串着门吃饭。
小男孩天天跑去给她拿呼啦圈玩,一个星期下来,她已经可以走着,跳着呼啦圈不下腰,还能手上转,脖子上转,俨然熟溜得很。
后来,有个大人过来,轻轻地抱着上楼,从楼梯的过道里把她放在前排矮屋的屋顶天台上,夏天的傍晚,楼底下全是乘凉休闲地人,小伙伴们欢呼雀跃,她自是得意,在天台上各种形式的表演起来。
她热爱各种形势的表演,做事对自己有狠劲儿,聪慧漂亮人缘好,孩子们喜欢她,大人也喜欢她,因为小区里都是教师家属,孩子们在哪家串门子,大人总是想教上一些,到后来,居然直接成了,去哪家串门子,她上黑板给小伙伴们教上一些。
小区里的老师都说,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不用家长愁的,前途无量啊。
人人都待他很好,她就那个别人家的孩子,出众,耀眼,闪着不自知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