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军被誉为“皇军之花”,实际上应该称为“野蛮之花”更为合适。
1905年,日俄战争持续了一年零五个月,最后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本侵略者为巩固其在南满地区的殖民统治,于1905年10月18日,在辽阳成立了关东都督府,由陆军大将大岛义昌任总督,并将侵驻目前大连地区关东州的日军命名为关东军。从1907年起,日本在关东州驻扎有一个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大队的兵力。
1919年4月12日,日本改关东都督府为关东厅。为加强军事侵略的领导,以原都督府之陆军部做基础,另组建成关东军司令部,实行军政分治。
有两任关东军司令官主要谋划领导了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围剿和讨伐,且卓有成效。
植田谦吉,接替南次郎当上了第13任关东军司令官,大力推行为日本侵略服务的“产业开发五年计划”,对伪协和会进行了一系列强化措施,实施残酷压榨,掠夺粮食、物质等,在精神奴化等方面均下大力气。
由于日苏诺门坎事件致使日本关东军损失惨重,1939年9月,对此事件负有直接责任的植田谦吉大将因此辞去关东军司令官的职务。为此,陆军省和参谋本部挑选了头脑冷静、多谋善断的梅津美治郎担任关东军司令官,他是在任时间最长的关东军司令。上任之初只是一个中将,以前一直是由陆军中最资深的大将才能出任。
历史学家对梅津美治郎的评价是:“个子不高,表面上态度和蔼,毫无傲慢之气,而且用语也给人以谦恭文雅的感觉。”
梅津美治郎生于1882年,大分县人,曾与何应钦签署《何梅协定》。1939年9月7日,被天皇任命为关东军司令官,并兼任驻满特命全权大使。梅津表示:“今后将愈加粉骨碎身以报皇恩于万一。”他担任关东军司令五年,重建关东军,推进对苏作战,并进一步“开发”资源,提供战争物资,镇压抗联,签署了扩建七三一部队的命令,修筑了许多要塞堡垒,推动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修通了伪满新京(今长春)至朝鲜平壤间的战略铁路。1940年8月,晋升为大将。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梅津认为应该优先解决北方问题,御前会议批准了他提出的《形势的发展及帝国国策纲要》,“帝国要致力于解决日中战争问题,并视形势的变化解决北方问题”。梅津还进行针对苏联备战的“关东军特种演习”。后回国转任参谋总长,日本投降时签订条约,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判处无期徒刑,病死于东京巢鸭监狱。
野副讨伐队相册照片,上面日文说明:1940年7月31日,关东军司令官梅津大将阁下为了视察讨伐状况来吉林。照片从右开始:司令官阁下、野副讨伐队司令官、北部参谋。
1940年前后的关东军是最有训练有素的。士兵经专业训练,懂得三点一线,用地图量距离,使用、维修枪支,自我医疗救护,构筑工事。技战术水平和单兵射击技术被英国《韦氏大辞典》评为A级(一类)。刺杀技术精湛娴熟,无论是出刺、突刺还是格挡,凶猛有力,一个人可抵至少3人。三个人背靠背,10几人也无法袭入。就是拚刺刀时,还退出子弹,我军仍然开枪不误。
《皇军步兵操典》规定,新兵入伍后,每人每月平均训练150发子弹以上。每人带500发子弹和五天军粮参战。优秀射手占1/3,1000码内弹无虚发,能迅速从肩上拿下枪抬手击中游动目标。据一些抗战老兵回忆,许多鬼子兵在乘车行进时举枪射击,仍能较准确地打中百米内的人形目标。日军凭借准确的射击,击中我军多名高级将领要害部位导致阵亡,如29军副军长佟麟阁、回民支队政委郭陆顺、129师772团团长叶成焕、抗联一师师长李红光。
日本师团全部战斗序列由坦克、装甲车、火炮、汽车、摩托车和步兵组成,火力强大,行动神速。作战样式通常是空中支持,炮兵开火,坦克冲锋,步兵跟进。日军经常以少胜多,把作战称为“课堂训练”。日军一个联队相当于我军一个团,可打国民党两个军。面对强敌,我军即使损失多于日军也称“胜利”。
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东北抗联也蒙受了巨大的牺牲。
1942年下半年,日本《陆军综合作战方案》专门指示关东军,要“防止对苏发生战争,维持北方静谧状态”,但仍在继续扩充关东军力量。
1942年10月,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装甲军、关东防卫军以及第2航空军,关东军势力达到最高峰,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800辆坦克。兵力最多时达85万人,加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
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1945年1月,大本营又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为此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并将关东军储备的近1/3的战略物资以及大批人员调回国内。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逐渐转向远东地区。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又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特别是在各个战场连遭惨败,士气低落,关东军往日的威风已经不复存在,此时已不是最强大的关东军。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
关东军,这多罪恶凶顽的“野蛮之花”,终于彻底凋谢了。
